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写实·事件·超文化:关键词与海外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1
作者 季进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1-117,共7页
1976年,英国马克思主义文化批评家雷蒙·威廉斯(Raymond Williams)的《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一书,作为《文化与社会》的续编出版,很快成为文化研究的经典之作。威廉斯在序言中强调,这本书“不是一本词典,也不是特殊学科的术语... 1976年,英国马克思主义文化批评家雷蒙·威廉斯(Raymond Williams)的《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一书,作为《文化与社会》的续编出版,很快成为文化研究的经典之作。威廉斯在序言中强调,这本书“不是一本词典,也不是特殊学科的术语汇编”,“它应该算是对于一种词汇质疑探询的纪录”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威廉斯 文化与社会 文化批评家 英国马克思主义 关键词 写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化:英语世界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中的共时性叙事与关联性修辞
2
作者 王吉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4-140,共7页
“全球”与“世界”相似,并非天然存在、不证自明的范畴。虽然全球史研究者可以将跨洲际的交流上溯到公元10世纪,但是,对全球图景的想象和有关全球化的表述,直到20世纪初才随着现代传媒的兴起进入公共话语①。根据阿尔布劳(Martin Albr... “全球”与“世界”相似,并非天然存在、不证自明的范畴。虽然全球史研究者可以将跨洲际的交流上溯到公元10世纪,但是,对全球图景的想象和有关全球化的表述,直到20世纪初才随着现代传媒的兴起进入公共话语①。根据阿尔布劳(Martin Albrow)的考证,全球化真正形成特定的问题意识与理论品格,并且在学术研究领域“火爆流行”是20世纪最后20年的事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公共话语 现代传媒 学术研究领域 理论品格 全球史 共时性 关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多元视域下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评《鲁迅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3
作者 庞家伟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I0003-I0003,共1页
全球化背景下,多元文化的交流与碰撞日益频繁,中国当代文学在吸收外来文化元素的同时,也需要在本土文化的根基上找到新的生长点。这就要求研究者与教育者既要有国际视野,又要有本土情怀,能够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准确地把握和阐释中国当代... 全球化背景下,多元文化的交流与碰撞日益频繁,中国当代文学在吸收外来文化元素的同时,也需要在本土文化的根基上找到新的生长点。这就要求研究者与教育者既要有国际视野,又要有本土情怀,能够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准确地把握和阐释中国当代文学的独特性和价值。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鲁迅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一书,对此作出了很好的回应。作者对20世纪中国现当代文学进行了个案分析和综合研究,为现当代文学的研究和教学带来了新颖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文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现当代文学 国际视野 多元文化 外来文化 全球化背景下 本土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世纪以来史料发现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杨扬 《扬子江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17,共7页
如果将新世纪作为一个时间段来考察,回顾一下这些年重要的史料发现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进展,应该是一个比较有意义的研究论题。这不仅仅是对一个阶段的史料发掘工作进行小结,同时也能够从文学史研究角度,回眸一下史料搜集、整理工作... 如果将新世纪作为一个时间段来考察,回顾一下这些年重要的史料发现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进展,应该是一个比较有意义的研究论题。这不仅仅是对一个阶段的史料发掘工作进行小结,同时也能够从文学史研究角度,回眸一下史料搜集、整理工作的进展对文学史研究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研究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史料发掘 史料搜集 新世纪以来 时间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年来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立项课题的分析报告——以2014-2016年国家社科基金和教育人文社科项目为例 被引量:6
5
作者 丁帆 赵普光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7-25,共9页
我们之所以做这样一种统计分析的报告,其目的就是想在客观的数据中给大家提供一个审视当下本学科研究的宏观视野,以便从中寻觅到新的研究路径。同时也是给业内的评委们(尤其是新评委)提个醒,让他们在统计数据中看到以往评审过程中... 我们之所以做这样一种统计分析的报告,其目的就是想在客观的数据中给大家提供一个审视当下本学科研究的宏观视野,以便从中寻觅到新的研究路径。同时也是给业内的评委们(尤其是新评委)提个醒,让他们在统计数据中看到以往评审过程中的不足,站在宏观的高度来调控整个学科研究的格局,从而利于学科研究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国家社科基金 人文社科 立项课题 教育 宏观视野 统计分析 评审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者身份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学术背景--朱寿桐教授访谈录 被引量:2
6
作者 朱寿桐 罗执廷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85-88,共4页
