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习”项目化学习方案与实施 |
马志英
郭笑研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22 |
1
|
|
2
|
从“学习者”视角探讨学习任务群统整策略——以“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习”学习任务群为例 |
欧阳荣华
冯晓云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23 |
2
|
|
3
|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习”的课程功能与实现策略 |
张伟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23 |
3
|
|
4
|
从“教学评一体化”看“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习” |
于飞飞
季丰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23 |
2
|
|
5
|
基于合作学习的“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习”任务设计 |
付惠云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23 |
1
|
|
6
|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习”任务群的目标、内容与实施 |
张艾功
|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
2019 |
0 |
|
7
|
作家、作品论研究对现代文学的经典化意义——“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家、作品论的理论与方法”会议综述 |
刘恋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1
|
|
8
|
史学视野下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鉴识》 |
杜望祥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20 |
0 |
|
9
|
“大文学史观”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非虚构性”因素 |
李俊杰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1
|
|
10
|
新世纪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新动向——以《中国现代文学论丛》为主的考察 |
余凡
|
《扬子江(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1
|
|
11
|
现当代文学专题课选读研究--评《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第2版) |
徐清
|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
2021 |
0 |
|
12
|
丁玲作品精选集 |
|
《河北学刊》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3
|
一个日本学者的中国当代文学观——读《追求文学的独立》 |
春子
|
《社会科学辑刊》
|
1988 |
0 |
|
14
|
“专续本”现当代文学课的改革尝试 |
陈国伟
|
《中国大学教学》
|
1996 |
0 |
|
15
|
作家要有一颗博大的心 |
钱谷融
王雪瑛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6 |
2
|
|
16
|
散文研究的一座精神“丰碑”——评《中国散文百家谭》 |
沈爱明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1994 |
0 |
|
17
|
中国学术信息 |
|
《学术界》
|
2001 |
0 |
|
18
|
一个文学史意象的产生:鲁迅杂文及其历史景深 |
李林荣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4
|
|
19
|
传播学视域下鲁迅形象在法国的建构 |
梁海军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2
|
|
20
|
理想主义者的遇合——谈巴金和张承志的创作 |
董华峰
|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2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