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传统文化与理科人才培养
1
作者 余翔林 《研究生教育研究》 1994年第4期24-31,共8页
中国传统文化与理科人才培养余翔林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中国和东方世界的发展产生过深刻巨大的影响,并且也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一些西方科学家预言,下个世纪科学文化的中心将转移到中国。他... 中国传统文化与理科人才培养余翔林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中国和东方世界的发展产生过深刻巨大的影响,并且也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一些西方科学家预言,下个世纪科学文化的中心将转移到中国。他们不再把中国的传统文化看作是科学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人才培养 中国的传统 西方科学家 精神财富 东方世界 当代科学 和谐发展 天下无道 青年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花木兰》到《功夫熊猫》的“中国元素”运用上的演变 被引量:1
2
作者 曾屹君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3期87-89,共3页
好莱坞动画片总是那么的富有美式的幽默和许多生活的小乐趣,伴随着众多夸张的表情,美国人总能让看似平淡的事物变得富有生命力、感染力。随着好莱坞动画电影的飞速发展,他们已经不是想单纯地满足西方观众的口味了。
关键词 《花木兰》 功夫熊猫 动画电影 中国传统文化 小饰品 商业头脑 中国的传统 中国 动画大片 周星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人性化看中国古代城市环境建设
3
作者 孟刚 《规划师》 1994年第2期41-45,共5页
中国文化有别于西方文化,它的历史没有跌宕起伏的剧烈变化,而是呈现着“大一统”的局面,儒教思想长期处于统治地位,孔夫子的言传,给每个中国人留下了深深的烙印。西方人对自然现象的了解不及古代中国人多,因而他们最后选择了石材建造房... 中国文化有别于西方文化,它的历史没有跌宕起伏的剧烈变化,而是呈现着“大一统”的局面,儒教思想长期处于统治地位,孔夫子的言传,给每个中国人留下了深深的烙印。西方人对自然现象的了解不及古代中国人多,因而他们最后选择了石材建造房屋,以彻底与风雪雷电隔开,建筑一直与“遮蔽”的概念密切相联。而从宗教来看,中国宗教形态的最大特征在于人本性,它是以人为出发点而形成的,而且具有一种保护人自身的作用。中国人的宗教观念除了崇天之外还有崇祖,本质上是为了纪念,为了将社会文化传给子孙后代。中国传统的建筑观并不奉神,而是用对祖先、君主、族长的崇拜和服从,来代替对神灵的信奉。中国的传统建筑本质上是切切实实地为着人居的,木建筑构造轻巧,宜于世俗生活,所以木建筑理所当然地成了传统建筑的主流。文化的长期稳定使得本建筑一直保持到近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环境建设 建筑构造 建筑观 木建筑 中国的传统 世俗生活 宗教观念 西方文化 古代城市 中国宗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门寺唐塔地宫及中国舍利瘗埋制度 被引量:4
4
作者 韩金科 王焯 《文博》 1993年第4期52-54,共3页
“地宫”,顾名思义,就是地下宫殿,亦即人死后在冥界所居之宫室。我国历代统治者们,生前住着豪华的宫殿,乘坐高大的车辆,衣着玉帛丝绸,饮食精馔美味,过着特权生活;死后仍不甘心,妄图把人间的一切都随他阴间去,在冥冥间继续维持其极端腐... “地宫”,顾名思义,就是地下宫殿,亦即人死后在冥界所居之宫室。我国历代统治者们,生前住着豪华的宫殿,乘坐高大的车辆,衣着玉帛丝绸,饮食精馔美味,过着特权生活;死后仍不甘心,妄图把人间的一切都随他阴间去,在冥冥间继续维持其极端腐化、奢侈的生活,其地下陵墓布局和设置俨然是一座地下王宫,所以叫地宫。佛教传入我国后,为了发展生存的需要,也逐渐地接受了中国的传统习惯,按照中国传统的埋葬方式瘗埋舍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塔 地下宫殿 佛教传入 中国的传统 八重宝函 冥界 石函 阿育王塔 法门寺地宫 唐昭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向 印证 系统认识——师专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改革探讨
5
作者 陈大同 《高教探索》 1988年第4期57-59,共3页
