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探索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理论及其中国化新发展——评《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理论在中国的实践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陈丽敏 肖雷 《中国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8-8,共1页
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理论是由马克思与恩格斯所提出,再经列宁继承及创新发展,最终在我国得到运用及传播;该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主要内容在于农业合作的必然性、农业合作的具体形式及农业合作的方法、原则等;经... 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理论是由马克思与恩格斯所提出,再经列宁继承及创新发展,最终在我国得到运用及传播;该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主要内容在于农业合作的必然性、农业合作的具体形式及农业合作的方法、原则等;经研究发现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理论是我国农业合作组织发展的缘起,同时也为农业组织合作发展提供客观性指导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合作理论 农业合作组织 《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理论在中国的实践研究》 马克思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刑事司法协助及中国的实践
2
作者 王铮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46-50,共5页
国际刑事司法协助及中国的实践王铮建立国际司法协助制度,在中国是一个新课题,在立法、司法及理论研究方面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试图以我国司法实践为基础,遵循国际法原则和规范,对健全中国国际刑事司法协助制度的问题作一些评析和... 国际刑事司法协助及中国的实践王铮建立国际司法协助制度,在中国是一个新课题,在立法、司法及理论研究方面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试图以我国司法实践为基础,遵循国际法原则和规范,对健全中国国际刑事司法协助制度的问题作一些评析和初步探索。(一)刑事司法协助的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刑事司法协助 司法审查 司法协助条约 中国的实践 中央机关 被请求国 国际刑事合作 国际犯罪 国际司法协助 示范条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批评在中国的实践 被引量:1
3
作者 姜飞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S1期121-125,共5页
关键词 新批评 情境反讽 中国的实践 言语反讽 批评理论 “张力” 王富仁 批评实践 中国文学批评 本体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恩格斯的农民问题理论在中国的实践和发展——《法德农民问题》读书笔记
4
作者 余伯流 《求实》 1985年第5期6-9,共4页
一八九四年,年逾古稀的恩格斯写了一篇著名的论文——《法德农民问题》。这篇著作是恩格斯晚年悉心研究农民问题的科学结晶,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农业合作化理论的重要文献。这篇论著问世的第二年,恩格斯便与世长辞了。值此恩格斯逝世九十... 一八九四年,年逾古稀的恩格斯写了一篇著名的论文——《法德农民问题》。这篇著作是恩格斯晚年悉心研究农民问题的科学结晶,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农业合作化理论的重要文献。这篇论著问世的第二年,恩格斯便与世长辞了。值此恩格斯逝世九十周年之际,重读这一光辉著作,研究马克思主义关于农民问题和农业合作化的学说,回顾和总结我国农村发生的伟大变革的历史经验,对于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农业的发展道路,是很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问题理论 恩格斯 农业合作化理论 中国的实践 读书笔记 马克思主义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土地纲领 农业合作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远距离教育在中国 被引量:1
5
作者 宋成栋 《开放教育研究》 1995年第1期22-23,共2页
由于人类社会、经济和现代科技的发展,我们彼此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所面临的问题也越来越具有共同性,教育又是解决人类所面临的众多问题的一个核心.开放的远距离教育已成为全球实现全民教育目标的一种战略选择,而且必将在未来的人类发... 由于人类社会、经济和现代科技的发展,我们彼此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所面临的问题也越来越具有共同性,教育又是解决人类所面临的众多问题的一个核心.开放的远距离教育已成为全球实现全民教育目标的一种战略选择,而且必将在未来的人类发展中愈来愈显示出其独特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距离教育 广播电视大学 师范教育 职业技术教育 战略选择 卫星电视教育 远距离教育手段 中国的实践 全民教育 终身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海洋法的发展与挑战——纪念联合国成立70周年 被引量:4
