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9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两种观察视角——兼论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关联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君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0-58,共9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和实际、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正确道路,其根本原则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由此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健康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和实际、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正确道路,其根本原则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由此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健康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近现代以来我国政治建设长期内生性演化的成果,是对世界政治格局演变作出的一种回应,也是新征程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全过程人民民主既是一种新的政治发展理念,也是具体的政治制度实践。从制度实践的角度看,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持续探索的实践结晶,代表了新时代以来人民民主的最新形态。从重大理念的角度看,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在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过程中得出的民主新认识,是新征程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遵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政治发展道路 全过程人民民主 社会主义民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技术进步法》是对中国特色科技发展道路的全面阐释 被引量:2
2
作者 陈宝明 彭春燕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3,共3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以下简称《科学技术进步法》)是我国科技领域具有基本法性质的法律,由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于2021年12月24日修订通过,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科学技术进步法》第二次全面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以下简称《科学技术进步法》)是我国科技领域具有基本法性质的法律,由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于2021年12月24日修订通过,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科学技术进步法》第二次全面修订,为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促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了基础法律制度保障,意义深远。值此新修订的《科学技术进步法》颁布实施一周年之际,本刊特组织相关科技、法律专家,重点从中国特色科技发展道路、科技伦理治理、学风作风建设、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科学技术普及高质量发展等角度,阐释其核心要义和深刻内涵,为科技创新主体、科技工作者、科技创新研究人员、决策部门乃至全社会理解认识和贯彻落实《科学技术进步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技术进步法》 科学技术普及 科技发展道路 科技工作者 法律制度保障 伦理治理 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作风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党百年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发展道路”笔谈 被引量:48
3
作者 曹卫东 李崟 +11 位作者 徐雁冰 黄道峻 刘青 姚守齐 何明 王欢 米银俊 王毅 朱传耿 郑永奎 兰景力 申富平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34,共34页
在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之际,为系统总结100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发展道路的经验与规律,本刊组织全国14所高等体育院校的专家以笔谈的形式,专题研讨“建党百年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发展道路”。北京体育大学曹... 在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之际,为系统总结100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发展道路的经验与规律,本刊组织全国14所高等体育院校的专家以笔谈的形式,专题研讨“建党百年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发展道路”。北京体育大学曹卫东提出,应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体育的4个重要作用,即“体育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是展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平台”,发挥体育的多样功能和前置性作用,助力体育强国建设。上海体育学院李崟提出,人民主体性是中国共产党百年体育思想的价值追求与实践归旨:从价值主体看,中国共产党百年体育思想深刻体现了“体育发展为了人民”的根本导向;从实践主体看,中国共产党百年体育思想深刻体现了“体育发展依靠人民”的动力之源;从共享主体看,中国共产党百年体育思想深刻体现了“体育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价值归宿。武汉体育学院徐雁冰提出,中国共产党红色体育精神主要表现为服务需求的大局精神、体育为民的健民精神、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兼容并蓄的包容精神和拼搏不止的奋斗精神,并从强种救国、强体认同和健康自信3个阶段对红色体育精神的历史赓续进行阐述。西安体育学院黄道峻提出,延安时期红色体育思想有其独特的形成基础和发展演进过程,在其指导下陕甘宁边区的体育事业蓬勃发展,不仅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新中国体育事业开局起步积累了宝贵经验。成都体育学院刘青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道路的基本经验包括:坚持党对体育工作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办人民满意的体育事业;坚持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推动体育各领域协调发展;坚持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大力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坚持对外开放走向世界,与时俱进推动体育改革创新。沈阳体育学院姚守齐认为,红色体育丰富了红色精神的内涵,壮大了红色文化,其对助力体育人力资源的开发、培育和成长,助益“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与完善,助推体育强国建设的全方位发展,促进体育文化实力的增长等具有重要启示。首都体育学院何明提出,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通过发展体育事业尤其是奥林匹克运动,与世界人民在交流中消除隔阂和误解,在互鉴中携手前行,为奥林匹克运动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天津体育学院王欢认为,天津体育事业的百年实践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体育强国的梦想,应在体育强国与健康中国国家战略的实践中探索有特色、有成效的群众体育发展模式。广州体育学院米银俊提出,作为新中国第一个世界冠军,容国团及其“人生能有几回搏”的奋斗精神是中华民族“站起来”的生动诠释和精神标志,至今仍具鲜活的时代价值,需要永续传承和不断升华。山东体育学院王毅提出,党的历任领导人都高度重视体育事业发展,从解决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理论与实际问题出发,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体育思想体系,成为实现体育强国梦的科学指导和行动指南。南京体育学院朱传耿提出,中国体育百年发展历经启蒙革新的“体育救国”阶段、改造创建的“体育兴国”阶段、改革创新的“体育报国”阶段、全面提升的“体育强国”阶段,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以人民为中心、为国家中心任务服务、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发展之路等是中国体育百年发展经验的重要启示。吉林体育学院郑永奎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发展道路的根本特征为:坚持党的领导,注重体育价值的体现;坚持宗旨意识,注重体育功能的实现;坚持制度优势,注重体育强国的建设;拓展开放视野,注重全新格局的打造;坚持奥运精神,注重体育灵魂的彰显。哈尔滨体育学院兰景力提出,应准确把握党的百年体育思想的科学内涵和新时代高等体育院校的发展定位,加快推进新时代高等体育院校的教育教学理念、办学模式、内部治理体系的转型。河北体育学院申富平提出,习近平总书记在正定期间体育工作的理念与实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其改革举措体现了战略眼光与务实思维,为中国体育事业发展和体育强国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体育发展道路 红色体育 人民主体性 体育强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体育发展道路形成的实践基础 被引量:3
