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现代诗学权力场域中的科学理性思维论 被引量:3
1
作者 赵小琪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6-87,共12页
历史地看,在关于中国现代诗学中的思维方式论较为有限的成果中,仍然存在着一些有待于完善的地方。一方面,现有的研究成果对中国现代科学理性思维存在着简单化理解的倾向,认为中国现代科学理性思维就是中国现代作家作品中科学理性思维的... 历史地看,在关于中国现代诗学中的思维方式论较为有限的成果中,仍然存在着一些有待于完善的地方。一方面,现有的研究成果对中国现代科学理性思维存在着简单化理解的倾向,认为中国现代科学理性思维就是中国现代作家作品中科学理性思维的形成和表现,未能深刻地说明与阐释中国现代作家作品中科学理性思维的形成和发展背后的根本性理论驱动力。另一方面,现有的研究成果存在着过于宽泛化理解的倾向,认为中国现代科学理性思维就是文化意义上的西方注重逻辑、注重实证的科学理性思维的文化思维方式的派生物,以文化思维方式遮蔽了诗学意义上的中国现代诗学中西方科学理性思维与中国传统实用理性思维相互对接和融合后所生成的立体的、多元的范式与层次。此外,现有的研究成果存在着过于固态化理解的倾向,一些研究者将中国现代诗学的科学理性思维论与直觉感悟思维论割裂开来进行论述。因此,对中国科学理性思维论的理论探讨亟需进一步深入:一方面,需要以整体性的视野重建中国现代诗学的科学理性思维论与中国现代文化的科学理性思维方式、中国现代文学的科学理性思维方式的历史联系;另一方面,需要回到中国现代诗学思维发展的权力场域现场,揭示中国现代诗学中科学理性思维论与直觉感悟思维论既相互冲突、相互对立又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发展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诗学 权力场域 理性思维论 相互冲突 相互渗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现代诗学学科建设笔谈(之二)——现代诗学学科的三维结构 被引量:2
2
作者 朱德发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1-33,共3页
本期“中国现代诗学学科建设笔谈”发表四篇论文,分别对现代汉语诗歌与现代汉语诗学、现代诗学的三维结构、现代诗学的内涵和古今诗学对话发表了作者的真知灼见。作者都是专门研究现代诗学或现当代文学的学者,不少思考具有启发意义。
关键词 中国现代诗学 现代汉语诗 中国古代诗 科结构 科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现代诗学权力场域中的直觉感悟思维论 被引量:2
3
作者 赵小琪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3-19,共7页
迄今关于中国现代直觉感悟思维论的研究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诸如简单化理解的倾向将中国现代直觉感悟思维等同于中国现代作家作品中直觉感悟思维的形成和表现;宽泛化理解的倾向遮蔽了诗学意义上的中国现代诗学中的直觉感悟思维论的立体... 迄今关于中国现代直觉感悟思维论的研究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诸如简单化理解的倾向将中国现代直觉感悟思维等同于中国现代作家作品中直觉感悟思维的形成和表现;宽泛化理解的倾向遮蔽了诗学意义上的中国现代诗学中的直觉感悟思维论的立体的、多元的范式与层次;固态化理解的倾向将中国现代诗学的直觉感悟思维论与科学理性思维论割裂开来。我们需要回到中国现代诗学思维发展的权力场域现场,揭示中国现代诗学中直觉感悟思维论的多元的范式与层次以及它与科学理性思维论既相互冲突、相互对立又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发展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诗学 直觉感悟思维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实克与夏志清中国现代诗学权力关系论 被引量:1
4
作者 赵小琪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56-168,共13页
