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43篇文章
< 1 2 16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演义先生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学科的建立与发展 被引量:6
1
作者 王富仁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4-41,共8页
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学科的建立与发展的角度,简要叙述了单演义先生一生的学术成就与劳绩。文章认为,单演义先生是属于那类带着严格的中国传统的学术训练和做人规范进入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界的最早的一批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学者之一。他继承... 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学科的建立与发展的角度,简要叙述了单演义先生一生的学术成就与劳绩。文章认为,单演义先生是属于那类带着严格的中国传统的学术训练和做人规范进入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界的最早的一批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学者之一。他继承并发扬了清代乾嘉学派的学术传统而从事中国新文学资料的挖掘、搜集和整理的工作,以中国传统学人的为人为师之道授业讲学、教书育人,一手开辟并坚守了中国西北地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与鲁迅研究的阵地,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学科的建立和发展中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演义先生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学科 建立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性别:海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的现代性纠葛 被引量:2
2
作者 臧晴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6-133,共8页
自雷蒙·威廉斯的《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被引入国内以来,关键词研究一度成为文学艺术研究领域的一股热潮:以“关键词”直接命名的各种专著有三四十余种,其中不乏《西方文论关键词》《文化研究关键词》等名作,以此命名的各类... 自雷蒙·威廉斯的《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被引入国内以来,关键词研究一度成为文学艺术研究领域的一股热潮:以“关键词”直接命名的各种专著有三四十余种,其中不乏《西方文论关键词》《文化研究关键词》等名作,以此命名的各类专栏与译著更是不胜枚举。然而,不少研究仍停留在词典编纂式的研究阶段,从知识论的角度来梳理特定词源的语义源流和古今演绎,尚无法呈现词语背后生活与思想的复杂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艺术研究 西方文论 海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文化与社会 雷蒙·威廉斯 关键词研究 词典编纂 现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拆解指涉性、反讽阅读与空间诗学——论美国华人学者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策略
3
作者 李石 《安徽大学学报(哲社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7-46,共10页
美国华人学者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深受后结构主义的他者伦理的影响。他们将后结构主义对总体性话语的批判,转移为对中国写实/现实主义文学的反思。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拆解指涉性,通过质疑知识与地理起源、文学与意识形态、形式与... 美国华人学者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深受后结构主义的他者伦理的影响。他们将后结构主义对总体性话语的批判,转移为对中国写实/现实主义文学的反思。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拆解指涉性,通过质疑知识与地理起源、文学与意识形态、形式与内容的稳固指涉关系,挑战了文化本质论以及现实主义的逼真性原则;二是反讽阅读,主要表现为对叙述者的权力及其阶级位置的审视与解构;三是空间诗学,从“细节”“意象”“空间”等视角来反思革命/启蒙的线性时间观,试图提供更多样的文学现代性及其诗学可能。他者伦理尽管推动了现实主义文学传统的丰富与扩容,但也暴露出对象预设、理论预设等值得反思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解构主义 反讽 空间诗学 他者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思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范式”圆桌论坛
4
作者 张福贵 朱国华 +7 位作者 张法 沈杏培 周志强 李松 单小曦 段吉方 曾军 刘康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0-163,共14页
