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浴火重生的中国现实主义电影创作
被引量:1
- 1
-
-
作者
李雯
-
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
出处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0-11,共2页
-
文摘
中国现实主义电影创作由来已久,曾经有过辉煌、坎坷,也有过发展中的无奈。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电影产业化使现实主义创作再次陷入窘境,而《唐山大地震》将弘扬主流精神、满足观众需求、市场化运作与现实主义创作特点进行巧妙结合,使得中国现实主义电影在商业化的创作环境中找到生存契机,是我国的现实主义电影创作的成功试验。
-
关键词
《唐山大地震》
中国现实主义电影
商业化发展
-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
-
题名中国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前世今生
被引量:10
- 2
-
-
作者
倪祥保
-
机构
苏州大学电影电视艺术研究所
-
出处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96-201,共6页
-
基金
国家社科艺术基金项目"当代中国影视创作与传播提升世界影响力研究"(14BC026)阶段性成果
-
文摘
中国新现实主义电影原发性地诞生于20世纪30代初的上海,部分还是无声电影,比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整整早了11年。这种传承了中国古代"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现实主义精神的上海早期电影创作,积极反映社会民生现实,自觉表现社会普通人日常生活及美好人性,努力关注影片的社会接受效应,既体现了社会进步思想、民主倾向,又产生了难能可贵的文化价值及传播影响,完全具有开宗立派的扎实基础。
-
关键词
中国新现实主义电影
上海早期电影
中国电影学派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
-
分类号
J909.2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
-
题名许鞍华影片的中国新现实主义特色
被引量:3
- 3
-
-
作者
倪祥保
陈虹
-
机构
苏州大学凤凰传媒学院
-
出处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2-75,共4页
-
基金
2014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当代中国影视创作与传播提升世界影响力研究"(项目编号:14BC026)阶段性成果之一
-
文摘
许鞍华影片的新现实主义创作特色,不仅继承了中国新现实主义电影和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精神传统,而且富有自己的风格。其在社会底层边缘人物形象的多元化方面、主要人物形象对待自身生活命运的态度改变方面、综合自如地运用生活化和剧情化叙事方面以及将百姓日常生活与节庆文化很好融合再现生活真实方面等,都很好地服务于再现香港社会生活真实、时代发展变迁和塑造社会普通人艺术形象的任务,让观众充分感受到了她电影创作接地气的细腻及与时俱进。
-
关键词
电影艺术
许鞍华影片
中国新现实主义电影
《女人四十》
《天水围的日与夜》
《桃姐》
-
Keywords
Film Art
Xu Anhua's Film
Chinese New Realism Film
Female Around 40
A Simple Life
-
分类号
J90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