关键词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学术背景 访谈录 朱寿桐 《学术研究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学者 《河北学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机遇与挑战──关于“文化研究”的一种思考 被引量:5
7
作者 杨洪承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72-77,共6页
文化研究理念的确认给新世纪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带 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面对这种机遇与挑战,新世纪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尤其关注文化转型 与文学过渡期的理论整合,同时更加重视文学史自身在史料方面的积累和学术史建构的规范 化... 文化研究理念的确认给新世纪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带 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面对这种机遇与挑战,新世纪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尤其关注文化转型 与文学过渡期的理论整合,同时更加重视文学史自身在史料方面的积累和学术史建构的规范 化,在方法上则重在建立文化研究互动认知的方法论,追求差异性的和而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文化研究 机遇 挑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研究”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新视野 被引量:6
8
作者 房福贤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76-81,共6页
 "文化研究"在当代中国成为主要的话语资源之一,与文学地位的日益边缘化、西方主题的中国语境化、文学批评的自我封闭以及知识分子批判精神的回归有关。"文化研究"之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研究,至少有三个方面的意义...  "文化研究"在当代中国成为主要的话语资源之一,与文学地位的日益边缘化、西方主题的中国语境化、文学批评的自我封闭以及知识分子批判精神的回归有关。"文化研究"之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研究,至少有三个方面的意义,它突破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学科意识,为研究者提供了更多的主动权;它开拓了现当代文学研究的惯性视域,强化了文学研究的开放性和伸展性;它淡化了现当代文学研究中的经典观念,把非经典、非精英文化提到了相当的高度。当然,"文化研究"也还存在着如何转化、如何批判和如何深入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研究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反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原型批评及其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中的运用 被引量:1
9
作者 成秀萍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98-103,共6页
原型批评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流行于西方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文学批评流派。它基于瑞士心理学家荣格的精神分析学说和弗雷泽的人类学理论,成形于加拿大文学理论批评家诺斯洛普.弗莱的原型批评理论。原型批评也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研究开辟了... 原型批评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流行于西方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文学批评流派。它基于瑞士心理学家荣格的精神分析学说和弗雷泽的人类学理论,成形于加拿大文学理论批评家诺斯洛普.弗莱的原型批评理论。原型批评也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研究开辟了一条跨越时空的全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型 原型批评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罗鹏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10
作者 刘莹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24-130,84,共8页
倘若将1961年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的出版视为美国学术界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的一个重要节点,那么这一领域的研究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至今渐成显学,涌现出一批卓有建树的研究者。他们的研究方法和学术观念给国内的研究者带来极大的... 倘若将1961年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的出版视为美国学术界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的一个重要节点,那么这一领域的研究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至今渐成显学,涌现出一批卓有建树的研究者。他们的研究方法和学术观念给国内的研究者带来极大的冲击和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中国现代小说史》 中国现代文学 学术观念 研究 学术界 夏志清 显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美国的中国史研究给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启示
11
作者 胡娴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2-44,共3页