历史地看,关于普实克与夏志清的中国现代诗学的研究存在着将文学与政治、知识与政治意识形态、知识的真理性与知识的权力性割裂开来进行论述的问题。而在我们看来,要超越上述几种非此即彼二元对立论述的拘囿,我们就必须把对普实克与夏... 历史地看,关于普实克与夏志清的中国现代诗学的研究存在着将文学与政治、知识与政治意识形态、知识的真理性与知识的权力性割裂开来进行论述的问题。而在我们看来,要超越上述几种非此即彼二元对立论述的拘囿,我们就必须把对普实克与夏志清的中国现代诗学的抽象概括还原到具体的历史语境中,以整体性的视野重建被上述三种论述强行拆解、撕裂的文学与权力、知识与权力的历史联系,展现作为普实克与夏志清的中国现代诗学的理论基础的结构主义与新批评理论的矛盾性以及这种矛盾性对他们建构的中国现代诗学的复杂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实克 夏志清 中国现代诗学 新批评 结构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现代诗学的内结构与外结构关系论 被引量:1
5
作者 赵小琪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93-107,共15页
中国现代诗学本质观,是由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诗学观念构成的既对立又统一的理论集合体。因而,想要真正有效地揭示中国现代诗学本质观复杂的内涵与形式,就必须考察它的复合关系结构。所谓复合关系结构,是指我们所讲的中国现代诗学是一... 中国现代诗学本质观,是由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诗学观念构成的既对立又统一的理论集合体。因而,想要真正有效地揭示中国现代诗学本质观复杂的内涵与形式,就必须考察它的复合关系结构。所谓复合关系结构,是指我们所讲的中国现代诗学是一个具有多重结构关系层次的立体网络体系。这意味着,我们既要重视长期被人所忽视的注重对文学的外部结构关系进行研究的马克思主义诗学与保守主义诗学的对立统一关系,也要仔细探寻注重对文学的内部结构关系进行研究的自律论和注重对文学的外部结构关系进行研究的他律论的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诗学 本质观 外部结构 内部结构 权力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岛诗学与中国现代诗学的当代转型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学东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01-104,共4页
中国现代新诗进入到当代社会,如何切中当下生存境域,又如何才能击中当下的生存体验,是当下诗学建构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作为朦胧诗的代表诗人,北岛展现了中国现代诗学的当代转型,对当下诗坛有一定的启示。通过透视北岛的诗学观念及其... 中国现代新诗进入到当代社会,如何切中当下生存境域,又如何才能击中当下的生存体验,是当下诗学建构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作为朦胧诗的代表诗人,北岛展现了中国现代诗学的当代转型,对当下诗坛有一定的启示。通过透视北岛的诗学观念及其诗学观念的形成、特征,我们看到,北岛诗学基于"孤独"与"忧郁"的体验,并且"不相信"这个世界,采取独特的"思"的反抗。与冯至、穆旦的"思"相比,北岛以诗歌为"扳机",建立起了中国现代诗学中特有的"扳机诗学",并最终以此特有面目完成了中国现代诗学的当代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诗学 北岛 扳机诗 当代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现代诗学中的新古典主义倾向
7
作者 张林杰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98-103,共6页
新古典主义是产生于现代性背景,并对现代性做出反应的古典主义。在中国,它以晚清以来一系列主张在持守传统中变通的文化观念为基础。其诗学观念最早在学衡派处得到表达,并通过新月诗派被转化为新诗规范,又在象征诗派的诗学追求和对象征... 新古典主义是产生于现代性背景,并对现代性做出反应的古典主义。在中国,它以晚清以来一系列主张在持守传统中变通的文化观念为基础。其诗学观念最早在学衡派处得到表达,并通过新月诗派被转化为新诗规范,又在象征诗派的诗学追求和对象征主义的阐释中得到体现,最后汇入了"现代"诗派的诗学实践。它那种以传统为本位吸收新潮的理念,和谐、均衡、静穆的审美理想及节制情感、追求含蓄的趣味,都以"现代"观念的形式溶解于新诗,成为诗坛认可的常识。受其影响,中国现代诗歌始终致力于"传统"与"现代"的平衡,一方面力图保持民族特性,另一方面又坚持开放态度。但对传统诗学趣味的执着,也让现代诗歌的创新意识多少受到了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诗学 新古典主义 衡派 新月诗派 象征诗派 现代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诗学传统视阈下的1940年代中国现代诗学建构
