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现代主义诗歌在40年代的调整与转化 被引量:3
1
作者 龙泉明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5-70,共6页
关键词 中国现代主义诗歌 文学史写作 反叛 诗人 艺术追求 现实主义 空白 抗战 年代 中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放的“缪斯”——论中国现代主义诗歌对古典诗歌、西方现代派诗歌的接受 被引量:1
2
作者 罗振亚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140-145,158,共7页
1925年,李金发的诗集《微雨》出版,标志着现代主义诗歌在中国真正莅临。而后,中国现代主义诗歌几经磨难,左冲右突,在70年的起伏游动中留下了一条断续的轨迹曲线——20年代的象征诗派、30年代的现代诗派、40年代的九叶诗派、五六十年代... 1925年,李金发的诗集《微雨》出版,标志着现代主义诗歌在中国真正莅临。而后,中国现代主义诗歌几经磨难,左冲右突,在70年的起伏游动中留下了一条断续的轨迹曲线——20年代的象征诗派、30年代的现代诗派、40年代的九叶诗派、五六十年代的台湾现代诗派、七八十年代之交的朦胧诗派、80年代中后期的第三代诗潮。中国现代主义诗歌在每个时期都有自己追逐的个性,信守的走向;但在对中外文学遗产的接受层面上它们又都达成了一点共识。即每个时期的中国现代主义诗歌都不是偶然孤立的文学现象,更不是神秘莫测的“天外来客”,突破闭锁态势的开放的发生发展机制,决定了它们的质地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主义诗歌 现代诗歌 古典诗歌 现代诗派 象征诗派 台湾现代 李金发 戴望舒 九叶诗派 朦胧诗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中国现代主义诗歌的转折点上──冯至《十四行集》论 被引量:1
3
作者 汪剑钊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70-75,共6页
关键词 中国现代主义诗歌 《十四行集》 冯至 《北游及其他》 《十四行诗集》 存在主义 生命的意义 里尔克 浪漫美学 折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盈而深邃的史学叙述——读罗振亚的《中国现代主义诗歌史论》 被引量:1
4
作者 陈爱中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89-91,共3页
关键词 中国现代主义诗歌史论》 罗振亚 叙述 史学 深邃 《致橡树》 生命历程 四十年代 大众文学 艺术气质 《雨巷》 新时期 何其芳 诗人 朦胧诗 臧克家 戴望舒 卞之琳 诗坛 尴尬 勃兴 艾青 新诗 诗作 人物 舒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烛照诗史的理性之光——评罗振亚的《中国现代主义诗歌史论》
5
作者 刘小微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38-139,共2页
关键词 罗振亚 书评 中国现代主义诗歌史论》 现代主义诗歌 诗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现代主义诗歌与古典诗歌意象艺术 被引量:7
6
作者 王泽龙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102-107,共6页
中国现代主义诗歌与古典诗歌意象艺术王泽龙湖北荆州师专中文系教授中国现代主义诗歌,从20年代李金发为代表的象征派,到30年代现代派直至40年代九叶诗人,在艺术表现形式上皆有众多不同探索。但是,他们在本质上是共同的:即反... 中国现代主义诗歌与古典诗歌意象艺术王泽龙湖北荆州师专中文系教授中国现代主义诗歌,从20年代李金发为代表的象征派,到30年代现代派直至40年代九叶诗人,在艺术表现形式上皆有众多不同探索。但是,他们在本质上是共同的:即反对即兴和反对直接抒情,主张用象征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主义诗歌 意象艺术 诗歌意象 古典诗歌 自然意象 现代主义诗人 戴望舒 中国古代诗歌 智性化 李金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性的闪光,感情的激荡”─—评罗振亚著《中国现代主义诗歌流派史》 被引量:2
7
作者 华清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4期114-114,共1页
“理性的闪光,感情的激荡”─—评罗振亚著《中国现代主义诗歌流派史》华清对于中国新诗发展历史的具有科学精神和艺术品位的研究,在当代中国不过是近十年来的事情。在以孙玉石、蓝椽之等为代表的上代学者荜路蓝缕、劈荆斩棘的努力之... “理性的闪光,感情的激荡”─—评罗振亚著《中国现代主义诗歌流派史》华清对于中国新诗发展历史的具有科学精神和艺术品位的研究,在当代中国不过是近十年来的事情。在以孙玉石、蓝椽之等为代表的上代学者荜路蓝缕、劈荆斩棘的努力之后,一批新的学者正在迅速成长。罗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主义诗歌 诗歌流派 罗振亚 现代主义 理性 “象征派” “朦胧诗” 中国新诗 诗歌传统 李金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现代主义诗歌及其研究的反思
