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生态文明法治视域下中国环境法学的转型需求与重构理路
1
作者
周珂
王锐
《江淮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3-64,F0003,共13页
“生态文明法治”是我国“生态文明”和“依法治国”两大战略布局交汇形成的中国自主性概念,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和法理意蕴,具体表现为“生命共同体”的系统思维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科学生态观以及“最严格的制度和最严密的法治...
“生态文明法治”是我国“生态文明”和“依法治国”两大战略布局交汇形成的中国自主性概念,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和法理意蕴,具体表现为“生命共同体”的系统思维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科学生态观以及“最严格的制度和最严密的法治”的最严法治观,并从本体论、价值论和方法论三个维度实现视野拓展和理论延伸。生态文明法治与环境法学彼此影响、相辅相成。一方面,生态文明法治为环境法学研究提供理论指引和实践场域;另一方面,生态文明法治必须依靠构建现代环境法治体系来推进。生态文明法治不仅对环境法学提出了转型需求,同时也为其重构理路提供了方向性指引。具体而言,生态文明法治以“生命共同体”本体论预设了环境法学“生态经济理性人”的新的人性标准,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论重构了环境法学的法哲学范式和以“最严法治论”增进了环境法学的法学特性,促使其回归法学本位。只有立基于生态文明法治,才能构建起符合中国国情政情社情的现代环境法治体系,中国环境法学的转型升级和自主知识体系之构建才能真正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法治
中国环境法学
人性标准
最严法治论
法哲学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中国自主环境法学知识体系建构的文化自觉
被引量:
2
2
作者
张梓太
包婧
《江苏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5-193,I0005,共10页
建构中国自主环境法学知识体系是新时代赋予中国环境法学人的新使命,其关键在于加强中国环境法学研究的自主性,而文化自觉是自主性获得的重要体现。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历史连续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探...
建构中国自主环境法学知识体系是新时代赋予中国环境法学人的新使命,其关键在于加强中国环境法学研究的自主性,而文化自觉是自主性获得的重要体现。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历史连续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探寻中国环境法学的传统文化基因,有助于夯实中国自主环境法学知识体系的文化基础,探索面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当代环境法价值取向,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中国环境法学的价值引领与注释作用。为此,环境法学研究必须增强文化自觉、彰显文化自信,以“两个结合”为根本原则,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现实途径,建构中国自主环境法学知识体系,扩展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现代生态文明的创新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自主
环境
法学
知识体系
文化自觉
传统文化
中国
式现代化
生态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生态文明法治视域下中国环境法学的转型需求与重构理路
1
作者
周珂
王锐
机构
湖南大学法学院
出处
《江淮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3-64,F0003,共13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建立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研究”(22ZDA109)。
文摘
“生态文明法治”是我国“生态文明”和“依法治国”两大战略布局交汇形成的中国自主性概念,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和法理意蕴,具体表现为“生命共同体”的系统思维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科学生态观以及“最严格的制度和最严密的法治”的最严法治观,并从本体论、价值论和方法论三个维度实现视野拓展和理论延伸。生态文明法治与环境法学彼此影响、相辅相成。一方面,生态文明法治为环境法学研究提供理论指引和实践场域;另一方面,生态文明法治必须依靠构建现代环境法治体系来推进。生态文明法治不仅对环境法学提出了转型需求,同时也为其重构理路提供了方向性指引。具体而言,生态文明法治以“生命共同体”本体论预设了环境法学“生态经济理性人”的新的人性标准,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论重构了环境法学的法哲学范式和以“最严法治论”增进了环境法学的法学特性,促使其回归法学本位。只有立基于生态文明法治,才能构建起符合中国国情政情社情的现代环境法治体系,中国环境法学的转型升级和自主知识体系之构建才能真正实现。
关键词
生态文明法治
中国环境法学
人性标准
最严法治论
法哲学范式
分类号
D922.29 [政治法律—经济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中国自主环境法学知识体系建构的文化自觉
被引量:
2
2
作者
张梓太
包婧
机构
复旦大学法学院
出处
《江苏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5-193,I0005,共10页
文摘
建构中国自主环境法学知识体系是新时代赋予中国环境法学人的新使命,其关键在于加强中国环境法学研究的自主性,而文化自觉是自主性获得的重要体现。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历史连续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探寻中国环境法学的传统文化基因,有助于夯实中国自主环境法学知识体系的文化基础,探索面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当代环境法价值取向,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中国环境法学的价值引领与注释作用。为此,环境法学研究必须增强文化自觉、彰显文化自信,以“两个结合”为根本原则,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现实途径,建构中国自主环境法学知识体系,扩展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现代生态文明的创新空间。
关键词
中国
自主
环境
法学
知识体系
文化自觉
传统文化
中国
式现代化
生态文明
Keywords
China's independent knowledge system of environmental law
cultural self-consciousness
traditional culture
Chinese-style modernizatio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分类号
G122 [文化科学]
D922.68 [政治法律—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生态文明法治视域下中国环境法学的转型需求与重构理路
周珂
王锐
《江淮论坛》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论中国自主环境法学知识体系建构的文化自觉
张梓太
包婧
《江苏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