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42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的根本立场 被引量:3
1
作者 陈汉文 张笛 韩洪灵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8,共6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再次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是党执政兴国最大的底气,是党立于不败之地的强大根基。作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推动国家...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再次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是党执政兴国最大的底气,是党立于不败之地的强大根基。作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应始终立足于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做好国家财产的看门人、经济安全的守护者、人民权益的维护者。本文首先围绕马克思主义人民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以人为本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阐述“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内涵。在此基础上,本文从审计服务人民服务国家的外在现实需求和自身能力供给视角,系统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以人民为中心这一根本立场的生成基础、价值意蕴及其实现路径,以期推动新时代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人民为中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 思想内涵 生成基础 价值意蕴 实现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持开展研究型审计——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的方法论 被引量:8
2
作者 陈汉文 曹强 +1 位作者 贺东航 韩洪灵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8,共6页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开展研究型审计为必由之路,要求审计机关做实研究型审计。研究型审计的基本理论模型是“政治—政策—项目—资金”和“资金—项目—政策—政治”的双向贯通、首尾循环、正反可逆模型,具有定位精准、宏微结合、顶天...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开展研究型审计为必由之路,要求审计机关做实研究型审计。研究型审计的基本理论模型是“政治—政策—项目—资金”和“资金—项目—政策—政治”的双向贯通、首尾循环、正反可逆模型,具有定位精准、宏微结合、顶天立地、切中本质的特征。该理论模型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所包含的坚持人民至上、坚持守正创新、坚持系统观念、坚持目标导向、坚持问题导向等核心要义与实践要求。具体表现在:坚持人民至上,审计工作要关注和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守正创新,“守”审计政治属性与经济监督主责主业之正,“创”审计政治功能、宏观管理职能与工作方式之新;坚持系统观念,用全面系统的视野、普遍联系的观点、统筹规划的方法和发展变化的眼光看待与解决审计问题;坚持目标导向,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审计方向,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统一;坚持问题导向,审计工作要敏于发现问题、精于分析问题、善于解决问题。由此本文得出结论,研究型审计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审计领域的深刻贯彻与生动实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的方法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型审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方法论 审计监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持做到“三个如”——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的工作要求 被引量:1
3
作者 陈汉文 张笛 +1 位作者 王帆 韩洪灵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7-14,共8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审计工作,总的要求是在构建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更好发挥审计监督作用上聚焦发力,具体要做到“三个如”——“如臂使指”“如影随形”“如雷贯耳”。“三个如”高度凝练了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审计工作,总的要求是在构建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更好发挥审计监督作用上聚焦发力,具体要做到“三个如”——“如臂使指”“如影随形”“如雷贯耳”。“三个如”高度凝练了新时代新征程审计监督的政治性、全面性与权威性特征,精准呼应了“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审计工作总要求,蕴含着深邃的理论意蕴与重要的实践价值,为新时代新征程审计工作锚定了方向。“如臂使指”是根本原则,强调国家审计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精准发挥治理效能,释放各监督主体间的协同监督效力。“如影随形”是目标任务,要求审计监督全方位覆盖,将监督嵌入权力运行全对象、全流程、各环节,实现“事前预警—事中纠偏—事后问责”闭环。“如雷贯耳”是实践要求,彰显审计监督的权威性,确保监督行动具有不可抗拒的强制性和人人信任的公信力。本文从理论视角讨论“三个如”的概念内涵和重要意义,并立足党的自我革命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监督思想核心理念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监督体系建设要求,从学理上阐释“三个如”之间的内在逻辑,进而从多个维度、不同层面探索“三个如”的具体实现路径,以期为构建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个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 自我革命 审计监督 工作要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持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审计干部队伍--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的基础性保障 被引量:1
4
作者 陈汉文 张笛 +1 位作者 金瑛 韩洪灵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9-18,共10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要求“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审计干部队伍”。审计干部队伍是审计事业发展的决定因素之一,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审计干部队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的基础性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要求“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审计干部队伍”。审计干部队伍是审计事业发展的决定因素之一,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审计干部队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的基础性保障,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2006年10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首次提出并阐释了针对审计工作的“三立”要求,即“以审计精神立身,以创新规范立业,以自身建设立信”。“三立”高度凝练了审计干部队伍建设需遵循的思想引领、价值指南和行动准则,彰显了审计干部绝对忠诚、绝对过硬、绝对可靠的品格特质,契合了习近平新时代人才观对审计干部以德为先、德才兼备、自我革命能力的要求,是审计干部的道德素质、专业素质以及综合素质的有机结合,指引着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审计干部队伍的建设方向。本文剖析“三立”的科学内涵、理论基础、内在逻辑与现实意义,在此基础上分别从建设审计专门队伍、建设审计服务队伍、建设审计专家队伍与创新审计人才培养机制四个维度探索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审计干部队伍的具体实现路径,以期助益于新时代审计人才培养,进而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的基础性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立” 审计干部队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 高素质 专业化 基础性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思想——实践基础、核心要义与理论创新
