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0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发展模式形成的历史回顾 被引量:1
1
作者 綦玉帅 夏东民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1-34,共4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发展模式是中国共产党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立足中国基本国情,反映时代发展要求,为解决当代中国现实和未来长远发展问题而构建的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范式。中国共产党是这一发展模式的奠基者、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发展模式是中国共产党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立足中国基本国情,反映时代发展要求,为解决当代中国现实和未来长远发展问题而构建的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范式。中国共产党是这一发展模式的奠基者、探索者和创建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发展模式 奠基者 探索者 创建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范性力量的行动逻辑与行为模式探究
2
作者 李梁 《思想战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4-31,共8页
规范性力量也称为价值的力量。在国际政治中,规范性力量是一种可以影响、塑造、改变国际社会其他政治行为体的能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所形成的规范性力量,意味着中国正日益生成一种既不单纯依靠经济手段也不单纯利用军事力量... 规范性力量也称为价值的力量。在国际政治中,规范性力量是一种可以影响、塑造、改变国际社会其他政治行为体的能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所形成的规范性力量,意味着中国正日益生成一种既不单纯依靠经济手段也不单纯利用军事力量,而是通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等观念性力量,影响其他国际行为主体,并引领、规范国际社会活动的能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范性力量遵循的原则是中国与他国处在特定情境中的互动类型的关系逻辑。与欧盟规范性力量采用适当性逻辑指导下的说服、经验学习以及规范模仿等不同的是,中国更注重关系逻辑下的行为示范、协商对话、多边合作的行为模式,它为解决当今世界面临的挑战提出了中国方案,贡献了中国智慧,并正在展现旺盛生命力和光明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规范性力量 行动逻辑 行为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两种观察视角——兼论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关联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君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0-58,共9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和实际、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正确道路,其根本原则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由此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健康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和实际、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正确道路,其根本原则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由此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健康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近现代以来我国政治建设长期内生性演化的成果,是对世界政治格局演变作出的一种回应,也是新征程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全过程人民民主既是一种新的政治发展理念,也是具体的政治制度实践。从制度实践的角度看,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持续探索的实践结晶,代表了新时代以来人民民主的最新形态。从重大理念的角度看,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在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过程中得出的民主新认识,是新征程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遵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政治发展道路 全过程人民民主 社会主义民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历史观视域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俞婷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11,共4页
作为一种观察历史发展趋势和社会运动规律的思维方法,大历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具体应用和创新发展,具有深邃的历史视野、宽广的世界眼光和鲜明的实践品格三重特征。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将其置于深邃宽广的大... 作为一种观察历史发展趋势和社会运动规律的思维方法,大历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具体应用和创新发展,具有深邃的历史视野、宽广的世界眼光和鲜明的实践品格三重特征。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将其置于深邃宽广的大历史观视域下,坚持守正性与创新性、整体性与阶段性相统一的基本遵循,在具体实践中统筹好“两个大局”,以大历史观为科学指引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历史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科学内涵 基本遵循 实践要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个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内在逻辑 被引量:2
5
作者 杨金卫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5-53,共9页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一百多年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奋斗中,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40多年,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现代化建设实际相结合,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地从理论上和实践上丰富发展了科学社...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一百多年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奋斗中,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40多年,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现代化建设实际相结合,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地从理论上和实践上丰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新路,用一系列重大成就书写了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中国篇章”。纵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伟大历史进程,蕴涵贯穿着极其深刻的理论创新逻辑、历史发展逻辑、实践探索逻辑、目标导向逻辑、价值追求逻辑,极大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规律性认识,更加彰显了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和价值旨归。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始终坚持以党的创新理论为指导,坚持以“两个结合”推动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奋力谱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辉煌新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个结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创新逻辑 历史发展逻辑 实践探索逻辑 目标导向逻辑 价值追求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科学社会主义发展模式多样性的统一——兼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被引量:3
6
作者 邵夏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27-131,共5页
马克思认为社会主义发展模式具有单一性,列宁则认为具有多样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起因于对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多样性探索。然而,承认社会主义发展模式具有多样性会带来一个理论上的难题,即社会主义有没有它的判断标准?这就需要对社会主... 马克思认为社会主义发展模式具有单一性,列宁则认为具有多样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起因于对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多样性探索。然而,承认社会主义发展模式具有多样性会带来一个理论上的难题,即社会主义有没有它的判断标准?这就需要对社会主义作概念辨析,区别不同意义上的社会主义,从中揭示出科学社会主义的制度特征及其基本原则,从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合理性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社会主义 发展模式 多样性社会主义本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和谐的发展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模式的巨大创新 被引量:1