中国古代文学是灿烂的中国古代文化重要的一部分。它源远流长,所跨越时空广阔,所蕴积的内容非常丰富。近几十年来,高校文科都以中国文学史和历代文学作品选(为便于称说,以下简称史和文)作为这一领域的两门骨干课程,但从修习的时间与包... 中国古代文学是灿烂的中国古代文化重要的一部分。它源远流长,所跨越时空广阔,所蕴积的内容非常丰富。近几十年来,高校文科都以中国文学史和历代文学作品选(为便于称说,以下简称史和文)作为这一领域的两门骨干课程,但从修习的时间与包涵的内容相比,显得差距甚大,而师专由于学制缩短,将这两门课程合并为中国古代文学一门,更把差距拉大了。同时,随着现代化的推进,中国对外开放,同中国的传统文化一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学 历代文学 古代文化 高校文科 西洲曲 中国的传统 教学改革 抒情小赋 乐府民歌 赋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十四载坚守传统手艺留住豆腐原汁原味
6
作者 刘志伟 《村委主任》 2023年第3期4-7,共4页
豆腐是我们中国的传统食品,也是最常见的豆制品,美味而养生。作家林海音在《中国豆腐》中说过,“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豆腐,作菜作汤配荤配素,无不适宜;苦辣酸甜,随意所欲”。不过豆腐刚开始井不美味,经过不断改造才有了如今的柔软细腻,... 豆腐是我们中国的传统食品,也是最常见的豆制品,美味而养生。作家林海音在《中国豆腐》中说过,“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豆腐,作菜作汤配荤配素,无不适宜;苦辣酸甜,随意所欲”。不过豆腐刚开始井不美味,经过不断改造才有了如今的柔软细腻,这其中离不开一代代人的传承。豆腐的传承是一辈辈人技艺的继承,更是一种精神的延续。下面高乡的李忠仁就是众多传承者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制品 传统手艺 林海音 豆腐 柔软细腻 原汁原味 中国的传统 美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问题会否影响“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 被引量:6
7
作者 傅梦孜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3-16,共4页
海上丝绸之路建设需要有良好的外部环境。南海问题是指南海有关方存在领土主权争议,以及在海洋管辖权主张重叠部分的海域存在划界争议,菲律宾单方对中国提起南海仲裁案,域外国家的卷入及挑拨生事,推升了南海风浪,使得南海问题进一步复... 海上丝绸之路建设需要有良好的外部环境。南海问题是指南海有关方存在领土主权争议,以及在海洋管辖权主张重叠部分的海域存在划界争议,菲律宾单方对中国提起南海仲裁案,域外国家的卷入及挑拨生事,推升了南海风浪,使得南海问题进一步复杂化。南海问题是否会影响"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也引起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问题 海上丝绸之路 东盟国家 领土主权 推升 航行自由 战略态势 地缘经济 中国的传统 通道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想家是民族的宝贵财富——纪念顾准先生百年诞辰 被引量:2
8
作者 俞可平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51-153,共3页
一个没有伟大思想家的民族,哪怕她的经济最发达、军事最强大,她必定也是矮小的民族。相反,一个拥有伟大思想家的民族,哪怕她的规模不那么大、经济不那么发达,也必定是一个伟大的民族。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该时代的思想家。暴政和专制、内... 一个没有伟大思想家的民族,哪怕她的经济最发达、军事最强大,她必定也是矮小的民族。相反,一个拥有伟大思想家的民族,哪怕她的规模不那么大、经济不那么发达,也必定是一个伟大的民族。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该时代的思想家。暴政和专制、内战和动乱、贫困和落后,当然都会对思想和文化的繁荣带来种种外部的制约,但即使在言论禁锢最严厉、社会动荡最激烈、民族灾难最深重之时,思想的火花也不会在一个伟大民族的精英中完全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顾准 民族灾难 思想解放 百年诞辰 个体认识 人类社会 施蒂纳 中国的传统 中央编译局 检查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禄兄鱿鱼粿》
9
作者 任莉 任孝贤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4期363-363,共1页
