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5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被引量:1
1
作者 朱祥全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11,共7页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中国共产党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党对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行了长期不懈的探索。在理论上,创造性地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在实践上,探索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中国共产党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党对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行了长期不懈的探索。在理论上,创造性地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在实践上,探索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道路,法治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始终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指导,坚持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坚持法治的普遍原则与中国具体国情创造性结合的建设路径,是这条道路显著的中国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理论 毛泽东 邓小平 江泽民 胡锦涛 法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创新与发展 被引量:4
2
作者 李林 莫纪宏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7,共7页
党的十九大是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根据新时代新征程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十九大报告把全面依法治国确立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的重... 党的十九大是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根据新时代新征程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十九大报告把全面依法治国确立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的重要内容,明确了全面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对深化依法治国实践做出全面部署,这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创新与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为学习和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本刊特邀法学界专家学者,对党的十九大在全面依法治国方面的理论创新进行研讨,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创新 法治理论 法学界 精神 学习 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理论与实践 被引量:22
3
作者 孙育玮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1-66,共6页
法治文化是指与法治紧密关联,体现法治精神和理念、原则和制度、运作实践和生活方式,与人治文化相对立而存在的进步文化形态,其实质和核心是一种现代人的法文化共识、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既是具有人类法治文... 法治文化是指与法治紧密关联,体现法治精神和理念、原则和制度、运作实践和生活方式,与人治文化相对立而存在的进步文化形态,其实质和核心是一种现代人的法文化共识、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既是具有人类法治文化共有属性的法治文化,又是从中国国情实际出发具有中国特殊个性特点的法治文化,其必须被放在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世界法治文明成果、中华传统文化、"五大建设"实践、"以人为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具体关联中来加以确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在实践中应坚持把文化自觉与综合创新作为重要战略理念,务求实效地继续推进全民"法治宣传教育工程",坚持把培育宪政法治文化作为统领和核心,把培育公平正义的司法法治文化作为突出着力点,把培育网络法治文化作为紧迫的重要课题,把培育公民法治文化作为基础性、归宗性的落脚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 理论解析 实践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国家审计理论著作——试评刘家义审计长主编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蔡春 《审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12-112,共1页
早有所闻,刘家义审计长在主持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这一重大课题,现在终于欣喜地看到这一重大课题的研究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研究》的出版问世。认真细致品读全书,能明显地感受到该书立意高远、思想深邃、观点新... 早有所闻,刘家义审计长在主持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这一重大课题,现在终于欣喜地看到这一重大课题的研究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研究》的出版问世。认真细致品读全书,能明显地感受到该书立意高远、思想深邃、观点新颖、见解独到,非常具有启迪性。作为一位审计理论的爱好者和追求者,初读该书,令我倍感亲切、身心愉快、精神振奋。情之所至、心之所向,我认为这是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国家审计理论著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审计理论研究 理论著作 国家审计 审计长 意义 里程 主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一种思想样态 被引量:4
5
作者 姚建宗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9-68,162,共11页
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实践的不断发展并取得重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已经初步形成。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指导思想,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总目标,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 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实践的不断发展并取得重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已经初步形成。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指导思想,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总目标,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是总体要求;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是核心;坚持作为人类法律文明核心的普适性法治理念与基于中国历史和现实的中国国情特殊性的守成及创新的有机统一,以执政党和政府所拥有的公共权力和公共资源为基础进行的自上而下的政治动员与权力推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特点与现实路径;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策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实践统领;以依法行政为内容的法治政府建设是关键;以司法公正为内容的司法公信力提升是重点;以依法治理为基本要求的法治社会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基础;以深厚的法治文化为支撑的全民普遍守法是根本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是永远行进在路上、没有终点的不断展开的过程。以上这些方面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一种思想样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法治 法治理论 法治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在中国民主建设中的作用——从发展中国家民主建设历史经验教训谈起 被引量:2
6
作者 占红沣 李志明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8-52,共5页
