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27篇文章
< 1 2 18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探索的历程及经验 被引量:4
1
作者 杨德山 刘鑫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10,2,共6页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进行了艰辛的探索。按主要特征分期,这一探索过程可分为五个颇具特色的阶段,即"从新民主主义道路的短暂尝试向社会主义道路的迅速转变""吸...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进行了艰辛的探索。按主要特征分期,这一探索过程可分为五个颇具特色的阶段,即"从新民主主义道路的短暂尝试向社会主义道路的迅速转变""吸取苏联教训,独立自主探索新道路""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路""‘中国模式’的现代化道路基本成形""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70年艰辛探索的根本经验就是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内在逻辑 被引量:9
2
作者 邓磊 张翟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7-63,共7页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贯穿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逻辑主线。马克思恩格斯以资本主义现代化为背景,从现代化造就的世界历史性出发,描绘了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图景,并为东方国家走向共产主义提出了东方社会理论。中...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贯穿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逻辑主线。马克思恩格斯以资本主义现代化为背景,从现代化造就的世界历史性出发,描绘了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图景,并为东方国家走向共产主义提出了东方社会理论。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恩格斯的东方社会理论中国化,并以此为指导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把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作为奋斗目标,赓续不断。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时,以人民为中心、共同富裕、协调发展、和谐共生、和平发展已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价值取向。从马克思恩格斯现代化思想的理论逻辑、中国共产党探索现代化的实践逻辑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价值逻辑三个方面形成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内在逻辑,诠释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必然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新时代 初级阶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成熟定型的政党领导逻辑
3
作者 张等文 刘绍覃 《求实》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17,M0003,共15页
任何具有生命力的制度都必然经历从萌芽探索到成熟定型的发展过程。制度体系是否完备、制度优势能否充分彰显、治理效能能否有效释放,是衡量一项制度是否成熟定型的关键维度。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创建、... 任何具有生命力的制度都必然经历从萌芽探索到成熟定型的发展过程。制度体系是否完备、制度优势能否充分彰显、治理效能能否有效释放,是衡量一项制度是否成熟定型的关键维度。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创建、改革、完善与成型,始终遵循着政党领导的独特发展逻辑。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缔造者和引领者,既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日益健全和完善注入强大动力,也是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行稳致远的坚强领导核心。党的领导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从奠基到成熟定型的全过程,既是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政治前提,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政治保证。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理论优势等源源不断地转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持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朝着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方向稳步迈进,不断开拓“中国之治”的新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党的领导 中国现代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制度成熟定型 制度体系 制度优势 治理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的政治根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超越性特征和历史优势
4
作者 郑丽娟 何友鹏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25,共11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政治根基,造就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奇迹,没有这个前提和基础,就不会有中国式现代化。中国经济建设需要坚持在“守正”中“创新”,守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这个根基,不断巩固夯实中国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政治根基,造就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奇迹,没有这个前提和基础,就不会有中国式现代化。中国经济建设需要坚持在“守正”中“创新”,守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这个根基,不断巩固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根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经验和发展智慧的制度凝结,有着明确的问题导向性、整体的目标合理性、鲜明的人民主体性、切实的希望可得性、科学的系统自洽性等诸多层面的超越性特征。这种超越性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持续发挥巨大政治制度能量,越来越显示出其“全面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真正代表全体人民利益”“凝聚最大社会共识,推动社会和谐发展”“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集中力量办大事”“自我纠错的勇气和魄力,渐进改革的智慧和使命担当”“立足世界历史的格局,怀抱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想信念”的系统性力量和独特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使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呈现鲜明的样态异质性和道路差异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社会主义属性的政治保证,是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的历史之根、优势之源、制度之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政治制度 超越性特征 历史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列宁对苏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探索及其现实启示
5
作者 王淼 李玉才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0-130,311,共12页
