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道家思想对中国电影美学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文源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32-135,共4页
中国人的审美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道家思想的影响,中国电影也毫无疑问地濡染了这一思想,从而在世界电影之林中独树一帜,具有独特的美学风格。文章从道家的"道""天人合一""意境""有无相生"&q... 中国人的审美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道家思想的影响,中国电影也毫无疑问地濡染了这一思想,从而在世界电影之林中独树一帜,具有独特的美学风格。文章从道家的"道""天人合一""意境""有无相生""味无味"等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了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家思想 中国电影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儒家思想对中国电影美学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文源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89-192,共4页
本文以多学科研究的角度,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对中国传统的儒家美学与中国电影美学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研究。中国人的行为规范、审美文化等均深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中国电影也毫无疑问地濡染了这一思想,从而在世界电影之林中独树... 本文以多学科研究的角度,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对中国传统的儒家美学与中国电影美学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研究。中国人的行为规范、审美文化等均深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中国电影也毫无疑问地濡染了这一思想,从而在世界电影之林中独树一帜,具有独特的美学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思想 中国电影美学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软实力与“消费社会”理念、“高科技”冲击并存——新世纪第一个10年中国电影美学形态的演变
3
作者 金丹元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6-72,65,共7页
新世纪第一个10年的中国电影美学出现了更为复杂和多样的美学形态。一方面电影要体现我们民族的文化软实力,另一方面这种软实力的提升又离不开文化消费对市场、对电影文本的深刻影响,以及高科技对观影审美体验的巨大冲击。于是,一种更... 新世纪第一个10年的中国电影美学出现了更为复杂和多样的美学形态。一方面电影要体现我们民族的文化软实力,另一方面这种软实力的提升又离不开文化消费对市场、对电影文本的深刻影响,以及高科技对观影审美体验的巨大冲击。于是,一种更为混杂而又更贴近时代需要的泛美学化倾向在中国电影的实践与创新中被凸显出来,进一步促成了传统意识、现代观念与后现代色彩互渗的审美特征。而要真正实现"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要求,整合各种现代的和后现代的美学资源,推出有中国气派、中国特色的电影美学似乎还有待于进一步开掘与深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艺术 文化软实力 消费文化 高技术时代 中国电影美学 形态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电影美学研究综述
4
作者 洪畅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2期75-76,共2页
中国电影美学的自我建构时至今日仍是一个充满争议的话题。本文对中国电影美学自上世纪80年以来所取得的主要成果做了一个简单综述,以期初步展示中国电影美学的理论格局和学术体系。总体来看,中国电影美学的学科建设主要围绕着以下问题... 中国电影美学的自我建构时至今日仍是一个充满争议的话题。本文对中国电影美学自上世纪80年以来所取得的主要成果做了一个简单综述,以期初步展示中国电影美学的理论格局和学术体系。总体来看,中国电影美学的学科建设主要围绕着以下问题展开:电影美学的理论阐释、中国电影美学问题研究和外国电影美学的译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学 电影美学 中国电影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柳青》:中国电影美学的本色当行--田波导演专访
5
作者 杨洋 田波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7期36-41,共6页
电影《柳青》是田波担任编剧、导演耗时六年之久倾心打磨的精品。在电影商业化、标签化、娱乐化的今天,《柳青》以“集大成”的中国美向先贤致敬,成就了柳青精神的“民族化”影像表达与当代传承,是中国电影美学向本色当行的整体性回归... 电影《柳青》是田波担任编剧、导演耗时六年之久倾心打磨的精品。在电影商业化、标签化、娱乐化的今天,《柳青》以“集大成”的中国美向先贤致敬,成就了柳青精神的“民族化”影像表达与当代传承,是中国电影美学向本色当行的整体性回归与开拓性尝试,体现了一位80后导演不同凡响的人文情怀、审美理想和艺术追求。本次专访将力求呈现田波导演在电影《柳青》创作过程中的思考与反顾,打捞更为详细的细枝末节,以期对当下电影发展的“中国化”有所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色当行 中国电影美学 影像表达 柳青 艺术追求 当代传承 集大成 标签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电影美学的“学院派”路线——兼评非典型主旋律战争电影《云霄之上》
