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习”项目化学习方案与实施 被引量:1
1
作者 马志英 郭笑研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1期31-35,共5页
高中语文任务群项目化学习是围绕任务群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提取核心知识与关键能力,设计项目学习结构系统,实现学习目标、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一体化的学习组织形态。“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习”任务群学习的核心知识包括中国现当代文... 高中语文任务群项目化学习是围绕任务群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提取核心知识与关键能力,设计项目学习结构系统,实现学习目标、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一体化的学习组织形态。“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习”任务群学习的核心知识包括中国现当代文学格局、文学精神和审美特性,与核心知识对应的关键能力为审美理解力、鉴赏力与创造力,项目学习结构系统由总项目、子项目、学习任务三级任务组成,将文学作品阅读与写作的静态学习形式转变为举办文学展主题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自觉深入地探寻、理解作品蕴含的文学精神,以文学时代使命感带动文学短篇创作和文学短评写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习 项目化 核心知识 关键能力 文学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学习者”视角探讨学习任务群统整策略——以“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习”学习任务群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欧阳荣华 冯晓云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4-17,共4页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习”学习任务群属于选择性必修课程,对应的是高中统编教材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二单元。教师在开展该学习任务群教学时应依照课标要求,精准把握教学重点,有效突破学习难点;在设计学习任务与学习活动时,要基于“学习...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习”学习任务群属于选择性必修课程,对应的是高中统编教材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二单元。教师在开展该学习任务群教学时应依照课标要求,精准把握教学重点,有效突破学习难点;在设计学习任务与学习活动时,要基于“学习者”视角,构建“学习者中心”课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习 学习任务群 学习者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习”的课程功能与实现策略 被引量:3
3
作者 张伟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4-9,共6页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习”任务群应主要发挥引导学生以文学法则解读文学作品、以文学审美破译中国百余年奋斗密码、以创造性迁移深化文学实践的课程功能。实现这一课程功能,需要以中国百余年的社会变革为背景创设综合性的任务情境,以...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习”任务群应主要发挥引导学生以文学法则解读文学作品、以文学审美破译中国百余年奋斗密码、以创造性迁移深化文学实践的课程功能。实现这一课程功能,需要以中国百余年的社会变革为背景创设综合性的任务情境,以文学想象为大概念建构本任务群的必备知识系统,以文学审美为能力主线设计学习任务群,并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指导学生建立研习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的知识、生活与意义的参照系,为达到本任务群的课程目标提供有效支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 课程功能 任务设计 指导重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教学评一体化”看“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习” 被引量:2
4
作者 于飞飞 季丰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0-13,共4页
本文从“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习”学习任务群的选文、学习目标与考查目标、研习任务与测试形式三个方面,梳理与辨析其中的关系。从课标、教材、高考层面来看,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习的选文重在“面”的广度,学习目标与考查目标前后相... 本文从“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习”学习任务群的选文、学习目标与考查目标、研习任务与测试形式三个方面,梳理与辨析其中的关系。从课标、教材、高考层面来看,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习的选文重在“面”的广度,学习目标与考查目标前后相承呼应,单元研习任务与测评形式可以贯通、对接,可以相互转化。本文以“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习”学习任务群为例,为高中语文“教学评一体化”“教考衔接”寻找可行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 学习目标 考查目标 研习任务 测试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合作学习的“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习”任务设计 被引量:1