2024年5月24-26日,“地方性与世界性: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国际译介与传播”学术研讨会在上海举办,25日下午设置了“反思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范式”圆桌论坛。原计划1小时的对话一经展开,思想火花的碰撞便让现场的气氛迅速升温,专家之间的辩... 2024年5月24-26日,“地方性与世界性: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国际译介与传播”学术研讨会在上海举办,25日下午设置了“反思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范式”圆桌论坛。原计划1小时的对话一经展开,思想火花的碰撞便让现场的气氛迅速升温,专家之间的辩论让原本文质彬彬的会场充满张力与强度。现将记录整理发表,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文学 思想火花 文质彬彬 译介与传播 圆桌论坛 研究范式 马克思主义 地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外中国现代文学与电影研究的学科意识——张英进教授访谈录 被引量:4
5
作者 李凤亮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31-36,共6页
关键词 中国现代文学 电影研究 学科意识 张英 海外 访谈录 学科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与时代同行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1990年代的学科演进与学术经验 被引量:1
6
作者 刘勇 李浴洋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6-64,共9页
1980年代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一向得到高度评价,但学科史上的“1990年代”同样是一个重要问题。这一时期奠立的诸多范式成为了日后现代文学学科发展的主流。在1990年代出现的五大“新论题”与“新论域”——在整个中国文学史甚至文化史... 1980年代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一向得到高度评价,但学科史上的“1990年代”同样是一个重要问题。这一时期奠立的诸多范式成为了日后现代文学学科发展的主流。在1990年代出现的五大“新论题”与“新论域”——在整个中国文学史甚至文化史中重新定位“现代文学”;文学史编纂持续升温与“大文学史”演为主要书写模式;都市文学研究与市民文学研究异彩纷呈;地域文学研究乘势而上;“四十年代文学”研究作为新的学术生长点与生力军被提出——都影响至今。而对于学科本身的关注也在此时达到了高度自觉的程度,1994年召开的“西安年会”就是其中的标志事件,并在相当程度上主导了此后对于学科的认识与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文学学科 1990年代 西安年会 守正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构建到反思——“中国现代文学学科史案研究”论纲(1949-1990)
7
作者 夏伟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94-101,共8页
中国现代文学学科近70年的历史,若以1980年为界,则1980年前,是"一体化"的左翼学科;之后,则呈现各家争鸣的气象。若进一步细分,则又可以1990年为界,从1980年到1990年,重在反思;1990年后,百花齐放。"中国现代文学学科史案... 中国现代文学学科近70年的历史,若以1980年为界,则1980年前,是"一体化"的左翼学科;之后,则呈现各家争鸣的气象。若进一步细分,则又可以1990年为界,从1980年到1990年,重在反思;1990年后,百花齐放。"中国现代文学学科史案研究"(1949-1990)着重考察学科前40年,侧重于以学者为符号,旨在选取标志性的人物(王瑶、唐弢、王晓明、陈思和、钱理群、陈平原)及其著作(含教科书),从"观点—立场—方法"的角度剖析该学科如何被构建,怎样被反思,并期待为进一步消化与整理1990年后的学科史,提供踏实的思想-学术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文学 学科 史案 构建 反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中西文化的交汇点上寻求新的学科生长点--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相关研究的历史、现状及其思考
8
作者 文学武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24-130,共7页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从其诞生之日起就和现代文学一样进入现代转型的阶段,开始了和世界文学批评的交流与对话。在几十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中国现代文学批评产生了一批相当重要的学术成果,也日益得到学者的...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从其诞生之日起就和现代文学一样进入现代转型的阶段,开始了和世界文学批评的交流与对话。在几十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中国现代文学批评产生了一批相当重要的学术成果,也日益得到学者的关注和重视,几代学人为建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学科的合法性、独立性而做出了不懈努力。总结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研究的历史成就、经验乃至教训,对于拓宽研究者视野、提升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研究的境界、改变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格局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 研究方法 文学批评本体 文学审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近代史研究所成立40周年庆典暨“中国近现代史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研讨会举行
9
作者 海燕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F0003-F0003,共1页
