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写实·事件·超文化:关键词与海外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
季进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
2
|
全球化:英语世界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中的共时性叙事与关联性修辞 |
王吉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
3
|
文化多元视域下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评《鲁迅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
庞家伟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
4
|
新世纪以来史料发现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
杨扬
|
《扬子江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
5
|
近年来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立项课题的分析报告——以2014-2016年国家社科基金和教育人文社科项目为例 |
丁帆
赵普光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6
|
|
|
6
|
学者身份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学术背景--朱寿桐教授访谈录 |
朱寿桐
罗执廷
|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2
|
|
|
7
|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机遇与挑战──关于“文化研究”的一种思考 |
杨洪承
|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5
|
|
|
8
|
“文化研究”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新视野 |
房福贤
|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5 |
6
|
|
|
9
|
论原型批评及其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中的运用 |
成秀萍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1
|
|
|
10
|
论罗鹏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
刘莹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0 |
|
|
11
|
论美国的中国史研究给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启示 |
胡娴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0 |
|
|
12
|
论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学术嬗变 |
李江
|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0 |
|
|
13
|
史学视野下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鉴识》 |
杜望祥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20 |
0 |
|
|
14
|
重建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政治维度 |
周展安
|
《现代中文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3
|
|
|
15
|
论美国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批评回流” |
杨肖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2
|
|
|
16
|
城市文化视野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范式革新论 |
高兴
|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1
|
|
|
17
|
学问的尊严与魅力——陈子善教授荣休仪式暨“以史料为方法: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学术研讨会侧记 |
王贺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1
|
|
|
18
|
新世纪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新动向——以《中国现代文学论丛》为主的考察 |
余凡
|
《扬子江(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1
|
|
|
19
|
当代文学作品叙事策略研究——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
徐晓倩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22 |
1
|
|
|
20
|
四川省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会成立 |
张效民
|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89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