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探索面向未来的电影改编研究——兼论《中国电影改编研究》的三重意蕴
1
作者 李天羽 魏佳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0-154,共5页
“改编作为世界电影史上重要的创作方式,早已是在历史与当下语境中不断被探讨的文化现象、理论话题。”^([1]54-55)当前中国的电影改编研究经过长期的沉淀与探索,已经在诸多细分方向上积累了丰厚的理论成果。但碍于电影改编实践的复杂... “改编作为世界电影史上重要的创作方式,早已是在历史与当下语境中不断被探讨的文化现象、理论话题。”^([1]54-55)当前中国的电影改编研究经过长期的沉淀与探索,已经在诸多细分方向上积累了丰厚的理论成果。但碍于电影改编实践的复杂性与既有改编研究的局限性,总体看来,目前的相关研究仍缺乏对中国电影改编实践的全面梳理与深刻洞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改编 原文本 中国电影改编研究》 武侠电影 面向未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媒介与跨文化的探索——韩国网络漫画的中国电影改编研究
2
作者 张燕 聂在田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10,共8页
中国电影《独行月球》《我要和你在一起》《我爱你!》《照明商店》改编自韩国条漫,创作时都对原著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跨文化改编。首先,电影需要将条漫的叙事结构整合为商业电影的经典叙事模式,并将漫画的视觉特征转化为电影语言。其次,... 中国电影《独行月球》《我要和你在一起》《我爱你!》《照明商店》改编自韩国条漫,创作时都对原著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跨文化改编。首先,电影需要将条漫的叙事结构整合为商业电影的经典叙事模式,并将漫画的视觉特征转化为电影语言。其次,电影修改了条漫中的空间、物象、事件和人物,与中国社会现实相接轨,缩小物质和精神层面的文化差异。整体上,韩国条漫在中国电影中的跨文化改编,推动了文化的圈层跨越,但相关问题也引发了传播偏差。因此,韩国条漫落地中国和在地化影像创作,需要调节媒介话语,并真正弥合故事层面的文化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国网络漫画 中国电影改编 跨媒介 跨文化 传播偏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实”讨论下的写实倾向创作——以20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话剧改编电影为中心 被引量:1
3
作者 刘钊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56-62,共7页
20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话剧改编电影是在“真实”讨论的背景下诞生,它具有明显的写实倾向创作特点。本文通过文献分析和案例研究法,探讨这一时期话剧改编电影的写实倾向创作,特别是政治批判话剧、歌颂剧和经典话剧的改编过程。目的在于... 20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话剧改编电影是在“真实”讨论的背景下诞生,它具有明显的写实倾向创作特点。本文通过文献分析和案例研究法,探讨这一时期话剧改编电影的写实倾向创作,特别是政治批判话剧、歌颂剧和经典话剧的改编过程。目的在于揭示这一时期话剧改编电影的创作特点和社会文化意义,分析这些作品如何通过写实手法增强艺术表现力,以及它们在传播社会主义文化和促进人民思想解放方面的作用。这一时期的话剧改编电影作为文化产品,不仅反映了社会现实,也参与了社会现实的构建,对于理解中国当代文艺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这些作品的创作和传播,对于当代文艺创作和文化传播也提供了有益启示,展现了艺术创作在社会变革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话剧改编电影 “真实”讨论 写实倾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承·创新:中国神话改编动画电影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马睿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41-147,共7页
传统神话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文学属性,自古至今兼容多学科又最终回归文学之路。传统神话故事贯通古今,映射现实、传达文化精神。以中国传统神话体系为理论基础,以传统神话、文学作品、民间传说等为创作基石的中国神话... 传统神话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文学属性,自古至今兼容多学科又最终回归文学之路。传统神话故事贯通古今,映射现实、传达文化精神。以中国传统神话体系为理论基础,以传统神话、文学作品、民间传说等为创作基石的中国神话改编动画电影,借文学改编展现出多元的作品类型,体现时代精神,并逐渐形成中国神话改编动画电影宇宙,因其兼具民族性与现代性,将最终走向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神话改编动画电影 中国传统文化 传统神话 改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