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猪种外传和对世界猪种改良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张法瑞 柴福珍 《猪业科学》 2013年第7期130-131,共2页
从古到今,纵观历史,简要地梳理、综述了2000多年来中国猪种外传和对世界猪品种改良的影响。中国家猪的饲养可追溯到约6000~9000年前。中国猪种的优良种性,在汉代就已驰名海内外,此后对世界猪种的改良做出了重要贡献。汉代中国猪种已外... 从古到今,纵观历史,简要地梳理、综述了2000多年来中国猪种外传和对世界猪品种改良的影响。中国家猪的饲养可追溯到约6000~9000年前。中国猪种的优良种性,在汉代就已驰名海内外,此后对世界猪种的改良做出了重要贡献。汉代中国猪种已外传,古罗马帝国引入华南猪并育成了罗马猪。18世纪英国引进中国华南猪改良当地猪,育成约克夏、巴克夏猪。19世纪初美国引进中国猪种,育成了波中猪和切斯特白猪。现今世界上许多著名的猪种几乎都是由中国猪种直接或间接参与育成的。20世纪80年代以来,欧美日等一些畜牧业发达的国家相继引进、研究和不同程度地利用了中国地方品种猪。还对不同历史时期的中国猪种的外传成因及其影响作用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猪种 外传 改良 培育 世界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符号揭示中国猪种对世界猪种的贡献
2
作者 黄若涵 《猪业科学》 2014年第7期34-35,共2页
中国猪种对世界猪种的贡献是毋庸置疑的,农学史中记载的关于中国地方猪种对国外猪种培育的贡献,主要通过猪种间体型外貌及毛色等表型信息进行比较认证。随着分子遗传学及DNA分子标记技术的发展,为利用DNA的遗传特性来还原事实真相提供... 中国猪种对世界猪种的贡献是毋庸置疑的,农学史中记载的关于中国地方猪种对国外猪种培育的贡献,主要通过猪种间体型外貌及毛色等表型信息进行比较认证。随着分子遗传学及DNA分子标记技术的发展,为利用DNA的遗传特性来还原事实真相提供了可能。其高变性、多样性、可重复性的特点被重点利用,为从遗传本质上证明中国家猪对世界猪种培育的贡献提供了分子依据。一组数据从分子遗传及进化数据分析让我们能看到量化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地方 世界 数字符号 分子遗传学 分子标记技术 体型外貌 遗传特性 可重复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组技术助力中国地方猪种遗传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3
作者 道日娜 赵唯 +1 位作者 白胡木吉力图 傅小蒙 《猪业科学》 2025年第4期115-116,共2页
中国是世界上猪种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现存地方猪种超过90个,其中太湖猪、藏猪、荣昌猪等具有代表性。这些品种在长期自然演化与人工选育的共同作用下,逐渐形成了肉质细腻、繁殖能力强、抗逆性好等一系列独特优势。然而,随着集约化养... 中国是世界上猪种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现存地方猪种超过90个,其中太湖猪、藏猪、荣昌猪等具有代表性。这些品种在长期自然演化与人工选育的共同作用下,逐渐形成了肉质细腻、繁殖能力强、抗逆性好等一系列独特优势。然而,随着集约化养殖体系的推进,以及西方商业猪种(如长白猪、杜洛克等)的广泛应用,我国地方猪种的生存空间受到严重挤压,部分品种种群规模锐减,甚至濒临灭绝。据统计,过去30年间,我国地方猪种的数量已减少近四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资源 中国地方 保护 基因组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地方猪种地理与文化长廊画卷》征订启事
4
《猪业科学》 2025年第3期39-39,共1页
本书根据99家中国地方猪养殖企业的各猪种存栏情况对地方猪种的地理位置、生长环境、开发情况进行了简单介绍,同时邀请75位全国各地研究地方猪种的专家对各地特色的地方猪种进行点评,并邀请专家为每种地方猪赋诗。书中还配套了知名企业... 本书根据99家中国地方猪养殖企业的各猪种存栏情况对地方猪种的地理位置、生长环境、开发情况进行了简单介绍,同时邀请75位全国各地研究地方猪种的专家对各地特色的地方猪种进行点评,并邀请专家为每种地方猪赋诗。书中还配套了知名企业专门制作的地方猪简介和专家点评视频,以二维码的形式在书中展示,扫码即可观看视频,意在弘扬中国地方猪种文化,让广大人民群众更加了解我国的猪文化,进而更好地保护我国地方猪种质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廊画卷 存栏情况 养殖企业 中国地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地方猪种地理与文化长廊画卷》征订启事
5
《猪业科学》 2025年第4期47-47,共1页
