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叙意识”与“事意识”:中国现代小说叙事的诗学建构品格 被引量:1
1
作者 王瑛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7,103,共8页
叙事学本土化最本源的冲动,是建构中国叙事学。众所周知,这至少需要三个方面的理论资源:西方叙事理论、中国古代叙事思想、中国现代叙事经验。目前前二者的工作卓有成效,而后者,中国现代叙事经验的总结是一个有待拓展的领域。从叙事性... 叙事学本土化最本源的冲动,是建构中国叙事学。众所周知,这至少需要三个方面的理论资源:西方叙事理论、中国古代叙事思想、中国现代叙事经验。目前前二者的工作卓有成效,而后者,中国现代叙事经验的总结是一个有待拓展的领域。从叙事性的叙意识和事意识的角度观察中国现代小说叙事经验,本文认为中国现代小说叙事有两个特征鲜明的时段,即20世纪初期以鲁迅、茅盾等为代表的中国现代小说叙事初期,体现为"叙意识"的觉醒;20世纪80年代中期自先锋小说肇始至今,体现为"叙意识"的自觉。中国现代小说叙事经验具有以下特色:(一)"叙意识"经历了从觉醒到自觉、从叙事的边缘走向中心的过程,最极端的体现是叙述者个性的极度张扬。(二)中国古典叙事精神与现代意识的日益融合。(三)兼备叙事技术探索与生命精神的灌注。(四)叙事伦理上体现为大叙事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 叙意识 事意识 中国现代小说叙事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现代小说叙事模式与《圣经》文本 被引量:3
2
作者 杨剑龙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92-98,共7页
在基督教文化的影响下,不少中国现代作家在小说创作中受到《圣经》文本的濡染,构成了小说创作的罪孽与忏悔、堕落与拯救、受难与皈依等叙事模式。他们在创作中,努力摆脱中国古典小说的伦理教诲传统模式,注重人的外部世界的观照与英雄叙... 在基督教文化的影响下,不少中国现代作家在小说创作中受到《圣经》文本的濡染,构成了小说创作的罪孽与忏悔、堕落与拯救、受难与皈依等叙事模式。他们在创作中,努力摆脱中国古典小说的伦理教诲传统模式,注重人的外部世界的观照与英雄叙事的传统模式;将对人的处境与出路的思考置予重要的位置,注重于人的内在心灵的袒露与展示、平民百姓人生的关注与描写,使中国现代小说的叙事向现代化迈进了一大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小说 叙事模式 《圣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后现代叙事”与中国当代小说 被引量:2
3
作者 张立群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76-182,共7页
“类后现代叙事”是中国当代小说中一种极为独特的叙事文本,其目的主要是要说明中国后现代小说中西合璧的特色。同时,“类后现代叙事”也是中国新时期小说发展过程中一道极为独特的景观,它以独特的外部表征超越了以往历代小说的艺术传统... “类后现代叙事”是中国当代小说中一种极为独特的叙事文本,其目的主要是要说明中国后现代小说中西合璧的特色。同时,“类后现代叙事”也是中国新时期小说发展过程中一道极为独特的景观,它以独特的外部表征超越了以往历代小说的艺术传统,引发了中国小说叙事的艺术变革,并进而使中国当代小说与世界小说艺术潮流趋于同步。本文主要运用叙事学理论探讨了中国“类后现代叙事”在发生、演进过程以及在叙事艺术上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小说 叙事文本 独特 现代小说 新时期小说 中国小说 小说艺术 世界 变革 演进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博科夫小说叙事与中国叙事经验 被引量:1
4
作者 邱畅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00-207,共8页
纳博科夫早期的文学创作主要沿袭俄国象征派的创作风格,随着辗转流亡的人生大幕徐徐拉开,纳博科夫的创作风格逐渐由象征主义转向后现代主义,跃居美国后现代主义先驱之位。虽然纳博科夫是一位典型的后现代主义作家,但是纳博科夫小说... 纳博科夫早期的文学创作主要沿袭俄国象征派的创作风格,随着辗转流亡的人生大幕徐徐拉开,纳博科夫的创作风格逐渐由象征主义转向后现代主义,跃居美国后现代主义先驱之位。虽然纳博科夫是一位典型的后现代主义作家,但是纳博科夫小说叙事与中国叙事经验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博科夫 中国叙事 小说叙事 经验 现代主义作家 创作风格 文学创作 象征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小说叙事意象的现代转型与基督教文化 被引量:2
5
