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国电影研究——中国电影研究趋势的几点思考 |
陈犀禾
刘宇清
|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10
|
|
2
|
中国电影研究学术发展史纲 |
陈犀禾
|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14
|
|
3
|
海外华人学者的中国电影研究形态、功能及其反思 |
陈林侠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9
|
|
4
|
海外中国电影研究的东方主义话语方式——以海外谢晋电影研究的文献学分析为例 |
杨俊蕾
|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0 |
|
5
|
创伤:新世纪海外中国电影研究的新视域 |
沈宏芬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4 |
0 |
|
6
|
从开显走向建构:数字人文、中国电影研究与实践方法论 |
何东煜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23 |
1
|
|
7
|
论海外华裔女学者对中国电影的女性视角研究 |
石嵩
|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1
|
|
8
|
学术史视野下的《中国电影发展史》:成书始末及相关问题研究 |
齐伟
|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0 |
|
9
|
身体修辞与中国电影史学研究的空间建构 |
陈吉德
张海欣
|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3
|
|
10
|
艺术史中的社会变化视角及其位移——以中国电影史研究为个案 |
王一川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4
|
|
11
|
中国电影空间理论图谱绘制研究 |
宋振华
黄竹一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20 |
1
|
|
12
|
贵州电影研究 |
肖艳华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13
|
空间?景观?诗性:中国电影空间谱系中的南方镜像 |
王士霖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20 |
7
|
|
14
|
透视英语世界的华语电影研究——以Journal of Chinese Cinemas为例 |
范梦栩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19 |
2
|
|
15
|
交叉·融合·多元:电影研究的多维视域——北京国际电影节·第29届大学生电影节国际青年学者论坛综述 |
尹一伊
郭瑾秋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22 |
1
|
|
16
|
探索面向未来的电影改编研究——兼论《中国电影改编研究》的三重意蕴 |
李天羽
魏佳
|
《艺术百家》
|
2025 |
|
|
17
|
再谈左翼电影批评:“一元论”反思与“建设的批评” |
朱超亚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21 |
2
|
|
18
|
沦陷时期北京电影院兴衰探微 |
李子淇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21 |
1
|
|
19
|
电影教育迅猛发展——全国已有27所高校开电影课 |
朱丹
|
《电影评介》
|
1984 |
1
|
|
20
|
编者的话 |
刘斯奇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07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