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画品评中的避忌范畴探赜
1
作者 张曼华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7-102,I0003,共7页
中国画论中,历代画家、理论家们探讨的避忌范畴极为繁杂,本文立足于品评标准,将其归纳为“有形病”与“无形病”二类,而“陋劣中有至好”,避忌范畴多具有向正面范畴转化的可能性。论文从以上几个方面对中国画品评中具有代表性的避忌范... 中国画论中,历代画家、理论家们探讨的避忌范畴极为繁杂,本文立足于品评标准,将其归纳为“有形病”与“无形病”二类,而“陋劣中有至好”,避忌范畴多具有向正面范畴转化的可能性。论文从以上几个方面对中国画品评中具有代表性的避忌范畴作大致的梳理探析,并揭示其本质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画品评 避忌范畴 有形病 无形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逸”之辨——从传统中国画的品评标准看二十世纪中国画观念的几次纷争 被引量:1
2
作者 庄一兵 《电影评介》 2012年第2期86-88,共3页
"神"和"逸"的美学观念很早就出现在传统中国画理论中。从宋代开始的"神""逸"之争,其实质是中国画精神追求的境界之争,也昭示着中国画主体精神早熟。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丰富的美学内涵。... "神"和"逸"的美学观念很早就出现在传统中国画理论中。从宋代开始的"神""逸"之争,其实质是中国画精神追求的境界之争,也昭示着中国画主体精神早熟。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丰富的美学内涵。然这两个观念至产生以来一直存在着争议,甚至影响到了当代美术的精神追求和价值判断。传统绘画中的"神"、"逸"各有内在特点,折射出中国画价值的取向,并对现当代美术观念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画品评 中国画观念之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