本文在整理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吸收美国的中国史研究的研究方法及其缺失的基础上,从强烈的问题意识、叙述方式的新颖等方面,探讨美国的中国史研究给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带来的启示,以及如何在借鉴的同时避免其所带来的偏颇... 本文在整理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吸收美国的中国史研究的研究方法及其缺失的基础上,从强烈的问题意识、叙述方式的新颖等方面,探讨美国的中国史研究给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带来的启示,以及如何在借鉴的同时避免其所带来的偏颇和陷阱。以期通过借鉴来提高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学科品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外汉学 美国的中国研究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研究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学术嬗变
12
作者 李江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0-85,共6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在不同历史阶段曾受到三种不同类型的主要因素的驱动:政治和政治思想;现实政治任务或思想解放的现实要求;回归学术本位的自身发展需求。这些因素促成了不同时期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有所不同的问题域、基本理论范畴和...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在不同历史阶段曾受到三种不同类型的主要因素的驱动:政治和政治思想;现实政治任务或思想解放的现实要求;回归学术本位的自身发展需求。这些因素促成了不同时期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有所不同的问题域、基本理论范畴和方法论建构。面向未来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有必要认真总结自身的学术史,广泛吸纳同时代的文化研究理论,提高学科的理论化水准,才能切实地强化自身的科学性、解释力和前瞻力,更好地发挥学科建构的价值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学术演化 理论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史学视野下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鉴识》
13
作者 杜望祥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I0002-I0002,共1页
问题意识是学术研究的首要精神。中国现当代文学界版本研究中有许多悬而未决的疑案,因此在对现当代文学史的研究以及作家作品研究时,需要保持着问题意识。由四川大学文新学院陈思广教授主编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鉴识》收录了其近三十... 问题意识是学术研究的首要精神。中国现当代文学界版本研究中有许多悬而未决的疑案,因此在对现当代文学史的研究以及作家作品研究时,需要保持着问题意识。由四川大学文新学院陈思广教授主编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鉴识》收录了其近三十年来关于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料研究、现代长篇小说史论阐述以及重要作家作品思想艺术研究方面的颇有心得的学术论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中国现当代文学 现代长篇小说 作家作品研究 学术论文 学术研究 史学视野 四川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建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政治维度 被引量:3
14
作者 周展安 《现代中文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8,共5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该怎么做,怎样才能使得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更深地回答时代的提问,怎样才能使我们的研究更深更广地拓开中国人的精神世界,怎样才能使我们的研究在当前的知识生产中具有一个比较领先的位置,产出原创性的知识成果,怎样...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该怎么做,怎样才能使得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更深地回答时代的提问,怎样才能使我们的研究更深更广地拓开中国人的精神世界,怎样才能使我们的研究在当前的知识生产中具有一个比较领先的位置,产出原创性的知识成果,怎样才能更好地接续前辈学者的学养与格局……这一系列问题大概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就突出地困扰着我们的研究者,至今已经近三十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政治维度 中国人的精神 知识成果 前辈学者 原创性 近三十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美国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批评回流” 被引量:2
15
作者 杨肖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92-198,共7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从诞生至今已有百年历史。无论是国内还是海外,学者们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成果都十分丰厚。海外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与国内的文学发展及文学批评之间存在着多维度、多层面的关系,而蕴含其中的“批评回流”问题应该给予... 中国现当代文学从诞生至今已有百年历史。无论是国内还是海外,学者们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成果都十分丰厚。海外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与国内的文学发展及文学批评之间存在着多维度、多层面的关系,而蕴含其中的“批评回流”问题应该给予格外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文学批评 回流 美国 百年历史 研究成果 文学发展 多维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文化视野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范式革新论 被引量:1
16
作者 高兴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27-133,共7页
