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07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内涵及其相互关系 被引量:6
1
作者 李桂花 张建光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92-96,129,共5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主要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四个层面。这四个层面的生态文明建设共同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体系,它们互为条件、相互依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主要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四个层面。这四个层面的生态文明建设共同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体系,它们互为条件、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不可分割。其中,经济层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着力点,政治层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点,文化层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聚焦点,社会层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落脚点。因此,为实现美丽中国永续发展,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基本内涵 相互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析 被引量:7
2
作者 张荣华 原丽红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1-16,共6页
中国有着非常丰富的生态文明的本土资源,它是我们需要加以承续、挖掘的深厚土壤。中国生态危机与各种社会转型矛盾相纠结,具有极强的特殊性,没有能够照搬的直接经验,只能从当下中国的问题中寻求突破口。立足中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有着非常丰富的生态文明的本土资源,它是我们需要加以承续、挖掘的深厚土壤。中国生态危机与各种社会转型矛盾相纠结,具有极强的特殊性,没有能够照搬的直接经验,只能从当下中国的问题中寻求突破口。立足中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中国现代化的历史选择和现实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建设 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选择 被引量:6
3
作者 王冠文 王丹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8-53,共6页
生态文明作为一种崭新的文明形态,它是人类在改造自然从而顺应自然的过程中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所作的全部努力和所取得的全部成果,它表征着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进步状态。党的十九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理论... 生态文明作为一种崭新的文明形态,它是人类在改造自然从而顺应自然的过程中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所作的全部努力和所取得的全部成果,它表征着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进步状态。党的十九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理论层面报告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生态文明建设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经过五年气势磅礴的伟大实践之后,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的今天,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在理论思考和实践举措上均有了重大创新。文章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背景下,揭示了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新时代生态文明的必然选择,指出了生态文明建设所面临的困境,由此提出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三点战略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建设 新时代社会主义 战略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十八大精神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基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社会主义文化创新 被引量:1
4
作者 夏东民 王焕成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3年第A11期54-56,共3页
十八大报告所论及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具有有机整体性、统领全局性和历史发展性的生态文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继承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弘扬传承了中国传统生态思想,完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又一次理论飞跃,... 十八大报告所论及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具有有机整体性、统领全局性和历史发展性的生态文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继承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弘扬传承了中国传统生态思想,完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又一次理论飞跃,十八大报告所论及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体现了新的价值诉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八大精神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生态文明建设 价值诉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
5
作者 袁银传 王喜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41-241,共1页
《马克思主义视域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指出,无论是作为新的文明形态,还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构成部分,就本质而言,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状态的重要表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成就举世瞩目,但是GDP的连... 《马克思主义视域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指出,无论是作为新的文明形态,还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构成部分,就本质而言,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状态的重要表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成就举世瞩目,但是GDP的连续增长却是以资源能源的大量消耗与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为代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视域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袁银传 王喜 书介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专栏
6
作者 宋献中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共1页
主持人语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深刻阐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新的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生态文明建设 专栏 精神 学习 生活需要 总书记 习近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内政治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在逻辑
7
作者 孙成武 盛莉莉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共9页
“党内政治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提出的两个重大命题,为新时代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文化上的战略设计和路径。虽然党内政治文化与... “党内政治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提出的两个重大命题,为新时代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文化上的战略设计和路径。虽然党内政治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主要价值功能分别服务于党的建设和国家建设,是两种各自相对独立的文化形态,但两者又是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具有高度的历史和现实的内在统一性。在生成逻辑上,二者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以革命文化为源头;在价值逻辑上,二者都将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作为核心内容,都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价值取向;在发展逻辑上,二者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共同引领和推动着当代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内政治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党的建设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教材建设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的几点思考