5
作者 付惠云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35-39,共5页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习”任务群旨在帮助学生从整体上了解现当代文学的发展概貌,提升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由于涉及的作家范围广,阅读量大,学生在短时间内难以独立完成学习任务,合作学习成为解决此问题的有效路径。学生通过合作探究...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习”任务群旨在帮助学生从整体上了解现当代文学的发展概貌,提升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由于涉及的作家范围广,阅读量大,学生在短时间内难以独立完成学习任务,合作学习成为解决此问题的有效路径。学生通过合作探究,与文本时代主题深度对话,尽可能贴近文本的历史场域;探讨现当代文学作品的主题内涵,即关于“人”的现代化;在跨单元学习中把握现当代文学作品传统与现代融合的特性,从而共同建构知识体系与能力体系,发展语文核心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 合作学习 任务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习”任务群的目标、内容与实施
6
作者 张艾功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1期57-59,共3页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习"学习任务群的实施应基于核心素养设计单元目标,依据单元目标整合研习内容,在此基础上创设任务情境、精读研习文本、开展多元评价。在整个研习过程中,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精心设计言语实践活动,让学...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习"学习任务群的实施应基于核心素养设计单元目标,依据单元目标整合研习内容,在此基础上创设任务情境、精读研习文本、开展多元评价。在整个研习过程中,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精心设计言语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在亲历中建构,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整体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 学习任务群 核心素养 单元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家、作品论研究对现代文学的经典化意义——“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家、作品论的理论与方法”会议综述 被引量:1
7
作者 刘恋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00-202,124,共4页
二○一二年四月一日,“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家、作品论的理论与方法的深入探讨”学术会议在扬州召开。此次会议由扬州大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和《当代作家评论》主办。会议在多个视阈与问题中,对“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家、作品论”展开热... 二○一二年四月一日,“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家、作品论的理论与方法的深入探讨”学术会议在扬州召开。此次会议由扬州大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和《当代作家评论》主办。会议在多个视阈与问题中,对“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家、作品论”展开热烈讨论与深入探究,产生出较大的论辩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作家 中国现代 作品 现当代 现代文学 经典化 当代作家评论》 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史学视野下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鉴识》
8
作者 杜望祥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I0002-I0002,共1页
问题意识是学术研究的首要精神。中国现当代文学界版本研究中有许多悬而未决的疑案,因此在对现当代文学史的研究以及作家作品研究时,需要保持着问题意识。由四川大学文新学院陈思广教授主编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鉴识》收录了其近三十... 问题意识是学术研究的首要精神。中国现当代文学界版本研究中有许多悬而未决的疑案,因此在对现当代文学史的研究以及作家作品研究时,需要保持着问题意识。由四川大学文新学院陈思广教授主编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鉴识》收录了其近三十年来关于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料研究、现代长篇小说史论阐述以及重要作家作品思想艺术研究方面的颇有心得的学术论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 现代长篇小说 作家作品研究 学术论文 学术研究 史学视野 四川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文学史观”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非虚构性”因素 被引量:1
9
作者 李俊杰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1-41,共1页
