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5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面理解“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学习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和《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意见》 被引量:4
1
作者 贺新元 《西藏研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8,共8页
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形成于新民主主义时期的革命斗争,发展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完善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四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就民族工作的政治方向、制度设计、工作主题、精神纽... 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形成于新民主主义时期的革命斗争,发展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完善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四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就民族工作的政治方向、制度设计、工作主题、精神纽带、民族关系五个方面的精炼概括,是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的基本内涵。这条道路的指导理论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体系。中国特色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工作模式与机制具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国家层面的解决民族问题的工作模式与机制,第二个层次是解决重要民族地区民族问题(如西藏与新疆)的具体运行模式与机制,第三个层次是专门针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问题的具体操作模式与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理解 中国特色 民族问题 正确道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理论形成与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吴钧 金炳镐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6-46,共11页
在“时间向量”和“知识增量”为认识框架下,通过回溯党史文献,阐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理论形成与研究动态,可以将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理论形成和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理论探索阶段(1921—1949)、理论创立阶段(1... 在“时间向量”和“知识增量”为认识框架下,通过回溯党史文献,阐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理论形成与研究动态,可以将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理论形成和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理论探索阶段(1921—1949)、理论创立阶段(1949—1978)、理论总结确立阶段(1978—2012)和理论发展完善阶段(2012—至今),揭示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认识民族问题的理念的演进和提升。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理论的形成发展过程,呈现出“实践—理论—再实践—再发展理论”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特征。今后应围绕理论基础、道路的独特性和正确性特质、国际比较等重点开展研究,形成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理论研究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 理论形成脉络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中国特色的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 被引量:1
3
作者 陈一华 周知民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2年第6期11-16,共6页
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剥削制度,是产生民族歧视、民族压迫的根源。中国革命的胜利,从根本上铲除了民族压迫的根源。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制度,是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正... 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剥削制度,是产生民族歧视、民族压迫的根源。中国革命的胜利,从根本上铲除了民族压迫的根源。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制度,是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正确选择,也是史无前例的创举.新中国成立40多年来我国民族工作取得巨大的成就,发展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和文化,促进了全国各民族的大团结。消除各民族在经济文化方面事实上的不平等,是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的实质和内容。实现我国各民族地区和各民族人民共同富裕和共同繁荣,是新的历史时期民族工作的主要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决民族问题 民族 少数民族人口 中国特色 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少数民族地区 民族工作 经济文化 民族压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基于中国和苏联民族工作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蒋艳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4-61,共8页
从“一成一败”两个社会主义多民族大国民族工作的实践结果来看,中国民族工作的成功离不开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历史昭示我们,中国共产党的民族理论和方针政策是正确的,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是正确的。推动新时代党... 从“一成一败”两个社会主义多民族大国民族工作的实践结果来看,中国民族工作的成功离不开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历史昭示我们,中国共产党的民族理论和方针政策是正确的,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是正确的。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要完整、准确、全面把握和贯彻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中国和苏联民族工作的对比研究启示我们,在民族工作中,要把牢民族工作之魂,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要贯彻民族工作之本,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要夯实民族工作之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要聚焦民族工作之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工作 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马克思主义 中国共产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理论的四次重大创新和发展 被引量:1
5
作者 李贽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43-149,共7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集体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我国的民族构成国情和时代发展要求相结合,与时俱进地对我国民族理论进行了四次重大创新和发展,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并以之为标志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民...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集体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我国的民族构成国情和时代发展要求相结合,与时俱进地对我国民族理论进行了四次重大创新和发展,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并以之为标志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中国化。这些理论创新,为我们进一步做好民族工作,解决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的民族问题,提供了正确的理论保障,也为巩固和完善中华民族大团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 民族问题理论 创新和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解决民族问题道路上的探索——评《中国共产党怎样解决民族问题》
6
作者 唐建兵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71-72,共2页
民族问题是人类解决社会总问题时难以绕开的重要议题。自秦汉中国逐渐形成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以来,如何解决民族问题遂成为历代封建君王们着力思考的重要课题。作为中国工人阶级和整个中华民族先锋队的中国共产党又是如何看待、怎样... 民族问题是人类解决社会总问题时难以绕开的重要议题。自秦汉中国逐渐形成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以来,如何解决民族问题遂成为历代封建君王们着力思考的重要课题。作为中国工人阶级和整个中华民族先锋队的中国共产党又是如何看待、怎样解决的呢?中国社会科学院郝时远研究员近期力作《中国共产党怎样解决民族问题》(江西人民出版社,2011年7月出版)以其历史的眼光、独特的视角、精深的理论功底对此作了深入细致的探讨和精辟入理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民族问题 江西人民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院 道路 中国工人阶级 民族国家 中华民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方法论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陈辉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6,共6页
