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1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体系创立的实践证成 被引量:3
1
作者 冯玉军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3期94-97,共4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随着法治实践的发展不断得以丰富,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形成完善不断得到检验。新时代需要深刻总结国内外国家和法律制度建设的正反两方面经验,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形成中国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随着法治实践的发展不断得以丰富,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形成完善不断得到检验。新时代需要深刻总结国内外国家和法律制度建设的正反两方面经验,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制度和法律体系,加强和完善国家治理,助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体系 新时代 全面依法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创新与发展 被引量:4
2
作者 李林 莫纪宏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7,共7页
党的十九大是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根据新时代新征程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十九大报告把全面依法治国确立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的重... 党的十九大是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根据新时代新征程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十九大报告把全面依法治国确立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的重要内容,明确了全面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对深化依法治国实践做出全面部署,这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创新与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为学习和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本刊特邀法学界专家学者,对党的十九大在全面依法治国方面的理论创新进行研讨,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创新 法治理论 法学界 精神 学习 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宏观解读——以十九大报告文本为中心 被引量:3
3
作者 石冠彬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7-53,186,共7页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即全面依法治国战略思想,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是中国共产党人理论联系实际将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对中国法治实践过程、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是...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即全面依法治国战略思想,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是中国共产党人理论联系实际将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对中国法治实践过程、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所必须坚持的行动指南,是中国法治建设和法治发展的新理论。党的十九大报告赋予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以"新时代"的内涵:为法治中国目标的实现进行了顶层设计;全面依法治国上升为国家基本方略;"树立宪法法律至上"这一法治理念是对"三个至上"理论的修正,属于对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内涵的进一步准确把握,对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具有里程碑式意义。新时代社会矛盾论为法治建设指明了建设和发展方向、提供了新的判断标准;其余诸如"依法立法""以良法促善治""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和明确党组织不具有超越宪法法律特权,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对原先法治理论的丰富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九大报告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 全面依法治 习近平法治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一种思想样态 被引量:4
4
作者 姚建宗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9-68,162,共11页
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实践的不断发展并取得重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已经初步形成。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指导思想,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总目标,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 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实践的不断发展并取得重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已经初步形成。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指导思想,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总目标,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是总体要求;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是核心;坚持作为人类法律文明核心的普适性法治理念与基于中国历史和现实的中国国情特殊性的守成及创新的有机统一,以执政党和政府所拥有的公共权力和公共资源为基础进行的自上而下的政治动员与权力推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特点与现实路径;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策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实践统领;以依法行政为内容的法治政府建设是关键;以司法公正为内容的司法公信力提升是重点;以依法治理为基本要求的法治社会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基础;以深厚的法治文化为支撑的全民普遍守法是根本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是永远行进在路上、没有终点的不断展开的过程。以上这些方面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一种思想样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法治 法治理论 法治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创新发展 被引量:1
5
作者 黄进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3期104-105,共2页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是从我国改革发展的实践中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并逐渐构建起来的新理论,它新在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系统总结,新在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问题的分析研究,新在不断...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是从我国改革发展的实践中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并逐渐构建起来的新理论,它新在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系统总结,新在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问题的分析研究,新在不断强化提炼标志性学术概念,新在不断概括总结中国法治实践经验,新在持续发展的原创性和时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理论 十九大报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学习与阐释党的十九大报告法治精神”学术研讨会综述
6
作者 车流畅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07-208,共2页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命题,其中重申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要实现此目标,就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命题,其中重申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要实现此目标,就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此,2018年2月2—4日,《社会科学辑刊》编辑部成功举办"学习与阐释党的十九大报告法治精神"学术研讨会。来自中国政法大学、山东大学、中南财经大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学术研讨会 法治理论 法治精神 法治 研讨会综述 大报 阐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有制优势——基于马克思分工理论的再审视
7
作者 尹希文 赵佳杰 《学习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9-116,共8页
数字经济时代,以数据资源为关键要素、现代信息网络为主要载体、信息通信技术融合应用与全要素数字化转型为重要推动力的生产新模式带来了社会分工的全面革新。本文通过对数字经济时代资本主义分工与所有制建构演化过程的回溯,解析以数... 数字经济时代,以数据资源为关键要素、现代信息网络为主要载体、信息通信技术融合应用与全要素数字化转型为重要推动力的生产新模式带来了社会分工的全面革新。本文通过对数字经济时代资本主义分工与所有制建构演化过程的回溯,解析以数字化平台为代表的新型分工何以在一定程度上突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桎梏,实现市场经济效率提升与技术创新。同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社会分工所衍生出的社会问题并没有因分工形式的改变而消失,生产效率提升与贫富分化加剧并存的现实更加确证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在矛盾的分析。结合新的社会分工形态,找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有制优势,以“两个毫不动摇”为原则,更好地发挥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互补性,实现资源整合、技术创新等方面相互协同,挖掘培育新质生产力制度空间,为构建新型生产关系打好制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有制 马克思分工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问题》
