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现代伦理学的基本中国话语及其理论体系
1
作者
樊浩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3-40,共18页
伦理道德对中华民族具有特殊的文明史意义。中国是礼义之邦,也是伦理学故乡,伦理学应当有充分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建立中国话语体系与理论体系。现代伦理学和伦理道德发展的中国话语体系与理论体系的探索,首先必须确立基本话语,这就是...
伦理道德对中华民族具有特殊的文明史意义。中国是礼义之邦,也是伦理学故乡,伦理学应当有充分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建立中国话语体系与理论体系。现代伦理学和伦理道德发展的中国话语体系与理论体系的探索,首先必须确立基本话语,这就是“伦理”与“道德”,在此基础上建构理论体系。基于中华优秀伦理传统的转化创新,话语体系与理论体系的宏观构架是“话语体系--文化原理--理论体系--实践体系--安身立命”的辩证发展,由此展现为纵横两个体系。纵向体系是“伦理-道德-至善”三大结构的辩证互动。“伦理”体系是:“伦-理”话语--“居伦由理”--伦理世界--伦理精神;“道德”体系是:“道-德”话语--“尊道贵德”--道德世界--道德世界观;“至善”是伦理道德与生活世界的辩证互动体系,它以“德-得相通”为话语与原理,以三大关系为结构,即个体至善与社会至善的统一;个体德性与社会公正的统一;道德与幸福的统一。横向体系是:从“伦理”-“道德”两大基本话语的体系性建构出发,依循“居伦由理”-“尊道贵德”-“德得相通”的文化原理,建构“伦理世界-道德世界-生活世界”辩证互动的伦理学理论体系以及“伦理精神-道德精神-至善理想”的实践体系,由此与时俱进地回应和解决“我们如何在一起”“人应当如何生活”“好的生活高于生活本身”等对人类文明具有终极意义的根本问题,为人的生命和生活提供安身立命基地。话语体系与理论体系演绎“伦理战略-精神战略-建构战略”的文化战略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理学
中国
话语
体系
与
理论
体系
伦理世界
道德世界
生活世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特色艺术学理论话语体系建构的脉络、定位与问题分析
被引量:
4
2
作者
周松林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9-28,41,共11页
中国特色艺术学学科理论体系与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建构,是艺术学理论学科建设发展过程中的基础性工程和主要方向。用中国话语梳理、阐述中国传统艺术理论经典文献及其思想理论体系,是当前艺术学理论学科发展的学术基础,为勾画和建构...
中国特色艺术学学科理论体系与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建构,是艺术学理论学科建设发展过程中的基础性工程和主要方向。用中国话语梳理、阐述中国传统艺术理论经典文献及其思想理论体系,是当前艺术学理论学科发展的学术基础,为勾画和建构中国特色艺术理论体系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基本方向和方法论,也是新时代艺术学理论学科发展建设的必然走向。抽丝剥茧中国艺术学理论生发、壮大并逐步走向成熟过程中的因果得失,详细梳理、分析其发展脉络,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文章从四个方面对中国特色艺术学理论学科体系产生、建构的发展脉络进行细致梳理,具体为西学东渐下的中国古典艺术学理论话语体系转换、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艺术学理论话语体系新方向、新时期艺术学理论话语体系新转机、艺术学理论话语体系自觉自醒的新时代,并以此为时间节点进行断代分析,又从唯物史观与艺术学理论话语体系的当代构建、创新中国古典艺术学当代阐释话语体系定位、世界视野与中国特色艺术学话语体系的当代构建三个方面,分别论述了中国特色艺术学理论学科在将来的发展中需要关注的重要方面和理论落脚点,以及话语体系构建的源头和方法论基础。艺术学理论的学科意识是必不可少的必备条件,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学学术、学科、话语体系,用中国化的理论阐发中国艺术经验,是艺术学未来发展的方向,也是艺术研究的使命所在。用中国特色艺术学理论学科体系表现艺术学理论学科自身的中国风格与中国气派,必须从自主性、创新精神、立足传统、实事求是、聚力突破、批判反思、多元化建构、学术资源建设等八个方面入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学
理论
艺术学学科
中国
特色艺术学
理论
话语
体系
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以中国为方法:新时代中国电影理论批评的方法立场与主体证成
被引量:
1
3
作者
刘强
乔慧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42-148,共7页
新时代中国电影理论批评生成、构建于新时代中国文化思想场域,是新时代中国文化思想和意识形态的折射与回声。中国电影理论批评是中国电影学人积极参与传承与建设中国文化思想的主体自觉的过程,也是中国电影理论批评在世界话语对话中的...