作者 陈伟华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5-60,共6页
关键词 “意象” 基督教文化 现代转型 小说叙事 文学艺术作品 艺术形象 中国 客观现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小说叙事时间的现代转型与基督教文化 被引量:1
6
作者 陈伟华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6-20,共5页
关键词 叙事时间 基督教文化 现代转型 中国小说 线性时间 时间标识 中国 故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性语境下成长的迷梦、幻灭与神话——中国现代成长小说叙事类型论 被引量:2
7
作者 顾广梅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期28-37,共10页
中国现代成长小说作为中国式的重要小说类型之一,是现代性语境下产生的关于成长问题的文学想像和文学表达。从主人公的成长状态和过程进行考察,中国现代成长小说出现了三种叙事类型:在路上的成长迷梦、被放逐的成长幻灭和到达"远方... 中国现代成长小说作为中国式的重要小说类型之一,是现代性语境下产生的关于成长问题的文学想像和文学表达。从主人公的成长状态和过程进行考察,中国现代成长小说出现了三种叙事类型:在路上的成长迷梦、被放逐的成长幻灭和到达"远方"的成长神话。同时,文本中的成长主人公也出现了三种形象类型:迷梦型成长主人公、幻灭型成长主人公和神话型成长主人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成长小说 叙事类型 成长迷梦 成长幻灭 成长神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小说叙事符号层的现代转型与基督教文化 被引量:1
8
作者 陈伟华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3-47,共5页
基督教文化是中国小说叙事符号层现代转型的重要推动因素:基督教的传教活动使白话《圣经》广为流传,给五四白话文运动的成功提供了必要的群众基础,为中国现代白话文培养了必要的读者群,加速了中国小说叙事符号层的现代转型。白话《圣经... 基督教文化是中国小说叙事符号层现代转型的重要推动因素:基督教的传教活动使白话《圣经》广为流传,给五四白话文运动的成功提供了必要的群众基础,为中国现代白话文培养了必要的读者群,加速了中国小说叙事符号层的现代转型。白话《圣经》为中国现代语体文提供了典范,并为其发展提供了借鉴;《圣经》成为中国现代小说叙事直接利用的话语符号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小说 基督教文化 叙事符号层 文言 白话 现代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现代小说成长叙事中的表征空间
9
作者 顾广梅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47-149,共3页
在中国现代小说的成长叙事中,表征空间的叙述成为探索成长主题的重要手段。监狱、军队和会议作为三个典型化的表征空间,标识着成长主人公身体塑造和自我构建的重要关节。
关键词 中国现代小说 成长叙事 表征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现代市井风情小说的流变轨迹及叙事模式
10
作者 肖佩华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2期66-70,共5页
中国市井风情小说的历史源远流长,现代小说继承和发展了传统的市民文学的艺术形式。中国特殊的社会、政治、文化背景,对小说家的创作观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使得现代小说形成了两次市民文学浪潮,出现了以北京为代表的"古都中国市井&... 中国市井风情小说的历史源远流长,现代小说继承和发展了传统的市民文学的艺术形式。中国特殊的社会、政治、文化背景,对小说家的创作观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使得现代小说形成了两次市民文学浪潮,出现了以北京为代表的"古都中国市井"、以上海为代表的"挟带洋场风韵市井"、以大江南北小镇等为代表的"闾巷市井"三种最具代表性的市井叙事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市井风情小说 流变轨迹 叙事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镇企业叙事”与“中国现代化的独特模式”──新世纪乡土小说与中国农村变革系列研究
11
作者 李兴阳 《扬子江(评论)》 CSSCI 2014年第3期73-77,共5页