4
作者 陶玉流 谷鹏 +1 位作者 刘洋 王政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6-40,共5页
深刻认识中国特色体育发展道路形成的实践基础,既是在理论上深化中国特色体育发展道路理论研究的需要,也有助于在实践中有效化解实践创新与传统理论的冲突与悖离。研究表明,推动中国特色体育发展道路形成的实践基础是多层次、多维度的,... 深刻认识中国特色体育发展道路形成的实践基础,既是在理论上深化中国特色体育发展道路理论研究的需要,也有助于在实践中有效化解实践创新与传统理论的冲突与悖离。研究表明,推动中国特色体育发展道路形成的实践基础是多层次、多维度的,既有中国特有的体制性因素,也有中国市场经济改革的因素,既离不开中国特有的社会结构和社会禀赋,也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的现实演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 体育发展道路 实践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道路:演进、内涵与经验 被引量:13
5
作者 周建松 陈正江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0期73-77,共5页
高等职业教育在其40年的发展历程中开辟出一条独特道路,即党的领导统领发展方向、立德树人确立发展根本、双重属性奠定发展格局、深化改革形成发展动力、对外开放拓宽发展思路、多元办学助力发展繁荣、产教融合夯实发展基础、创新探索... 高等职业教育在其40年的发展历程中开辟出一条独特道路,即党的领导统领发展方向、立德树人确立发展根本、双重属性奠定发展格局、深化改革形成发展动力、对外开放拓宽发展思路、多元办学助力发展繁荣、产教融合夯实发展基础、创新探索锻造发展特色、体系建设延伸发展链条、项目引领打造发展先锋,为新时代推进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 高等职业教育 发展道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持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与红色资源开发利用 被引量:8
6
作者 卢忠萍 陈世润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94-96,共3页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一项长期艰巨而复杂的事业,需要整合各种资源,以利其发展。红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我国人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创造的具有资政育人意义的历史遗存,具有政治意识性、价值多重性、...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一项长期艰巨而复杂的事业,需要整合各种资源,以利其发展。红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我国人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创造的具有资政育人意义的历史遗存,具有政治意识性、价值多重性、教育普及性以及时代创新性等特征。它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有着同宗同根之缘,对坚持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提供多向度的支撑作用。因此,红色资源的开发利用是我们坚持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的应然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 红色资源 开发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实的中国个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逻辑起点 被引量:8
7
作者 乔耀章 巩建青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6-103,共8页
逻辑起点有别于研究起点和历史起点。本文依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政治、"现实的人"与"现实的个人"的有关理论,结合我国现实的政治实际,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逻辑起点应当是"现实的中国个人"... 逻辑起点有别于研究起点和历史起点。本文依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政治、"现实的人"与"现实的个人"的有关理论,结合我国现实的政治实际,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逻辑起点应当是"现实的中国个人"。现实的中国个人既有别于现实的中国人,又有别于历史的中国人、未来的中国人及外国人。现实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要靠中国人自己走。中国现实的政治生活同现实的中国个人息息相关,不能自觉不自觉地远离政治生活,这就需要现实的中国个人通过各种学习途径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技术水平及能力,从自然人自我修炼为社会人、政治人,并积极创造条件,为主动参与社会、国家不同层次的政治生活做好必要准备。只有现实的中国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才是真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政治发展道路 逻辑起点 人与政治 现实的中国个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组织发展道路探索 被引量:4
8
作者 林苍松 张向前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18年第5期75-83,共9页
中国特色社会组织发展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索中国特色社会组织发展道路,有利于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中国特色社会组织发展道路由中国社会组织特殊的历史进... 中国特色社会组织发展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索中国特色社会组织发展道路,有利于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中国特色社会组织发展道路由中国社会组织特殊的历史进程和现实需求所决定,面临着特殊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必须基于中国国情,实施党的领导与自主发展相结合、依法自治与民主发展相结合、扎根民众与合作政府相结合、竞争与合作相结合和放管结合的特殊发展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组织 发展道路 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被引量:3
9
作者 席文启 仲计水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8,共5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形成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在民主政治建设领域取得的最大进展。这条道路是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而形成、发展而发展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条道路探索、奠基于新中国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形成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在民主政治建设领域取得的最大进展。这条道路是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而形成、发展而发展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条道路探索、奠基于新中国建立初期,形成、发展于改革开放时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形成背景、形成过程、指导思想、根本原则、制度安排、发展目标、发展战略等进行探讨,对于继续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进一步推动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政治发展道路 改革开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探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吴亚平 郑桥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3-86,共4页