潮汕粿条是广东潮汕有名的地方小吃,广州人称为“沙河粉”潮汕人称为“炊粿”、“粿仔”。禄兄鱿鱼粿品牌设计的核心理念是用中国毛笔字,此字体书写有力、彰显气魄,体现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国文字,是世界历史上最早文字之一,以中国的... 潮汕粿条是广东潮汕有名的地方小吃,广州人称为“沙河粉”潮汕人称为“炊粿”、“粿仔”。禄兄鱿鱼粿品牌设计的核心理念是用中国毛笔字,此字体书写有力、彰显气魄,体现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国文字,是世界历史上最早文字之一,以中国的汉字作为设计的出发点,让汉字符号与品牌核心理念保持一致。在推广过程中,向消费者展示着汉字的魅力,也是在传播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毛笔字书写更能诠释汉字的精髓,毛笔字做餐饮产品,做中国真正好餐饮。同时,运用书法印章形式,代表了中国的传统与企业文化的结合,让消费者体验一种独有的汉字文化氛围,在视觉上感受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字符号 潮汕人 品牌设计 毛笔字 地方小吃 中国的传统 推广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符号在茶叶外包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10
作者 邱蔚琳 《福建茶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86-187,共2页
中国作为茶文化的发源地,至今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我国茶文化的发展一直伴随着我国悠久的历史发展进程,所形成的茶文化在中国人民生活中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茶叶的外包装设计能够清晰直观的反映我国悠久的茶文化历史,对于提升我国茶... 中国作为茶文化的发源地,至今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我国茶文化的发展一直伴随着我国悠久的历史发展进程,所形成的茶文化在中国人民生活中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茶叶的外包装设计能够清晰直观的反映我国悠久的茶文化历史,对于提升我国茶产业的世界影响力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民族符号应用于茶叶的外包装中,能够有效的体现中国悠久茶文化,以及茶文化在中国人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装设计 外包装 中国人民生活 世界影响力 应用研究 文化特性 清晰直观 中国的传统 中国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鱼文化的宣传和普及 被引量:6
11
作者 刘雅丹 李颖 《中国水产》 2017年第8期100-106,共7页
中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而鱼文化,无疑是这条宽博深邃的大河之中一朵精致美丽的浪花,以其美妙的色彩和丰姿演绎着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随着历史的发展,我国鱼文化不断传承、发展和创新,如何把鱼文化和传统技艺进行挖掘、研究、传承和... 中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而鱼文化,无疑是这条宽博深邃的大河之中一朵精致美丽的浪花,以其美妙的色彩和丰姿演绎着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随着历史的发展,我国鱼文化不断传承、发展和创新,如何把鱼文化和传统技艺进行挖掘、研究、传承和发扬光大,让这朵绚丽多彩的中华文化奇葩,在历史长河中放彩,在当今世界上闪烁,并伴随美丽的中国梦,焕发出新的魅力是我们急需研究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宣传 中国的传统 中国 旅游事业 宽博 民间文化保护 文化遗产资源 中国传统文化 海水观赏鱼 渔业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道上德系列白酒包装设计 被引量:4
12
作者 胡志才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31-331,共1页
设计说明:随着国力的增强和传统文化的复兴,民族意识逐渐提高,使得中国的传统文化开始风靡。在传统文化流行的过程中,如何把中国元素与现代包装巧妙结合,秉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高雅气质,摒弃糟粕,打造出更具有中国韵味且被现... 设计说明:随着国力的增强和传统文化的复兴,民族意识逐渐提高,使得中国的传统文化开始风靡。在传统文化流行的过程中,如何把中国元素与现代包装巧妙结合,秉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高雅气质,摒弃糟粕,打造出更具有中国韵味且被现代人喜欢的白酒包装风格,是我们当代设计师面临的新课题。此系列包装是为元道上德酒业有限公司开发的一款"国风"文化酒,在包装整合上选取了"问、寻、明、弘"为系列,这四个字实际上代表了人生的若干个阶段,或是若干种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设计说明 现代包装 高雅气质 人文精神 民族意识 中国的传统文化 萍乡学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恒记系列饮品包装——酸梅膏、秋梨膏及便携小包装系列
