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5篇文章
< 1 2 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状况的调查研究与分析思考——以江西省为例
1
作者 朱丽杰 《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 2024年第12期164-169,共6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而大学生是实现中国梦的有生力量,研究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状况意义重大。从基于江西省4所公办高等院校学生的问卷调查数据来看,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知度有待提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而大学生是实现中国梦的有生力量,研究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状况意义重大。从基于江西省4所公办高等院校学生的问卷调查数据来看,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知度有待提升。对此,本研究从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角度分析了实施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教育的制约因素,包括自身因素、课程因素、网络因素和现实因素四个方面,并从课程、实践、网络、环境四个维度提出了破解制约因素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 现实状况 制约因素 破解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教育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黄晓宁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9-21,共3页
大学生群体是中华民族复兴伟业的参与者,其对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的认同不仅是对整个政治体制改革成果的直接反映,更是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一种体现。文章通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的认同教育的内涵和本质进行探讨,详细... 大学生群体是中华民族复兴伟业的参与者,其对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的认同不仅是对整个政治体制改革成果的直接反映,更是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一种体现。文章通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的认同教育的内涵和本质进行探讨,详细分析了当前国内道路认同教育所面临的几个主要问题,并根据党的十九大会议的相关精神和理念,提出了加强高校大学生对社会主义道路认同教育的一系列措施和对策,以期高校在实施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能够更好地完善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当今大学生的自信心和觉悟,提高他们的认同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认同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个结合”的根本要求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系列述评之三
3
《青海教育》 2025年第5期13-14,共2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提出并阐述“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两个结合”的根本要求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揭示了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提出并阐述“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两个结合”的根本要求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揭示了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也揭示了党推动理论创新和文化繁荣的必由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重要论述的四维审视
4
作者 刘焕申 海茹 《安康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20-26,35,共8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是“四个自信”的根本。从历史维度、实践维度、理论维度、执政能力维度四个维度出发认识和理解道路自信,可以得出清晰的结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源于历史,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源于实践,是中国实现现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是“四个自信”的根本。从历史维度、实践维度、理论维度、执政能力维度四个维度出发认识和理解道路自信,可以得出清晰的结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源于历史,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源于实践,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源于真理,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源于执政党自身的优秀基因,中国共产党具有强大的学习能力和自我革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习近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道路自信 维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独立自主:邓小平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原则
5
作者 胡宗山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21,共8页
独立自主是我们立党立国的重要原则,邓小平以独立自主为基本原则和根本立足点,从推动思想解放、引领道路开辟、规划战略转变三个主要方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伟大探索。独立自主是形成邓小平理论的根本要求,是唯物主义世界观... 独立自主是我们立党立国的重要原则,邓小平以独立自主为基本原则和根本立足点,从推动思想解放、引领道路开辟、规划战略转变三个主要方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伟大探索。独立自主是形成邓小平理论的根本要求,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的重要体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物质本体论逻辑。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重温邓小平的独立自主论述和独立自主探索,对于继续发扬独立自主精神,坚持独立自主原则,解决新时代的新问题,迎接新挑战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独立自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毛泽东思想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6
作者 吴桂岩 《中国军转民》 2024年第12期167-169,共3页
围绕毛泽东思想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行研究,可以显示出毛泽东思想研究中的时代视野和政治担当,这将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中国特色的道路从何而来,到何而去,以及中国特色的“特”之所在。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剖析了毛泽东思想... 围绕毛泽东思想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行研究,可以显示出毛泽东思想研究中的时代视野和政治担当,这将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中国特色的道路从何而来,到何而去,以及中国特色的“特”之所在。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剖析了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内涵,进一步阐明了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间的关系,使我们明白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发展和创新。所以,可以得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进行了扩展和延伸,这对于我国的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思想 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道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道路”叙事话语的体系建构:现代化、民族复兴、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与和平发展 被引量:1
7
作者 张润峰 梁宵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16,共9页
“中国道路”命题蕴含着多维的叙事主线及话语表达。“中国道路”包括现代化、民族复兴、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与和平发展五个方面的叙事主线,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改革开放道路与中国... “中国道路”命题蕴含着多维的叙事主线及话语表达。“中国道路”包括现代化、民族复兴、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与和平发展五个方面的叙事主线,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改革开放道路与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有机统一,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坚持和平发展的唯一道路选择。以上基于不同维度分别表达出“中国道路”的基础轨道、文明形态、鲜明底色、发展动力、胸怀天下等核心要义,构成了研究和阐释“中国道路”命题的崭新视角。准确把握上述叙事主线及话语表达,有助于站在更宏大的视域中审视和理解“中国道路”命题的多维性、正确性、价值性,从而在有效应对和化解“中国改旗易帜论”“中国崩溃论”“中国威胁论”等错误论调的基础上,推动“中国道路”的发展实践行稳致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道路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改革开放道路 中国和平发展道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低风险与道路内生——试错式改革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被引量:12
