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俞剑华《中国画论类编》在韩国的传播
被引量:1
- 1
-
-
作者
金宝敬
-
机构
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
-
出处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3-65,共3页
-
文摘
俞剑华《中国画论类编》经过金大源教授十余年的努力终于完成五卷本韩译本,并以《中国历代画论》在韩国出版发行,受到韩国美术界和艺术院校相关专业的欢迎。通过这部书,使得韩国青年艺术学子更加深入地了解韩中画论紧密的渊源关系,使得俞剑华学术精神在韩国得到广泛的传播。
-
关键词
俞剑华
《中国画论类编》
金大源
《中国历代画论》
韩国
传播
-
分类号
J03
[艺术—艺术理论]
-
-
题名俞剑华年谱
被引量:4
- 2
-
-
作者
周积寅
-
机构
不详
-
出处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1984年第3期69-78,共10页
-
文摘
俞剑华教授是我国当代著名的美术史论家、美术教育家、中国书画家。今年一月六日是他逝世五周年,明年六月十九日又是诞辰九十周年,我们特发表周积寅同志的《俞剑华年谱》,以资纪念。
-
关键词
俞剑华
个展
上海美专
南京艺术学院
江苏省美术馆
南京博物院
美术教育家
中国画家
绘画史
绘画艺术史
美术史
中国画论类编
石涛画语录
陈师曾
美术史论家
中国美术史
北京美术学校
-
分类号
K82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何炳松与东南联大艺术专修科
被引量:1
- 3
-
-
作者
谢海燕
-
出处
《艺苑(美术版)》
1990年第1期6-11,共6页
-
文摘
德操播青史,教泽衍瀛寰。高风歌亮节,劲骨凌岁寒。这是我为浙江金华何炳松先生墓所撰并书的两副墓联。"正联"颂杨先生的德泽功业,千秋垂范;"边联"是我画松柏赞松柏的题句,借以表彰英名大节,万古长青。我建议在重修的墓园中广植松柏,寓人杰地灵,
-
关键词
何炳
上海美专
中国绘画史
美术理论
国画月刊
俞剑华
美术史论家
中国画论类编
杨先
潘天寿
-
分类号
J2
[艺术—美术]
-
-
题名美术史论教师著作录目
- 4
-
-
-
机构
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美术史论教研室
-
出处
《艺苑(美术版)》
1990年第1期30-32,共3页
-
文摘
所收录著作之作者,仅限于曾在上海美专及华东艺专、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史论教研(组)室连续担任教学的教师;建国以后进入本教研室至今仍属于本教研室的教师。故曾在上海美专担任美术史论教学的吕、滕固、潘天寿、郑午昌、傅雷、童书业诸先生之著作,未入此目;七十—八十年代,曾在本教研室的丁涛、奚传绩、吴山先生,因教学需要先后转入工艺美术系新成立的工艺美术史论教研室;张少侠先生调至海南大学艺术学院。他们都有不少著作,也未入此目。特说明之。
-
关键词
美术史论
录目
上海美专
顾恺之研究资料
人民美术出版社
工艺美术系
江苏美术出版社
陈积厚
郑午昌
中国画论类编
-
分类号
J2
[艺术—美术]
-
-
题名浅谈古代山水画中的感情描写
- 5
-
-
作者
陈三弟
-
机构
不详
-
出处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1980年第2期92-96,共5页
-
文摘
艺术是写人的、写人的感情的。艺术通过人的感情描写,把作品中的内容传达给别人。我国古代山水画,虽然描写的对象主要是自然环境,然而,它带给人的,决不是单纯的自然描绘而是能拨动人心弦的艺术品。这原因就在于,古代山水画家在处理客观对象时,从来没有限于视觉感官,消极地对待被反映的自然景物,而是竭力用从社会生活中激发出来的感情,去灌注山水。
-
关键词
山水画家
客观对象
水墨
画面
江南山水
董源
艺术创作
艺术创造
文艺创作
中国画论类编
-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