中国共产党解决民族问题的成功实践离不开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指导。新时代解决中国特色民族问题必须坚持历史性方法论,尊重民族和民族问题的历史性和规律性,正确看待民族与民族问题的历史同一性、历史延续性,坚持实事求是,反对用"... 中国共产党解决民族问题的成功实践离不开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指导。新时代解决中国特色民族问题必须坚持历史性方法论,尊重民族和民族问题的历史性和规律性,正确看待民族与民族问题的历史同一性、历史延续性,坚持实事求是,反对用"异想天开""操之过急"的简单极端方式去认识和解决民族问题。坚持实践性方法论要求从客观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分析和解决所处历史时期的民族问题,坚持实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立足基本国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把促进各族人民的发展作为解决民族问题的核心。坚持总体性方法论要求正确把握民族问题与社会问题的辩证关系,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全局中统筹推进,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夯实思想基础、物质基础、制度保障,系统解决中国特色民族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中国特色民族问题 方法论 实践性 历史性 总体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学问题解决”研究的中国特色 被引量:11
8
作者 方均斌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8-62,共5页
继承中国古代数学问题解决研究的传统,并吸纳世界上有关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的优秀成果,我国学者历经几十年的研究与实践,已经初步形成了自己的一些特色,并开始走向世界。主要表现为:从聚焦问题求解到数学思想方法运用的升华;从单一封闭的... 继承中国古代数学问题解决研究的传统,并吸纳世界上有关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的优秀成果,我国学者历经几十年的研究与实践,已经初步形成了自己的一些特色,并开始走向世界。主要表现为:从聚焦问题求解到数学思想方法运用的升华;从单一封闭的数学问题走向多元与开放;从"熟能生巧"的传统继承到理论探讨;从变式练习提升为变式教学的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问题 问题解决教学 中国特色 波利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被引量:1
9
作者 陈金龙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7-9,共3页
党的十八大强调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90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号召全党不懈探索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永葆党的生机活力,永葆国家发展动力... 党的十八大强调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90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号召全党不懈探索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永葆党的生机活力,永葆国家发展动力,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可以说,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贯穿党的十八大报告的一条主线,是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的聚焦点、着力点、落脚点。本期我们很荣幸地邀请到理论界五位有一定影响的学者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伟大复兴 中华民族 历史经验 近代以来 改革开放 习近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永清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0-13,共4页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华民族 伟大复兴 中国共产党 胡锦涛总书记 当代中国发展 中央党校 进修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松林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2,共2页
中国共产党十八大报告指出:回首近代以来中国波澜壮阔的历史,展望中华民族充满希望的未来,我们得出一个坚定的结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十... 中国共产党十八大报告指出:回首近代以来中国波澜壮阔的历史,展望中华民族充满希望的未来,我们得出一个坚定的结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十八大对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特别是十六大以来,在探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路径上的历史经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华民族 伟大复兴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社会主义现代化 中国共产党 历史经验 近代以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道路”叙事话语的体系建构:现代化、民族复兴、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与和平发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润峰 梁宵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16,共9页
“中国道路”命题蕴含着多维的叙事主线及话语表达。“中国道路”包括现代化、民族复兴、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与和平发展五个方面的叙事主线,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改革开放道路与中国... “中国道路”命题蕴含着多维的叙事主线及话语表达。“中国道路”包括现代化、民族复兴、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与和平发展五个方面的叙事主线,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改革开放道路与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有机统一,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坚持和平发展的唯一道路选择。以上基于不同维度分别表达出“中国道路”的基础轨道、文明形态、鲜明底色、发展动力、胸怀天下等核心要义,构成了研究和阐释“中国道路”命题的崭新视角。准确把握上述叙事主线及话语表达,有助于站在更宏大的视域中审视和理解“中国道路”命题的多维性、正确性、价值性,从而在有效应对和化解“中国改旗易帜论”“中国崩溃论”“中国威胁论”等错误论调的基础上,推动“中国道路”的发展实践行稳致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道路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改革开放道路 中国和平发展道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民族复兴的历史大背景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
13
作者 杨胜群 《毛泽东研究》 2016年第1期8-10,共3页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全党对党史国史的学习、对党史国史的正确认识和对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面对当前复杂严峻的意识形态斗争形势,如何认识历史虚无主义的实质并消除其不良影响,是思想文化领域的一个大问题。本组文章运用辩证唯物主义...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全党对党史国史的学习、对党史国史的正确认识和对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面对当前复杂严峻的意识形态斗争形势,如何认识历史虚无主义的实质并消除其不良影响,是思想文化领域的一个大问题。本组文章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对坚持正确历史观和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阐述,为我们提供了与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进行斗争的锐利思想武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必然性 历史 民族复兴 马克思主义 中国共产党 中国人民 必修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视阈下毛泽东对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艰辛探索 被引量:4
14
作者 赵凌云 黄平森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4-42,共9页