5
作者 陈汉文 张笛 +1 位作者 曹强 韩洪灵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0期3-10,共8页
实践逻辑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的根本逻辑。习近平总书记在市域、省域和中央层面,特别是中央审计委员会成立之后,有关审计的重要论述与宏大实践,为审计事业提供了最为鲜活的理论源泉和实践场域。由此,形成了新时代党在审计领域... 实践逻辑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的根本逻辑。习近平总书记在市域、省域和中央层面,特别是中央审计委员会成立之后,有关审计的重要论述与宏大实践,为审计事业提供了最为鲜活的理论源泉和实践场域。由此,形成了新时代党在审计领域的重大理论和实践成果,并升华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思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思想是内涵丰富、体系完整、逻辑严谨的科学理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审计领域的创造性运用与发展。这一科学理论体系以鲜明的政治性、时代性、实践性、创新性,系统回应了新时代审计工作的根本保证、根本立场、工作要求、职责定位、重大任务、独特作用、战略任务、重要抓手(“下半篇文章”)、方法论、基础保障等根本性问题,具体体现为“十大坚持”。从“十大坚持”的深刻内涵与核心要义中,能够提炼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的六大标识性概念与三大原创性理论。这些标识性概念和原创性理论构成了中国审计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基石与支柱。六大标识性概念分别为中央审计委员会、审计政治性、审计人民性、审计专业性、研究型审计与审计整改。其中,中央审计委员会是审计治理架构的基础,审计政治性是审计工作的统领,审计人民性是审计工作的立场,审计专业性是审计的技术特征,研究型审计是审计实施的方法,审计整改是审计系统闭环治理的机制。三大原创性理论包括关于审计职责定位的经济监督理论、关于审计实施过程的研究型审计方法论,以及关于审计实施结果运用的审计整改理论。这三大理论呈现出从职责定位到执行过程,再到结果整改的依次递进闭环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思想 经济监督 研究型审计 审计整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持维护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的重大任务 被引量:4
6
作者 陈汉文 陈帅弟 +1 位作者 贺东航 韩洪灵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3-11,共9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明确指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之一是“到二〇三五年,全面建成高水平社会主义...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明确指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之一是“到二〇三五年,全面建成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任务艰巨繁重,审计作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力量,担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必须立足经济监督定位,以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为政治统领,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准确把握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过程中各项改革任务的核心要义,以有力有效的审计监督服务保障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全面建成。本文基于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兼顾公平和效率的核心内涵,剖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服务保障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实践逻辑、理论逻辑与历史逻辑,并从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发展新质生产力和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等方面分析国家审计服务保障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公平与效率实践过程的具体实现路径,以期科学擘画审计工作重点任务清单、审计重点任务实施方案,进一步推动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以审计监督工作推进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过程中各项改革任务落实落地,为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提供强大的审计专业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 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审计监督 经济监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制度70年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14
7
作者 鹿斌 沈荣华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3-41,共9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制度走过了曲折、初创、巩固、发展的70年。回顾历史,旨在清晰认识中国审计制度建设的特色,审视中国审计制度面临的现实困境,进而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指导,融入国家治理框架,思考审计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制度走过了曲折、初创、巩固、发展的70年。回顾历史,旨在清晰认识中国审计制度建设的特色,审视中国审计制度面临的现实困境,进而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指导,融入国家治理框架,思考审计制度的独立性、规范性、运转性、协同性,探索审计体制改革的理念更新、组织机构完善、“大监督”体系创设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制度 国家治理 审计 大监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模式的思考 被引量:26
8
作者 孙宝厚 《审计与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13,共3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制度是适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促进审计事业发展、有利于发挥审计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重要作用的审计体制机制制度体系。中国共产党对审计工作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模式最本质的特征,也是中国特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制度是适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促进审计事业发展、有利于发挥审计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重要作用的审计体制机制制度体系。中国共产党对审计工作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模式最本质的特征,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模式的最大优势。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模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有广泛法定权限、与其他监督相贯通、全国一盘棋的对党、政府、人大及人民负责有机统一的综合审计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模式 国家审计 审计机关 国家监督 审计管理体制 审计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积极探索创新 努力健全完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体系 被引量:32
