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中国现代文学史料建设与文学研究 |
石兴泽
石小寒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2
|
|
2
|
历史的“散佚”与当代的“新考据研究”——史料建设之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意义 |
李怡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6
|
|
3
|
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巴金《家》的“手稿” |
姚明
|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4
|
中国现代文学史料学发展历程与学科属性 |
付祥喜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5
|
|
5
|
高校中国现代文学课程改革的必要性与建设路向 |
陶德宗
|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
2007 |
2
|
|
6
|
略论樊骏的中国现代文学史料学观 |
宫立
|
《现代中文学刊》
|
2011 |
1
|
|
7
|
史料思维与现代文学研究 |
李青果
|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3
|
|
8
|
论文学史的现代性——兼谈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编写、教学与史料建设的关系 |
杨洪承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4
|
|
9
|
海外中国现代文学与电影研究的学科意识——张英进教授访谈录 |
李凤亮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4
|
|
10
|
《社会科学辑刊》举办中国现代文学学科建设座谈会 |
|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0 |
|
11
|
新世纪以来的文学:思潮与文脉——试论“中国现代文学3” |
张未民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5
|
|
12
|
论从史出,以史鉴论──读郭志刚《中国现代文学史论》 |
周明鹃
|
《中国文学研究》
|
1998 |
1
|
|
13
|
不是一番寒彻骨 怎得梅花扑鼻香——评高擎洲的《旧云新影——中国现代文学论文集》 |
赵小琪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1
|
|
14
|
新建本科院校现代文学课程建设探索 |
杨锦鸿
洪山
|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
2007 |
0 |
|
15
|
一部大型现代文学初版本“留真集”——评黄开发、李今编著《中国现代文学初版本图鉴》 |
汤志辉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0 |
|
16
|
“本色的呈现和坚持”——2016—2017年山东学界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综述 |
郭晓平
魏建
|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2
|
|
17
|
“中国现代文学文献学”的命名与相关问题 |
姜飞
|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7
|
|
18
|
积极推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在江苏省中国现代文学学会第四次年会暨学术讨论会上的报告 |
叶子铭
|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
1994 |
1
|
|
19
|
近二十年日本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
铃木将久
|
《现代中文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1
|
|
20
|
东北现代文学的开拓者与建设者——满族作家儒丐 |
铁锋
郑丽秋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1993 |
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