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50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教学设计 被引量:3
1
作者 章莉 《地理教学》 2017年第11期24-28,共5页
地理学的核心内容就是人地关系。本教学设计旨在思考人地关系,以课程标准为导向,通过两条线索:"梦中的祖国——残酷的现实——光明的道路——青春的责任"为明线、"中国走可持续发展实践的必然性——战略对策和方案(21世纪议程)—... 地理学的核心内容就是人地关系。本教学设计旨在思考人地关系,以课程标准为导向,通过两条线索:"梦中的祖国——残酷的现实——光明的道路——青春的责任"为明线、"中国走可持续发展实践的必然性——战略对策和方案(21世纪议程)——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为暗线同步展开教学过程。课堂活动以案例教学、探究活动为主,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最终将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念落于实践,实现教学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设计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高中地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与生态农业实践探索
2
作者 王春乾 《河北农机》 2025年第11期127-129,共3页
农业是提升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生产要素,在国民经济中占据关键地位,社会各界应当提升农业发展的重视程度,跟随时代发展向前迈进,积极贯彻落实健康可持续发展理念,转变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模式,推动农业向着集约化和生态化的方向发展,... 农业是提升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生产要素,在国民经济中占据关键地位,社会各界应当提升农业发展的重视程度,跟随时代发展向前迈进,积极贯彻落实健康可持续发展理念,转变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模式,推动农业向着集约化和生态化的方向发展,开拓农业经济未来发展前景。乡村振兴是国家和地方积极推进的重要发展战略,旨在全面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实现现代化农业发展目标。生态农业是现代化农业生产环境下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对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具有叠加效应。本研究基于现代化农业生产发展,进一步分析生态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把握生态农业在发展过程中的具体特点和模式,深入挖掘基层农业向着可持续方向发展的关键意义,探寻生态农业建设的创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农业 可持续发展模式 生态农业 实践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持续城市发展中的创新钢结构施工技术应用——评《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 被引量:3
3
作者 张继伟 郭猛亮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I0003-I0003,共1页
当前,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着诸多挑战,而解决这些挑战的一个关键方法就是推行可持续城市发展。在城市建设中,钢结构作为高效、可持续的建筑材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将着重探讨一些创新的钢结构施工技术,并对其在可持续城市发展中的应... 当前,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着诸多挑战,而解决这些挑战的一个关键方法就是推行可持续城市发展。在城市建设中,钢结构作为高效、可持续的建筑材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将着重探讨一些创新的钢结构施工技术,并对其在可持续城市发展中的应用进行论述。由胡振宇老师等编著、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一书以中国城市化过程中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为切入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材料 钢结构施工技术 理论与实践 城市可持续发展 持续城市发展 城市化过程 持续 中国经济出版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的中国实践与思考
4
作者 叶素云 《当代经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1-18,共8页
人形机器人产业是全球科技竞争新焦点。研究基于中国实践与国际比较分析了我国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的状况及其与国外的差距,同时提出了基于技术突破、场景驱动与政策供给的“关键三角”,为人形机器人产业化提供理论逻辑。研究表明,我国... 人形机器人产业是全球科技竞争新焦点。研究基于中国实践与国际比较分析了我国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的状况及其与国外的差距,同时提出了基于技术突破、场景驱动与政策供给的“关键三角”,为人形机器人产业化提供理论逻辑。研究表明,我国人形机器人产业已步入大量企业涌入、关键共性技术突破与生态协同的关键阶段,但在“大脑”研究、高端运动控制硬件核心部件、AI基础研究和顶尖人才等方面与美国等国家和地区相比仍有差距。为抢抓全球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机遇,我国要立足自身优势,加强核心技术攻坚和硬件核心部件研发,增强多元金融要素供给,加快行业标准制定和标准化发展,强化人才培养和生产力转化,着力形成产业国际竞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形机器人 具身智能 中国实践 国际差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与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3
5
作者 杨俊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5-100,共6页
中国式现代化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这为中国特色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提供了基本遵循。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在充分保障每个社会成员退休福祉的同时,更要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必须确保制度的可持续发展。希腊和德国的对比案例... 中国式现代化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这为中国特色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提供了基本遵循。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在充分保障每个社会成员退休福祉的同时,更要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必须确保制度的可持续发展。希腊和德国的对比案例从正反两方面充分证明了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与经济社会进步的重要关系。联系现实,我国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虽然面对着来自人口老龄化等因素的严峻挑战,但依然有充足的政策工具可以使用,具有不断深化改革的空间和时间窗口。建立长期的养老保险基金精算模型分析表明,当引入“组合拳”式的一揽子养老保险改革政策后,我国可以实现养老保险基金长期的可持续发展,当务之急是尽早进行养老保险制度的深化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语境下推进人文经济发展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进路 被引量:3