9
作者 刘家义 《审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8,共6页
中国审计学会第五届理事会成立五年来,在审计署党组的领导下,在各级审计机关和有关方面的积极支持、配合下,在广大会员和全体理事的共同努力下,充分发挥学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团结广大审计理论研究、教学和实务工作者,坚持解放思... 中国审计学会第五届理事会成立五年来,在审计署党组的领导下,在各级审计机关和有关方面的积极支持、配合下,在广大会员和全体理事的共同努力下,充分发挥学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团结广大审计理论研究、教学和实务工作者,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路线和优良作风,紧密结合我国审计事业发展的新趋势、新要求,紧密结合审计实践的新进展、新探索,组织和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调查、研究、宣传和学术交流活动,取得了很好成绩,为推动我国审计事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审计理论体系 探索创新 第五届理事会 中国审计学会 审计事业发展 审计理论研究 理论联系实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国家审计理论著作——试评刘家义审计长主编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蔡春 《审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12-112,共1页
早有所闻,刘家义审计长在主持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这一重大课题,现在终于欣喜地看到这一重大课题的研究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研究》的出版问世。认真细致品读全书,能明显地感受到该书立意高远、思想深邃、观点新... 早有所闻,刘家义审计长在主持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这一重大课题,现在终于欣喜地看到这一重大课题的研究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研究》的出版问世。认真细致品读全书,能明显地感受到该书立意高远、思想深邃、观点新颖、见解独到,非常具有启迪性。作为一位审计理论的爱好者和追求者,初读该书,令我倍感亲切、身心愉快、精神振奋。情之所至、心之所向,我认为这是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国家审计理论著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审计理论研究 理论著作 国家审计 审计 意义 里程 主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审计制度功能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解析——兼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制度的功能定位 被引量:17
11
作者 晏维龙 庄尚文 《审计与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2,共12页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认为,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固有矛盾迫使资本主义体系演化出一系列制度安排(包括审计制度),用于维护资本积累的稳定性,进而促进社会生产力进步。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认为,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固有矛盾迫使资本主义体系演化出一系列制度安排(包括审计制度),用于维护资本积累的稳定性,进而促进社会生产力进步。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的资本积累理论、产权理论、市场经济理论与国家理论,从维护资本积累稳定性的层面深化对审计制度功能的理论认识,探讨不同类别的审计制度(企业内部审计、社会审计与政府审计)在维护资本积累稳定性层面所具有的一致性。其理论意义在于丰富和完善现有关于审计制度的理论研究,并为探索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做出一定的努力。应用上述理论分析,结合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论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制度的功能定位,为通过改革审计管理体制、完善审计制度安排,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提供一定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新时代 资本积累稳定性 审计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审计管理体制 审计制度安排 国家审计 政府审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以经济责任关系为起点、经济责任审计为特色 被引量:2
12
作者 何涛 张勇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94-96,共3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必然凸显中国审计特色,而经济责任审计作为中国独创的审计领域,其极具代表性。审计产生于受托经济责任关系,经济责任关系的存在是审计产生与发展的根本前提。任何形式的审计最终的落脚点都在经济责任上。因此,...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必然凸显中国审计特色,而经济责任审计作为中国独创的审计领域,其极具代表性。审计产生于受托经济责任关系,经济责任关系的存在是审计产生与发展的根本前提。任何形式的审计最终的落脚点都在经济责任上。因此,我们以一种倒推的方式建议,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应以经济责任关系为逻辑起点。文章将以经济责任关系与经济责任审计为切入点,试图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的起点与特色,以此来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体系框架,这在其现实性上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 经济责任审计 经济责任关系 起点与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体系的宏伟篇章——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研究》后感 被引量:2
13
作者 秦荣生 《审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10-112,共3页
新中国国家审计自1983年建立以来,已走过30年的历程。30年来,审计学界老、中、青三代学者通力合作,这一领域的研究工作已有了很大的拓展,成果颇丰。首先,审计译著成果较丰富,西方有关重要的、有影响的著作都有了汉译,为中国审计... 新中国国家审计自1983年建立以来,已走过30年的历程。30年来,审计学界老、中、青三代学者通力合作,这一领域的研究工作已有了很大的拓展,成果颇丰。首先,审计译著成果较丰富,西方有关重要的、有影响的著作都有了汉译,为中国审计工作者了解、学习和借鉴西方审计理论和实务打下了坚实基础。其次,广大审计工作者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创办了《审计研究》《中国审计》等期刊,发表了很多有关审计理论和实务的论文,使审计理论研究有了中国自己的声音。但作为改革开放后建立的一门新学科,国家审计在我国还是较为年轻,国家审计理论更是有待发展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审计理论研究 审计理论体系 审计工作者 篇章 宏伟 国家审计 中国审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积极探索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 被引量:14