世界各国工会发展既有共性特征又有个性特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应该既符合工会发展的共性特征,又具有中国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与西方国家工会的差异在于:中国工会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党的领导下独... 世界各国工会发展既有共性特征又有个性特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应该既符合工会发展的共性特征,又具有中国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与西方国家工会的差异在于:中国工会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党的领导下独立自主开展工作;实行一元化的工会组织体制,全国建立统一的中华全国总工会;工会地位具有两重性的特征,既是执政阶级的组成部分,又是被管理者的代表;工会维权强调"双维护",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同时也要考虑到国家和企业的利益等。这些特色与中国国情相适应,对中国工会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同时我们也应注意防止有可能出现的不利隐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 发展道路 组织体制 维权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道路的形成逻辑、实践优势与发展指向 被引量:25
11
作者 陈丛刊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5-11,共7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体育发展取得历史性、开创性成就的沧桑正道。这条道路蕴含着坚持党对体育工作领导的政治逻辑,发展以人民为中心体育的历史逻辑,加强依法治体和制度建设的法治逻辑,继承和弘扬中华体育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体育发展取得历史性、开创性成就的沧桑正道。这条道路蕴含着坚持党对体育工作领导的政治逻辑,发展以人民为中心体育的历史逻辑,加强依法治体和制度建设的法治逻辑,继承和弘扬中华体育精神的文化逻辑,全面推进体育治理现代化的创新逻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道路的实践优势包括一切为人民服务的目标优势为体育发展提供了先决条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为体育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发挥好适合国情的认同优势为体育发展提供了价值选择,统筹和协调并举的结构优势为体育发展提供了内在支撑,与时俱进开新局的动能优势为体育发展提供了路径依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道路是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创造之路”,是推进体育强国建设的“奋斗之路”,是成就体育复兴伟业的“光明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道路 政治逻辑 历史逻辑 法治逻辑 文化逻辑 创新逻辑 实践优势 发展指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教育技术发展道路 被引量:7
12
作者 王运武 黄荣怀 +2 位作者 彭梓涵 张尧 李炎鑫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0-47,共8页
新时代的教育技术发展充满了不确定性,教育技术未来发展选择什么样的道路成为一个紧迫而重要的课题。中国百年教育技术发展道路分为三个阶段:中国特色电化教育发展道路探索阶段(20世纪20年代—1985年)、中国特色教育技术发展道路形成阶... 新时代的教育技术发展充满了不确定性,教育技术未来发展选择什么样的道路成为一个紧迫而重要的课题。中国百年教育技术发展道路分为三个阶段:中国特色电化教育发展道路探索阶段(20世纪20年代—1985年)、中国特色教育技术发展道路形成阶段(1986年—2017年)、新时代中国特色教育技术发展道路成熟阶段(2018年—2035年)。新时代中国特色教育技术发展持续总体呈现良好态势,但是必须面向四新(新使命、新机遇、新挑战、新趋势),深刻把握教育技术发展的基本规律,选择正确的教育技术发展道路。教育技术未来发展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技术发展道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亟需的卓越拔尖人才,坚持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树立大教育技术观,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的教育技术理论体系,加快教育技术颠覆性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中国特色 教育技术 一流学科 一流专业 发展道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 被引量:7
13
作者 蒋永穆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3-86,共4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经历了萌芽、形成与完善三个阶段,具有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开放发展、实践发展和渐进发展五个鲜明特征。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经历了萌芽、形成与完善三个阶段,具有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开放发展、实践发展和渐进发展五个鲜明特征。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主要包括四条道路,即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和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 经济发展道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被引量:1
14
作者 吴桂韩 刘绛华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66-69,共4页
在当代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才真正体现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意志,真正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真正顺应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潮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在本质上必须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 在当代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才真正体现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意志,真正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真正顺应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潮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在本质上必须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建立社会主义文化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保障文化改革发展成果真正为人民群众所共享。从战略任务上,应当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着力在思想层面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深入人心,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在实践层面大力发展文化生产力,积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通过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和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越走越宽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文化 发展道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探索 被引量:6
15
作者 邓显超 《理论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0-14,共5页