8
作者 田心铭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5-92,共8页
加快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材建设,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教材体系。“指导”的科学内涵,是坚持好、运用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找立场、找观点、找方法,还是找个别词句,是两种不同的认识和态度。以为引用有... 加快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材建设,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教材体系。“指导”的科学内涵,是坚持好、运用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找立场、找观点、找方法,还是找个别词句,是两种不同的认识和态度。以为引用有关本学科具体对象的论述就是坚持“指导”,找不到这样的论述就无法坚持“指导”,是把马克思主义仅仅当成了学术资源,而不是当作指导思想。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形态论,防止和克服历史唯心主义“一般社会”论的影响,把问题摆到一定的社会形态中去分析,不能从虚构的“一般社会”出发讨论问题。建构中国自主教材体系,必须坚持自信自立,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由中国人自己来解答各学科中的问题,建构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管理科学等在内的当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和教材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材建设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教材体系 指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论的再回忆--兼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五位一体”总体目标 被引量:7
9
作者 刘思华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3-41,共9页
从生态文明思想发展史的视角,回忆作者创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科学理论的认识过程与基本见解。本文从四个方面梳理论述:创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学说,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阐述,探索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道路,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关键词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新学说 新道路 新时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另一种反思:走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两难境地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家俊 余莉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0-24,共5页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做了总体规划和全面部署。落实新战略必须直面那些对生态文明建设产生重大影响的深层问题,包括人与生态、科学技术与生态、工业化与生态等问题。基于此,我刊组织本期"生态文明建设专...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做了总体规划和全面部署。落实新战略必须直面那些对生态文明建设产生重大影响的深层问题,包括人与生态、科学技术与生态、工业化与生态等问题。基于此,我刊组织本期"生态文明建设专题研究",以期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深入和有启发性的解读。刘家俊教授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两难困境出发,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以人的整体发展和幸福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生态"必须面对人类生存发展的需求;科学技术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撑,对于科学技术,我们既要发展又要控制: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必须走"生态导向"的新型工业化之路,实现工业生产的生态转向。余莉博士从马克思实践生态观的发端为切入点,分析了马克思的生态思想,认为马克思实践生态观分为三个向度,分别是唯物主义向度、自我意识能动向度和实践批判向度。整组专题对于我们理解和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有较好的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生态文明建设 专题 两难 实践批判 科学技术 人类生存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文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抉择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海新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0-24,共5页
生态文明的特征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传统社会主义采用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和严格的行政命令制,悖逆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规律,导致了生态悲剧。我国在半个多世纪的传统工业化历程中所造成的生态困境,引发我们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生态文明的特征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传统社会主义采用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和严格的行政命令制,悖逆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规律,导致了生态悲剧。我国在半个多世纪的传统工业化历程中所造成的生态困境,引发我们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与思考。当今世界正处于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过渡和转变的时期,生态文明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抉择,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 传统社会主义 生态悲剧 工业文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文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视野
12
作者 韩振峰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7-21,共5页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而且将其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这不仅标志着我们党对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而且将其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这不仅标志着我们党对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布局的新视野,而且也标志着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尤其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已经达到了一个新水平。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是在我国社会发展的现实条件下作为国家行为实现的。从十六大到十八大,生态文明建设从理念到理论,从理论形态到理论体系,历届中央全会都从根本上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战略指导思想,凸显了中国共产党的核心领导力量,表明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世界范围内对人类文明的创造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社会主义建设规律 中国共产党 “五位一体” 创造性贡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理论逻辑 被引量:12
13
作者 王太明 王丹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62-169,共8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设更加成熟定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制度,实现美丽中国的伟大实践。从纵向和横向双重视角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以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为理论基石,以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设更加成熟定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制度,实现美丽中国的伟大实践。从纵向和横向双重视角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以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为理论基石,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思想为文化积淀,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思想为理论传承,以西方马克思主义生态批判理论为理论镜鉴。