施蛰存在1937年初检视新文化运动20年来的得失时,提到了“杂文学”的重要意义:“杂文学作品比纯文学作品更易于使大众读者领受到文学的趣味(Literary Taste)……我国新文学运动勃兴以来,至今虽然将有二十年的历史,但文学作品的成... 施蛰存在1937年初检视新文化运动20年来的得失时,提到了“杂文学”的重要意义:“杂文学作品比纯文学作品更易于使大众读者领受到文学的趣味(Literary Taste)……我国新文学运动勃兴以来,至今虽然将有二十年的历史,但文学作品的成绩却一向都偏于纯文学这方面。最近一二年来,杂文学这方面虽然有了兴发的现象,但范围却还是很狭的。我们虽然看见过几本好的传记、尺牍和日记,但大概仍是文学作家的自画像”,他从创作的角度提出期盼,“若是有一部分作家放弃了诗歌、小说、剧本这些狭窄的纯文学路上去钻研,而利用他们的文学表现之欲望,又可使读者获得文学趣味以外的享受,岂不是更有益的事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当代文学 非虚构性 文学史观 文学作品 大众读者 文学作家 文学趣味 新文化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世纪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新动向——以《中国现代文学论丛》为主的考察 被引量:1
10
作者 余凡 《扬子江(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5-90,共6页
新世纪以来,文学经典化问题的讨论是一个持续性的文学景观。顾彬的“垃圾说”是引发这一讨论的导火线之一。顾彬在《语言的重要性》中对其所持观点作了学理性阐释,主要涉及当代文学的语言和创作方法两个方面问题。顾彬对中国当代作家作... 新世纪以来,文学经典化问题的讨论是一个持续性的文学景观。顾彬的“垃圾说”是引发这一讨论的导火线之一。顾彬在《语言的重要性》中对其所持观点作了学理性阐释,主要涉及当代文学的语言和创作方法两个方面问题。顾彬对中国当代作家作品语言问题的判断是准确的;而对后者的判断则偏失较大,与文学现实状况不符。顾彬认为导致中国当代文学“衰微”的原因不在于文学外在发展环境等影响因素,而在于作家未做到对语言的锤炼与经营,语言应当是作家首先关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文学论 中国现代 中国当代文学 语言问题 作家作品 文学经典化 文学景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当代文学专题课选读研究--评《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第2版)
11
作者 徐清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5期128-128,共1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第2版)(温儒敏、赵祖谟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一书不仅很好地衔接了中国现代文学和中国当代文学知识,而且引导学生更深入地认知了一些现当代代表性作家及其作品。该书通过对现当代重点作家作品的分析...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第2版)(温儒敏、赵祖谟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一书不仅很好地衔接了中国现代文学和中国当代文学知识,而且引导学生更深入地认知了一些现当代代表性作家及其作品。该书通过对现当代重点作家作品的分析,引领读者在现当代文学海洋里遨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大学出版社 中国当代文学 现当代文学 温儒敏 中国现代文学 文学专题课 作家作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玲作品精选集
12
《河北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F0004-F0004,共1页
丁玲是享有世界声誉的中国作家,也是20世纪最具代表性的革命作家之一。本套丁玲作品精选集,精选丁玲各个时期小说、散文、随笔、杂文及文论的代表作,编为《从“梦珂”到“杜晚香”——丁玲小说精选》《跨到新的时代来——丁玲文论精选... 丁玲是享有世界声誉的中国作家,也是20世纪最具代表性的革命作家之一。本套丁玲作品精选集,精选丁玲各个时期小说、散文、随笔、杂文及文论的代表作,编为《从“梦珂”到“杜晚香”——丁玲小说精选》《跨到新的时代来——丁玲文论精选》《战斗是享受——丁玲散文精选》三册出版。这套书集中反映了丁玲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成就与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 革命作家 丁玲作品 梦珂 丁玲小说 世界声誉 文论 成就与贡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日本学者的中国当代文学观——读《追求文学的独立》
13
作者 春子 《社会科学辑刊》 1988年第5期151-152,共2页
近年来,中国当代文学,尤其是新时期文学越来越成为“中国学”研究的热点。据悉,仅日本四年中(1976—1980)就发表了关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论文、资料、书评732篇;出版书籍134种;十年中(1970—1981)在现当代文学研究中涉及到的中国著名作家... 近年来,中国当代文学,尤其是新时期文学越来越成为“中国学”研究的热点。据悉,仅日本四年中(1976—1980)就发表了关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论文、资料、书评732篇;出版书籍134种;十年中(1970—1981)在现当代文学研究中涉及到的中国著名作家有40多位(《文学论丛》1986年第5辑)。《追求文学的独立》(1983年10月,日中出版)就是一部研究中国新时期文学的专著。该书作者系日本岗山大学文学部副教授高岛俊男先生(1937年——)。高岛先生专攻“中国文学”,此书是他继《李白与杜甫》(1972年版)、《于无声处听惊雷》(1981年版)之后的又一部力作。该书共26节,附“后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文学 日本学者 民族文学 中国文学 中国新时期文学 文学观 中国现当代文学 现当代文学研究 李白与杜甫 作家作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续本”现当代文学课的改革尝试
14
作者 陈国伟 《中国大学教学》 1996年第3期22-23,共2页