6
作者 王文姬 《河北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29,共9页
人文经济学理论的提出和不断深化,是人文经济蓬勃发展的自然结果,两者共同构成了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理论支撑和实践路径。人文经济以其人民性、正义性、创新性和文化性等特质,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完善与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人文经济学理论的提出和不断深化,是人文经济蓬勃发展的自然结果,两者共同构成了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理论支撑和实践路径。人文经济以其人民性、正义性、创新性和文化性等特质,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完善与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有效促进共同富裕并助力破解社会主要矛盾,为加速中国式现代化进程注入强劲动力。新时代,应大力推进以人民为中心的人文经济发展,在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中厚植人文底色、传承人文基因、增添人文韧性、增进人文共识,为全球治理和人类进步提供创新发展模式及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人文经济 理论逻辑 实践进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可持续发展实践方式的跃变 被引量:8
7
作者 王玉海 刘学敏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2008年第1期99-104,共6页
可持续发展本质上是一种实践。我国的实践方式是在国家和地方两个层面建设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这体现了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丰富的内涵,20年来已取得显著成效。但随着区域一体化的深化,区域性问题异常突出,既... 可持续发展本质上是一种实践。我国的实践方式是在国家和地方两个层面建设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这体现了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丰富的内涵,20年来已取得显著成效。但随着区域一体化的深化,区域性问题异常突出,既往以县区行政区划为主的实践方式显露出许多局限,亟需向跨行政区域可持续发展转变,也就是实现由"点"到"面"的跃变。为此,以"十一五"主体功能区划为契机,进行理论和政策创新,对可持续发展实践方式进行调整,着重从区域和乡镇两个层面探索推进中国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实践方式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被引量:38
8
作者 鲍勇 龚幼龙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1998年第8期396-398,共3页
鉴于中国广阔的地域和其社区卫生服务发展不均衡及运作模式的多样性,本文对我国目前社区卫生服务的模式、运作机制进行了综合性描述,并对社区卫生服务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在社区卫生服务的社会功能、经济补偿机制。
关键词 社区卫生服务 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 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被引量:7
9
作者 王伟中 黄晶 +1 位作者 傅小锋 张军涛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9期38-40,43,共4页
根据中国的国情, 提出了制定中国可持续发展指标的体系的基本原则, 并对中国已开展的不同层次的工作进行了评述,提出了今后应优先考虑的问题。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指标体系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画中国学派”如何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倪祥保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4-90,98,共8页
“动画中国学派”是中国动画百年发展历程中曾经获得国际认同的学派,当下深刻认识什么是“动画中国学派”,如何使其可持续发展并继续获得国际认同,都是值得学界认真研究、探讨的重要问题。坚持以中国优秀文化为核心内涵,努力追求内容和... “动画中国学派”是中国动画百年发展历程中曾经获得国际认同的学派,当下深刻认识什么是“动画中国学派”,如何使其可持续发展并继续获得国际认同,都是值得学界认真研究、探讨的重要问题。坚持以中国优秀文化为核心内涵,努力追求内容和形式层面的“中和”之美,特别强调“儿童态审美”创作的使命与目标,是“动画中国学派”可持续发展不可忽略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文化自信是“动画中国学派”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力量,而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力与作品中中国优秀文化审美因素含量成正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画中国学派” “儿童态审美” 文化自信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与跃变:社会保障制度公平可持续发展的中国实践 被引量:5
11
作者 孟颖颖 《社会保障研究》 CSSCI 2014年第6期62-68,共7页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首次明确提出,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本文回顾了"社会保障公平可持续"理念在中国的萌芽、探索、发展及最终形成的改革与跃变进程,并...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首次明确提出,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本文回顾了"社会保障公平可持续"理念在中国的萌芽、探索、发展及最终形成的改革与跃变进程,并探讨了在当前中国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社会保障制度的科学内涵与现实意义。文章提出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是中国梦的重要构成与实现路径,其基本要义是注重"公平"与坚持"可持续发展";根本精髓是以人为本;主要目标是保障和改善民生;关键是把握好"度";条件保障是继续深化改革、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平可持续发展 社会保障制度 改革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领导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成就、基本经验与前景展望 被引量:3