8
作者 刘艺琴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构建、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总结中国经济发展规律与经验,解读中国成功之密码,不仅是回答世界之问,也是今后更坚定地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在要求。王立胜所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问题》(人民出版社,2... 构建、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总结中国经济发展规律与经验,解读中国成功之密码,不仅是回答世界之问,也是今后更坚定地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在要求。王立胜所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问题》(人民出版社,2023年12月第1版)一书,研究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形成和发展的逻辑起点、历史过程,以及三次研究高潮,重点展示了近十年来的系列研究成果,分历史篇、理论篇、方法篇、实践篇四部分进行了专题探究,并对学科的体系建设、未来发展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专题探究 研究高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人民出版社 王立 研究成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研究述要与展望
9
作者 黄晓娟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25,共8页
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成为学界研究的重点理论问题。学术理论界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科学内涵、形成历程、显著特征、优势建构、重大意义等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为深化研究奠定了良好基... 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成为学界研究的重点理论问题。学术理论界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科学内涵、形成历程、显著特征、优势建构、重大意义等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为深化研究奠定了良好基础。为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应在理论上进一步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研究,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基础理论研究、厘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深层次多重逻辑关系、拓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研究视野、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十九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理论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历史视阈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三维阐释 被引量:2
10
作者 肖安宝 黎胜文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7-63,共7页
作为一种“世界历史性的事实”,现代化在现代性的权力扩张中成了世界各民族所必须直面的社会发展趋势。在人类社会现代化不断深入发展的过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和发展是党和人民对这一“世界历史性的事实”所作出的中国回应... 作为一种“世界历史性的事实”,现代化在现代性的权力扩张中成了世界各民族所必须直面的社会发展趋势。在人类社会现代化不断深入发展的过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和发展是党和人民对这一“世界历史性的事实”所作出的中国回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兼具“世界历史”发展的共性以及“民族历史”发展的个性,是指导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因此,在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内涵时,将之置于世界历史的视阈下,可以更加深刻地体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历史必然性、理论科学性以及方向指引性,也有助于全面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对世界历史进程的现代性改造中所蕴含的中国智慧,从而坚定我们的理论自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历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智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改革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的实践贡献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天健 《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9-70,共12页
教育改革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的实践贡献主要体现在整体教育改革与单项教育改革两个方面。整体教育改革包括教育政策改革、国民教育体系改革、类型教育体系改革;单项教育改革包括教学改革、课程改革、学校改革、教师队... 教育改革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的实践贡献主要体现在整体教育改革与单项教育改革两个方面。整体教育改革包括教育政策改革、国民教育体系改革、类型教育体系改革;单项教育改革包括教学改革、课程改革、学校改革、教师队伍改革。总体而言,教育改革在实践中回应了“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发展路向”等重大理论问题,为建设中国气质、中国气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作出了独有的实践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改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 实践贡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学科定位、研究对象与研究主线 被引量:5
12
作者 白永秀 刘盼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1,共11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时代化的产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学理化、系统化、规范化的结果,它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体系中的学科定位及其研究内容共同决定它属于理论经济学。中国特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时代化的产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学理化、系统化、规范化的结果,它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体系中的学科定位及其研究内容共同决定它属于理论经济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立足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改革和发展实践,以揭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规律和指导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实践为研究任务,以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过程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为研究对象,以追求社会公平和市场效率的协调统一为研究主线,是系统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力和社会主义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关系及其运行规律的学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理论经济学 新质生产力 社会主义生产方式 公平与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个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内在逻辑 被引量:2
13
作者 杨金卫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5-53,共9页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一百多年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奋斗中,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40多年,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现代化建设实际相结合,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地从理论上和实践上丰富发展了科学社...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一百多年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奋斗中,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40多年,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现代化建设实际相结合,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地从理论上和实践上丰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新路,用一系列重大成就书写了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中国篇章”。纵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伟大历史进程,蕴涵贯穿着极其深刻的理论创新逻辑、历史发展逻辑、实践探索逻辑、目标导向逻辑、价值追求逻辑,极大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规律性认识,更加彰显了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和价值旨归。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始终坚持以党的创新理论为指导,坚持以“两个结合”推动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奋力谱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辉煌新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个结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创新逻辑 历史发展逻辑 实践探索逻辑 目标导向逻辑 价值追求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理论与实践 被引量:22