2024年11月16日,中国近代史研究所成立40周年庆典暨“中国近现代史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研讨会在桂苑宾馆举行。来自海内外的专家学者、历届所友、在校师生以及社会各界友好人士,共同回顾和展望中国近代史研究所的辉煌历程与未来愿景。... 2024年11月16日,中国近代史研究所成立40周年庆典暨“中国近现代史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研讨会在桂苑宾馆举行。来自海内外的专家学者、历届所友、在校师生以及社会各界友好人士,共同回顾和展望中国近代史研究所的辉煌历程与未来愿景。校党委书记夏立新出席开幕式并讲话,中国近代史研究所所长马敏作主题汇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史研究 中国现代 校党委书记 人才培养 学科建设 未来愿景 研讨会 主题汇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网站之构思、建设与展望 被引量:4
10
作者 马辉洪 陈智德 +1 位作者 龙向洋 黄潘明珠 《大学图书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9-84,共6页
介绍香港中文大学成立中国研究的背景,概述大学图书馆系统与中国语言及文学系联合提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网站计划"的构思。透过分析中国现代文学的出版数量及不同版本,指出"中国现代文学"作为一个学科而言,在在须... 介绍香港中文大学成立中国研究的背景,概述大学图书馆系统与中国语言及文学系联合提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网站计划"的构思。透过分析中国现代文学的出版数量及不同版本,指出"中国现代文学"作为一个学科而言,在在须要整合散见各处的研究资料。中国现代文学作家的著述资料,散见不同的图书馆及个别书目文献书籍,部分作家如鲁迅,不论单行本或全集皆版本繁多,该文将探讨如何利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网站,建立一站式資讯平台,提供单行本、期刊论文、报刊文章、学位论文等不同类别的中、英、日语的资料,把分散的资料集中及提供书目分类浏览,以至按不同作家特色制作专题书目,以利学者作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网站 中国研究 中国现代文学 书目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再出发 被引量:5
11
作者 郑家建 汪文顶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3-32,共10页
关键词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学科意义 重大成就 生命体 生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历史、现状与未来——“海外中国现代文学译丛”总序 被引量:45
12
作者 王德威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32-136,共5页
关键词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海外 历史 现当代文学研究 总序 中国文学研究 王德威 基本面 主持人 发展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管窥 被引量:4
13
作者 季进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7-83,共7页
关键词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美国学 中国现代小说史》 地区研究 边缘研究 专业学科 鲜明特色 夏志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谈“典型现象”的理论与运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方法的一个尝试 被引量:12
14
作者 钱理群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34-40,共7页
关键词 典型现象 中国现代文学 文学研究 研究方法 文学现象 文学发展 现代文学研究 鲁迅 周作人 知识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证学风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的兴衰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卫国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3-70,共8页
实证学风是中国学术研究中源远流长的传统学风,但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实证学风一直未能占据主导地位。1950—1970年代现代文学研究盛行以论带史,1980年代又强调当代性、主体性和片面性,1990年代又有学者质疑实证学风,进入21世际则追逐... 实证学风是中国学术研究中源远流长的传统学风,但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实证学风一直未能占据主导地位。1950—1970年代现代文学研究盛行以论带史,1980年代又强调当代性、主体性和片面性,1990年代又有学者质疑实证学风,进入21世际则追逐"理论"与"想像",实证学风一直备受批判、质疑和冷落。实证学风未能有效建立的原因:一是现代文学的政治目的与实证学风难以相容;二是用实证学风做学问的效率较低;但更重要的是,现代文学研究界未能端正对实证学风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证学风 现代文学研究 中国现代文学学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十年来海外中国现代文学的英文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张英进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9-60,共22页
