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教育改革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的实践贡献研究 |
王天健
|
《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3
|
|
2
|
大历史观视域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
俞婷
|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3
|
“两个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内在逻辑 |
杨金卫
|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4
|
哲学视域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逻辑 |
陈红娟
|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1
|
|
5
|
培育和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
颜晓峰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6
|
|
6
|
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为例 |
于春梅
石璐璐
王喆
|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10
|
|
7
|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经济理论及其实践指引——绿色低碳发展助力我国“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实施 |
白暴力
程艳敏
白瑞雪
|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39
|
|
8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态与实践形态的整体性审视 |
杨谦
郭强
|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5
|
|
9
|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的历史认知、实践定位与哲学意蕴 |
杨嵘均
|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7
|
|
10
|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征--对十七大报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概括的一种解读 |
习裕军
张娟
|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
2008 |
4
|
|
11
|
论发展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社会主义文化的实践意义 |
刘先春
董沁泽
|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2
|
|
12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理论与实践 |
孙育玮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22
|
|
13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哲学意蕴 |
陈浩
杨雪琴
|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2
|
|
14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道路的形成逻辑、实践优势与发展指向 |
陈丛刊
|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25
|
|
15
|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特色 |
曾德盛
|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5
|
|
16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思想的理论特色和创新 |
项武生
|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4
|
|
17
|
毛泽东的“三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哲学基础 |
石仲泉
|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7 |
4
|
|
18
|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
叶志坚
|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3
|
|
19
|
马克思的实践生成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
鲁品越
|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4
|
|
20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建设的实践探索 |
李楠
焦奎
|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
2012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