7
作者 周淼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0-82,共3页
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理论的提出,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一步成熟和完善,我党对西方先工业化国家的传统发展模式和前苏联发展模式的根本性创新,开创了一条社会主义现代化崭新的科学、和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理论的提出,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一步成熟和完善,我党对西方先工业化国家的传统发展模式和前苏联发展模式的根本性创新,开创了一条社会主义现代化崭新的科学、和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发展模式 科学 和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哲学社会科学之“中国特色”:基本内涵、发展历程与未来展望
8
作者 杜宏巍 《湖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15,共11页
哲学社会科学的“中国特色”是一个极具时代意义和学术价值的研究议题,研究其内涵及发展历程具有理论与实践的双重价值向度。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之“中国特色”,以马克思主义指导为根本标志,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核心遵循,以人民... 哲学社会科学的“中国特色”是一个极具时代意义和学术价值的研究议题,研究其内涵及发展历程具有理论与实践的双重价值向度。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之“中国特色”,以马克思主义指导为根本标志,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核心遵循,以人民为中心为内在要义,以继承性与民族性为生发根基,以原创性与时代性为本质特征,以系统性与专业性为重要支柱。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经历步入新局面阶段、补课与探索阶段、拓展和提升阶段,以及凸显中国特色阶段,实现了从传统到现代、从封闭到开放、从学习借鉴到自主创新的深刻变革。但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事业也面临着系统性的多重挑战,需要从多维度、多方法、多路径综合施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社会科学 中国特色 基本内涵 发展历程 未来展望 哲学社会科学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过程人民民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内源式发展道路
9
作者 李笑宇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3-42,共10页
民主是现代政治发展的主要目标。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实现内源式政治发展应当具备独立的领导核心、制定合理的战略、应对多元的挑战、选择改革的路径。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最新形态,反映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民主是现代政治发展的主要目标。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实现内源式政治发展应当具备独立的领导核心、制定合理的战略、应对多元的挑战、选择改革的路径。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最新形态,反映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走出了一条内源式的发展道路。这条道路的总体逻辑是中国共产党统筹总揽现代化进程,立足于经济社会发展和现实治理需要,通过宏观主导与微观调适的渐进改革路径推动民主政治的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并维系秩序的相对稳定。它确立了以政党力量为主导的领导主体,实行了以发展绩效为导向的发展战略,实施了以统筹兼顾为核心的应变策略,选择了以渐进变革为原则的改革路径,实现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过程人民民主 政治发展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式现代化 内源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与自由资本主义发展模式之比较 被引量:7
10
作者 俞思念 赵大朋 《学习论坛》 2010年第4期9-13,共5页
金融危机在美国的爆发以及在世界范围的蔓延证明了以私有化、市场化和自由化为特点的自由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的不足与缺陷,进一步削弱了这种发展模式的生命力,破除了世界各国对单一化发展模式的迷信。中国在应对金融危机中的良好表现增强... 金融危机在美国的爆发以及在世界范围的蔓延证明了以私有化、市场化和自由化为特点的自由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的不足与缺陷,进一步削弱了这种发展模式的生命力,破除了世界各国对单一化发展模式的迷信。中国在应对金融危机中的良好表现增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外在吸引力,向世人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所具有的独特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危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 自由资本主义发展模式 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科学发展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真 周健人 《探索》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7,共4页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与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同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范畴。科学发展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表现为一系列关于发展思想的...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与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同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范畴。科学发展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表现为一系列关于发展思想的展开,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四个坚定不移"是这种规律性认识的集中体现,是新世纪新阶段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遵循的重大原则。科学发展观也是继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科学指南,以其抓好党的自身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化了对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的党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科学发展 丰富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发展观与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哲学 被引量:4
12
作者 梁树发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6,共4页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科学发展观后,理论界反响热烈,纷纷展开了各种角度的解读和研究。我们认为,从哲学角度的解读和研究尤为必要,因为只有从这个角度入手,才能把握科学发展观在党的理论体系中的确切定位,才能真正把科学发展观理...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科学发展观后,理论界反响热烈,纷纷展开了各种角度的解读和研究。我们认为,从哲学角度的解读和研究尤为必要,因为只有从这个角度入手,才能把握科学发展观在党的理论体系中的确切定位,才能真正把科学发展观理解为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也才能够准确地阐明它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中继往开来的历史地位。为此,本刊组织专家学者对这个重要问题从哲学的各个角度展开笔谈,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科学发展 哲学 马克思主义中国 科学观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绿色发展思想的科学内涵与理论创新 被引量:22
13
作者 何爱平 安梦天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4-93,共10页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绿色发展思想是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指导思想。习近平的绿色发展思想是在吸收中华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思想,总结西方国家的经验教训,结合国内国际时代潮流的基础上形成的。...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绿色发展思想是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指导思想。习近平的绿色发展思想是在吸收中华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思想,总结西方国家的经验教训,结合国内国际时代潮流的基础上形成的。习近平绿色发展思想以绿色财富观和绿色生产力理论为出发点和理论基础,以绿色产业体系构建为动力和支撑,以绿色发展方式转型为实施途径,并通过建章立制即完善绿色制度体系保障绿色发展的实施与落实。习近平的绿色发展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经济发展理论的重大创新,同时也对我国建设美丽中国与世界其他发展中国家践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时代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新时代 绿色发展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学俭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6,共2页