6
作者 刘婉瑶 卢玥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8-33,共6页
1934年,中共中央与中央军委组建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与挺进师,进入浙闽赣边区;1935年初,北上抗日先遣部队遭到国民革命军重创,而后粟裕、刘英重新组建红军挺进师,保存实力。^([1])电影《云霄之上》所述故事发生于挺进师在遭到重... 1934年,中共中央与中央军委组建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与挺进师,进入浙闽赣边区;1935年初,北上抗日先遣部队遭到国民革命军重创,而后粟裕、刘英重新组建红军挺进师,保存实力。^([1])电影《云霄之上》所述故事发生于挺进师在遭到重创后重新组结的阶段,先遣余部挺进师的支队队长洪启辰接到军令,必须在48小时内炸毁国民革命军的弹药库;他在前进的过程中集结更多的军人,经历了撤退与前进的挣扎,最终以极大的代价完成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赣边区 国民革命军 先遣部队 中国电影美学 云霄 北上抗日先遣队 中国工农红军 红军挺进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伞少女》:中国动画电影的美学呈现
7
作者 刘丝雨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90-93,共4页
2024年暑期档上映的《伞少女》从创作灵感、思想旨趣以及叙事方式三方面呈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动画电影美学。在创作灵感层面,影片将中国文化中的“含蓄”融入故事创作之中,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万物有灵观”。在故事的讲述过程中,《... 2024年暑期档上映的《伞少女》从创作灵感、思想旨趣以及叙事方式三方面呈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动画电影美学。在创作灵感层面,影片将中国文化中的“含蓄”融入故事创作之中,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万物有灵观”。在故事的讲述过程中,《伞少女》视觉化了中国儒道思想,兼顾表达了对“入世”与“出世”思想的当代思考,彰显了儒道互补在中国动画电影中的形成路径。在叙事方式上,影片从志怪故事中汲取灵感,将中国志怪故事的短篇叙事与动画长片电影的创作需求相结合,探寻了一种自然流畅的多故事叙事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伞少女》 中国动画电影美学 万物有灵观 儒道互补 志怪叙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电影学派理论建构与中国电影的民族化表达——从费穆作品看传统“虚实”美学观对中国电影形式技巧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陈阳 方思宇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5-52,81,共9页
中国电影学派的建构问题已成为理论界热议的一个重要话题.从中国电影发展史来看,中国电影的民族化表达早在电影传入中国初期,即已经开始有了初步的体现.无论是《孤儿救祖记》所表现出的传统中国文化主题,还是“武侠神怪片”所承继的中... 中国电影学派的建构问题已成为理论界热议的一个重要话题.从中国电影发展史来看,中国电影的民族化表达早在电影传入中国初期,即已经开始有了初步的体现.无论是《孤儿救祖记》所表现出的传统中国文化主题,还是“武侠神怪片”所承继的中国民间通俗故事题材,都带有浓厚的中国电影文化特征.费穆电影借鉴中国传统绘画、戏曲等艺术的表现手法,将中国传统艺术“虚实相应”的美学精神融入电影的现代技法,从而创造出了中国电影的艺术时空特质.本文从电影本体的形式要素出发,探究费穆作品在影像、声音运用以及演员的表演、调度等方面,如何实现“以实为虚…以虚写实”或“避实就虚”,强化影片的抒情性,构建写意的叙事时空,从而在影像世界中建构起了中国民族电影自己的美学形态.费穆在中国传统“虚实”美学观念引领下进行的一系列电影形式技巧处理问题,也都是理解中国电影诗学建构以及进行中国电影学派理论建构、深化中国电影民族化表达的关键之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电影学派 理论建构 费穆 “虚实” 中国电影美学 电影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数字工具到引擎动画:中国动画泛娱乐之消解与超越 被引量:2
9
作者 刘宜东 刁颖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83-86,共4页
当下中国电影美学类型大致分为两个类型:一种是“好莱坞式的中国高概念电影”;另一种是本土的‘网趣社群电影’[1]。这样的划分虽不能完全适用于当下中国三维动画电影的创作观念,但却很有启示意义。基于“技术主义风格、简单明了的善恶... 当下中国电影美学类型大致分为两个类型:一种是“好莱坞式的中国高概念电影”;另一种是本土的‘网趣社群电影’[1]。这样的划分虽不能完全适用于当下中国三维动画电影的创作观念,但却很有启示意义。基于“技术主义风格、简单明了的善恶对立、华丽震撼的视听奇观、普世动人的人性桥段”[2]创作的如《摇滚藏獒》(2016)、《小门神》(2016)、《阿唐奇遇记》(2017)、《豆福传》(2017)、《猫与桃花源》(2018)和《妈妈咪鸭》(2018),虽然“‘高概念’属性不强”,但创作理念大致可以认为是属于这一范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电影美学 好莱坞式 中国动画 视听奇观 善恶对立 奇遇记 泛娱乐 创作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