本书根据99家中国地方猪养殖企业的各猪种存栏情况对地方猪种的地理位置、生长环境、开发情况进行了简单介绍,同时邀请75位全国各地研究地方猪种的专家对各地特色的地方猪种进行点评,并邀请专家为每种地方猪赋诗。书中还配套了知名企业... 本书根据99家中国地方猪养殖企业的各猪种存栏情况对地方猪种的地理位置、生长环境、开发情况进行了简单介绍,同时邀请75位全国各地研究地方猪种的专家对各地特色的地方猪种进行点评,并邀请专家为每种地方猪赋诗。书中还配套了知名企业专门制作的地方猪简介和专家点评视频,以二维码的形式在书中展示,扫码即可观看视频,意在弘扬中国地方猪种文化,让广大人民群众更加了解我国的猪文化,进而更好地保护我国地方猪种质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廊画卷 存栏情况 养殖企业 中国地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部分猪种SLA-DQB外显子2遗传多样性 被引量:26
6
作者 李华 张亚平 邱祥聘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73-180,共8页
运用 PCR SSCP 和克隆测序对中国部分猪种的 SLA DQB 基因外显子 2 的多态性分析表明:有功能的DQB 基因有68个新等位基因,假基因(SLA DXB )等位基因有5个。各等位基因的数量分布极其不平衡,而且许多品种都表现出共享等位基因。9个主要... 运用 PCR SSCP 和克隆测序对中国部分猪种的 SLA DQB 基因外显子 2 的多态性分析表明:有功能的DQB 基因有68个新等位基因,假基因(SLA DXB )等位基因有5个。各等位基因的数量分布极其不平衡,而且许多品种都表现出共享等位基因。9个主要等位基因中, C08广泛分布在中国猪种的 6 大地方类型 11 个品种及云南和四川野猪中,它为中国猪种特有的共享等位基因,占总数的 55.10%。在单一的个体中拥有 5 条以上序列,说明SLA DQB 基因座在某些品种中拷贝数为3个。SLA DQB 外显子2的等位基因核苷酸和氨基酸多态变异位点分别高达81个和49个,等位基因多样度(H=0.889)以及核苷酸多样度(Pi=0.047)都很高,总体表现为β折叠区的Pi值均高于α螺旋区。综合分析表明华南型、西南型猪H 和Pi 均较高,高原型的藏猪最低。类群内遗传距离排序与Pi 值高低排序一样,可见各地方类型中核苷酸替换的差异正比于核苷酸多样度。类群间遗传距离比较,江海型与华北型间的距离最大,而华中型和高原型间的遗传距离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猪种 SLA-DQB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地方猪种利用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39
7
作者 郭源梅 李龙云 +6 位作者 赖昭胜 黄黎斌 黄智勇 涂金敏 邱恒清 黄路生 肖石军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27-435,共9页
中国拥有丰富的猪种质资源,约占全球现有猪种资源的1/3。随着杜长大等快大型猪种的引入,中国地方猪种的市场占有率急剧下降。为了应对外来猪种的冲击,地方猪种的利用也作了多方面的尝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地方猪种除与外来品种直接杂... 中国拥有丰富的猪种质资源,约占全球现有猪种资源的1/3。随着杜长大等快大型猪种的引入,中国地方猪种的市场占有率急剧下降。为了应对外来猪种的冲击,地方猪种的利用也作了多方面的尝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地方猪种除与外来品种直接杂交利用外,还用于新品种和配套系培育,并培育出一批新品种和配套系,有的地方猪种甚至培育成医学研究的模型猪。中国地方猪种肉质好,这是快大型猪种无法比拟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优质猪肉的市场份额会越来越大,中国地方猪种也将迎来非常有利的发展契机。利用地方猪种肉质好的特点,通过新品种和配套系培育、杂交利用等方式开发适合市场需求的优质猪肉产品是我国地方猪种开发利用的主要出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地方 利用 新品培育 优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地方猪种的利用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5
8
作者 王重龙 陶立 张东红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366-1367,共2页
中国猪多态性极其丰富,曾经对世界猪种的改良做出过重要贡献。市场需求的变化,再次为中国地方猪种的利用创造了契机。简要综述了中国地方猪种的利用现状及展望。
关键词 中国地方 杂交 新品系 配套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地方猪种间的核型似近系数 被引量:9
