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重审“电影语言现代化”:中国现代主义艺术运动与审美批判的兴衰 |
陈佑松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2
|
|
2
|
中国现代主义文学发生的中国基础 |
李延江
|
《河北学刊》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3
|
以形式之美跨越文化鸿沟——论伦敦现代主义运动对中国艺术的借鉴 |
杨莉馨
白薇臻
|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1
|
|
4
|
中国现代主义诗歌与古典诗歌意象艺术 |
王泽龙
|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
1996 |
7
|
|
5
|
现代主义、独语与中国现代小说的艺术生成 |
李惠彬
|
《齐鲁学刊》
CSSCI
|
1992 |
0 |
|
6
|
中国没有现代主义的文学运动 |
|
《文艺理论研究》
|
1988 |
0 |
|
7
|
寻找“宋瓷”——20世纪初英国的现代主义中国风 |
汪燕翎
梁海育
|
《艺术设计研究》
CSSCI
|
2022 |
2
|
|
8
|
中国现代主义诗歌在40年代的调整与转化 |
龙泉明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3
|
|
9
|
后现代主义文化哲学及其对当代中国的影响 |
洪晓楠
|
《求是学刊》
CSSCI
|
1997 |
15
|
|
10
|
鲁迅与中国现代主义文学 |
吕周聚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3
|
|
11
|
轻盈而深邃的史学叙述——读罗振亚的《中国现代主义诗歌史论》 |
陈爱中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1
|
|
12
|
中国文艺复兴:从文学运动到艺术运动——以20世纪20年代中国艺术运动为考察对象 |
谢纳
|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13
|
现代主义在中国新时期文坛掀起的缘由及涵义 |
董小玉
|
《探索》
北大核心
|
2001 |
0 |
|
14
|
现代主义在中国新时期文坛的掀起 |
董小玉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0 |
|
15
|
现代主义与《野草》创作中的艺术接受心理 |
文学武
|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5 |
0 |
|
16
|
中国走过后现代主义建筑这段路吗? |
彭培根
|
《南方建筑》
|
2001 |
0 |
|
17
|
中国现代主义音乐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 |
李诗原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1989 |
3
|
|
18
|
中国现代主义文学的崛起与沉落 |
薛永辉
|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1991 |
0 |
|
19
|
后现代主义与中国 |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1
|
|
20
|
“现代主义”作为电影通往“隐德莱希”的手段之一:从贾樟柯电影谈起——21世纪以来中国现实主义题材电影的可持续发展空间研究 |
张冲
郝奕淞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23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