12
作者 金书秦 丁斐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9-48,共10页
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不仅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要求,也包含了在工农、城乡、社会群体之间重构生产关系的向度。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认识与实践贯穿了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和复兴的历史进程。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与建... 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不仅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要求,也包含了在工农、城乡、社会群体之间重构生产关系的向度。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认识与实践贯穿了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和复兴的历史进程。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四个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系统把握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矛盾,坚持从“两个结合”的大历史观看待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坚持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面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目标,农业可持续发展要以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为抓手,稳定粮食安全基本盘,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作出“三农”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党的领导 农业可持续发展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大历史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内地海岸带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及其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沁萍 李欢 +4 位作者 田洪阵 魏娜 吴筝 李乐 常青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695-1705,共11页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是全球土地研究的重要问题,而海岸带则是该领域研究的热点区域。本研究选取土地利用/覆盖数据,利用土地利用动态度、转移矩阵、土地利用变化图谱和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评价指标,分析了中国内地海岸带土地利用变化特...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是全球土地研究的重要问题,而海岸带则是该领域研究的热点区域。本研究选取土地利用/覆盖数据,利用土地利用动态度、转移矩阵、土地利用变化图谱和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评价指标,分析了中国内地海岸带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及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进展情况。结果表明:①1985—2021年,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总体趋势以耕地萎缩和不透水面扩张为主,其次是林地扩张,再次是灌丛、草地和裸地收缩,最后是水域小幅度扩张。②前期土地利用类型组成结构以耕地和林地为主,后期以耕地、林地和不透水面为主。③土地利用变化过程的离散程度低,耕地向不透水面转换的变化比例最高,集中分布在环渤海湾、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等人口密度高的经济圈地带。④森林覆盖率总体上升0.88%,森林面积增加了4088.89 km^(2),满足联合国可持续发展15.1.1目标。森林覆盖得到有效的恢复和控制,呈现改善趋势,满足可持续发展15.2目标要求。土地退化率前期迅速增加,后期趋于稳定,36 a间研究区土地退化率为11.76%,土地退化面积仍高于改善面积,与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15.3(土地退化零增长)还存在一定距离。未来需合理规划中国内地海岸带土地利用,加大土地改善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内地海岸带 土地利用变化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 土地利用转移矩阵 土地利用变化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生态农业的实践与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孔伟 《数字农业与智能农机》 2024年第9期85-87,共3页
从生态农业的理论基础出发,探讨了生态农业的定义、特点以及其在可持续发展中的角色。分析了生态农业的关键技术与实践,包括有机耕作、精准农业技术、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循环农业生产模式的建立与实施、节水灌溉技术。对生态农业的... 从生态农业的理论基础出发,探讨了生态农业的定义、特点以及其在可持续发展中的角色。分析了生态农业的关键技术与实践,包括有机耕作、精准农业技术、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循环农业生产模式的建立与实施、节水灌溉技术。对生态农业的经济效益进行了深入分析,评估了成本效益、市场潜力、长期投资回报与风险。为生态农业的推广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以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生态农业 实践与应用 关键技术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与世界共情:“健康中国”参与全球公共健康可持续发展
15
作者 高咏梅 陶涛 高东风 《绿色中国》 2024年第21期45-49,共5页