8
作者 吴井泉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94-198,共5页
1940年代中国现代诗学已经形成传统,无论从诗学的历史承继,还是从诗学本身来看,都鲜明地体现了这一特点。这种传统的定型,主要取决于两种因素:一是反思精神品格的确立,即延安的现实主义、"七月"的浪漫主义和"九叶"... 1940年代中国现代诗学已经形成传统,无论从诗学的历史承继,还是从诗学本身来看,都鲜明地体现了这一特点。这种传统的定型,主要取决于两种因素:一是反思精神品格的确立,即延安的现实主义、"七月"的浪漫主义和"九叶"的现代主义诗学传统的形成,主要是在反思中得以完成的;二是在于现代诗学话语的成熟,1940年代是一个理论自觉的年代,也是一个诗学高度融合的年代,在这种背景下,三大诗学都各自形成了自足的话语表述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40年代 中国现代诗学 现代诗传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现代诗学中的元诗观念 被引量:2
9
作者 王东东 《扬子江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4-81,共8页
新世纪以来,元诗观念在诗歌研究界广为人知,张枣实际上有首倡之功。他在名文《朝向语言风景的危险旅行》中对元诗多有涉及,虽然沾染有诗人的微妙言辞,但仍提出了元诗这一视域。而他的博士论文《现代性的追寻:论1919年以来的中国新诗》... 新世纪以来,元诗观念在诗歌研究界广为人知,张枣实际上有首倡之功。他在名文《朝向语言风景的危险旅行》中对元诗多有涉及,虽然沾染有诗人的微妙言辞,但仍提出了元诗这一视域。而他的博士论文《现代性的追寻:论1919年以来的中国新诗》更是将元诗观念贯通进对中国现代诗歌的整体考察,使元诗成为中国现代诗歌写作尤其是现代主义实践的核心概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诗 中国现代诗学 中国新诗 诗观念 诗歌研究 张枣 博士论文 整体考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部“通”中求“变”的诗学论著——读吕进新著《中国现代诗学》
10
作者 傅宗洪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51-51,共1页
学术界已有的成果,又敢于创新,提出并坚持自己独到的见解。在学术研究中,不同意见之间的讨论和争鸣是应该肯定和提倡的。本书中关于“共同美”、关于真实性是不是文艺批评的唯一尺度、关于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界定、关于建立科学的文艺... 学术界已有的成果,又敢于创新,提出并坚持自己独到的见解。在学术研究中,不同意见之间的讨论和争鸣是应该肯定和提倡的。本书中关于“共同美”、关于真实性是不是文艺批评的唯一尺度、关于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界定、关于建立科学的文艺学等问题,都曾在学术理论界引起过热烈的反响,今天看来,也仍然具有现实的理论意义。比如关于现实主义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诗学 吕进 传统诗 “变” 新著 西方诗 现实主义创作方法 共同美 批评方式 批评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观念的联络与嬗变——关于“中国现代诗学史略”的思考
11
作者 许霆 《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3期104-108,共5页
由六大核心观念更迭形成的中国现代诗学史大致可以划为六个发展时期。诗体解放论 :奠定新诗发展的坚实起点 ;为诗而诗论 :开辟新诗发展的第二纪元 ;大众诗歌论 :实现新诗发展的方向转换 ;综合传统论 :探索新诗发展的宽广道路 ;服务政治... 由六大核心观念更迭形成的中国现代诗学史大致可以划为六个发展时期。诗体解放论 :奠定新诗发展的坚实起点 ;为诗而诗论 :开辟新诗发展的第二纪元 ;大众诗歌论 :实现新诗发展的方向转换 ;综合传统论 :探索新诗发展的宽广道路 ;服务政治论 :构建新诗发展的政治模式 ;个人写作论 :开启新诗发展的无名时代。在这发展过程中始终交织着新诗的善和新诗的美的双重变奏 ,呈现的面貌或是偏离 ,或是融合 ,或是消解。中国现代诗学观念尤其是核心观念的演变 ,是超越新诗流派的 ,它受到新诗发展内部和外部诸多因素的制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诗学 核心观念 理论 流派 嬗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兹华斯与中国现代浪漫主义诗学 被引量:5