8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78-89,共12页
中国现代主义诗歌及其研究的反思编者按新的世纪即将来临,在此之际对将要结束的20世纪学术研究进行必要的历史回顾和总结,应当成为处身世纪之交的人文科学工作者关注的问题。我刊开设《世纪中国文学研究的回顾与思考》栏目,力图推... 中国现代主义诗歌及其研究的反思编者按新的世纪即将来临,在此之际对将要结束的20世纪学术研究进行必要的历史回顾和总结,应当成为处身世纪之交的人文科学工作者关注的问题。我刊开设《世纪中国文学研究的回顾与思考》栏目,力图推动学术界对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的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主义诗歌 西方现代主义 现代 现代派诗人 现实主义 现代主义诗人 现代主义文学 继承和创新 李金发 戴望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袁可嘉:40年代中国诗歌批评的一次现代主义总结 被引量:16
9
作者 臧棣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85-92,共8页
关键词 中国现代主义诗歌 袁可嘉 新诗现代 诗歌批评 《大公报》 40年代 象征主义 现实主义 现代诗人 “人的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主义诗歌:中国对西方的精神接受 被引量:1
10
作者 罗振亚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9-24,共6页
新诗现代化是西方现代主义诗歌影响的结果 ;中国现代主义诗歌对后者的精神认同带来了观念的纯粹化、诗意的凡俗化、主旨的知性化和情调的感伤化 ;以对后者不同程度的“增殖”和“变异”
关键词 西方现代主义诗歌 中国现代主义诗歌 新诗 俗化 感伤 纯粹 自身 知性 精神 背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审美视点说现代主义诗歌与传统诗歌 被引量:3
11
作者 雷斌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3-34,共2页
关键词 中国现代主义诗歌 传统诗歌 审美视点 西方诗歌 外来影响 诗歌创作 创作方法 历史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三、四十年代中国现代主义诗潮的嬗变
12
作者 王泽龙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99-104,共6页
从现代派诗到九叶派诗的中国现代主义诗潮的嬗变,首先表现为主题的开放性趋势:从现代派的寻找精神的家园到九叶派的突入人生现实与心灵的现实。其次,现代派诗人在30年代建立的现代主义诗歌形式范式和审美价值系统到九叶派诗人手中发... 从现代派诗到九叶派诗的中国现代主义诗潮的嬗变,首先表现为主题的开放性趋势:从现代派的寻找精神的家园到九叶派的突入人生现实与心灵的现实。其次,现代派诗人在30年代建立的现代主义诗歌形式范式和审美价值系统到九叶派诗人手中发生了一系列更具有现代化形式意味的转型。这种演化中的转型突出表现为:由情绪诗化到智性诗化,由诗的意境化追求到诗的戏剧化形式探索。九叶派诗人把中国现代主义诗歌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主义诗歌 现代派诗人 九叶诗人 精神家园 30年代 四十年代 现代诗歌 浪漫主义 九叶派 戴望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的研究与开拓性的探索──《中国现代主义诗潮论》评介
13
作者 程继松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1期79-80,共2页
关键词 中国现代主义诗歌 现代主义诗人 系统性 象征主义诗歌 诗潮 李金发 传统诗歌 诗人们 诗歌创作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现代诗歌的多维观照与整体考察
14
作者 吕周聚 徐红妍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42-143,共2页
关键词 中国新诗的历史与文化透视》 罗振亚 中国现代主义诗歌史论》 新月诗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文性视野下现代派诗歌翻译与诗歌创作 被引量:4
15
作者 赵小琪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79-181,共3页
中国现代新诗是在外国诗歌影响下发生、发展的,外国诗歌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并不是直接作用于新诗创作的,而是经由翻译这一中介影响中国诗坛。诗歌翻译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精神生产活动,误读是其固有特点,以至不少诗人、学者从译诗难以保留原... 中国现代新诗是在外国诗歌影响下发生、发展的,外国诗歌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并不是直接作用于新诗创作的,而是经由翻译这一中介影响中国诗坛。诗歌翻译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精神生产活动,误读是其固有特点,以至不少诗人、学者从译诗难以保留原语诗歌情感、意蕴立场出发,坚信诗歌是无法翻译的。严格意义上讲,这种观点是有道理的。但是,自19世纪中后期开始,翻译诗歌却大量出现于中国诗坛。因此,积极的态度应该是认真地审视、研究那些大量存在的译诗,挖掘它们与中国新诗之间的复杂关系。事实上,翻译诗歌与中国新诗关系源远流长,二者相互渗透,相互哺育,共同构成了20世纪中国诗坛的壮丽景象,然而长期以来学界对这一现象不够重视,少有全面、深入的研究成果。本期刊发的这组笔谈,从不同角度对翻译诗歌与中国新诗关系作了深入探讨,期望能为中国现代新诗研究贡献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诗歌 诗歌翻译 诗歌创作 互文性 中国现代主义诗歌 西方现代主义 相互作用 诗歌文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新诗现代化研究笔谈 被引量:1