中国农村乡镇企业在20世纪80年代“异军崛起”,30多年来在艰难曲折中不断发展,对农村经济和整个中国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学界有种观点,认为乡镇企业是“中国现代化的独特模式”;外国也有舆论说,乡镇企业是中国经济腾飞的“秘密... 中国农村乡镇企业在20世纪80年代“异军崛起”,30多年来在艰难曲折中不断发展,对农村经济和整个中国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学界有种观点,认为乡镇企业是“中国现代化的独特模式”;外国也有舆论说,乡镇企业是中国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密切关注乡镇企业的历史发展,叙述乡镇企业的兴衰变化的新世纪乡土小说,主要有关仁山的《大雪无乡》、《太极地》、《破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乡镇企业 中国现代 乡土小说 农村变革 20世纪80年代 叙事 中国经济 农村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叙事传统的现代转换——论葛亮的长篇小说《朱雀》《北鸢》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新亮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53-159,共7页
中国当代小说家普遍具有长篇小说情结,在经历了几年的短篇与中篇小说的创作经验积累之后,一定要拿出一部作为代表作的长篇小说。这种创作冲动并不是认为长篇小说的艺术价值就高于中短篇小说,而这确实是当代最优秀的小说家们创作历程的... 中国当代小说家普遍具有长篇小说情结,在经历了几年的短篇与中篇小说的创作经验积累之后,一定要拿出一部作为代表作的长篇小说。这种创作冲动并不是认为长篇小说的艺术价值就高于中短篇小说,而这确实是当代最优秀的小说家们创作历程的普遍现象。葛亮正是沿着这样的模式进行创作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小说 现代转换 葛亮 创作冲动 创作经验 中国叙事传统 《朱雀》 《北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村上春树长篇小说中的中国叙事经验与中国艺术精神 被引量:2
13
作者 邵雪飞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00-206,共7页
中日文化同根同源,在文学层面亦有诸多体现。日本当代著名作家村上春树虽然深受美国文学影响,其作品后现代风格浓厚,但他的长篇小说中仍有诸多对中国叙事经验的借鉴与中国艺术精神的体现,并且这些精神支撑着其整个作品的主题思想,是村... 中日文化同根同源,在文学层面亦有诸多体现。日本当代著名作家村上春树虽然深受美国文学影响,其作品后现代风格浓厚,但他的长篇小说中仍有诸多对中国叙事经验的借鉴与中国艺术精神的体现,并且这些精神支撑着其整个作品的主题思想,是村上春树小说的核心元素之一。探究村上春树长篇小说中的中国叙事经验与中国艺术精神,不仅能找到其作品受中国读者喜爱并产生共鸣的原因,还能了解中国文学对日本文学创作的影响,帮助读者理解中国文化在日本千余年的渗透与传播这一历史渊源。本文以村上春树的长篇小说代表作《挪威的森林》与《海边的卡夫卡》为例,解析村上春树长篇小说中蕴含的中国叙事经验与中国艺术精神,并追溯其背景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艺术精神 长篇小说 村上春树 中国叙事 经验 《海边的卡夫卡》 《挪威的森林》 文学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寻中国小说叙事艺术的现代化与规律特征
14
作者 黄健 《浙江学刊》 CSSCI 2001年第6期182-183,共2页
关键词 文学研究 叙事模式 文化 小说 中国 叙事艺术 现代 规律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域、现实与经验叙事--论叶炜《后土》及对当前乡土小说创作的思考 被引量:4
15
作者 贺仲明 田丰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45-150,163,共7页
随着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快速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告别农耕生活奔向城市谋生,现代文明观念不断冲刷和侵蚀着他们原有的传统信仰和乡村风俗习惯。然而,人们对乡土的记忆和情感是不可能被迅速地清洗掉的,乡村生活的温馨和文化的遗存,... 随着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快速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告别农耕生活奔向城市谋生,现代文明观念不断冲刷和侵蚀着他们原有的传统信仰和乡村风俗习惯。然而,人们对乡土的记忆和情感是不可能被迅速地清洗掉的,乡村生活的温馨和文化的遗存,都会激起人们对乡村的依恋和关注。而现代文明的灰暗面和都市生活的缺陷,也让人深切体会到乡村社会中人与大地、自然的和谐。那些别离故土的乡土小说家们,更是越感觉到故乡在逐渐远去,越会试图在心理和情感上进行补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创作 乡土 经验叙事 中国现代化建设 地域 后土 乡村生活 农耕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现代小说视角理论评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刘涛 《中州学刊》 CSSCI 1998年第4期81-87,共7页