学思感悟百年辉煌党史,必须牢记“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的根本问题。毛泽东在创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型人民军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过程中,依靠群众,勇于探索,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破除对僵化模式的迷信,回答了“红旗能够... 学思感悟百年辉煌党史,必须牢记“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的根本问题。毛泽东在创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型人民军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过程中,依靠群众,勇于探索,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破除对僵化模式的迷信,回答了“红旗能够打多久”的疑问,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破除城市中心论,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为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奠定了重要基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道路问题关乎党的兴衰成败,毛泽东探索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基本经验,为当下走好“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了有益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中国特色革命道路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历史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化道路的中国特色问题 被引量:3
15
作者 乌家培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5年第1期5-6,共2页
关键词 信息化道路 一般性 特殊性 中国特色 问题 联系 丰富 同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几个问题的认识
16
作者 周利兴 杨锡山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2期81-84,共4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内涵主要包括了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四个方面,具有时代性和方向性、继承性和发展性、开拓性和创新性、全面性和协调性和以人为本五个特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路,对世界各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内涵主要包括了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四个方面,具有时代性和方向性、继承性和发展性、开拓性和创新性、全面性和协调性和以人为本五个特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路,对世界各国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党和人民将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谱写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道路 问题 认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政策体系的新探索——三位专家评王连芳同志主编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实践》一书
17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7年第2X期16-18,共3页
经全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导小组批准立项的中华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实践》一书,在云南省民族工作老领导、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王连芳同志的主持下,经课题组成员三年多努力,于1996年6月... 经全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导小组批准立项的中华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实践》一书,在云南省民族工作老领导、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王连芳同志的主持下,经课题组成员三年多努力,于1996年6月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1996年12月19日下午,课题组邀请云南省社科院、昆明地区各大专院校、云南人民出版社及省级有关学术期刊社的20余位民族理论研究专家学者出席了省人大举办的该书学术座谈。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张宝三同志,省政协副主席赵廷光同志等领导莅会作了讲话,对该书之出版表示祝贺。本刊亦应邀与会,佳著共赏,现依发言次序,特选以下三位专家之发言稿刊布于此,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 解决民族问题 民族理论研究 王连芳 政策体系 民族工作 新探索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与实践 理论探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真解决民族问题是党的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
18
作者 马品珍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9-13,共5页
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各族人民服务,真心实意、矢志不渝地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谋幸福。党的阶级性质决定了它除了各族劳动人民的利益之外,无任何私利可图。党的最终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研究和认识党的根... 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各族人民服务,真心实意、矢志不渝地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谋幸福。党的阶级性质决定了它除了各族劳动人民的利益之外,无任何私利可图。党的最终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研究和认识党的根本宗旨与解决民族问题之间的关系,首先应该掌握以下几个基本观点: 一、民族问题是社会总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问题只能在解决社会总问题、总矛盾的过程中才能逐步得到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决民族问题 民族地区 党的根本宗旨 真解 中国共产党成立 各少数民族 鲁奎山铁矿 问题 云南 要体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入探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理论问题——《全国孔子思想评价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讨论会》在湖北大学举行
19
作者 春凤 大平 清荣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2年第5期126-126,共1页
为了深入地讨论关于孔子思想评价和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的问题,以发扬爱国主义传统,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作贡献,由湖北省社会科学联合会、湖北大学、湖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曲阜师范大学孔子研究所、武汉... 为了深入地讨论关于孔子思想评价和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的问题,以发扬爱国主义传统,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作贡献,由湖北省社会科学联合会、湖北大学、湖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曲阜师范大学孔子研究所、武汉市社会科学联合会、武汉市老龄科学研究院联合发起,于1992年6月16日至21日在湖北大学举行了《孔子思想评价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研讨会。来自全国24个省、市、自治区的100所高等院校、科研、文博单位的专家、研究工作者200余人参加了会议。大会由中顾委委员韩宁夫同志致开幕词,省社科联陈放副主席、湖北大学副校长赵敬钊教授致词,阐述了大会的宗旨。大会秘书长、湖北大学张国光教授作了会议讨论综述。山东大学周来祥教授、武汉市社科联余育德副主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大学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孔子思想 民族优秀文化 讨论会 深入探讨 理论问题 武汉市 张国光 教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民问题——探索有中国特色的革命和建设道路的突破口
20
作者 柳礼泉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2期28-33,共6页
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问题。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程中,首先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这就是在一个幅员辽阔、经济落后的农业大国,如何完成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重大历史任务。以毛泽东、邓小平等为杰出代表的中国共产... 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问题。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程中,首先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这就是在一个幅员辽阔、经济落后的农业大国,如何完成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重大历史任务。以毛泽东、邓小平等为杰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先后探索出富有中国特色的革命和建设道路,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农民问题的理论。 纵观探索中国革命和建设道路的全过程,不难看出它们都同农民问题紧密相连,即都是首先从农村开始,以科学解决农民问题作为开辟新道路的突破口,进而先后三次造成了“农村包围城市”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问题 资产阶级 中国革命和建设 农村改革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马克思主义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资本主义工商业 “农村包围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