6
作者 金永明 《南洋问题研究》 CSSCI 2015年第3期1-10,共10页
在联合国成立70周年之际,回顾联合国海洋法的立法与发展进程,对于构筑海洋安全秩序有重大的意义和作用。联合国对海洋法的贡献主要为,制定了日内瓦海洋法四公约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及体系。它们的实施对于海洋法律秩序的构筑作出了... 在联合国成立70周年之际,回顾联合国海洋法的立法与发展进程,对于构筑海洋安全秩序有重大的意义和作用。联合国对海洋法的贡献主要为,制定了日内瓦海洋法四公约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及体系。它们的实施对于海洋法律秩序的构筑作出了重大贡献,但由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是折中和调和的产物,其模糊性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同的认识和理解,甚至对立的国家实践,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未曾预料的海洋新问题,这些均是对《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挑战。作为《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缔约国,如何依据海洋情势的发展,进一步完善中国海洋法律体系也是紧迫而重要的任务,以确保国家海洋政策实施和海洋权益的维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国 海洋法 发展与挑战 中国的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子的以屈求伸之身道及其体现 被引量:9
7
作者 张再林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97-106,共10页
一种"彻底经验主义"的中国文化精神决定了老子的道与其说是一种思知的"有无之辨"的道,不如说是一种身体的"屈伸之间"的道,它使自身最终通向的并非是西方式的去伪存真的真理形上学,而是中国式的以屈求伸... 一种"彻底经验主义"的中国文化精神决定了老子的道与其说是一种思知的"有无之辨"的道,不如说是一种身体的"屈伸之间"的道,它使自身最终通向的并非是西方式的去伪存真的真理形上学,而是中国式的以屈求伸的生命辩证法。这种生命辩证法,不仅以一种"显微无间"的方式使诸如弓箭意象、水的意象、龙的意象以及势的意象这些中国文化中的"典型意象"成为可能;也以一种"体用一源"的方式,使以屈求伸的精神贯彻在从武术、军事、政治到文学艺术等中国古代的实践领域之中,从而以其身、道的完全合一使中国文化彻底实现了从原始的神秘主义向"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这一神的祛魅化的思想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子的身 以屈求伸 道的祛魅化 中国文化的典型意象 中国古代的实践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文化与语言变异》出版 被引量:1
8
作者 林健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46-46,共1页
复旦大学申小龙著《社区文化与语言变异——社会语言学纵横谈》一书最近由吉林教育出版社出版。本书是作者在复旦大学讲授社会语言学课程的教材。全书系统地论述了社会语言学的理论方法及其在世界与中国的实践。本书是申小龙主编“文化... 复旦大学申小龙著《社区文化与语言变异——社会语言学纵横谈》一书最近由吉林教育出版社出版。本书是作者在复旦大学讲授社会语言学课程的教材。全书系统地论述了社会语言学的理论方法及其在世界与中国的实践。本书是申小龙主编“文化语言学”丛书之一种。该丛书已出版的其他几种著作是:《文化的撞击——语言交往》(姚亚平著),《文化的镜象——人名》(王建华著),《异文化的使者——外来词》(史有为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变异 社区文化 社会语言学 复旦大学 语言交往 中国的实践 文化语言学 异文化 外来词 王建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系崇高──毛泽东诗词的美学风格
9
作者 朱丙周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4年第5期96-100,119,共6页
毛泽东诗词的崇高美,有显性和隐性两种类型。显性的崇高,往往是景物宏阔空间、巍峨体态的显现,自然性、具象性、直觉性是它的特征;隐性的崇高.即内在的崇高。毛泽东把崇高的外在形态引入内在主体,由自然性崇高导向社会性崇高,以... 毛泽东诗词的崇高美,有显性和隐性两种类型。显性的崇高,往往是景物宏阔空间、巍峨体态的显现,自然性、具象性、直觉性是它的特征;隐性的崇高.即内在的崇高。毛泽东把崇高的外在形态引入内在主体,由自然性崇高导向社会性崇高,以展示主体的斗争性的崇高美,社会性、抽象性、意识性是它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诗词 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践 崇高美 美学品格 井冈山 社会性 自然性 诗人气质 《沁园春·雪》 中国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