列宁成功领导俄国无产阶级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以非凡的魄力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艰辛探索,为开启苏俄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现实基础和有利条件。在理论上,列宁全面论述了苏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理念及建设规律,系统阐明了... 列宁成功领导俄国无产阶级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以非凡的魄力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艰辛探索,为开启苏俄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现实基础和有利条件。在理论上,列宁全面论述了苏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理念及建设规律,系统阐明了苏俄开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方略。在实践中,列宁积极领导苏俄人民实现工业、农业以及包括电气化在内的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努力发展现代化经济,谱写了苏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壮丽篇章。列宁关于苏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探索对于我们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努力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宁 苏俄 社会主义 现代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逻辑主线——基于《资本论》主线视角的探析 被引量:4
6
作者 何爱平 徐艳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7-48,共12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并深入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使“中国式现代化”由政策话语正式升级为具有丰富内涵的学术范畴,将“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逻辑主线是推进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时代化的必然选择。...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并深入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使“中国式现代化”由政策话语正式升级为具有丰富内涵的学术范畴,将“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逻辑主线是推进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时代化的必然选择。《资本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奠基之作,“剩余价值”作为《资本论》的主线,在范围、结构、属性和目的四个维度分别呈现出线索性、枢纽性、宣示性和导引性的理论特质。文章以此为参照系考察发现:“中国式现代化”在范围上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全过程,能够明晰历史线索、聚焦研究对象和主题;在结构上作为中心范畴,以其蕴含的综合性内涵和逻辑性思维特征将经济运行各个方面的理论成果联结成为逻辑一致的理论体系;在属性上凸显出不同于其他经济学科的价值立场和制度背景;在目的上作为揭开社会主义经济运行规律的题眼,有助于推进学说最终目标的实现。因此,将“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逻辑主线能够充分发挥学科主线的作用与意义,新时代的理论研究应沿着这一主脉络不断丰富和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逻辑主线 《资本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问题》
7
作者 刘艺琴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构建、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总结中国经济发展规律与经验,解读中国成功之密码,不仅是回答世界之问,也是今后更坚定地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在要求。王立胜所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问题》(人民出版社,2... 构建、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总结中国经济发展规律与经验,解读中国成功之密码,不仅是回答世界之问,也是今后更坚定地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在要求。王立胜所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问题》(人民出版社,2023年12月第1版)一书,研究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形成和发展的逻辑起点、历史过程,以及三次研究高潮,重点展示了近十年来的系列研究成果,分历史篇、理论篇、方法篇、实践篇四部分进行了专题探究,并对学科的体系建设、未来发展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论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专题探究 研究高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人民出版社 王立 研究成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道路”叙事话语的体系建构:现代化、民族复兴、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与和平发展 被引量:1
8
作者 张润峰 梁宵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16,共9页
“中国道路”命题蕴含着多维的叙事主线及话语表达。“中国道路”包括现代化、民族复兴、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与和平发展五个方面的叙事主线,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改革开放道路与中国... “中国道路”命题蕴含着多维的叙事主线及话语表达。“中国道路”包括现代化、民族复兴、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与和平发展五个方面的叙事主线,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改革开放道路与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有机统一,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坚持和平发展的唯一道路选择。以上基于不同维度分别表达出“中国道路”的基础轨道、文明形态、鲜明底色、发展动力、胸怀天下等核心要义,构成了研究和阐释“中国道路”命题的崭新视角。准确把握上述叙事主线及话语表达,有助于站在更宏大的视域中审视和理解“中国道路”命题的多维性、正确性、价值性,从而在有效应对和化解“中国改旗易帜论”“中国崩溃论”“中国威胁论”等错误论调的基础上,推动“中国道路”的发展实践行稳致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道路 中国现代化道路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改革开放道路 中国和平发展道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两种观察视角——兼论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关联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君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0-58,共9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和实际、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正确道路,其根本原则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由此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健康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和实际、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正确道路,其根本原则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由此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健康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近现代以来我国政治建设长期内生性演化的成果,是对世界政治格局演变作出的一种回应,也是新征程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全过程人民民主既是一种新的政治发展理念,也是具体的政治制度实践。从制度实践的角度看,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持续探索的实践结晶,代表了新时代以来人民民主的最新形态。从重大理念的角度看,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在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过程中得出的民主新认识,是新征程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遵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政治发展道路 全过程人民民主 社会主义民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中国家如何实现现代化转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启示 被引量:2