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探索和开创的新道路。在卫生医疗领域上,中国式现代化以人民健康为内在要求,对内强调全民化、普惠性的公共健康政策,对外积极响应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实施对外援助、参与卫生治理,为人... 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探索和开创的新道路。在卫生医疗领域上,中国式现代化以人民健康为内在要求,对内强调全民化、普惠性的公共健康政策,对外积极响应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实施对外援助、参与卫生治理,为人类健事业的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可持续发展目标 对外援助 全民化 卫生医疗 普惠性 公共健康政策 健康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公园建设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实践 被引量:1
16
作者 周晓 《甘肃林业科技》 2024年第4期82-86,共5页
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是我国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之一,是我国自然保护地体系的重大改革。国家公园旨在永久保护我国最珍贵的自然资产,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对国家公园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秉持的理念进行了分析,并探讨... 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是我国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之一,是我国自然保护地体系的重大改革。国家公园旨在永久保护我国最珍贵的自然资产,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对国家公园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秉持的理念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国家公园建设中在自然资源、社区共管共治、产业提升转型和管理能力方面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具体实践,以期为国家公园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公园 可持续发展 内涵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视域下美丽乡村可持续发展的实践路径——以贵州省安顺市旧州镇为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黄美青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4年第3期100-104,共5页
本文以安顺市旧州镇为例,通过文献梳理和实地调研,总结了该地区美丽乡村建设的主要做法和成效,深度挖掘该地区推进美丽乡村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借鉴其他省份的成功经验,提出了优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优化乡村建设、健全资金投... 本文以安顺市旧州镇为例,通过文献梳理和实地调研,总结了该地区美丽乡村建设的主要做法和成效,深度挖掘该地区推进美丽乡村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借鉴其他省份的成功经验,提出了优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优化乡村建设、健全资金投入长效保障机制、构建美丽乡村多元主体等推进安顺市旧州镇美丽乡村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美丽乡村 可持续发展 实践路径 安顺市旧州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畜牧业在中国式现代化中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被引量:3
18
作者 袁俊堂 胡海燕 《中国畜牧业》 2024年第5期63-64,共2页
党的二十大会议指出,实现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及降低污染、能耗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关键。以绿色生态为基底的生态畜牧业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其中,生态畜牧业、生态健康动物性产品逐渐受到各级党政和广大消费者关注... 党的二十大会议指出,实现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及降低污染、能耗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关键。以绿色生态为基底的生态畜牧业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其中,生态畜牧业、生态健康动物性产品逐渐受到各级党政和广大消费者关注。生态畜牧业拥有着巨大市场与良好发展氛围及前景。应着眼于未来,根据区域特点进行科学规划和布局,不断对“十四五”时期畜牧工业发展计划进行优化及改进,降低养殖成本,加强养殖区环境保护等保障工作,以此实现生态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生态畜牧业 养殖成本 生态可持续发展 动物性产品 生态健康 绿色生态 环境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大陆从环境教育到可持续发展教育十余年的实践轨迹(续)——以EEI项目及其对中国教育的影响为例
19
作者 田青 《地理教学》 2010年第2期4-7,共4页
(续第一期)2.为学校里教学相长的双方乃至基础教育所关联的多方带来新的变化和发展。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教育 中国教育 环境教育 中国大陆 基础教育 教学相长 思维能力 批判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构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的当代中国新闻学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保军 《当代传播》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27,共8页
建构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的新闻学,是事关构建当代中国新闻学自主知识体系的重大问题。新闻学的理论性,是指主体通过“新闻学术”的方式对新闻现象、新闻实践的把握特性;新闻学的实践性,是指新闻学根源于新闻实践、又可以回归新闻实践... 建构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的新闻学,是事关构建当代中国新闻学自主知识体系的重大问题。新闻学的理论性,是指主体通过“新闻学术”的方式对新闻现象、新闻实践的把握特性;新闻学的实践性,是指新闻学根源于新闻实践、又可以回归新闻实践的特性。理论与实践是人们把握世界的两种不同但又可以互补的方式,新闻理论是理论,新闻实践是实践,它们是两种性质不同的存在,但理论可以把握实践,实践可以运用理论,能够达到认识论、实践论上的统一;而要实践二者的统一,既要全面准确认识新闻学的理论性与实践性内涵,更要高度重视新闻学的实践性,还要特别注意在实现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过程中,理论与实践互相尊重、相向而行,即不仅是新闻理论向新闻实践靠近,新闻实践也要向新闻理论靠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中国新闻学 理论性 实践 理论与实践相统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