十六大以来,我党总结我国文化发展的历史经验,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回应人民群众提高精神文化生活水平的强烈愿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进行了不懈的探索,走出了一条既遵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 十六大以来,我党总结我国文化发展的历史经验,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回应人民群众提高精神文化生活水平的强烈愿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进行了不懈的探索,走出了一条既遵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又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这条道路形成的主要标志是科学区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形成了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新的文化发展理念,科学把握了文化建设发展中的若干重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发展道路 新的文化发展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面向人人的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发展道路刍议 被引量:4
16
作者 贺文瑾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73-77,共5页
职业教育作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面向人人、面向全社会的教育,对促进就业、繁荣经济、消除贫困、保障公平和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坚持中国特色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面向人人是我国职业教育的历史责任。面向... 职业教育作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面向人人、面向全社会的教育,对促进就业、繁荣经济、消除贫困、保障公平和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坚持中国特色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面向人人是我国职业教育的历史责任。面向人人的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发展道路,必须以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先导,创新体制机制,提高办学质量,重点发展农村职业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 面向人人 职业教育发展道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人类文明发展道路关系的思考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红军 梅荣政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7-21,共5页
进入新世纪以来,关于中国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及其与人类文明发展道路的关系,引起了国内外的政界、学术界的强烈关注和热议。这种强烈关注和热议表明,这个问题既具有基础理论性,又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的针对性,研究这个问题,无论从理论... 进入新世纪以来,关于中国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及其与人类文明发展道路的关系,引起了国内外的政界、学术界的强烈关注和热议。这种强烈关注和热议表明,这个问题既具有基础理论性,又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的针对性,研究这个问题,无论从理论上说,还是从政治上说,都具有重大的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人类文明发展道路的关系已在国际范围内展开,涉及历史的、现实的和理论的多方面内容。现在要赢得对这个重大关系认识的话语权,唯有对其进行深入研究。为此,要在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两方面都有所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人类文明发展道路 发展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时代价值——基于迟发展国家视角 被引量:1
18
作者 郑凯旋 王晶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96-200,共5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由一个比较落后的农业国走上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它是后发现代化国家的历史选择,具有中国现代化的独特性。它在发展过程中破解了诸多难题,提供了有益经验,主要是:正确处理对内改革与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由一个比较落后的农业国走上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它是后发现代化国家的历史选择,具有中国现代化的独特性。它在发展过程中破解了诸多难题,提供了有益经验,主要是:正确处理对内改革与对外开放的关系;正确处理独立自主与对外开放之间的关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这条道路进一步丰富和拓宽了世界发展模式,为占世界人口3/4的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实践经验与可资借鉴的参照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时代价值 发展中国 经验借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特点 被引量:4
19
作者 郝遥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0-13,共4页
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下,我们已经初步探索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这条道路与西方式政治发展道路和我国以往的政治发展道路都大为不同,具有一系列鲜明的特点,... 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下,我们已经初步探索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这条道路与西方式政治发展道路和我国以往的政治发展道路都大为不同,具有一系列鲜明的特点,是指引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向前发展的基本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政治发展道路 民主政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新境界 被引量:2
20
作者 虞崇胜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5-10,127,共6页
在中国未来发展中,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关键在于明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特点和优势,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前景和走向,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新境界。综合中共十八大关于中国特... 在中国未来发展中,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关键在于明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特点和优势,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前景和走向,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新境界。综合中共十八大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有关论述,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央领导集体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特点和优势已经有了准确的把握,不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内涵有新的概括,而且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空间有新的拓展、前景有新的展示,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提升到了很高的境界,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展现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发展道路 新境界 中国特色 人类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