10
作者 孟飞 姚顺良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8-93,共6页
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成功给广大发展中国家巨大启迪。一方面,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政治、经济、文化等具体发展体制的内在统一。建立、完善和统一与生产力相适应的社会制度与发展体制是发展中国家得以发展和充分发展的前提与保障。另... 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成功给广大发展中国家巨大启迪。一方面,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政治、经济、文化等具体发展体制的内在统一。建立、完善和统一与生产力相适应的社会制度与发展体制是发展中国家得以发展和充分发展的前提与保障。另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坚持与发展,又根据我国国情和世界历史发展大势赋予其具有时代性的中国化表达,对发展中国家如何解决发展问题作出了生动回答,体现了社会发展规律的总体特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改革开放 独立自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化视域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特色” 被引量:4
11
作者 陈红娟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5-9,共5页
当前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主要存在四种误区: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国家资本主义";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封建资本主义";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非资非社";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既资又社... 当前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主要存在四种误区: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国家资本主义";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封建资本主义";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非资非社";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既资又社的经济混合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特色"主要体现在它突破了苏联模式和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不同于"东亚模式"、东欧模式和欧美模式,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结合了中国实际,在自身实践的基础上独立自主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的现代化发展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苏联模式 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邓小平探索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方法论特色
12
作者 吴仁平 《求实》 1999年第5期14-15,共2页
方法犹如桥或船。没有科学的方法,就不可能实现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成功探索。今天,学习、研究和掌握邓小平探索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方法,对于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胜利... 方法犹如桥或船。没有科学的方法,就不可能实现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成功探索。今天,学习、研究和掌握邓小平探索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方法,对于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胜利推向21世纪,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 中国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马克思主义 方法论特色 三个“有利于”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时代特征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现代化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路径探析——评《现代化视域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研究》
13
作者 翁兆丰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52-152,共1页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是我们党百年奋斗历程的宝贵经验,现阶段要与时俱进,创新教育内容与实践路径,在国家建设新征程中再立新功。由纪亚光著、译林出版社2021年出版的《现代化视域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研究》一书,从现代化的视角分析...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是我们党百年奋斗历程的宝贵经验,现阶段要与时俱进,创新教育内容与实践路径,在国家建设新征程中再立新功。由纪亚光著、译林出版社2021年出版的《现代化视域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研究》一书,从现代化的视角分析中国革命和建设道路的选择历程及阶段特点,阐述现代化建设中的宝贵经验和历史教训,揭示伟大复兴中国梦是现代化建设的延伸与拓展,与现代化进程本质同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译林出版社 思想政治教育实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实践路径 现代化视域 历史教训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路径探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只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农现代化道路
14
作者 李昌平 《村委主任》 2010年第07X期8-10,共3页
张晓雯女士的《马克思主义三农理论中国化及其实践研究》一书以时间为经,以史实为纬,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时代的中国三农现代化放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大视野中,勾画了从马克思经列宁到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 张晓雯女士的《马克思主义三农理论中国化及其实践研究》一书以时间为经,以史实为纬,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时代的中国三农现代化放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大视野中,勾画了从马克思经列宁到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对三农现代化的实践探索和理论发展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现代化 马克思主义 道路 中国 毛泽东 邓小平 江泽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独立自主:邓小平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原则
15
作者 胡宗山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21,共8页
独立自主是我们立党立国的重要原则,邓小平以独立自主为基本原则和根本立足点,从推动思想解放、引领道路开辟、规划战略转变三个主要方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伟大探索。独立自主是形成邓小平理论的根本要求,是唯物主义世界观... 独立自主是我们立党立国的重要原则,邓小平以独立自主为基本原则和根本立足点,从推动思想解放、引领道路开辟、规划战略转变三个主要方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伟大探索。独立自主是形成邓小平理论的根本要求,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的重要体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物质本体论逻辑。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重温邓小平的独立自主论述和独立自主探索,对于继续发扬独立自主精神,坚持独立自主原则,解决新时代的新问题,迎接新挑战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独立自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四化同步”发展战略 被引量:13