12
作者 邹建军 覃莉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34-140,175-176,共7页
华兹华斯及其诗歌在近代以来的中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对20世纪上半叶的史实进行清理,进一步以由其译介所引发的中国诗人创作实绩为考察对象,将探讨的焦点置于诗语、诗情、想象与自然观之上,一一检视中国现代浪漫主义诗学如何从最... 华兹华斯及其诗歌在近代以来的中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对20世纪上半叶的史实进行清理,进一步以由其译介所引发的中国诗人创作实绩为考察对象,将探讨的焦点置于诗语、诗情、想象与自然观之上,一一检视中国现代浪漫主义诗学如何从最初的仿效、移植到批判、创造性转化的发展历程,重点发掘它们二者关系背后所指涉的多面向度,对于当今诗学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兹华斯 中国现代诗学 浪漫主义 时间镜像性 空间异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现代三大诗学思维论的对峙与互渗 被引量:1
13
作者 赵小琪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81-91,共11页
中国现代诗学思维论是马克思主义诗学、自由主义诗学、保守主义诗学思维论相互碰撞、渗透、涵化所生成的开放性、综合性、系统性的思维论。然而,长期以来,中国现代诗学思维论的这种开放性、综合性、系统性,被研究者大大地简约化了。事实... 中国现代诗学思维论是马克思主义诗学、自由主义诗学、保守主义诗学思维论相互碰撞、渗透、涵化所生成的开放性、综合性、系统性的思维论。然而,长期以来,中国现代诗学思维论的这种开放性、综合性、系统性,被研究者大大地简约化了。事实上,在复杂和充满矛盾的中国现代诗学场域中,马克思主义诗学、自由主义诗学、保守主义诗学的思维论虽然有分歧、对立,但并非冰炭不容。保守主义诗学在推崇道德理性思维的同时也不忽视个体的情感、自由,自由主义诗学在推崇直觉感悟思维的同时也不忽视科学理性思维,马克思主义诗学在推崇科学理性思维的同时也不忽视个体的情感、意志。三者之间,就这样既有相互冲突、相互排斥、相互疏离的一面,又有相互影响、相互吸纳、相互聚合的一面,从而形成了中国现代诗学场域内思维论的有离有合的动态发展的场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诗学 马克思主义诗 自由主义诗 保守主义诗 思维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体的张扬:中国现代浪漫主义诗学的理论建构
14
作者 吴井泉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95-199,共5页
中国现当代诗学界普遍认为20世纪40年代中国没有浪漫主义,即使有,也只是作为一种创作方法的存在,或者把它机械地纳入现实主义的主流思潮中,其实这是对其诗学形态的一种遮蔽与误读。浪漫主义诗学在20世纪40年代不但有,而且是作为一种整... 中国现当代诗学界普遍认为20世纪40年代中国没有浪漫主义,即使有,也只是作为一种创作方法的存在,或者把它机械地纳入现实主义的主流思潮中,其实这是对其诗学形态的一种遮蔽与误读。浪漫主义诗学在20世纪40年代不但有,而且是作为一种整体的有机的诗学存在,主要体现在七月派诗学的理论与实践中。它的理论核心是以胡风的主观战斗精神为主体,以高扬主体精神为价值取向,执守知识分子的良知和思想独立,反对工具理性、集体理性对人的奴役与戕害,充分尊重人的个性、价值与尊严,同时也是对于人的异化现象的担忧与部分知识分子精神上的崩落状态的抵制。由此通过主观情感上的信仰、意志、爱、想象、灵性等途径,寻求自身解放与精神救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诗学 理论 浪漫主义 胡风 七月派诗 主体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诗学方法论与中国诗学现代形态的生成
15
作者 胡继华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00-105,共6页
