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1篇文章
< 1 2 4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价值与世界共同行政价值的关系探究
1
作者 薛刚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0-16,共7页
世界共同行政价值是人类对公共行政的共识性期望与追求,包含民主、公平、法治、公开等价值理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价值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统领下,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我国行政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得以形成,是人民至上、... 世界共同行政价值是人类对公共行政的共识性期望与追求,包含民主、公平、法治、公开等价值理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价值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统领下,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我国行政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得以形成,是人民至上、民主、公平和法治等理念的统一。世界共同行政价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价值在总体上形成了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在具体内涵上既有重合,又相互补充。处理好二者关系应分类探讨、差异施策:持续贯彻民主公平观,落实行政法治理念;吸收共同行政价值的公开理念,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价值内涵;坚持人民至上观,为世界共同行政价值增添中国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价值 世界共同行政价值 共性与个性 行政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的根本立场 被引量:2
2
作者 陈汉文 张笛 韩洪灵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8,共6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再次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是党执政兴国最大的底气,是党立于不败之地的强大根基。作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推动国家...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再次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是党执政兴国最大的底气,是党立于不败之地的强大根基。作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应始终立足于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做好国家财产的看门人、经济安全的守护者、人民权益的维护者。本文首先围绕马克思主义人民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以人为本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阐述“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内涵。在此基础上,本文从审计服务人民服务国家的外在现实需求和自身能力供给视角,系统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以人民为中心这一根本立场的生成基础、价值意蕴及其实现路径,以期推动新时代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人民为中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 思想内涵 生成基础 价值意蕴 实现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个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内在逻辑 被引量:2
3
作者 杨金卫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5-53,共9页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一百多年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奋斗中,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40多年,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现代化建设实际相结合,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地从理论上和实践上丰富发展了科学社...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一百多年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奋斗中,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40多年,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现代化建设实际相结合,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地从理论上和实践上丰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新路,用一系列重大成就书写了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中国篇章”。纵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伟大历史进程,蕴涵贯穿着极其深刻的理论创新逻辑、历史发展逻辑、实践探索逻辑、目标导向逻辑、价值追求逻辑,极大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规律性认识,更加彰显了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和价值旨归。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始终坚持以党的创新理论为指导,坚持以“两个结合”推动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奋力谱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辉煌新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个结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创新逻辑 历史发展逻辑 实践探索逻辑 目标导向逻辑 价值追求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质态社会行政价值散论——兼论“中国特色科学社会主义” 被引量:5
4
作者 乔耀章 芮国强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4-52,282-283,共9页
行政价值是价值在行政领域的具体表现,决定于政治价值,政治价值则是总体社会价值的子系统。多质态的社会存在,决定着多质态的总体社会价值或社会总体价值,进而决定着作为子子系统的行政价值多层面的特质及其生态。然而,行政价值的实现... 行政价值是价值在行政领域的具体表现,决定于政治价值,政治价值则是总体社会价值的子系统。多质态的社会存在,决定着多质态的总体社会价值或社会总体价值,进而决定着作为子子系统的行政价值多层面的特质及其生态。然而,行政价值的实现与提升程度,对于政治价值、总体社会价值的实现与提升有着极其重要的理论、实践、实际价值与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质态社会 行政价值 科学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理论支柱与实践典范——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 被引量:4
5
作者 陈石 袁同凯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6-35,共10页
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引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前行的理论灯塔与实践标杆,深刻阐释了文化在国家进步和民族复兴中的核心作用,为新时代的文化繁荣发展指明了航向。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实现文化强国、保障文化安全、增强文化自信,以及... 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引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前行的理论灯塔与实践标杆,深刻阐释了文化在国家进步和民族复兴中的核心作用,为新时代的文化繁荣发展指明了航向。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实现文化强国、保障文化安全、增强文化自信,以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持和行动指南。通过全面展现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核心地位和作用,彰显其对促进文化繁荣兴盛、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深远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化及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9
6
作者 刘华才 黄红发 +1 位作者 黄颂 左建桥 《湖北社会科学》 2006年第10期20-22,共3页
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发展潮流和客观趋势。它不仅改变着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的格局,而且极大地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全球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形成既有不利影响,也有积极影响。要实现全球化对价值观的积极影响,必须逐步实现社... 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发展潮流和客观趋势。它不仅改变着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的格局,而且极大地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全球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形成既有不利影响,也有积极影响。要实现全球化对价值观的积极影响,必须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适合时代要求的、科学的价值导向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生幸福的价值自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自信 被引量:5