13
作者 宗林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77-177,共1页
设计说明:酸梅膏、秋梨膏等作为中国的传统饮品,包装主要以体现传统文化特色为主线,试图运用手绘表现的图形及文字语言来凸显其悠久的传统文化特色,便携式小包装系列是在瓶型包装的基础上开发的新产品,是目前比较新颖的包装形式,参考... 设计说明:酸梅膏、秋梨膏等作为中国的传统饮品,包装主要以体现传统文化特色为主线,试图运用手绘表现的图形及文字语言来凸显其悠久的传统文化特色,便携式小包装系列是在瓶型包装的基础上开发的新产品,是目前比较新颖的包装形式,参考了咖啡小包装形式,携带方便,打破了传统家庭式大包装的模式,迎合了现代的快餐式文化,使消费层面更广,吸引了部分年轻受众,试图引领传统饮品潮流,使传统饮品不再局限于中老年家庭层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梨膏 传统文化特色 家庭式 设计说明 快餐式 手绘表现 中国的传统 消费层面 文字语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叶有机化生产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被引量:6
14
作者 丁周祥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22年第12期4-5,共2页
茶叶作为中国的传统特产,不仅具有提神醒脑、清热润肺、消食解腻等优势,而且也能用做美食辅助材料,茶叶也凭借着这些强大优势,成为了人们最受欢迎的饮品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茶叶的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茶叶有机化生产... 茶叶作为中国的传统特产,不仅具有提神醒脑、清热润肺、消食解腻等优势,而且也能用做美食辅助材料,茶叶也凭借着这些强大优势,成为了人们最受欢迎的饮品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茶叶的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茶叶有机化生产高产优质栽培技术也在不断推广中得到了种植户的认可和应用。有机化生产不仅可以保证茶叶的生产始终处在无污染的环境,而且对于提升茶叶的品质是非常关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神醒脑 辅助材料 有机化 清热润肺 种植户 品质要求 茶叶 中国的传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空的剪影 木窗文化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振球 《绿色中国(综合版)》 2006年第Z2期16-35,共20页
“窗”是家不可或缺的元素。“窗”之于“家”,犹如眼睛之于心灵。自古以来,我国的建筑、家具均以“木材”为主要原材料,甚至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交通工具也以“木材”为主要材质,故而通常我们在描述一个朝代、家族和事业兴盛发达的时候... “窗”是家不可或缺的元素。“窗”之于“家”,犹如眼睛之于心灵。自古以来,我国的建筑、家具均以“木材”为主要原材料,甚至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交通工具也以“木材”为主要材质,故而通常我们在描述一个朝代、家族和事业兴盛发达的时候,总会提到“大兴土木”。窗户作为建筑的一部分,自然也离不开木材质,因而“木窗”多少年来一直是居室建筑中的主要角色。“木窗”已是一种文化。“木窗”作为一种文化是历史的沉淀。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对“窗户”有着深厚的情感并做诗章辞赋以寄思。千百年来,匠人们花费了诸多心思,在锯木、刨花和雕刻中将人情的冷暖和历史的变迁融入其中,因而木窗文化就成为时空的剪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窗 主要材质 锯木 民族文化发展 支摘窗 中国的传统 历史说 美学特色 窗格 坡屋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典源于创意的发生——《十四张奇画的十四个故事》编辑手记
16
作者 于露 《出版广角》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4期48-49,共2页
根据简单的几句话和视觉上的线索,发展出一个新的故事,这个创意写作探索可谓考验多位人气作家的能力,也让读者见识这些明星作者是如何磨炼他们的写作技艺。