中国诗学建构方法论是指在理论建构过程中主体所采纳的一种协调中西文化要素及理论内部构件的一整套方式与法则。在中国现代诗学建构中形成的方法论包括以西释中、移花接木、镜像互观、摹西制中、西体中用和以中化西,而收获了悲剧诗学... 中国诗学建构方法论是指在理论建构过程中主体所采纳的一种协调中西文化要素及理论内部构件的一整套方式与法则。在中国现代诗学建构中形成的方法论包括以西释中、移花接木、镜像互观、摹西制中、西体中用和以中化西,而收获了悲剧诗学、意象诗学、节奏诗学、人格诗学、情本体诗学以及兴辞诗学。方法论蕴涵着学术伦理,体现出建构意识,同时与中国古典文化精神有着隐秘的关联,支配着对西方文化的取舍立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法论 中国现代诗学 以中化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诗学:中国与西方
16
作者 吕进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2-6,共5页
诗是最富民族性的文体,诗学是最富民族性的文体理论。人类文明的发展带来的世界诗歌整体化倾向决不意味着诗歌和诗学的民族风韵在相互交融与认同中的遗失。
关键词 西方诗 中国传统诗 中国 中国与西方 中国新诗 中国现代诗学 西方诗歌 “朦胧诗” 纯概念 民族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硕士生学位课程的教学改革 被引量:3
17
作者 吕进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1994年第3期19-21,共3页
硕士生学位课程的教学改革吕进硕士生学位课程是硕士生三年学习中的主要课程。学位课程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学位授予质量。国内目前的硕士生导师大多曾担任(或现在仍兼任)大学本科教学,相当部分导师是近年晋升的副教授,一些硕士生学位... 硕士生学位课程的教学改革吕进硕士生学位课程是硕士生三年学习中的主要课程。学位课程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学位授予质量。国内目前的硕士生导师大多曾担任(或现在仍兼任)大学本科教学,相当部分导师是近年晋升的副教授,一些硕士生学位课程还没有和大学本科课程找到质的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 位课程 硕士生 重心 改革 导师 术思想 中国新诗 中国现当代文研究 中国现代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界荐书
18
作者 姚大志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303-304,共2页
关键词 荐书 泛演化逻辑 术期刊 中国现代诗学 禅宗思想 出版社 文化机构 实践论美 科史 社会科 中文系 术史 中国现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吕进诗学体系的简单理解——读《吕进诗论选》兼谈吕进诗论的学术品格 被引量:3
19
作者 蒋登科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22-27,共6页
阿红在为《吕进诗论选》撰写的序文中说:“吕进,以他对中国古典与现、当代诗歌诗论的广识,以他对世界诗史与著名诗歌诗论的博知,以他对哲学、心理学、创造思维学的理会,以他敏锐的领悟、独立的思考,以他虽不算多却深有体味的创作经验,... 阿红在为《吕进诗论选》撰写的序文中说:“吕进,以他对中国古典与现、当代诗歌诗论的广识,以他对世界诗史与著名诗歌诗论的博知,以他对哲学、心理学、创造思维学的理会,以他敏锐的领悟、独立的思考,以他虽不算多却深有体味的创作经验,呕心沥血,运筹帷幄,终于为中国现代诗学创造了一个新的颇是完整的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集中地体现在他在一本本著作基础上终于完成的力作:《中国现代诗学》,也体现在这本《选集》里。”这段话很妙,妙在它道出了吕进诗学成就的来龙去脉及其辐射的学科领域。既为体系,而且是新体系,自然有其独特的理论来源、观念更新与学术构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系 中国现代诗学 吕进 诗论 主张 成就 中国新诗 诗歌研究 术品格 新诗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1~6期总目录 被引量:1
20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53-154,共2页
关键词 师范大 素养 意识形态安全 中国典籍 艾尔雅维茨 中国现代诗学 批判性分析 短篇小说创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