城市文学研究范式已由“城市中的文学”过渡到“文学中的城市”,这种范式转换明显激活了中国城市文学研究的学术思维,也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开辟了新的发展空间。然而,通过对“文学中的城市”的概念溯源以及学理分析,可以发现,这一范... 城市文学研究范式已由“城市中的文学”过渡到“文学中的城市”,这种范式转换明显激活了中国城市文学研究的学术思维,也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开辟了新的发展空间。然而,通过对“文学中的城市”的概念溯源以及学理分析,可以发现,这一范式受到西方后现代主义史学理论以及文化史研究方法的潜在影响,引发了一些不容忽视的新问题。为了推进城市文化视野中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应当继续革新现有的研究范式,兼顾城市本身的实在性与文学主体的能动性,在中国现当代文学“整体史”框架内审视城市文学主体“在场”的体验与叙事,将“文学史中的城市”“共构的城市”以及“重塑的城市”作为范式革新的理论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文化 城市文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范式革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问的尊严与魅力——陈子善教授荣休仪式暨“以史料为方法: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学术研讨会侧记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贺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95-199,共5页
2019年3月31日,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举办陈子善教授荣休仪式暨“以史料为方法: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学术研讨会。来自东京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上海大学、上海市作家协会、上海图书馆、文... 2019年3月31日,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举办陈子善教授荣休仪式暨“以史料为方法: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学术研讨会。来自东京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上海大学、上海市作家协会、上海图书馆、文汇报社、华东师范大学等国内外高校和机构的专家学者四十余人受邀参加了本次会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学术研讨会 史料 仪式 善教 华东师范大学 侧记 尊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世纪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新动向——以《中国现代文学论丛》为主的考察 被引量:1
18
作者 余凡 《扬子江(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5-90,共6页
新世纪以来,文学经典化问题的讨论是一个持续性的文学景观。顾彬的“垃圾说”是引发这一讨论的导火线之一。顾彬在《语言的重要性》中对其所持观点作了学理性阐释,主要涉及当代文学的语言和创作方法两个方面问题。顾彬对中国当代作家作... 新世纪以来,文学经典化问题的讨论是一个持续性的文学景观。顾彬的“垃圾说”是引发这一讨论的导火线之一。顾彬在《语言的重要性》中对其所持观点作了学理性阐释,主要涉及当代文学的语言和创作方法两个方面问题。顾彬对中国当代作家作品语言问题的判断是准确的;而对后者的判断则偏失较大,与文学现实状况不符。顾彬认为导致中国当代文学“衰微”的原因不在于文学外在发展环境等影响因素,而在于作家未做到对语言的锤炼与经营,语言应当是作家首先关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文学 中国现代 中国当代文学 语言问题 作家作品 文学经典化 文学景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文学作品叙事策略研究——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徐晓倩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I0008-I0008,共1页
不同时代的文学作品具有不同的内容与叙事结构。随着文学史的发展,叙事结构的变化也是必然的。当代文学以其特有的表现手法与叙事策略影响着当代人的精神和思想。研究文学作品中的叙事策略,能够从侧面把握文学史的进程,对中国文学在当... 不同时代的文学作品具有不同的内容与叙事结构。随着文学史的发展,叙事结构的变化也是必然的。当代文学以其特有的表现手法与叙事策略影响着当代人的精神和思想。研究文学作品中的叙事策略,能够从侧面把握文学史的进程,对中国文学在当代以及未来的发展和传播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由黄伟林、刘铁群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一书,正是基于作者多年来对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研究。针对不同文体的代表性作品及其在文学史上的重要价值进行了分析,为读者呈现出中国现当代文学叙事策略的多样性和特色,对当代文学的研究与创作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文学作品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叙事策略 叙事结构 表现手法 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会成立
20
作者 张效民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126-126,共1页
1989年5月9日,四川省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会在成都成立。由研究会发起组织的纪念“五四”70周年学术讨论会也同时举行,并以“五四与四川作家”为题展开热烈讨论。讨论中,有的同志认为,巴蜀文化是一种杂交文化,具有开放性的“兼包并容”... 1989年5月9日,四川省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会在成都成立。由研究会发起组织的纪念“五四”70周年学术讨论会也同时举行,并以“五四与四川作家”为题展开热烈讨论。讨论中,有的同志认为,巴蜀文化是一种杂交文化,具有开放性的“兼包并容”的特点。因而,四川文学研究和文学创作应该具有自己的特色,不必赶时髦。另有同志认为,文学研究虽不能赶时髦,但必须跟上时代潮流。要以一种世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创作 世界性 作家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巴蜀文化 四川省 学术讨论会 开放性 批判精神 时代潮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