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态文明建设的希望在中国——科布建设性后现代生态理念解读
1
作者 冯石岗 张丽 《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第2期16-18,共3页
科布做为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当之无愧的领军人物,以怀特海过程哲学为理论根基构建了一套独特的后现代生态经济体系,这一理论体系对传统的居于权威地位的许多经济理论提出了挑战,为解决当前全球的生态危机难题开辟了一个新的思路。过程哲... 科布做为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当之无愧的领军人物,以怀特海过程哲学为理论根基构建了一套独特的后现代生态经济体系,这一理论体系对传统的居于权威地位的许多经济理论提出了挑战,为解决当前全球的生态危机难题开辟了一个新的思路。过程哲学与中国传统的东方哲学有共通之处,再加上中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社会制度等,科布公开看好中国,认为中国是最有可能首先实现建设性后现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国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布 后现代生态经济观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生态文明的研究概要 被引量:3
2
作者 张胜旺 丁为民 《林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0-17,共8页
工业文明在极大地推动人类发展的同时,却带来了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由此产生的生态危机已经使人类步履维艰。社会发展的生态转向是人类历史进步的必然趋势,而生态文明取代工业文明则是人类文明形态演进的内在要求。中外学者以对人类... 工业文明在极大地推动人类发展的同时,却带来了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由此产生的生态危机已经使人类步履维艰。社会发展的生态转向是人类历史进步的必然趋势,而生态文明取代工业文明则是人类文明形态演进的内在要求。中外学者以对人类未来命运的深切关注和对现实严峻生态问题的深刻思考,对生态文明及相关问题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研究成果有很强的现实性和理论实践意义。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的全新论断,为生态文明研究明确了主旨方向,拓宽了理论视野,充实了实质内容,从而进一步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方略,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 研究概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节能环保中心 绿色丝路建设的推动者
3
作者 杨鹏 辛欣 《节能与环保》 2020年第9期20-22,共3页
"一带一路"不仅仅是经济繁荣之路,也是绿色发展之路。在2018年9月举办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将"一带一路"建成绿色之路。绿色发展是中国重要的发展理念之一,推进"一带一路"绿色... "一带一路"不仅仅是经济繁荣之路,也是绿色发展之路。在2018年9月举办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将"一带一路"建成绿色之路。绿色发展是中国重要的发展理念之一,推进"一带一路"绿色合作与发展,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理念和实践成果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之中,是国家推动"一带一路"走深走实的重要途径,不但丰富了"一带一路"建设的内涵,而且必将助推"一带一路"建设高质量发展,对北京市构建开放型经济和促进绿色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作与发展 中非合作论坛 一带一路 节能环保 开放型经济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 北京峰会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人民为中心”的新时代绿色发展观的独特视角——《新时代绿色发展观研究》评介
4
作者 李凡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96-96,共1页
绿色发展关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成败,关乎人类的生死存亡,在解决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生态问题和全球性生态危机中具有根本性、战略性、全局性的地位。孙素芳所著的《新时代绿色发展观研究》一书立足于“以人民为中心”的独特视角,基... 绿色发展关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成败,关乎人类的生死存亡,在解决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生态问题和全球性生态危机中具有根本性、战略性、全局性的地位。孙素芳所著的《新时代绿色发展观研究》一书立足于“以人民为中心”的独特视角,基于价值逻辑、背景逻辑、理论逻辑、内容逻辑、实践逻辑、愿景逻辑等几个维度,对新时代绿色发展观中所蕴含的“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和解读,读后令人耳目一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以人民为中心 绿色发展观 实践逻辑 价值逻辑 生态危机 内容逻辑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技术与创新创业管理:企业如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被引量:4
5
作者 李华晶 《研究与发展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1,共1页
经过半个世纪的全球可持续发展探索,特别是近10年的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理念已深入人心。企业业已成为推动绿色发展理念落到实处的行动主体。作为经济活动的核心主体,企业曾被视为污染排放的始作俑者,如今... 经过半个世纪的全球可持续发展探索,特别是近10年的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理念已深入人心。企业业已成为推动绿色发展理念落到实处的行动主体。作为经济活动的核心主体,企业曾被视为污染排放的始作俑者,如今已成为挖掘“绿金”的先行者;作为生产生活的联结主体,企业不仅是绿色产品服务的供应者,更是绿色价值的创造和传播者;作为复杂动态的系统主体,企业内观组织进行绿色转型,外观环境提升绿色绩效,远观高质量发展实现绿色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应者 全球可持续发展 行动主体 绿色转型 绿色发展理念 绿色绩效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 核心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守护河清湖晏——写在全面推行河长制五年之际 被引量:1
6
作者 本刊编辑部 《中国水利》 2021年第23期18-18,共1页
把日历翻回2016年11月28日,这是我国河湖治理史上闪亮的一天——经十八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一年后,《关于在湖泊实施湖长制的指导意见》正式出台。一场聚焦... 把日历翻回2016年11月28日,这是我国河湖治理史上闪亮的一天——经十八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一年后,《关于在湖泊实施湖长制的指导意见》正式出台。一场聚焦治水的深刻变革,为破解我国新老水问题、保障国家水安全提供新路径,成为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有益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湖治理 河长制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 有益实践 国家水安全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 全面推行 新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场精细化管理模式和方法探析
7
作者 张大伟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23年第2期75-77,共3页
林场发展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产生直接影响,由于受到各类因素影响,导致中国林场面临着很多严峻挑战。中国林场占地面积较大,同时,宜林荒山面积不断增加。在此背景下,为推动中国林场更好发展,需合理增加林场面积,实现生态与人类的和谐发展... 林场发展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产生直接影响,由于受到各类因素影响,导致中国林场面临着很多严峻挑战。中国林场占地面积较大,同时,宜林荒山面积不断增加。在此背景下,为推动中国林场更好发展,需合理增加林场面积,实现生态与人类的和谐发展,注重林场精细化管理工作。通过林场精细化管理工作,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林场问题,实现林木健康生长,创造更多生态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细化管理 宜林荒山 占地面积 林场发展 生态效益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 各类因素 方法探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