发展中国家民主建设容易遭遇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质上是因为指导理论错误;客观上是因为利益关系严重失衡与国家能力欠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产生,在科学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法治以及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法治这一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 发展中国家民主建设容易遭遇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质上是因为指导理论错误;客观上是因为利益关系严重失衡与国家能力欠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产生,在科学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法治以及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法治这一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的同时,对于当前中国民主建设的指导意义是不容忽视的。它不仅提供了指导理论,及时地起到正本清源的作用,确立了中国民主建设的正确方向,而且还有利于缓解不利于民主建设的客观因素,创设适合中国国情的民主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 法治理念 发展中国 民主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现实趋向 被引量:7
7
作者 陈洁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43-248,共6页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中国当前法治建设的主要目标。"...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中国当前法治建设的主要目标。"完整意义的法治包括三个方面,即法律制度、法治体制、法治文化"[1]。在中国当前的法治实践中,法律制度和法治体制的建构已经基本完备,但良好的法治文化十分匮乏。法治文化不仅是建成法治国家的重要一环,也可以有效地保障法治建设中其他内容的实现。因此,法治文化的建设就显得极为必要。在中国的社会制度和历史文化背景下,中国的法治文化应当是立足于中国的实际情况,解决现实问题,建设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应当从立法文化、执法文化、司法文化等领域着手,提高全国人民和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法治意识,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氛围,促进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早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国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法治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原则视野下意识形态建设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魏崇辉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0-15,共6页
依法治国与意识形态建设密切关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中的"法"包含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双重意涵。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建设基于执政党与国家两个层面交融展开。借助推动党建的法治化、保障人民利益的法治化、贯彻... 依法治国与意识形态建设密切关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中的"法"包含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双重意涵。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建设基于执政党与国家两个层面交融展开。借助推动党建的法治化、保障人民利益的法治化、贯彻平等法治理念、践行社会主义道德、确保建设渠道法治化推进意识形态建设法治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原则视野下意识形态建设的实践形式。法治原则视野下,意识形态建设存在的困境主要有意识形态建设领导责任不明确,意识形态建设中人民的主体地位不明显,意识形态与学术存在混淆的倾向,对社会主义道德的科学认知与有效保障乏力,以及新时期对媒体、文化事业、有关社会组织的管理不到位。相应地,需要构建意识形态建设的组织基础、群众基础、理论基础、道德基础、实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原则 意识形态建设 执政党意识形态 国家意识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建设的实践探索 被引量:2
9
作者 李楠 焦奎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4-16,共3页
武汉大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建设中,坚持课程的导向性原则,构建新课程教学体制机制;坚持课程的层次性原则,深化教学内容改革;坚持课程的实效性原则,创新教学方法;坚持统筹兼顾多措并举,提升教师队伍素质... 武汉大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建设中,坚持课程的导向性原则,构建新课程教学体制机制;坚持课程的层次性原则,深化教学内容改革;坚持课程的实效性原则,创新教学方法;坚持统筹兼顾多措并举,提升教师队伍素质等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取得显著成绩,其经验值得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课程建设 经验总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论要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鸿烈 《东南学术》 CSSCI 1996年第2期8-12,共5页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邓小平理论 特色理论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社会主义的本质 社会主义本质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体系论 共同富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体系创立的实践证成 被引量:3
11
作者 冯玉军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3期94-97,共4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随着法治实践的发展不断得以丰富,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形成完善不断得到检验。新时代需要深刻总结国内外国家和法律制度建设的正反两方面经验,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形成中国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随着法治实践的发展不断得以丰富,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形成完善不断得到检验。新时代需要深刻总结国内外国家和法律制度建设的正反两方面经验,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制度和法律体系,加强和完善国家治理,助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体系 新时代 全面依法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构的新思考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钰 周毅之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6年第3期50-54,共5页
关键词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 理论体系建构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邓小平理论 无产阶级解放 社会主义本质 邓小平同志 方法论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智库建设的现实路径 被引量:4
13
作者 黄蓉生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0-75,共6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智库是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发展的专门机构,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要通过准确定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智库的基本功能、集力聚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智库的主攻方向以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智库是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发展的专门机构,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要通过准确定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智库的基本功能、集力聚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智库的主攻方向以及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智库的运行机制等现实路径,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智库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智库 基本功能 主攻方向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 现实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法理论体系建设的三重维度 被引量:2
14
作者 莫纪宏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9,共9页