“专续本”现当代文学课的改革尝试河北教育学院陈国伟80年代中期,我院开始招收专科起点的后续本科生。当时无完备的教学大纲,所使用的教材观念陈旧、知识陈旧、方法陈旧的现象十分突出,和社会的需要、学术的发展以及文学的增变距... “专续本”现当代文学课的改革尝试河北教育学院陈国伟80年代中期,我院开始招收专科起点的后续本科生。当时无完备的教学大纲,所使用的教材观念陈旧、知识陈旧、方法陈旧的现象十分突出,和社会的需要、学术的发展以及文学的增变距离越拉越大。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走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课 中国现当代文学 新体系 学科体系 作家作品 现实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符号学 三个问题 长藤结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家要有一颗博大的心 被引量:2
15
作者 钱谷融 王雪瑛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4-5,共4页
新时期以来,现代文学领域有过三次“创新”.第一次是1985年由黄子平、钱理群,陈平原提出的打通现当代文学的设想,他们在《文学评论》上联名发表了长篇论文《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诚”》.第二次是1988年,王晓明与陈思和在《上海文论》上... 新时期以来,现代文学领域有过三次“创新”.第一次是1985年由黄子平、钱理群,陈平原提出的打通现当代文学的设想,他们在《文学评论》上联名发表了长篇论文《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诚”》.第二次是1988年,王晓明与陈思和在《上海文论》上共同主持了“重写文学史”的专栏,他们以“文学史著作的价值恰恰在于它的独特性”为理论指针,对现代文学进行了新的审美探索.而九四年以来,樊骏等人在现代文学学会的年会和理事会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文学研究 散文 作家 长篇小说 新文学运动 作品 新时期 现当代文学 “重写文学史” 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散文研究的一座精神“丰碑”——评《中国散文百家谭》
16
作者 沈爱明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76-77,共2页
摆在面前的这本装帧精美,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散文百家谭》,是一部一百四十万字的巨编,它凝聚着编者无数的心血与汗水,贮满了编者、作家、评论家对于文学、社会、人生的深情厚意,主编曾绍义先生及其同仁们费去八年的时光,为中... 摆在面前的这本装帧精美,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散文百家谭》,是一部一百四十万字的巨编,它凝聚着编者无数的心血与汗水,贮满了编者、作家、评论家对于文学、社会、人生的深情厚意,主编曾绍义先生及其同仁们费去八年的时光,为中国现当代散文编织祝福与希望。作为一名普通读者,我深为编者高尚的情操所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散文 散文研究 中国古代散文 中国现当代散文 作家作品 散文创作 评论家 散文文本 审美特征 新时期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学术信息
17
《学术界》 2001年第1期287-287,共1页
关键词 学术信息 现当代文学研究 九十年代 华东师范大学 文学研讨会 文学研究会 中国文坛 作家协会 作家作品 中国当代 中心议题 研讨活动 文学批评 文学创作 评论家 上海市 年会 审视 新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文学史意象的产生:鲁迅杂文及其历史景深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林荣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4-16,共13页
关键词 文学史 杂文 意象 鲁迅 中国现当代文学 作家作品 思潮 蕴涵 突出 流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播学视域下鲁迅形象在法国的建构 被引量:2
19
作者 梁海军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42-49,共8页
19世纪西方的汉学研究趋向于中国古典文学作品和经籍的语言文字研究,20世纪"对中国采取了一种新的态度"(1),这种新的态度表现在研究内容的重大转向:从古籍研究转向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研究,从语言考究转向作品文本内容的审美... 19世纪西方的汉学研究趋向于中国古典文学作品和经籍的语言文字研究,20世纪"对中国采取了一种新的态度"(1),这种新的态度表现在研究内容的重大转向:从古籍研究转向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研究,从语言考究转向作品文本内容的审美及作家思想特点的研究,更多关注投向中国现代社会问题的思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文字研究 中国现当代文学 作品文本 鲁迅形象 作家思想 古籍研究 中国古典文学作品 汉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想主义者的遇合——谈巴金和张承志的创作
20
作者 董华峰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2年第1期102-107,共6页
本文认为,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巴金和张承志是两位极其相似的作家。其相似主要在于他们对生命和青春的挚爱,在于他们通体燃烧着的激情。这种相似归根结蒂在于他们相同的气质和共同的追求:他们都具有诗人的情怀和理想主义的追求。这是... 本文认为,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巴金和张承志是两位极其相似的作家。其相似主要在于他们对生命和青春的挚爱,在于他们通体燃烧着的激情。这种相似归根结蒂在于他们相同的气质和共同的追求:他们都具有诗人的情怀和理想主义的追求。这是两位作家创作风格相似的基础。同时,本文又有感于目前小说界的现状,针对小说中的情感贫乏现象,阐述了巴金和张承志式的美学追求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承志 巴金 作品 创作风格 作家 信仰 中国现当代文学 理想主义者 长篇小说 革命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