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66篇文章
< 1 2 18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会主义现代化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路径探析——评《现代化视域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研究》
1
作者 翁兆丰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52-152,共1页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是我们党百年奋斗历程的宝贵经验,现阶段要与时俱进,创新教育内容与实践路径,在国家建设新征程中再立新功。由纪亚光著、译林出版社2021年出版的《现代化视域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研究》一书,从现代化的视角分析...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是我们党百年奋斗历程的宝贵经验,现阶段要与时俱进,创新教育内容与实践路径,在国家建设新征程中再立新功。由纪亚光著、译林出版社2021年出版的《现代化视域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研究》一书,从现代化的视角分析中国革命和建设道路的选择历程及阶段特点,阐述现代化建设中的宝贵经验和历史教训,揭示伟大复兴中国梦是现代化建设的延伸与拓展,与现代化进程本质同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译林出版社 思想政治教育实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实践路径 现代化视域 历史教训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路径探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发展、社会和谐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选择
2
作者 朱宗友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10年第7期1-7,共7页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在全球化背景下展开的。这就使得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受到全球化的影响。这种影响是双重的,即利弊兼有,机遇和挑战并存。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可以说是对此进行...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在全球化背景下展开的。这就使得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受到全球化的影响。这种影响是双重的,即利弊兼有,机遇和挑战并存。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可以说是对此进行的积极回应。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两者是内在统一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实现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的有机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发展 社会和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3
作者 迟树功 《理论视野》 CSSCI 2012年第11期27-29,共3页
在推进改革与发展的进程中,我们党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国情相结合的实践探索中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克服前进中遇到的矛盾、困难和挑战,就需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发展理论作指导,也就是需要科学发展... 在推进改革与发展的进程中,我们党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国情相结合的实践探索中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克服前进中遇到的矛盾、困难和挑战,就需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发展理论作指导,也就是需要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道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个结合”的根本要求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系列述评之三
4
《青海教育》 2025年第5期13-14,共2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提出并阐述“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两个结合”的根本要求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揭示了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提出并阐述“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两个结合”的根本要求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揭示了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也揭示了党推动理论创新和文化繁荣的必由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列宁俄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思想的理论特色
5
作者 王进芬 王婧锐 《理论视野》 2025年第2期5-11,共7页
列宁的俄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思想呈现出鲜明的人民性、务实性、创新性、方向性等理论特色,主要表现在以“所有劳动者过最美好的、最幸福的生活”为目标;从客观实际出发揭示落后俄国走向社会主义的独特道路;强调不以书本而是根据生动实... 列宁的俄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思想呈现出鲜明的人民性、务实性、创新性、方向性等理论特色,主要表现在以“所有劳动者过最美好的、最幸福的生活”为目标;从客观实际出发揭示落后俄国走向社会主义的独特道路;强调不以书本而是根据生动实践来认识和建设社会主义;在同形形色色错误思潮的斗争中指明俄国正确发展方向。深刻把握这些理论特色,对于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宁 俄国社会主义 发展道路 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重要论述的四维审视
6
作者 刘焕申 海茹 《安康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20-26,35,共8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是“四个自信”的根本。从历史维度、实践维度、理论维度、执政能力维度四个维度出发认识和理解道路自信,可以得出清晰的结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源于历史,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源于实践,是中国实现现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是“四个自信”的根本。从历史维度、实践维度、理论维度、执政能力维度四个维度出发认识和理解道路自信,可以得出清晰的结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源于历史,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源于实践,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源于真理,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源于执政党自身的优秀基因,中国共产党具有强大的学习能力和自我革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习近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道路自信 维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道路”叙事话语的体系建构:现代化、民族复兴、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与和平发展 被引量:1
7
作者 张润峰 梁宵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16,共9页
“中国道路”命题蕴含着多维的叙事主线及话语表达。“中国道路”包括现代化、民族复兴、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与和平发展五个方面的叙事主线,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改革开放道路与中国... “中国道路”命题蕴含着多维的叙事主线及话语表达。“中国道路”包括现代化、民族复兴、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与和平发展五个方面的叙事主线,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改革开放道路与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有机统一,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坚持和平发展的唯一道路选择。以上基于不同维度分别表达出“中国道路”的基础轨道、文明形态、鲜明底色、发展动力、胸怀天下等核心要义,构成了研究和阐释“中国道路”命题的崭新视角。准确把握上述叙事主线及话语表达,有助于站在更宏大的视域中审视和理解“中国道路”命题的多维性、正确性、价值性,从而在有效应对和化解“中国改旗易帜论”“中国崩溃论”“中国威胁论”等错误论调的基础上,推动“中国道路”的发展实践行稳致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道路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改革开放道路 中国和平发展道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原创性贡献 被引量:2
8
作者 高宁 《政工学刊》 2024年第4期5-10,共6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既立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进行创造性运用,又在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过程中实现创新性发展,在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历史观等领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作出原创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创新性发展 原创性贡献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 创造性运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独立自主:邓小平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原则
9
作者 胡宗山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21,共8页
