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的内涵与特质研究 |
梁本凡
|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1
|
|
2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我国未来城镇化道路的基本取向 |
梁本凡
|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4
|
|
3
|
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研究体系与进展 |
苏红键
|
《区域经济评论》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4
|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四化同步”发展战略 |
范从来
杨继军
|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13
|
|
5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化的三个维度 |
张书林
|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2
|
|
6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词汇化 |
吴汉江
|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1
|
|
7
|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精神三特征 |
霍秀媚
|
《现代哲学》
|
1999 |
2
|
|
8
|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
李侃
|
《中州学刊》
|
1985 |
0 |
|
9
|
社会主义并非“大而无当”——略论“特色理论”使社会主义在中国具体现实化 |
刁康
吴忠方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1995 |
0 |
|
10
|
马克思主义城镇化理论的中国特色新发展 |
杨佩卿
|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2
|
|
11
|
论马克思的城市发展思想与国际城镇化百年革命──兼论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创新问题 |
曹钢
曹大勇
何磊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6
|
|
12
|
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的生态文明特征 |
陈俊梁
徐敏
陈瑜
|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
2015 |
7
|
|
13
|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特色村——郑州市惠济区长兴路街道办事处南阳寨村 |
董艳华
|
《河南农业》
|
2006 |
0 |
|
14
|
基于历史和产业视角的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研究 |
李柏文
杨懿
李慧新
|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2
|
|
15
|
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 |
钱振明
|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35
|
|
16
|
中国特色的城镇化模式之辩--“C模式”:超越“A模式”的诱惑和“B模式”的泥淖 |
仇保兴
|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29
|
|
17
|
中国特色城镇化:学术内涵、实践探索和理论认识 |
石淑华
吕阳
|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3
|
|
18
|
对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深层思考 |
许经勇
|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17
|
|
19
|
中国特色城镇化、农民工与劳动密集型产业 |
许经勇
黄焕文
|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5
|
|
20
|
中国特色城镇化与我国的“三农”问题 |
任柏强
|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1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