新时代中国电影理论批评生成、构建于新时代中国文化思想场域,是新时代中国文化思想和意识形态的折射与回声。中国电影理论批评是中国电影学人积极参与传承与建设中国文化思想的主体自觉的过程,也是中国电影理论批评在世界话语对话中的主体确认的过程。他们“以中国为方法”正是立足于中国文化政治现实,面向全球化文化、政治、经济语境,重新审视中国电影理论与批评的全球化与本土化客观辩证关系的一种“批判性中国话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
中国
为方法
中国
电影
理论
中国
电影
理论
话语
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1世纪以来国内音乐“摘引”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4
作者
王婷婷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3-117,共5页
音乐摘引是指在音乐创作中一首作品中引用另一首作品的主题(片段),以表达某种特定的寓意、彰显艺术趣味的一种音乐现象。相关研究目前尚缺乏围绕音乐摘引文化意蕴、美学阐释相关研究,缺乏对国外有关音乐摘引研究成果的关注,缺乏对国外...
音乐摘引是指在音乐创作中一首作品中引用另一首作品的主题(片段),以表达某种特定的寓意、彰显艺术趣味的一种音乐现象。相关研究目前尚缺乏围绕音乐摘引文化意蕴、美学阐释相关研究,缺乏对国外有关音乐摘引研究成果的关注,缺乏对国外音乐创作中摘引中国音乐的研究,缺乏对中国音乐创作中摘引现象的研究。音乐摘引研究需进一步加大对音乐摘引相关文化美学的阐释,增强对国外学者的相关文论的引进与译介,加强对西方作曲家在音乐创作中摘引中国音乐的相关作品的关注,重视对中国作曲家音乐创作中摘引的研究。这对构建中国话语体系下音乐创作、音乐理论研究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摘引
曲调引用
中国理论话语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现代伦理学的基本中国话语及其理论体系
1
作者
樊浩
机构
东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部
东南大学道德发展研究院
出处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3-40,共18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华民族共同体伦理道德的话语体系与理论体系建构”
江苏省道德发展智库和江苏省公民道德与社会风尚协同创新中心承担的江苏省重大项目“人文经济学内涵与价值研究”(项目号:24ZD003)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伦理道德对中华民族具有特殊的文明史意义。中国是礼义之邦,也是伦理学故乡,伦理学应当有充分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建立中国话语体系与理论体系。现代伦理学和伦理道德发展的中国话语体系与理论体系的探索,首先必须确立基本话语,这就是“伦理”与“道德”,在此基础上建构理论体系。基于中华优秀伦理传统的转化创新,话语体系与理论体系的宏观构架是“话语体系--文化原理--理论体系--实践体系--安身立命”的辩证发展,由此展现为纵横两个体系。纵向体系是“伦理-道德-至善”三大结构的辩证互动。“伦理”体系是:“伦-理”话语--“居伦由理”--伦理世界--伦理精神;“道德”体系是:“道-德”话语--“尊道贵德”--道德世界--道德世界观;“至善”是伦理道德与生活世界的辩证互动体系,它以“德-得相通”为话语与原理,以三大关系为结构,即个体至善与社会至善的统一;个体德性与社会公正的统一;道德与幸福的统一。横向体系是:从“伦理”-“道德”两大基本话语的体系性建构出发,依循“居伦由理”-“尊道贵德”-“德得相通”的文化原理,建构“伦理世界-道德世界-生活世界”辩证互动的伦理学理论体系以及“伦理精神-道德精神-至善理想”的实践体系,由此与时俱进地回应和解决“我们如何在一起”“人应当如何生活”“好的生活高于生活本身”等对人类文明具有终极意义的根本问题,为人的生命和生活提供安身立命基地。话语体系与理论体系演绎“伦理战略-精神战略-建构战略”的文化战略体系。
关键词
伦理学
中国
话语
体系
与
理论
体系
伦理世界
道德世界
生活世界
分类号
B82-0 [哲学宗教—伦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特色艺术学理论话语体系建构的脉络、定位与问题分析
被引量:
4
2
作者
周松林
机构
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
青岛大学美术学院
出处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9-28,41,共11页
文摘