9
作者 刘文忠 周忠孝 《养猪》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34-36,共3页
计算了16个中国地方猪种的核型似近系数,采用最短距离法进行了系统聚类。结果表明,各猪种间的核型似近系数在0.8913—0.9878之间,反映出中国猪种在核型上的高度稳定性和高度相似性。在核型上,华中型猪种更倾向于江海... 计算了16个中国地方猪种的核型似近系数,采用最短距离法进行了系统聚类。结果表明,各猪种间的核型似近系数在0.8913—0.9878之间,反映出中国猪种在核型上的高度稳定性和高度相似性。在核型上,华中型猪种更倾向于江海型;华南型更接近于西南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地方 核型似近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10个重要经济性状的聚类分析来探讨中国地方猪种的分类 被引量:1
10
作者 邱恒清 候利娟 郭源梅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27-1134,共8页
利用体尺、繁殖、生长和屠宰四类共10个重要经济性状的最新数据,通过聚类分析,把94个地方猪种(群)分成6类。第I类繁殖力高,第II类生长速度快,第III类综合性能好,第IV类过渡型,第V类屠宰率高,第VI类型体型小。黔东花猪、圩猪和乐平花猪... 利用体尺、繁殖、生长和屠宰四类共10个重要经济性状的最新数据,通过聚类分析,把94个地方猪种(群)分成6类。第I类繁殖力高,第II类生长速度快,第III类综合性能好,第IV类过渡型,第V类屠宰率高,第VI类型体型小。黔东花猪、圩猪和乐平花猪与平均品种的欧氏距离最短,为中国地方品种的中心品种。东乡花猪与乐平花猪之间的欧氏距离较大,聚类结果也不在同一类中,因此把东乡花猪归入乐平花猪并不合理。本聚类结果,为中国地方猪种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地方 聚类分析 中心品 欧氏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地方猪种微卫星和血清蛋白基因座的遗传多样性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志刚 陈伟生 +8 位作者 张桂香 徐桂芳 杨红杰 孙飞舟 李拥军 赵小丽 孔学民 赵俊金 孙军 《猪业科学》 2006年第4期14-17,共4页
采用FAO-ISAG联合推荐的27个微卫星DNA标记和8个常用血清蛋白多态性标记对55个中国地方猪品种和3个引入猪品种(杜洛克猪、长白猪、大白猪)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通过计算基因频率、平均遗传杂合度、多态信息含量、F-统计量、Hardy-Weinber... 采用FAO-ISAG联合推荐的27个微卫星DNA标记和8个常用血清蛋白多态性标记对55个中国地方猪品种和3个引入猪品种(杜洛克猪、长白猪、大白猪)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通过计算基因频率、平均遗传杂合度、多态信息含量、F-统计量、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和遗传距离并进行系统聚类分析,评估其种内遗传变异和种间遗传关系。以两种标记的联合聚类结果为基础,将55个中国地方猪种分为9类,探讨了各猪种之间的遗传关系,本研究为我国地方猪品种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地方 遗传多样性 微卫星DNA标记 血清蛋白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地方猪种优良肉质的形成因素 被引量:16
12
作者 张伟力 朱建和 《养猪》 2006年第6期46-48,共3页
关键词 中国地方 肉质量 形成因素 优质 消费群体 推广工作 文学语言 因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低碳猪——中国地方猪种与养猪减排的历史默契 被引量:7
13
作者 张伟力 张磊彪 《养猪》 2010年第5期30-32,共3页
中国五千年文明史造就的猪文化是中国人文、地理、生态、经济、农耕的综合平衡,养猪是在种植、畜牧、肉品、餐饮的各种需要中取得其固有的位置,所以中国的猪种是对中国农业生态和经济生活的适应。而中国两千年的封建经济基础和上层建... 中国五千年文明史造就的猪文化是中国人文、地理、生态、经济、农耕的综合平衡,养猪是在种植、畜牧、肉品、餐饮的各种需要中取得其固有的位置,所以中国的猪种是对中国农业生态和经济生活的适应。而中国两千年的封建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使中国农耕地块分割,加之中国地势复杂多山的地理条件,使这种地块分割的农牧生产方式愈演愈强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地方 历史 减排 低碳 经济生活 农业生态 地理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6年国际猪肉品质进展与中国地方猪种机遇评述——写在2007年北京国际肉科技大会之前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伟力 《养猪》 2006年第5期22-24,共3页
