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结构与鲁迅
1
作者 丁亚平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104-109,共6页
文学史是什么?在不止一篇文字里,笔者说过,文学史应该是文学结构史或结构的文学史。同样,对于文学批评史,笔者也主张,应该着意研究文学批评史的结构系统。也就是说,我们需要注重批评运作过程,反对琐碎的枝蔓描摹;需要倚重批评模式构造,... 文学史是什么?在不止一篇文字里,笔者说过,文学史应该是文学结构史或结构的文学史。同样,对于文学批评史,笔者也主张,应该着意研究文学批评史的结构系统。也就是说,我们需要注重批评运作过程,反对琐碎的枝蔓描摹;需要倚重批评模式构造,反对并消解被神化了批评大家。总之,犹如文学史不应是作家作品论的简单组合一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 文艺 批评 瞒和骗 现实批评 文学 批评模式 心理批评 阶级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现代文学理论批评史书写的突破与局限——以王永生《中国现代文学理论批评史》为例
2
作者 周明全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4-66,共13页
1922年,胡适在《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中首次对中国现代文学进行“史”的研究和历史描述。1939年出版的李何林的《近二十年文艺思潮论》,是以马克思主义的文艺观研究现代文艺思潮的第一部专著。自1922开始,朱自清、周作人、王哲甫、伍... 1922年,胡适在《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中首次对中国现代文学进行“史”的研究和历史描述。1939年出版的李何林的《近二十年文艺思潮论》,是以马克思主义的文艺观研究现代文艺思潮的第一部专著。自1922开始,朱自清、周作人、王哲甫、伍启元、李何林等学者,以及新中国成立后的王瑶、蔡仪、张毕来、刘绶松、唐弢等学者对现代文学史都有考察和研究。相较于数量庞大的新文学史或现代文学史,现代文学理论批评史却一直未得到有效的梳理。直到1986年王永生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理论批评史》(上册)出版,才终结了现代文学理论批评无史的局面,开创了现代文学理论批评研究的先河。这本以通史体例写作的理论批评史,文类的涵盖面、资料的丰富度都是最全的。然而,这部多有创建的理论批评史,因与时代共名脱节,而淹没在历史中,令人唏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永生 中国现代文学理论批评 文学编撰 新时期 批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沈从文文学批评风格及其成因浅探 被引量:2
3
作者 李同德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37-44,共8页
本文着重探讨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上非主流批评家沈从文独特的文学批评风格及其成因。文章在肯定沈从文文学批评公正性、客观性的基础上,联系其介于功利与唯美之间的独特文学观分析了沈从文文学批评三方面的特色:对作家总体风格的审美... 本文着重探讨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上非主流批评家沈从文独特的文学批评风格及其成因。文章在肯定沈从文文学批评公正性、客观性的基础上,联系其介于功利与唯美之间的独特文学观分析了沈从文文学批评三方面的特色:对作家总体风格的审美把握,擅长于作家间的比较,对读者群的关注,并试图从文化学的角度联系沈从文所受中国传统文化及荆楚地域文化的影响分析这种独特批评风格的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从文 文学批评风格 传统文化 荆楚文化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作个性诸因素的组合及发展——析茅盾论文学研究会作家的创作个性
4
作者 朱水涌 盛子潮 《浙江学刊》 1985年第5期63-68,共6页
在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上,茅盾的文艺批评有着特别重要的地位且富于鲜明的特色。有人已把茅盾的作家论概括为历史的和美学的批评,这无疑是正确的。但我们以为要真正体味到茅盾自身的历史的和美学的批评的独特性,还必须从各种不同的局部... 在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上,茅盾的文艺批评有着特别重要的地位且富于鲜明的特色。有人已把茅盾的作家论概括为历史的和美学的批评,这无疑是正确的。但我们以为要真正体味到茅盾自身的历史的和美学的批评的独特性,还必须从各种不同的局部加以考察,甚至从最细小的一面去抉幽探微。考虑到茅盾既是文学研究会的一员,对文研会作家有着特殊了解,又是一位杰出的作家和理论家,对作家创作的奥秘和规律富有真知灼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作个性 茅盾 文学研究会 作家个性 文研会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 许地山 文艺批评 叶绍钧 冰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读茅盾的《鲁迅论》
5
作者 赵耀堂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1年第6期75-78,共4页
在致力于革命事业和文化事业中,茅盾与鲁迅结下了深挚的友谊,他不仅是鲁迅作品最早的知音和积极的宣传者,而且是极力倡导要用科学的方法,准确、全面地学习和研究鲁迅的人。他对鲁迅在新文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有较深的认识,一生中撰写了... 在致力于革命事业和文化事业中,茅盾与鲁迅结下了深挚的友谊,他不仅是鲁迅作品最早的知音和积极的宣传者,而且是极力倡导要用科学的方法,准确、全面地学习和研究鲁迅的人。他对鲁迅在新文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有较深的认识,一生中撰写了大量的研究鲁迅及其著作的评论文章,不愧是首先自觉地奋起保卫鲁迅的文艺评论家。他留下的研究鲁迅的丰富遗产,是他文学活动、文学业绩的重要组成部分,时至今日仍有强烈的生命力和现实指导意义。如果就茅盾对鲁迅的评论研究工作加以回顾和考察,绝不能忽略他在20年代后期研究鲁迅的一篇重要论文,即《鲁迅论》。不论在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上,或者在鲁迅研究史上,《鲁迅论》都具有相当的权威性和不朽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小说 茅盾 鲁迅作品 现实指导意义 评论文章 作家作品 鲁迅研究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 重要组成部分 文艺评论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