深入研究并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理论逻辑,对于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理论基础,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理论自信和道路自信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生态文明 制度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凤华 周敏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38-41,共4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主要内容包括:人民群众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力量源泉,要依靠科学技术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要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法治化轨道,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世界各国人民的通力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主要内容包括:人民群众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力量源泉,要依靠科学技术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要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法治化轨道,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世界各国人民的通力合作。要从社会主义各种文明的辩证关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以及社会发展规律的高度来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化建设的战略选择 被引量:6
15
作者 赵美玲 滕翠华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02-108,共7页
生态文化的兴起,源于现代化进程中生态危机的加剧以及对现代文化生态缺失的反思与批判。深入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化建设,对于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培育生态文化价值观、凝聚和谐社会力量等将发挥积极的作... 生态文化的兴起,源于现代化进程中生态危机的加剧以及对现代文化生态缺失的反思与批判。深入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化建设,对于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培育生态文化价值观、凝聚和谐社会力量等将发挥积极的作用。树立和弘扬生态价值观、创新生态文化建设的制度体系、加强生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繁荣与发展、构建生态文化教育与传播体系、建立全球生态文化的合作机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化建设的重要战略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生态文化 绿色发展 战略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越与拓展--生态文明视野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观 被引量:3
16
作者 周苏玉 张丰清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21-124,共4页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的最高级文明形态,是对人类文明发展经验的科学总结。无论从人类文明形态发展史的角度来说,还是从现代人类文明结构的角度来说,或是从人类同自然的关系来说,包含生态文明的中国特色社...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的最高级文明形态,是对人类文明发展经验的科学总结。无论从人类文明形态发展史的角度来说,还是从现代人类文明结构的角度来说,或是从人类同自然的关系来说,包含生态文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观都是对传统社会主义观的继承与拓展。生态文明视野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观,不仅在学术上对科学社会主义进行了理论创新,也在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全球问题特别是中国具体国情结合起来,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前景,为社会主义回应全球性问题提供了新的广阔空间,给未来社会主义指明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理论的发展进程 被引量:5
17
作者 徐鸿武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3-38,共6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可归结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建设包括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这四大文明建设的理论是由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四届领导人创立并逐步拓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可归结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建设包括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这四大文明建设的理论是由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四届领导人创立并逐步拓展形成的。回顾这四大文明理论的发展进程,有利于把握文明建设的规律,提高文明建设的自觉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 物质文明 精神文明 政治文明 生态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三题——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价值构建研究之二 被引量:5
18
作者 苏星鸿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6-20,134,共5页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文明范式发展的至高形态。中共十八大把生态文明上升为"五位一体"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转型的又一次与时俱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和...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文明范式发展的至高形态。中共十八大把生态文明上升为"五位一体"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转型的又一次与时俱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和人类生态文明普遍要求相结合的产物。深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内涵和实质,全面分析其成就和问题,认真探索其战略和前景,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研究的三个核心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生态文明 内涵与实质 成就与问题 战略与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路径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19
作者 杨昌媛 《绿色中国》 2025年第4期190-192,共3页
本文探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路径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分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体系的理论基础与实践路径。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发展,重点阐述了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理论起点、历史前提和现实条件,探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 本文探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路径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分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体系的理论基础与实践路径。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发展,重点阐述了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理论起点、历史前提和现实条件,探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影响,并提出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未来路径,以期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体系在新时代取得新的进展,促进生态文明与社会治理深度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 生态文明建设 绿色发展 环境保护 社会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文化特征及其文化生态建设 被引量:4
20
作者 邹升平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39-42,68,共5页
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形成与发展具有一定的制约和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独特的制度文化与瑞典社会民主主义制度的文化机理和实践困境形成了鲜明对比,必须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文化生态建设,以应对来自国内外... 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形成与发展具有一定的制约和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独特的制度文化与瑞典社会民主主义制度的文化机理和实践困境形成了鲜明对比,必须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文化生态建设,以应对来自国内外的制度文化安全风险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文化 文化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