党的十七大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分析了国际国内形势的新变化,总结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和宝贵经验,要求全党同志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 党的十七大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分析了国际国内形势的新变化,总结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和宝贵经验,要求全党同志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牢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大会进一步明确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提出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为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中共兰州大学党委组织专家学者进行了探讨。本刊选择了其中的七篇予以发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科学发展 精神实质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旗帜 学习 科学内涵 理论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人类发展模式创新 被引量:3
15
作者 余金成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3-27,共5页
学界关于"中国模式"的研究成果不乏深刻见解,但很多都忽略了其最为根本的社会主义性质;而恰恰是后者决定了"中国模式"的创新意义及历史必然性:它针对现代资本主义矛盾形成必要性,吸纳人类现代文明成果形成可能性,... 学界关于"中国模式"的研究成果不乏深刻见解,但很多都忽略了其最为根本的社会主义性质;而恰恰是后者决定了"中国模式"的创新意义及历史必然性:它针对现代资本主义矛盾形成必要性,吸纳人类现代文明成果形成可能性,借助中国改革实践的渐进发展形成现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人类发展模式 市场经济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对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继承与发展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宇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3-77,共5页
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对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最重要的继承与发展在于: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正确的立场和价值观、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分配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理... 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对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最重要的继承与发展在于: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正确的立场和价值观、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分配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理论、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的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基本原则 继承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锚定建成文化强国战略目标 不断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7
《中国注册会计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7-8,共2页
中共中央政治局10月28日下午就建设文化强国进行第十七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要锚定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坚持马克思主义这一根本指导思想,植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顺应信息技术发展潮流,不断发... 中共中央政治局10月28日下午就建设文化强国进行第十七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要锚定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坚持马克思主义这一根本指导思想,植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顺应信息技术发展潮流,不断发展具有强大思想引领力、精神凝聚力、价值感召力、国际影响力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断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筑牢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文化根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共中央总书记 集体学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信息技术发展 文化强国战略 锚定 根本指导思想 文化根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模式与生活方式的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审视 被引量:2
18
作者 周银超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1-14,共4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向现代化的理论和实践创新成果,是中国社会发展模式和生活方式的有机统一。新中国建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现代化建设进行了艰辛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现代化发展模式经历曲折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向现代化的理论和实践创新成果,是中国社会发展模式和生活方式的有机统一。新中国建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现代化建设进行了艰辛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现代化发展模式经历曲折甚至中断。改革开放后,随着小康社会建设的推进,作为一种现代化生活方式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现端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及其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在发展模式层面上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世纪以来,随着信息化的深度发展和人的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作为一种现代化生活方式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深化,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理论和中国梦是实现发展模式和生活方式有机统一的典范。社会主义现代化是通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来实现的,这一道路应该是发展模式与生活方式的有机统一,其最终目标是超越资本主义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现代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发展模式 生活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发展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历史地位 被引量:4
19
作者 侯远长 《学习论坛》 2009年第2期10-14,共5页
党的十七大第一次把科学发展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它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 党的十七大第一次把科学发展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它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开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坚持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就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科学发展 历史地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发展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历史地位 被引量:2
20
作者 卞敏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9,126,共5页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的理论创新成果,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形态。中共十七大报告首次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的理论创新成果,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形态。中共十七大报告首次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统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作为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其历史地位具有战略性、前瞻性、开拓性等三个重要理论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体系 历史地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