8
作者 陈红娟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7-33,共7页
试错式改革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重要方法。试错式改革不仅有利于降低中国政府政策运行的风险成本,规避政治和经济上的浪漫主义可能带来的种种"陷阱",而且有助于克服有限理性的信息偏差,在"试验&qu... 试错式改革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重要方法。试错式改革不仅有利于降低中国政府政策运行的风险成本,规避政治和经济上的浪漫主义可能带来的种种"陷阱",而且有助于克服有限理性的信息偏差,在"试验"中探寻"对"与"错",并转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内生。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看,试错式改革是一种将缺乏中国具体语境或者缺乏制度环境的政府"顶层设计"予以"问题化"处理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低风险 道路内生 试错式改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邓小平同志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
9
作者 谢春涛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7,共2页
邓小平同志是一位世纪伟人。他光辉的一生,始终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不懈奋斗,特别是带领党和人民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邓小平同志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者,邓小平理... 邓小平同志是一位世纪伟人。他光辉的一生,始终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不懈奋斗,特别是带领党和人民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邓小平同志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者,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创立者。今天,缅怀邓小平同志在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建立的不朽功勋,必将激励我们续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纪伟人 成功开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主要创立者 不朽功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邓小平理论 开创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道路的形成逻辑、实践优势与发展指向 被引量:25
10
作者 陈丛刊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5-11,共7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体育发展取得历史性、开创性成就的沧桑正道。这条道路蕴含着坚持党对体育工作领导的政治逻辑,发展以人民为中心体育的历史逻辑,加强依法治体和制度建设的法治逻辑,继承和弘扬中华体育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体育发展取得历史性、开创性成就的沧桑正道。这条道路蕴含着坚持党对体育工作领导的政治逻辑,发展以人民为中心体育的历史逻辑,加强依法治体和制度建设的法治逻辑,继承和弘扬中华体育精神的文化逻辑,全面推进体育治理现代化的创新逻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道路的实践优势包括一切为人民服务的目标优势为体育发展提供了先决条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为体育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发挥好适合国情的认同优势为体育发展提供了价值选择,统筹和协调并举的结构优势为体育发展提供了内在支撑,与时俱进开新局的动能优势为体育发展提供了路径依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道路是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创造之路”,是推进体育强国建设的“奋斗之路”,是成就体育复兴伟业的“光明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道路 政治逻辑 历史逻辑 法治逻辑 文化逻辑 创新逻辑 实践优势 发展指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之源——兼谈“西柏坡精神” 被引量:22
11
作者 石仲泉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3-10,67,共9页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起点的本意和广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起点在哪里?在学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过程中,特别是《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出版后,理论界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广泛而热烈的探讨。1993年6月,中宣...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起点的本意和广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起点在哪里?在学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过程中,特别是《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出版后,理论界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广泛而热烈的探讨。1993年6月,中宣部在上海召开的第一次全国学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讨会就提出了这个问题。1994年底,中宣部牵头在北京召开的第二次全国学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讨会,也谈到了这个问题。其他层次的这类讨论会对这个问题谈得更多。但如何认识这条道路的起点,迄今仍有不同意见。作为一个学术问题,可以继续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西柏坡精神 毛泽东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七届二中全会 “周期率” 新民主主义 一届三中全会 历史起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路自决、理论自觉、制度自信: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维境界 被引量:8
12
作者 虞崇胜 《理论视野》 CSSCI 2012年第8期5-9,共5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境界就是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三维境界。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维境界,就是要在以下两个方面下工夫:一方面要充分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境界就是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三维境界。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维境界,就是要在以下两个方面下工夫:一方面要充分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理论品格和实践品格,使之达致很高的境界;另一方面要充分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和优势,提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信心和决心,使之能够在引领社会主义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道路 理论 制度 境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原创价值 被引量:4
13
作者 肖贵清 夏敬芝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8-54,共7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探索、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开创的强国富民的正确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同于苏联模式,更不同于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而是立足中国国情、符合科学社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探索、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开创的强国富民的正确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同于苏联模式,更不同于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而是立足中国国情、符合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建设道路。其原创性主要表现在: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相结合;坚持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解决了中国的发展问题,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原创价值 改革开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索和确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思考 被引量:3
14