16
作者 范从来 杨继军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7-83,238,共7页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道路。"新四化"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进程,它们既是发展的手段,也是发展的目标;它们既有各自的独立性,...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道路。"新四化"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进程,它们既是发展的手段,也是发展的目标;它们既有各自的独立性,亦有相互勾连、协调发展的意蕴。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有机结合,突破了传统农业与现代工业的对立,弥合了先进的城市与落后的农村之间的分割,走出了一条有别于西方"先工业化、后信息化"的发展路径。要真正实现"四化同步",必须大力发展信息化,有效推进城镇化,积极提高农业科技创新水平,打破城乡分割,引导资源在城乡之间、工农之间自由流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工业化 城镇化 农业现代化 信息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过程人民民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内源式发展道路
17
作者 李笑宇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3-42,共10页
民主是现代政治发展的主要目标。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实现内源式政治发展应当具备独立的领导核心、制定合理的战略、应对多元的挑战、选择改革的路径。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最新形态,反映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民主是现代政治发展的主要目标。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实现内源式政治发展应当具备独立的领导核心、制定合理的战略、应对多元的挑战、选择改革的路径。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最新形态,反映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走出了一条内源式的发展道路。这条道路的总体逻辑是中国共产党统筹总揽现代化进程,立足于经济社会发展和现实治理需要,通过宏观主导与微观调适的渐进改革路径推动民主政治的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并维系秩序的相对稳定。它确立了以政党力量为主导的领导主体,实行了以发展绩效为导向的发展战略,实施了以统筹兼顾为核心的应变策略,选择了以渐进变革为原则的改革路径,实现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过程人民民主 政治发展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现代化 内源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低碳发展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环境治理体系构建研究 被引量:16
18
作者 王育宝 刘鑫磊 胡芳肖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44-56,共13页
中国建设现代化环境治理体系是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措施。界定了绿色低碳发展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环境治理体系的内涵和内容,分析了现有治理体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措施。研究认为,绿色低碳... 中国建设现代化环境治理体系是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措施。界定了绿色低碳发展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环境治理体系的内涵和内容,分析了现有治理体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措施。研究认为,绿色低碳发展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环境治理体系是在党的领导下,遵循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系统运行规律,坚持政府、企业、社会等多主体共同参与,坚持绿色发展文化理念,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法治为保障,运用行政、经济、法律、社会等手段建立全面保护生态环境系统、实现共享共治的环境治理体系;中国具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环境治理体系的良好基础,但仍存在治理体制改革顶层设计滞后、法律法规不健全、生态环境监督监测和执行力度软、企业主体作用发挥不够、社会公众参与度不足等问题。提出构建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环境治理体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全面深化环境治理体制机制改革;强化绿色低碳发展法律法规和政策建设;发展绿色金融,推进重点领域和企业绿色化改造;同时,不断丰富治理指标体系,强化环境监测监管(环保督查),增强全社会生态环保意识,提高公众参与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低碳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现代化环境治理体系 环境监测监管 公民生态环保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邓小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的开创与奠基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晓明 王家芬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3-16,共4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作为指导中国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科学理论,有其形成与发展历史过程。从这一理论形成的自身发展过程来看,1975年的全面整顿是这一理论的酝酿,期间提出了把实现"四化"作为全党工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作为指导中国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科学理论,有其形成与发展历史过程。从这一理论形成的自身发展过程来看,1975年的全面整顿是这一理论的酝酿,期间提出了把实现"四化"作为全党工作的大局的论断;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二大是其初步形成时期,其标志就是提出了"中国式的现代化建设道路";从十二大到十三大是其基本形成时期,其标志是现代化战略目标以及战略步骤的提出;从十三大到十四大是其创造性发展时期,这期间提出了台阶式发展战略以及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 现代化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 被引量:9
20
作者 谢立中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12,共12页
较早进入现代化的国家无一例外都是采用资本主义制度来作为自己实现现代化的制度形式的,而社会主义制度则既是帝国主义时代世界资本主义内在矛盾发展的结果,同时也是不发达国家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形式。1949年之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成功... 较早进入现代化的国家无一例外都是采用资本主义制度来作为自己实现现代化的制度形式的,而社会主义制度则既是帝国主义时代世界资本主义内在矛盾发展的结果,同时也是不发达国家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形式。1949年之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成功不仅源于采用了社会主义的现代化道路,而且也源于中国采用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具有中国自己的特色,是一种"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概念应该既适用于描述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也适用于描述改革开放前的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两者各有其历史必然性和历史肯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化 后发展国家 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