中国特色艺术学学科理论体系与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建构,是艺术学理论学科建设发展过程中的基础性工程和主要方向。用中国话语梳理、阐述中国传统艺术理论经典文献及其思想理论体系,是当前艺术学理论学科发展的学术基础,为勾画和建构中国特色艺术理论体系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基本方向和方法论,也是新时代艺术学理论学科发展建设的必然走向。抽丝剥茧中国艺术学理论生发、壮大并逐步走向成熟过程中的因果得失,详细梳理、分析其发展脉络,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文章从四个方面对中国特色艺术学理论学科体系产生、建构的发展脉络进行细致梳理,具体为西学东渐下的中国古典艺术学理论话语体系转换、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艺术学理论话语体系新方向、新时期艺术学理论话语体系新转机、艺术学理论话语体系自觉自醒的新时代,并以此为时间节点进行断代分析,又从唯物史观与艺术学理论话语体系的当代构建、创新中国古典艺术学当代阐释话语体系定位、世界视野与中国特色艺术学话语体系的当代构建三个方面,分别论述了中国特色艺术学理论学科在将来的发展中需要关注的重要方面和理论落脚点,以及话语体系构建的源头和方法论基础。艺术学理论的学科意识是必不可少的必备条件,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学学术、学科、话语体系,用中国化的理论阐发中国艺术经验,是艺术学未来发展的方向,也是艺术研究的使命所在。用中国特色艺术学理论学科体系表现艺术学理论学科自身的中国风格与中国气派,必须从自主性、创新精神、立足传统、实事求是、聚力突破、批判反思、多元化建构、学术资源建设等八个方面入手。
关键词
艺术学
理论
艺术学学科
中国
特色艺术学
理论
话语
体系
建构
Keywords
Modern Art Theory
Artistic Theory
Chinese Discourse System Construction
分类号
J0-03 [艺术—艺术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以中国为方法:新时代中国电影理论批评的方法立场与主体证成
被引量:
1
3
作者
刘强
乔慧
机构
山东艺术学院传媒学院影视学系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42-148,共7页
文摘
新时代中国电影理论批评生成、构建于新时代中国文化思想场域,是新时代中国文化思想和意识形态的折射与回声。中国电影理论批评是中国电影学人积极参与传承与建设中国文化思想的主体自觉的过程,也是中国电影理论批评在世界话语对话中的主体确认的过程。他们“以中国为方法”正是立足于中国文化政治现实,面向全球化文化、政治、经济语境,重新审视中国电影理论与批评的全球化与本土化客观辩证关系的一种“批判性中国话语”。
关键词
以
中国
为方法
中国
电影
理论
中国
电影
理论
话语
体系
Keywords
China as Amethod
Take China as a Method
Chinese Film Theory
Discourse System of Chinese Film Theory
分类号
J90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21世纪以来国内音乐“摘引”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4
作者
王婷婷
机构
合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出处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3-117,共5页
基金
安徽省哲学社科青年项目“黄梅戏音乐流变及其文化人类学研究”(项目编号:AHSKQ2020D162)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摘
音乐摘引是指在音乐创作中一首作品中引用另一首作品的主题(片段),以表达某种特定的寓意、彰显艺术趣味的一种音乐现象。相关研究目前尚缺乏围绕音乐摘引文化意蕴、美学阐释相关研究,缺乏对国外有关音乐摘引研究成果的关注,缺乏对国外音乐创作中摘引中国音乐的研究,缺乏对中国音乐创作中摘引现象的研究。音乐摘引研究需进一步加大对音乐摘引相关文化美学的阐释,增强对国外学者的相关文论的引进与译介,加强对西方作曲家在音乐创作中摘引中国音乐的相关作品的关注,重视对中国作曲家音乐创作中摘引的研究。这对构建中国话语体系下音乐创作、音乐理论研究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关键词
音乐摘引
曲调引用
中国理论话语体系
分类号
J614 [艺术—音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现代伦理学的基本中国话语及其理论体系
樊浩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中国特色艺术学理论话语体系建构的脉络、定位与问题分析
周松林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以中国为方法:新时代中国电影理论批评的方法立场与主体证成
刘强
乔慧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21世纪以来国内音乐“摘引”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王婷婷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