16
《中州学刊》 CSSCI 1997年第4期98-112,共15页
中国新诗现代化研究笔谈中国新诗伴随中国现代化的历史步覆走过了近一个世纪的历程,在它即将跨进21世纪门槛的时候,总结其过去,正视其现实,展望其未来,都是非常必要和十分有意义的。我们这组笔谈,围绕“中国新诗现代化”问题进... 中国新诗现代化研究笔谈中国新诗伴随中国现代化的历史步覆走过了近一个世纪的历程,在它即将跨进21世纪门槛的时候,总结其过去,正视其现实,展望其未来,都是非常必要和十分有意义的。我们这组笔谈,围绕“中国新诗现代化”问题进行探讨,以就教于学界同仁。参加这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新诗 中国现代主义诗歌 新诗现代 外国诗歌 散文化 现代化研究 中国诗歌 现代化进程 时代精神 西方现代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郑敏:攀登不息的诗人 被引量:4
17
作者 孙玉石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4-10,共7页
她的眼睛永远在寻找整整五十年前的时候,在人材辈出的西南联大校园里,二十二岁的郑敏以她充满才华的歌声走上诗坛。她那些富于智性美的创造,由于加入了“严肃的星辰们”对于现代主义诗歌自觉探索的行列,一开始就闪着引人瞩目的光彩。
关键词 郑敏 五十年 中国现代主义诗歌 西南联大 八十年代 四十年代 艺术追求 智性 里尔克 象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幸与不幸──40年代新诗概评 被引量:2
18
作者 龙泉明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8期96-99,共4页
关键词 40年代 现实主义诗歌 九叶诗派 现代主义诗人 七月诗派 中国现代主义诗歌 中国新诗 自由诗 30年代 主导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威廉·燕卜荪笔下的W.H.奥登 被引量:1
19
作者 龙晓滢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35-136,共2页
W.H.奥登作为对穆旦、杜运燮等西南联大诗人有重要影响的英国诗人,其对于中国现代主义诗歌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意义已然为学界认可,但奥登的诗歌除了“机智”、“俏皮”等特点为部分学者注意之外,其丰富的诗歌特质仍未得到充分关注。... W.H.奥登作为对穆旦、杜运燮等西南联大诗人有重要影响的英国诗人,其对于中国现代主义诗歌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意义已然为学界认可,但奥登的诗歌除了“机智”、“俏皮”等特点为部分学者注意之外,其丰富的诗歌特质仍未得到充分关注。对于深入解读西南联大诗歌群体的文学创作活动而言,接近“真实”的奥登就显得至关重要。在那个特殊的历史情境中,威廉·燕卜荪的引介无疑是联大诗人们认识奥登的最初途径——燕卜荪对奥登的介绍,不仅仅让这些联大诗人们认识了英国现代主义诗歌,而且直接引发了西南联大现代主义诗歌的创作实践,使中国的现代主义诗歌纳入了世界现代主义文学创作的格局,并对中国当代的诗歌创作产生着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主义诗歌 奥登 威廉 文学创作活动 英国诗人 西南联大 “真实” 历史情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困境与回归──后新诗潮感言之二
20
作者 彭金山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1998年第1期59-62,共4页
困境与回归后新诗潮感言之二彭金山自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诗坛在短短几年里发生着奇迹般的变化。在迄今为止的中国当代诗歌史上,朦胧诗是变化最剧烈的一次,后新诗潮则是变化最纷繁的一次,纷繁得不仅传统诗歌培养起来的读者无法追... 困境与回归后新诗潮感言之二彭金山自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诗坛在短短几年里发生着奇迹般的变化。在迄今为止的中国当代诗歌史上,朦胧诗是变化最剧烈的一次,后新诗潮则是变化最纷繁的一次,纷繁得不仅传统诗歌培养起来的读者无法追踪,连朦胧诗阵营中的不少诗人也感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新诗潮 中国现代主义诗歌 回归 中国当代 诗歌 80年代 传统诗歌 朦胧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