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会公平:中国特色社会治理的核心诉求 被引量:8
1
作者 高健 秦龙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8-71,共4页
社会公平是通过社会角色的公平合理分配使每一个社会成员得其所得,而中国特色社会治理是一个多元利益主体之间协商持续互动的过程。当今中国社会治理中存在着很多亟待解决的社会不公问题:居民收入分配规则不公、教育权利和机会不公、社... 社会公平是通过社会角色的公平合理分配使每一个社会成员得其所得,而中国特色社会治理是一个多元利益主体之间协商持续互动的过程。当今中国社会治理中存在着很多亟待解决的社会不公问题:居民收入分配规则不公、教育权利和机会不公、社会保障等权利和规则的不公。我们要通过树立发展成果全民共享理念、构建合理的分配调节机制、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和完善维护人民权益机制来实现中国特色社会治理的核心诉求——社会公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公平 中国特色社会治理 核心诉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治理共同体的内涵、理论与构建 被引量:28
2
作者 高晓波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0-48,共9页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是“社会治理共同体”的显著特点,称之为“中国特色社会治理共同体”,内涵上可理解为“政治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和“目标共同体”。吸收社会治理共同体理论、政府-公共场域-社会三元结构理...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是“社会治理共同体”的显著特点,称之为“中国特色社会治理共同体”,内涵上可理解为“政治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和“目标共同体”。吸收社会治理共同体理论、政府-公共场域-社会三元结构理论和工具主义理论的合理内核,是创新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治理共同体实践路径的理论准备。基于社会治理共同体的内涵和基本理论框架,提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治理共同体的路径: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广泛组织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治理实践;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培育非政府组织的治理能力,创造社会治理共同体形成的良好环境;加强公民的主体意识,充分调动公民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治理共同体 国家治理 政治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度、政策与机制:中国特色社会治理体系的运转机理 被引量:12
3
作者 李浩 郝儒杰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8-44,共7页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国家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和重要制度的框架内对社会治理进行了卓越的探索,凸显出社会稳定、民生保障、风险化解、创新发展等治理效能,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治理体系。从制度、政策、机制三...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国家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和重要制度的框架内对社会治理进行了卓越的探索,凸显出社会稳定、民生保障、风险化解、创新发展等治理效能,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治理体系。从制度、政策、机制三个要素来分析中国特色社会治理体系运转的机理,能够发现该体系是由这三种要素各自的层级和网络所共同构成的一种"多重复合"的结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制度优势正是通过多重复合运转最终转化为治理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治理体系 制度优势 治理效能 运转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特色社会治理:政策表达与变迁逻辑——基于1949—2022年政策文本的内容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冉连 张曦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2-63,共12页
社会治理政策是推动中国式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关键抓手,也是影响社会治理质量的制度基础。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在社会建设领域制定了一系列符合中国社会实际的社会治理政策。以1987—2022年国家层面出台的95份关于社会治理的权威政策... 社会治理政策是推动中国式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关键抓手,也是影响社会治理质量的制度基础。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在社会建设领域制定了一系列符合中国社会实际的社会治理政策。以1987—2022年国家层面出台的95份关于社会治理的权威政策文件为分析样本,借助扎根理论与Nvivo软件,编码并构建了中国特色社会治理政策变迁的政策表达理论模型,通过政策文本内容所呈现的“故事线”对中国特色社会治理政策变迁进行解读,总结出中国特色社会治理政策演变的四个阶段,即1949—1978年以“社会管控”为主的政策萌芽阶段、1978—2002年以“社会改革”为主的政策发展阶段、2002—2012年以“社会管理”为主的政策转型调整阶段、2012年以后以“社会治理”为主的政策完善提质阶段,并利用政策表达模型诠释出中国特色社会治理政策演化的四重逻辑,即政策理念——从单一化的“社会管理”迈向多元化的“社会治理”;政策结构——从权威主体包揽的“管控型结构”迈向权威主体引导的“元治理结构”过渡;政策内容——从中微观的“经验治理”迈向宏观的“制度建设”;政策过程——从当前的“问题导向”迈向长远的“战略布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治理 演变逻辑 政策表达 文本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人民为中心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模式 被引量:3
5
作者 景维民 赵爽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12,共10页
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来看,铸就当代中国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的国家治理模式,使其既具备现代国家治理的一般特征,又在制度属性和价值导向上呈现出鲜明的中国特色,是当前面临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本文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模式... 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来看,铸就当代中国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的国家治理模式,使其既具备现代国家治理的一般特征,又在制度属性和价值导向上呈现出鲜明的中国特色,是当前面临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本文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模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国家治理模式,它是现代国家治理模式在中国的创新与发展。这一模式的核心特征和本质属性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其内在逻辑和运行机理是以人民为导向,通过发挥中国共产党在整个国家治理体系中统领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形塑支撑经济发展、满足需要、提升人民幸福的整体性制度结构和社会经济运行体系。新时代要进一步完善和优化以人民为中心的制度安排,构建“党-政府-市场-社会”四元一体良性互动的现代国家治理模式,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模式 党的领导 四元一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理之路的优势与特征 被引量:2
6
作者 牛小侠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4-31,共8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理之路始于新中国成立之时,形成于中国改革开放时期,显著优势凸显于新时代。其显著优势表现在制度优势,即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人民进行伟大创举优势和具有强大生命力与创造力的优势;目标优势,即国体和党性优势决定目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理之路始于新中国成立之时,形成于中国改革开放时期,显著优势凸显于新时代。其显著优势表现在制度优势,即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人民进行伟大创举优势和具有强大生命力与创造力的优势;目标优势,即国体和党性优势决定目标优势与目标明确性和渐进性的优势;前景优势,即近期与远期前景衔接优势和前景可期和振奋人心的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社会治理之路上形成了自身所独有的特色和特征,具体表现为三个统一:人民性与历史性的统一,实践性与科学性的统一,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理之路 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人权治理 被引量:14
7
作者 侯健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01-108,共8页
人权治理是一种国家治理观。这种治理观认为,国家治理不是一个纯技术性的概念,而是由价值性要素和技术性要素综合构成的复杂系统;人权与国家治理既具有功能性联系,又具有构成性联系;人权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根本标志。人权治理观主张把... 人权治理是一种国家治理观。这种治理观认为,国家治理不是一个纯技术性的概念,而是由价值性要素和技术性要素综合构成的复杂系统;人权与国家治理既具有功能性联系,又具有构成性联系;人权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根本标志。人权治理观主张把人权纳入国家治理的理念、制度和实践之中,最终把人权作为国家治理的优先价值、主要内容和基本手段。充分保障的人权是善治的标准。当代中国正在逐步形成一种可以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治理的国家治理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权治理 民主治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