14
作者 孙育玮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1-66,共6页
法治文化是指与法治紧密关联,体现法治精神和理念、原则和制度、运作实践和生活方式,与人治文化相对立而存在的进步文化形态,其实质和核心是一种现代人的法文化共识、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既是具有人类法治文... 法治文化是指与法治紧密关联,体现法治精神和理念、原则和制度、运作实践和生活方式,与人治文化相对立而存在的进步文化形态,其实质和核心是一种现代人的法文化共识、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既是具有人类法治文化共有属性的法治文化,又是从中国国情实际出发具有中国特殊个性特点的法治文化,其必须被放在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世界法治文明成果、中华传统文化、"五大建设"实践、"以人为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具体关联中来加以确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在实践中应坚持把文化自觉与综合创新作为重要战略理念,务求实效地继续推进全民"法治宣传教育工程",坚持把培育宪政法治文化作为统领和核心,把培育公平正义的司法法治文化作为突出着力点,把培育网络法治文化作为紧迫的重要课题,把培育公民法治文化作为基础性、归宗性的落脚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 理论解析 实践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理论思考——学习党的十八大关于法治建设的论述 被引量:7
15
作者 聂秀华 邱飞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86-89,共4页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以及"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新部署,标志着我国法治建设由"法律体系"的构建向"法治体系"构建的转变。这一转变,更加明确了法治是治国的机制方略...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以及"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新部署,标志着我国法治建设由"法律体系"的构建向"法治体系"构建的转变。这一转变,更加明确了法治是治国的机制方略和行动纲领及其在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中的价值意义;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基本内涵;勾勒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发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价值分析 基本内涵 发展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泽东诗词融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研究
16
作者 孙进宝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6期40-44,共5页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是讲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键课程,也是大学生系统认识和学习毛泽东思想的主要渠道。作为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诗词内生于中国革命和...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是讲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键课程,也是大学生系统认识和学习毛泽东思想的主要渠道。作为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诗词内生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是反映中国共产党人理想信念、价值素养的宝贵精神财富,是讲好“概论”课程的话语素材。将毛泽东诗词融入到“概论”课程教学中,具有丰富的价值意蕴和深厚的现实基础,要坚持诗词为教学服务的基本宗旨,找准毛泽东诗词与“概论”课程教学的契合点,把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有机结合起来,充分运用新媒体技术,深入挖掘毛泽东诗词的时代价值,有效提升教学的质量和效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诗词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概论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被引量:1
17
作者 朱祥全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11,共7页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中国共产党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党对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行了长期不懈的探索。在理论上,创造性地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在实践上,探索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中国共产党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党对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行了长期不懈的探索。在理论上,创造性地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在实践上,探索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道路,法治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始终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指导,坚持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坚持法治的普遍原则与中国具体国情创造性结合的建设路径,是这条道路显著的中国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理论 毛泽东 邓小平 江泽民 胡锦涛 法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理论命题与逻辑转向 被引量:4
18
作者 倪斐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5-84,共10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法治建设的成就主要体现在开辟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几代法学学者们为此付出了不懈努力。总结不同时期中国法治发展的理论研究,可以发现其中有一条逻辑主线,即围绕中国为什么要走法治道路、什么是中国特...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法治建设的成就主要体现在开辟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几代法学学者们为此付出了不懈努力。总结不同时期中国法治发展的理论研究,可以发现其中有一条逻辑主线,即围绕中国为什么要走法治道路、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以及如何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三个主要议题展开。每一个议题的理论探讨背后都是对所处时代问题的回应。中国特色法治理论的延续需要考虑当代中国法治发展不平衡的主要矛盾和最大国情,实现从国家法治到地方法治研究的逻辑转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 法治国情 发展不平衡 地方法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发展创新专题研讨会”在京举行
19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F0002-F0002,共1页
5月17日,由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中央财经大学中国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中央财经大学学报》《政治经济学评论》《教学与研究》联合举办的“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发展创新专题研讨会”在... 5月17日,由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中央财经大学中国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中央财经大学学报》《政治经济学评论》《教学与研究》联合举办的“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发展创新专题研讨会”在京举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财经大学 政治经济学研究 知识体系构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专题研讨会 《教学与研究》 联合举办 理论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民主法治理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地位、价值和意义
20
作者 郭兴利 季秀平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2-76,共5页
民主法治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不仅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而且深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发展进程;其理论价值在于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完善了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在于,它引导着... 民主法治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不仅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而且深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发展进程;其理论价值在于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完善了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在于,它引导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方向,提供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精神动力。民主法治决定着社会主义的生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主法治理论 社会主义本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