14
作者 晏维龙 《南京审计大学学报》 CSSCI 2017年第6期1-2,共2页
2017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党的十九大报告(2)对于我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具有重要意义。为... 2017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党的十九大报告(2)对于我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深入学习理解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推动理论研究的新发展,南京审计大学组织专家学者,采用专题形式对党的十九大报告进行学习和讨论,从多角度全面解读和诠释党的十九大报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九大报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新时代 新思想 新举措 国家审计 国家监督 国家治理 马克思主义 深化改革 审计体制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体系框架专题研讨会综述 被引量:6
15
作者 钟慧 《审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0-23,共4页
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体系(框架)研究,中国审计学会于2013年4月20至21日,在南京审计学院召开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体系框架专题研讨会。来自有关院校的教授和审计机关的专家16人参会。会上,对构建中国特色社会... 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体系(框架)研究,中国审计学会于2013年4月20至21日,在南京审计学院召开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体系框架专题研讨会。来自有关院校的教授和审计机关的专家16人参会。会上,对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体系(框架)的指导思想、原则和方法,这一体系应包含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等问题进行了充分交流、深入研讨。现将研讨会的主要观点和有关情况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审计理论体系 研讨会综述 专题研讨会 中国审计学会 南京审计学院 审计机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政治学的理论建设——基于国家治理视角 被引量:4
16
作者 赵军锋 金太军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7,共7页
审计政治学是一门由政治学和审计学交叉融合而成的新兴边缘学科。它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关于国家审计中政治现象和政治规律的理论总结。本文从国家治理的视角切入,以国家审计政治性作为审计政治学研究的逻辑... 审计政治学是一门由政治学和审计学交叉融合而成的新兴边缘学科。它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关于国家审计中政治现象和政治规律的理论总结。本文从国家治理的视角切入,以国家审计政治性作为审计政治学研究的逻辑起点,分析审计政治学的学科属性与学科定位,讨论审计政治学的研究范畴,以此为基础构建审计政治学的理论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 审计政治学 国家审计 国家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的探讨——中国审计学会审计教育分会第二届审计教授论坛会议综述
17
作者 张莉 《审计与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2-113,共2页
正由中国审计学会审计教育分会主办、南京审计学院承办的"中国审计学会审计教育分会第二届审计教授论坛"于2012年10月20日至10月21日在南京审计学院成功举办。国内各高校的教授、学者及部分出版界的代表共计80多名专家前来参... 正由中国审计学会审计教育分会主办、南京审计学院承办的"中国审计学会审计教育分会第二届审计教授论坛"于2012年10月20日至10月21日在南京审计学院成功举办。国内各高校的教授、学者及部分出版界的代表共计80多名专家前来参会,其中近50%的参会人员为教授。此次论坛分为主题报告、专题发言、分场交流三部分,10月20日进行了主题报告和专题发言,10月21日进行了分场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审计教育 国家审计 审计理论 中国审计 审计学院 审计功能 专题发言 主题报告 政府审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审计署审计科研所与中国审计学会共同举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监督制度专题研讨会
18
《审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F0003-F0003,共1页
为纪念我国恢复审计监督制度30周年,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发展规律,促进审计机关更好地履行审计监督职责,提升国家审计参与国家治理的有效性,11月6日至7日,审计署审计科研所与中国审计学会在京共同举办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为纪念我国恢复审计监督制度30周年,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发展规律,促进审计机关更好地履行审计监督职责,提升国家审计参与国家治理的有效性,11月6日至7日,审计署审计科研所与中国审计学会在京共同举办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监督制度专题研讨会。副审计长石爱中出席研讨会并讲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审计监督制度 中国审计学会 专题研讨会 科研所 审计 审计监督职责 审计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研讨班在审计署审计干部教育学院举办
19
《审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F0002-F0002,共1页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学习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研究的方向与重点,加强和改进审计理论研究工作,中国审计学会于5月9日至l3日在审计署审计干部教育学院(南京)举办“...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学习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研究的方向与重点,加强和改进审计理论研究工作,中国审计学会于5月9日至l3日在审计署审计干部教育学院(南京)举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研讨班。来自全国各级审计机关和审计专业硕士培养院校的共计110名学员参加了研讨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审计理论研究 教育学院 审计干部 审计 研讨班 五中全会精神 中国审计学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审计学会召开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体系专题研讨会
20
《审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F0003-F0003,共1页
2013年4月20至21日,中国审计学会在南京审计学院召开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体系专题研讨会。中国审计学会翟熙贵会长和有关专家教授共16人参加。会上,对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体系的指导思想、原则和方法,这一体系应... 2013年4月20至21日,中国审计学会在南京审计学院召开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体系专题研讨会。中国审计学会翟熙贵会长和有关专家教授共16人参加。会上,对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体系的指导思想、原则和方法,这一体系应包含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审计理论体系 中国审计学会 专题研讨会 南京审计学院 专家教授 翟熙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