关键词 短篇小说集 接力出版社 编辑手记 编辑策划 中国的传统 一本 亲笔签名 克里 任溶溶 亦真亦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多红杏出墙来
17
作者 黄德昌 《艺术设计研究》 1993年第1期34-34,共1页
我院工艺美术系装潢专业第一届,染织专业第二届毕业作品展,于一九九三年七月初举行。纺织总会副会长杜钰洲等同志及院系领导前往参观,给予了肯定评价。付出一份劳动,就有一分收获。毕业展是对同学们在校四年专业学习的综合考核和检阅,... 我院工艺美术系装潢专业第一届,染织专业第二届毕业作品展,于一九九三年七月初举行。纺织总会副会长杜钰洲等同志及院系领导前往参观,给予了肯定评价。付出一份劳动,就有一分收获。毕业展是对同学们在校四年专业学习的综合考核和检阅,也是对教学工作的一次全面综合回顾。在五彩纷呈的展室里不乏优秀之作。如染织专业黄宁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工作 杜钰洲 毕业作品 工艺美术系 黄宁 作品特点 毕业论文 简炼 中国的传统 工笔花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荒唐的呼唤——妈妈,再爱我一次
18
作者 刘建平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21-21,共1页
台湾电影《妈妈,再爱我一次》的上映,给大陆人送来了妈妈的“模范”。据称,这部“超级哭片”使一些名流“抽泣不止”,还发表一些关于“恋人情”、“母子情”的哲论。黄秋霞是怎样的恋人和母亲呢?为了“林家的名声和国荣的事业”,她顺从... 台湾电影《妈妈,再爱我一次》的上映,给大陆人送来了妈妈的“模范”。据称,这部“超级哭片”使一些名流“抽泣不止”,还发表一些关于“恋人情”、“母子情”的哲论。黄秋霞是怎样的恋人和母亲呢?为了“林家的名声和国荣的事业”,她顺从林家扼杀她的爱情;为了“林家的香火和小强的前途”,她逼走相依为命的幼子。她的青春被践踏,感情被宰割。于是,导演给这个悲剧人物做了“伟大的慈爱的”鉴定,献给母亲们。忍让和牺牲,确是“中国的传统美德”,但鲁迅以后的中国人能看出,那是残酷的、非人道的自我虐待。秋霞自以为在赌气或淡泊中完就了高尚的道德和非凡的人格,但银幕上她是被侮辱、受欺凌的角色,生活中则更被看作可怜的冤种和傻瓜。可怪,人们对害人者很义愤,对自害者却奖以“美德”。如此怂恿人牺牲自我,所谓的道德裁判们便从容地分食其血汗、利益、甚至肉体,尚且一派文明、详和的景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悲剧人物 台湾电影 黄秋 中完 中国的传统 小强 大陆人 改变自己 见其 出师不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性格·人格·魅力——看《周恩来》有感
19
作者 乔永仁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15-15,共1页
《周恩来》是一部魅力极强的影片。它的魅力来自编导对周恩来性格的挖掘,拍出了周恩来的人格力量,才使影片产生极强的震撼力。编导从三个方面挖掘周恩来性格的内涵。一是以忍辱负重、鞠躬尽瘁这中国人特有的美德为基础,构成周恩来性格... 《周恩来》是一部魅力极强的影片。它的魅力来自编导对周恩来性格的挖掘,拍出了周恩来的人格力量,才使影片产生极强的震撼力。编导从三个方面挖掘周恩来性格的内涵。一是以忍辱负重、鞠躬尽瘁这中国人特有的美德为基础,构成周恩来性格的底色;二是把对周恩来的性格刻划放在特定的大氛围、大环境下,促使他性格衍化和发展;三是把周恩来厚重的“国家感”渗透到衍化和发展中,在“曲折的路线斗争”中,表现他的性格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青长 人格力量 丁荫楠 艺术形象 策略思想 中国的传统 不等于 感情世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感于商品包装的“洋化”
20
作者 王卫 《区域经济评论》 1987年第4期34-,共1页
暇余,登门看望一位老友。客厅中坐定后,老友掏出一包全是英文字母作标记的香烟,说:进口货,来一支。本人原本不吸烟,只因盛情难却,加上递上来的又是“洋货”,难得开一次洋斋,只好点上一支,俨然装成品烟行家赞道:好烟,不愧进口货.谁知话... 暇余,登门看望一位老友。客厅中坐定后,老友掏出一包全是英文字母作标记的香烟,说:进口货,来一支。本人原本不吸烟,只因盛情难却,加上递上来的又是“洋货”,难得开一次洋斋,只好点上一支,俨然装成品烟行家赞道:好烟,不愧进口货.谁知话没落音,倒使老友笑得前仰后翻。原来,此烟并非什么进口货,而是地道的中国货,不过是中国人为它穿上了洋装罢了。平时,本人一向讨厌那些一味盲目迷信、追求洋玩艺的行径,并常以此自我标榜。没想到此次为了开开洋斋,倒为他人留下了笑料。我并不反对进口外国的商品,在有的方面,洋货的确比国产货质量要好。经济对外开放以后,各种进口商品蜂涌而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品包装 进口商品 中国 开一 上洋 红双喜 使人 盲目崇拜 中国的传统 中国文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