7
作者 罗建文 赵嫦娥 李惠阳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11-117,共7页
人类的价值实践是一个不断地从价值自发经过价值自觉向价值自由迈进的辩证否定的价值实践过程,从低级的价值自发向高级的价值自觉和价值自由不断前进,这是人类价值实践发展的总的规律。价值自觉源自理性的价值认知,高度的价值自觉铸就... 人类的价值实践是一个不断地从价值自发经过价值自觉向价值自由迈进的辩证否定的价值实践过程,从低级的价值自发向高级的价值自觉和价值自由不断前进,这是人类价值实践发展的总的规律。价值自觉源自理性的价值认知,高度的价值自觉铸就充分的价值自信。坚定和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自信只能靠全体国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觉认同和自愿信奉,唯一可靠的就是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的理论体系才是他们最关心并自觉认同和自愿信奉的硬道理。着力改善民生、最大限度地实现民生幸福是坚定和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自信的根本出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 自觉 自信 民生 幸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思考 被引量:8
8
作者 张思军 邓淑华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14-116,共3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意识、价值意识和实践精神的统一,是党的各种主张的集中概括,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明确价值观主体、价值观目标和价值观功能这三个维度,作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对社会主义的价值理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意识、价值意识和实践精神的统一,是党的各种主张的集中概括,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明确价值观主体、价值观目标和价值观功能这三个维度,作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对社会主义的价值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应该是富强、公平、正义、和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 理论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人民性的价值哲学阐释 被引量:6
9
作者 万光侠 夏锋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1-18,共8页
人民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规定与价值特性。以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为视角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人民性,即从人的需要、主体性、全面发展等维度,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人民性的价值前提与基础,并从制度设计、运行、完善等方... 人民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规定与价值特性。以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为视角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人民性,即从人的需要、主体性、全面发展等维度,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人民性的价值前提与基础,并从制度设计、运行、完善等方面,探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人民性实现的人本价值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价值 人民 人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的渊源、特征与价值意蕴 被引量:6
10
作者 杜艳艳 董贵成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5-11,共7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法学思想与当代中国法治建设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法制思想发展的新阶段、新成果。从纵向看,它包括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共历代领导集体的法治思想。从横向看,这一思想体系回答了什么是社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法学思想与当代中国法治建设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法制思想发展的新阶段、新成果。从纵向看,它包括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共历代领导集体的法治思想。从横向看,这一思想体系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法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法制,什么是依法治国、如何实现依法治国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推动中国实现了从"法制"到"法治"的转变。党的十八大将"法治"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央关于"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等新理念新提法,都具有十分丰富的价值意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 渊源 特征 价值意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探微 被引量:5
11
作者 黄岩 陈伟宏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9-32,共4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提炼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前提,而对核心价值理念的提炼必须遵循阶级性和普世性、民族性和时代性、深刻性和通俗性这三个方面相统一的原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应该由"公正"、"...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提炼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前提,而对核心价值理念的提炼必须遵循阶级性和普世性、民族性和时代性、深刻性和通俗性这三个方面相统一的原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应该由"公正"、"友爱"、"发展"、"和谐"这四个基本理念组成。在这一理性集合体中,"公正"是价值基石,"友爱"是必然要求,"发展"是永恒主题,"和谐"是理想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理念 公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价值、内涵与路径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健清 贾凌昌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0-72,共3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由于实现了当下关注和未来关照、本质内涵与外延拓展、宏观设计与具体路径的统一,因此有着不可多得的深层价值。要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必须将其内涵分解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四个维度才有可能。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价值 内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价值目标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承宗 张忠良 谢翠蓉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52-155,共4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蕴涵有丰富的价值目标,即经济价值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实现经济大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主体价值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实现人民真正当家作主;文化价值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实现文化大繁荣;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蕴涵有丰富的价值目标,即经济价值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实现经济大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主体价值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实现人民真正当家作主;文化价值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实现文化大繁荣;社会价值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实现社会和谐。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价值目标体系,不仅能够使人们更好地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精髓和实质,而且能够使人们更准确地理解党的十七大报告的精神和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价值目标 社会和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民至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价值自觉与自信 被引量:13
14
作者 张静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8-83,共6页