作者 陈雪薇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42-47,共6页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从探索到确立,经历了一个长过程,这个过程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建设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它集中了全国工人、农民、知识分子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凝聚了以毛泽东、邓小平为核心的两代中共中央领导集...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从探索到确立,经历了一个长过程,这个过程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建设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它集中了全国工人、农民、知识分子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凝聚了以毛泽东、邓小平为核心的两代中共中央领导集体的智慧,也体现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正确评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对这条道路的探索,科学地阐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开创新道路的标志和内涵,将有助于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在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不移地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继续前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毛泽东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一届三中全会 基本路线 邓小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教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认知认同现状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瑜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3-15,共3页
调查表明,高校教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总体认知情况良好,对其性质的认识较为清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较高程度的认同,对其组成部分、基本结构的认同存在差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一定的政治认同、情感认同。当... 调查表明,高校教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总体认知情况良好,对其性质的认识较为清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较高程度的认同,对其组成部分、基本结构的认同存在差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一定的政治认同、情感认同。当前存在的问题有:受错误思潮影响,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认识不全面、不深刻;对受时间影响对各组成部分的认同呈现差异,对马列主义指导地位的认识有待提高;对党的领导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计划的兴趣有待增强。应加强错误思潮管理,全面提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知晓;巩固马列主义指导地位,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认同;强化政治认同,科学认识党的领导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高校教师 认知认同 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马克思主义视角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永贵 吴锦春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3年第6期11-15,共5页
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重要理论渊源,全面把握了文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系统地为走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提供了世界观与方法论的指导,正确地阐述了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为人民服务的价... 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重要理论渊源,全面把握了文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系统地为走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提供了世界观与方法论的指导,正确地阐述了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为人民服务的价值旨归。同时,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在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以及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指导方针上不断赋予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与时代化的特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就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理论渊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中的资本逻辑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爱敏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CSSCI 2015年第4期28-32,共5页
欲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必须破除对社会主义框架内的资本逻辑的误解和对西方资本主义框架内资本逻辑的迷信,正确认识资本逻辑的本质及其在当代世界的影响力,科学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资本逻辑的关系,澄明全面深化改革阶... 欲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必须破除对社会主义框架内的资本逻辑的误解和对西方资本主义框架内资本逻辑的迷信,正确认识资本逻辑的本质及其在当代世界的影响力,科学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资本逻辑的关系,澄明全面深化改革阶段中国继续利用资本逻辑的风险性和客观必然性,以及通过全面深化改革使资本逻辑更好地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 资本逻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鲜明的中国特色 被引量:1
18
作者 谷春祥 杨淼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3期82-86,共5页
党的十七大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作出了新的明确概括。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鲜明特色形成发展的立足点,时代特征和国际形势的变化是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鲜明特色的外部条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党的十七大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作出了新的明确概括。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鲜明特色形成发展的立足点,时代特征和国际形势的变化是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鲜明特色的外部条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鲜明特色具体表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立足点 外部条件 特色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内涵及世界意义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森林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0年第4期20-24,共5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创造,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当代中国实际情况和当代世界发展变化相结合的辉煌硕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途径,包含着中国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创造,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当代中国实际情况和当代世界发展变化相结合的辉煌硕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途径,包含着中国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拓了社会主义发展的崭新境界,具有十分重要的世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科学内涵 世界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灌输理论视域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大众认同
20
作者 阮斌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64-67,共4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过程中形成的成果。党的十八大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内涵进行了完善,并强调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要反对"老路&qu...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过程中形成的成果。党的十八大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内涵进行了完善,并强调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要反对"老路"又要反对"邪路"的干扰,这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大众认同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灌输理论是被实践证明了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形势下,我们要正确理解并运用灌输理论,提高灌输主体的专业性,增强与灌输客体的互动性,实现灌输方法的多样性,充分发挥灌输理论在提升我国人民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输理论 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道路 大众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