关键词 中国地方 肉品质 国际 科技 北京 工业革命 丝绸之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地方猪种优良肉质的开发利用 被引量:18
15
作者 张伟力 《猪业科学》 2009年第11期32-35,共4页
1中国地方猪种是国际猪肉大市场高档次品牌猪肉的主力军猪肉是国际肉市永恒的主角。二战以后欧美发达国家用了将近三十年的时间完成了脂肪型猪肉向瘦肉型猪肉的演变,解决了瘦肉量的问题。
关键词 中国地方 开发利用 肉质 瘦肉型 脂肪型 瘦肉量 国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地方猪种的现状、保护和对它们的研究策略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林云 《猪业科学》 2009年第11期28-31,共4页
1 中国地方猪种的现状 中国不但是一个养猪大国,同时具有丰富的地方猪种资源。据目前初步统计,全国列入省级以上《畜禽品种志》和正式出版物的猪种名称至少有90多个,列入国家级保护的有35个,各省重点保护的也有几十个。
关键词 中国地方 保护 地方资源 畜禽品 出版物 国家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交流是改变猪性状的重要动力 兼论中国地方猪种与外国猪种的基因交流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林云 《猪业科学》 2014年第7期38-42,共5页
1现代家猪和野猪的巨大差异 自从大约1万年前野猪被人类驯化以来,猪的性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但在体形、乳头数、胸腰椎个数、肠长与体长的比例方面有很大的变异,而且在繁殖性能、发情时间,乃至妊娠期都有很大的变化。
关键词 中国地方 基因交流 性状 外国 繁殖性能 发情时间 乳头数 妊娠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地方猪种的最佳断奶技术
18
作者 张伟力 殷宗俊 杨敏 《猪业科学》 2015年第6期132-133,140,共3页
1 中国地方猪种的传统断奶方式 在中国5000年的华夏文明和养猪文明历史长河中,中国猪农的祖祖辈辈积累了极其丰富的中国猪种的养殖技术。就中国猪种的繁殖能力而言至今依然稳居世界第一。
关键词 中国地方 断奶技术 断奶方式 养殖技术 繁殖能力 中国 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院士专家齐聚贵港 共谋地方猪种发展大计——中国地方猪种保护与利用协作组第十届年会在广西贵港召开
19
作者 彭华 祝文琪 +1 位作者 王晶 顾红华 《中国猪业》 2013年第12期2-17,共16页
为加强地方猪遗传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增进企业间交流与合作,由全国畜牧总站、中国地方猪种保护与利用协作组、国家生猪产业技术体系主办,广西贵港市人民政府、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畜牧兽医局承办,广西扬翔股份有限公司协办的中国地... 为加强地方猪遗传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增进企业间交流与合作,由全国畜牧总站、中国地方猪种保护与利用协作组、国家生猪产业技术体系主办,广西贵港市人民政府、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畜牧兽医局承办,广西扬翔股份有限公司协办的中国地方猪种保护与利用协作组第十届年会暨龙宝猪美食节于2013年11月10-11日在广西贵港举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地方 遗传资源保护 广西贵港市 开发利用 协作 年会 广西壮族自治区 畜牧兽医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团结协作 示范带动 共同促进我国地方猪种的保护与利用——中国地方猪保护与利用协作组座谈会在广东湛江召开
20
作者 彭华 《中国猪业》 2013年第10期4-8,共5页
为了更好地迎接中国地方猪种保护与利用协作组第十届年会的顺利召开,2013年9月27日,中国地方猪保护与利用协作组座谈会在广东湛江召开。会议由全国畜牧总站主办,广东壹号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承办,中国地方猪种保护与利用协作组组长单位、
关键词 中国地方 协作 利用 保护 广东 湛江 示范 畜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