“人民至上”既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价值,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巩固和完善的价值根基。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作出重要论断,向全世界昭示了“中国之治”的坚定自觉与自信。中国... “人民至上”既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价值,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巩固和完善的价值根基。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作出重要论断,向全世界昭示了“中国之治”的坚定自觉与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之所以表现出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就在于其深深植根于人民,反映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充分体现“人民至上”的价值原则和价值追求。在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需要继续强化“人民至上”的价值自觉和自信,唯有如此,才能在制度优势的创造性转化中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根本制度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至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价值根基 价值自觉 价值自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的价值意蕴——作为文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提出与发展 被引量:4
15
作者 马蒙 马新颖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17,共9页
文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及文化自信这一理论命题的提出是历史和逻辑的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涵丰富,有着鲜明的中国特色,其价值核心是以人民为中心。文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什么是中国特色... 文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及文化自信这一理论命题的提出是历史和逻辑的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涵丰富,有着鲜明的中国特色,其价值核心是以人民为中心。文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怎么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认识的深化,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涵的全面把握。我们要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形成逻辑、关系逻辑、支撑逻辑科学把握文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意义与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价值 以人民为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和谐的价值取向探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习裕军 张娟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3-57,共5页
政治和谐是人类对政治生活的美好憧憬,是人类通过不断的政治制度创新,以实现和谐政治理念的奋斗过程,是政治哲学与政治科学共同探求的永恒命题,明确的价值取向对于政治和谐的研究乃至构建均具有根本性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和谐价... 政治和谐是人类对政治生活的美好憧憬,是人类通过不断的政治制度创新,以实现和谐政治理念的奋斗过程,是政治哲学与政治科学共同探求的永恒命题,明确的价值取向对于政治和谐的研究乃至构建均具有根本性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和谐价值取向可以从普世性和规定性两个视角把握,公平正义、民主理性、法治秩序、人本关怀等普世性价值取向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和谐价值取向结构的表层,而在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的统驭下,人民民主、党的领导、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和谐价值取向的实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政治和谐 价值取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青年价值观教育思想探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肖永辉 李雁冰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52-157,共6页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青年价值观教育思想是马克思主义青年观在新时代的重大发展,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我国青年价值观教育实践的理论总结,也是我国青年价值观教育工作的总体指导思...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青年价值观教育思想是马克思主义青年观在新时代的重大发展,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我国青年价值观教育实践的理论总结,也是我国青年价值观教育工作的总体指导思想。应从立德树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创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维护国家总体安全等四个维度完整把握,其主要围绕着"为何要加强青年价值观教育,如何加强青年价值观教育"展开,包括"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我们党的未来和希望";青年是"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鼓励青年勤学苦练、敢于创新创造;帮助广大青年树立远大理想、坚定人生信念;进一步深化对广大青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坚持"党管青年"的重要原则等六项基本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青年价值 教育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作为普世价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被引量:3
18
作者 蒋政 涂秋生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79-183,共5页
西方中心主义的文明观把西方文化直接看做人类共同文化,而忽略了人类文化是各民族-国家文化在世界范围内以世界文化为中介,在既合作又竞争的实践中达成共识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立足于中国国情,以自身的成就证明了人类文化发展路径的多... 西方中心主义的文明观把西方文化直接看做人类共同文化,而忽略了人类文化是各民族-国家文化在世界范围内以世界文化为中介,在既合作又竞争的实践中达成共识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立足于中国国情,以自身的成就证明了人类文化发展路径的多样性,因而获得了"平视西方"的力量和勇气。从这个意义上说,存在着普世价值,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含了普世价值的成分。中国应当在世界舞台上去证明这一点,而不是孤芳自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中心主义 人类文化 世界文化 民族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普世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 被引量:24
19
作者 程浩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88-93,共6页
"以三个倡导"这种开放性的表述鲜明提出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含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的三组价值观念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是一个理性探索、逐步形成共识的过程,既有理论的延续性,又有现... "以三个倡导"这种开放性的表述鲜明提出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含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的三组价值观念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是一个理性探索、逐步形成共识的过程,既有理论的延续性,又有现实针对性,需要准确认知和全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是一个自觉行动的过程,需要从理论建设、制度设计、实践转化、宣传教育等方面系统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价值观念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法治思想的价值取向 被引量:2
20
作者 迟方旭 魏钰邦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2023年第3期23-29,共7页
人权具有多维属性,决定了人权法治的多元法律特征,表现为国内法治和国际法治、固有法治和继受法治、形式法治和实质法治、程序法治和实体法治的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法治思想的核心要义基于全面依法治国的宏大叙事背景生成,主要... 人权具有多维属性,决定了人权法治的多元法律特征,表现为国内法治和国际法治、固有法治和继受法治、形式法治和实质法治、程序法治和实体法治的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法治思想的核心要义基于全面依法治国的宏大叙事背景生成,主要体现在立法、执法、司法和守法四个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法治思想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深刻展现和反映了其独特的价值取向,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主体观,优先保障生存权和发展权的内容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发展观和遵循以国际人权法为准则的国际人权治理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人权 人权法治 价值取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