本文在全面和系统地解读习近平总书记在《谱写新时代中国宪法实践新篇章——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40周年》一文中所蕴涵的重要宪法精神基础上,围绕着习近平总书记文章中突出强调的“加强中国宪法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的... 本文在全面和系统地解读习近平总书记在《谱写新时代中国宪法实践新篇章——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40周年》一文中所蕴涵的重要宪法精神基础上,围绕着习近平总书记文章中突出强调的“加强中国宪法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的理论主张,从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三重维度”出发,对如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法理论和如何提升中国宪法学在国际宪法学学术舞台上的话语权进行了细致而周密的分析,提出了许多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是把习近平法治思想与中国宪法学的学术理念有机结合的具有创新性质的学术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法理论 理论体系 学科体系 学术体系 话语体系 习近平法治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的全面发展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被引量:6
15
作者 祝黄河 《求实》 CSSCI 1997年第1期14-16,共3页
人的全面发展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祝黄河一、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时代意义在马克思主义的整个理论体系中,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既是未来社会的理想蓝图,又是客观现实的历史进程,体现了逻辑和历史的一致... 人的全面发展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祝黄河一、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时代意义在马克思主义的整个理论体系中,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既是未来社会的理想蓝图,又是客观现实的历史进程,体现了逻辑和历史的一致性,科学和价值的统一。马克思恩格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的全面发展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社会主义本质 人的发展 改革开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恩格斯 精神文明建设 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发展 被引量:3
16
作者 雷儒金 《学术论坛》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8-51,共4页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科学论断是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的新贡献,是对初级阶段理论的新升华,是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新拓展,是对国际共运实践的新发展。它丰富和发展了...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科学论断是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的新贡献,是对初级阶段理论的新升华,是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新拓展,是对国际共运实践的新发展。它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各民族共同繁荣的理论指南─—学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勋铭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40-44,共5页
各民族共同繁荣的理论指南─—学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王勋铭一、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是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应有之义民族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民族随同社会的发展,要经历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在阶级社会,特别是在资... 各民族共同繁荣的理论指南─—学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王勋铭一、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是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应有之义民族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民族随同社会的发展,要经历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在阶级社会,特别是在资本主义社会,民族内部存在着严重的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邓小平 共同繁荣 少数民族地区 民族政策 各民族 发展生产力 理论指南 共同富裕 民族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治理视域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信仰的培养 被引量:1
18
作者 钱秋月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2-35,共4页
法治信仰在我国是一种全新的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信仰的培养也是一项全新的事业。从国家治理的视角看,应该使宪法和法律成为有效治理的最高权威,否则缺少法治的纬度,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就难以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法治信仰在我国是一种全新的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信仰的培养也是一项全新的事业。从国家治理的视角看,应该使宪法和法律成为有效治理的最高权威,否则缺少法治的纬度,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就难以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信仰是国家治理效益最大化的内在需要,它能够间接作用于国家治理过程,从而减少治理阻力,激发治理活力,提升治理能力,凝聚治理力量。法治信仰不应该只成为个别人的信仰,应该成为我们国家和民族的信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治理 法治信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党内民主建设的法治路径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师伟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6,共6页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体系中,参政党的党内民主建设,一方面是为了整体提升中国政党体系的民主水平,因为在执政党的党内民主已经达到较高水平的时候,参政党的党内民主水平就成了一个决定性的影响因素。另一方面,参政党的党内民主建设,...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体系中,参政党的党内民主建设,一方面是为了整体提升中国政党体系的民主水平,因为在执政党的党内民主已经达到较高水平的时候,参政党的党内民主水平就成了一个决定性的影响因素。另一方面,参政党的党内民主建设,也是为了更加有效地与执政党进行合作和政治协商。执政党的党内民主建设已经提升了其组织、制度及决策等的民主水平,这就要求参政党也要在党内民主建设上达到相应的水平,否则就会影响合作和协商的效率。参政党党内民主建设要积极借鉴执政党党内民主建设经验,采取法治路径,建立和健全党内法规,积极稳妥地推进参政党党内民主建设,提升参政党党内民主水平,整体性推进中国政党体系的民主化和法治化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参政党 党内民主建设 法治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创新发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黄进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3期104-105,共2页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是从我国改革发展的实践中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并逐渐构建起来的新理论,它新在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系统总结,新在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问题的分析研究,新在不断...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是从我国改革发展的实践中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并逐渐构建起来的新理论,它新在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系统总结,新在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问题的分析研究,新在不断强化提炼标志性学术概念,新在不断概括总结中国法治实践经验,新在持续发展的原创性和时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理论 十九大报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