本文为英文版《中国现代文学指南》的导言的删节版,主要关注三个项目。其一,通过分析三个关键词,以厘定中国现代文学的范围及与该名称相关的主要问题。其二,回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机制化进程,尤其是其在北美的发展。其三,勾勒《中国现... 本文为英文版《中国现代文学指南》的导言的删节版,主要关注三个项目。其一,通过分析三个关键词,以厘定中国现代文学的范围及与该名称相关的主要问题。其二,回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机制化进程,尤其是其在北美的发展。其三,勾勒《中国现代文学指南》的整体轮廓。《指南》的第一部分"历史与地理"描述中国现代文学史和区域发展。第二部分"文类与类型"概览中国现代文学中主要文类(诗歌、小说、戏剧和散文)以及其他文学类型(翻译文学,女性文学,通俗文学和少数民族文学)。第三部分"文化和媒体"探讨美学、语言、区域、都市等文化概念以及视觉艺术、印刷、网络等技术媒体对文学的影响。第四部分"议题与争论"侧重介绍文学流派与思潮、性别与身体、记忆与创伤以及中文与英文学界的整体发展。结语部分涉及海外近期的关键议题、作家研究和文学争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文学 学科 文学 文学争论 文学类型 文化媒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文学研究的“边界”及“价值尺度”问题——对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现状的梳理与思考 被引量:41
17
作者 温儒敏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7-75,共9页
本文对新世纪以来、特别是近几年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状况进行了梳理,评述了主要学术成果与趋向,分析探讨了学科的学术生态、研究"边界"的拓展、"价值尺度"的困扰、"回归学术"与"现实关怀",以及&q... 本文对新世纪以来、特别是近几年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状况进行了梳理,评述了主要学术成果与趋向,分析探讨了学科的学术生态、研究"边界"的拓展、"价值尺度"的困扰、"回归学术"与"现实关怀",以及"项目化生存"等现象与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文学 学科范畴 价值标准 文学史观 研究述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现代文学史料学发展历程与学科属性 被引量:5
18
作者 付祥喜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02-112,共11页
自从1985年学界提出"建立中国现代文学史料学"倡议以来,以实际行动响应者络绎不绝,但也存在比较明显的理论贫乏。建构现代文学史料学自身的理论体系、话语模式、评价标准,确认其学科属性,真正从"史料"走向"史... 自从1985年学界提出"建立中国现代文学史料学"倡议以来,以实际行动响应者络绎不绝,但也存在比较明显的理论贫乏。建构现代文学史料学自身的理论体系、话语模式、评价标准,确认其学科属性,真正从"史料"走向"史料学",成为当下紧迫而具体的任务。现代文学史料学具有超学科性,体现为"现代文学"含义与史料学融合、研究方法多学科性、"边际性"与"开放性"交叉及与电子数字化技术密切相关等特征。现代文学史料学亟待于在现代文学文献学、古代文学史料学、当代文学史料学之间进行互动和打通。只有既注重学科性,又充分肯定超学科性,才能使现代文学史料学的学科定位得到统一,理论得到发展,实践得到深化加强,从而促进现代文学研究及其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文学史料学 学科属性 学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现代文学史料建设与文学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石兴泽 石小寒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215-219,共5页
傅斯年的"史学便是史料学"是一个颇有学术价值的命题,对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文学史料建设是文学研究的基础。科学准确的文学阐释大都以翔实的史料作为基础;没有史料支撑,很多问题都得不到有说服力的阐释... 傅斯年的"史学便是史料学"是一个颇有学术价值的命题,对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文学史料建设是文学研究的基础。科学准确的文学阐释大都以翔实的史料作为基础;没有史料支撑,很多问题都得不到有说服力的阐释。中国现代文学的史料建设需要解决三个问题:深入认识史料建设的重要意义,尊重史料建设者的劳动;力戒浮躁情绪,树立严谨的学风;克服避讳心理,直面历史现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研究 中国现代文学史料建设 学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现代文学期刊研究与学派传承--以“山师学派”为例 被引量:8
20
作者 魏建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3期13-21,共9页
中国现代文学期刊整理与研究的历史经验,特别是学派传承的历史经验值得总结。山东师范大学前辈学者于1959年编成了中国现代文学期刊整理的奠基之作,在此基础上,又于1988年和北京大学同行合作推出了《中国现代文学期刊目录汇编》。近十... 中国现代文学期刊整理与研究的历史经验,特别是学派传承的历史经验值得总结。山东师范大学前辈学者于1959年编成了中国现代文学期刊整理的奠基之作,在此基础上,又于1988年和北京大学同行合作推出了《中国现代文学期刊目录汇编》。近十几年来,刘增人在这一领域的高水平成果更是实现了巨大的学术超越。这是他与山东师范大学学派相互塑造、相互成就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文学期刊 整理 研究 学派 传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