关键词 小说视角 观察点 第三人 小说 中国现代小说 理论评析 小说理论 夏丐尊 视角理论 限制叙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现代小说风景书写的话语实践 被引量:3
17
作者 郭晓平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6-39,共14页
“风景”在中国小说的现代叙事建构中,常常被作为一种历史的象征,被符号化和话语化。“风景”到“风景书写”正是一个话语意义的生成和获得话语主体性的过程。一方面,风景书写是现代话语实践的重要阵地;另一方面,风景赋予了现代话... “风景”在中国小说的现代叙事建构中,常常被作为一种历史的象征,被符号化和话语化。“风景”到“风景书写”正是一个话语意义的生成和获得话语主体性的过程。一方面,风景书写是现代话语实践的重要阵地;另一方面,风景赋予了现代话语不证自明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因此,在现代话语实践指导下的风景,呈现出多种话语矛盾冲突但又向内趋同的张力建构;在叙事层面,修辞机制成为风景话语由文学实践层面到达现实实践层面的途径和策略。它不断打造着具有丰富现代内涵的风景话语,不断探索着话语干预的实践途径和书写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小说 话语实践 书写策略 风景 现代话语 叙事建构 中国小说 话语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狂人日记》与中国现代小说的建立 被引量:4
18
作者 周海波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33-42,共10页
《狂人日记》发表的一百年间,有关研究著述浩若烟海,几乎穷尽一篇不到五千字的短篇小说的各个方面。综观《狂人日记》发表以来的评论、研究,大致走过现实主义叙事、启蒙叙事、病理学叙事等几个阶段,无论哪一阶段的研究,大都围绕“... 《狂人日记》发表的一百年间,有关研究著述浩若烟海,几乎穷尽一篇不到五千字的短篇小说的各个方面。综观《狂人日记》发表以来的评论、研究,大致走过现实主义叙事、启蒙叙事、病理学叙事等几个阶段,无论哪一阶段的研究,大都围绕“吃人”意象展开讨论,对“狂人”或者“吃人”意象的不同阐释,形成不同的学术观点,揭示鲁迅小说不同的叙事方式。本文不准备对这篇小说的意蕴进行再阐释,而仅就《狂人日记》与中国现代小说文体的建立,进一步讨论作品的文体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狂人日记》 中国现代小说 “吃人”意象 启蒙叙事 短篇小说 现实主义 学术观点 叙事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社会变迁与乡土小说的“流动农民”叙事 被引量:5
19
作者 李兴阳 《扬子江(评论)》 CSSCI 2013年第3期84-90,共7页
"流动农民"叙事是中国乡土小说中绵延不绝的重要一脉,及至新世纪已成为引人瞩目的叙事现象。这里所谓的"流动农民"不是指农民在世俗日常生活中因探亲访友、治病救人或游览购物等的现实需要而在城乡之间来来往往的即时性行为,而是指... "流动农民"叙事是中国乡土小说中绵延不绝的重要一脉,及至新世纪已成为引人瞩目的叙事现象。这里所谓的"流动农民"不是指农民在世俗日常生活中因探亲访友、治病救人或游览购物等的现实需要而在城乡之间来来往往的即时性行为,而是指具有"移民倾向"的农民主动或被迫异地务工谋生等现代性社会迁移现象。从地理文化空间角度看,"流动农民"主要在城市与乡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农民 乡土小说 叙事 社会变迁 中国 现代性社会 日常生活 迁移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小说现代性流变与性爱问题的关系 被引量:2
20
作者 徐仲佳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22-126,共5页
关键词 现代性追求 中国小说 五四新文化运动 五四小说 叙事模式 五四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