独立自主是我们立党立国的重要原则,邓小平以独立自主为基本原则和根本立足点,从推动思想解放、引领道路开辟、规划战略转变三个主要方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伟大探索。独立自主是形成邓小平理论的根本要求,是唯物主义世界观... 独立自主是我们立党立国的重要原则,邓小平以独立自主为基本原则和根本立足点,从推动思想解放、引领道路开辟、规划战略转变三个主要方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伟大探索。独立自主是形成邓小平理论的根本要求,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的重要体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物质本体论逻辑。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重温邓小平的独立自主论述和独立自主探索,对于继续发扬独立自主精神,坚持独立自主原则,解决新时代的新问题,迎接新挑战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独立自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马克思主义视角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永贵 吴锦春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3年第6期11-15,共5页
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重要理论渊源,全面把握了文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系统地为走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提供了世界观与方法论的指导,正确地阐述了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为人民服务的价... 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重要理论渊源,全面把握了文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系统地为走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提供了世界观与方法论的指导,正确地阐述了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为人民服务的价值旨归。同时,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在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以及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指导方针上不断赋予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与时代化的特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就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理论渊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道路的形成逻辑、实践优势与发展指向 被引量:25
11
作者 陈丛刊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5-11,共7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体育发展取得历史性、开创性成就的沧桑正道。这条道路蕴含着坚持党对体育工作领导的政治逻辑,发展以人民为中心体育的历史逻辑,加强依法治体和制度建设的法治逻辑,继承和弘扬中华体育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体育发展取得历史性、开创性成就的沧桑正道。这条道路蕴含着坚持党对体育工作领导的政治逻辑,发展以人民为中心体育的历史逻辑,加强依法治体和制度建设的法治逻辑,继承和弘扬中华体育精神的文化逻辑,全面推进体育治理现代化的创新逻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道路的实践优势包括一切为人民服务的目标优势为体育发展提供了先决条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为体育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发挥好适合国情的认同优势为体育发展提供了价值选择,统筹和协调并举的结构优势为体育发展提供了内在支撑,与时俱进开新局的动能优势为体育发展提供了路径依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道路是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创造之路”,是推进体育强国建设的“奋斗之路”,是成就体育复兴伟业的“光明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道路 政治逻辑 历史逻辑 法治逻辑 文化逻辑 创新逻辑 实践优势 发展指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文化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创新发展
12
作者 庞艳宾 《理论视野》 CSSCI 2024年第12期24-30,共7页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形成,鲜明表征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从理论内容来看,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化文化的价值认识,阐释文化建设新方向,提升了“文化建设—战略地位”论的新高度;强调文化的社...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形成,鲜明表征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从理论内容来看,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化文化的价值认识,阐释文化建设新方向,提升了“文化建设—战略地位”论的新高度;强调文化的社会属性,开辟了“文化建设—意识形态指导思想地位”论的新境界;立足文化的人民史观,凝聚文化建设新合力,实现了“文化建设—主体”论的新升华;依据文化的时代要求,实现文化建设新部署,展现了“文化建设—实践”论的新图景;顺应文化的交往属性,发展文化建设新理论,谱写了“文化建设—文明交流互鉴”论的新篇章。习近平文化思想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对于推动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理论的创新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实现新飞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创新发展 理论贡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治体制改革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理论研讨会综述 被引量:1
13
作者 周艺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95-96,共2页
2014年4月12日“政治体制改革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研究”理论研讨会在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研讨会以推进2011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研究”的深入开展为中心,在全面贯彻中... 2014年4月12日“政治体制改革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研究”理论研讨会在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研讨会以推进2011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研究”的深入开展为中心,在全面贯彻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精神基础上,总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研究理论和实践的最新成果。来自中国人民大学、杭州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和武汉大学等全国高校、科研院所、《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杂志等媒体的专家学者,以及来自省、市、县等各级党政机关的决策者和研究者,共73人参加会议。研讨会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与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与参政党建设、选举民主与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政治体制改革 研讨会综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公民有序政治参与 华中师范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 被引量:1
14
作者 逄锦聚 《经济研究参考》 2020年第16期94-109,共16页
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是其核心组成部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 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是其核心组成部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是关系中国和世界前途的战略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同时包含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是通向人民幸福、国家富强、世界经济繁荣发展的光明之路。适应新时代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要求和挑战,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为指导,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完善的制度,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世界经济繁荣发展提供不竭的强大动力和保证,不断开创中国和世界的美好未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 新时代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成 《领导科学论坛》 2018年第15期50-51,75,共3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符合马克思主义的世界历史发展普遍规律,符合我国历史变革的特殊历程,是历史逻辑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5000多年中华民族先进文化的延续使然,实现了中国的发展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安排的内...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符合马克思主义的世界历史发展普遍规律,符合我国历史变革的特殊历程,是历史逻辑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5000多年中华民族先进文化的延续使然,实现了中国的发展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安排的内在统一,是理论逻辑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借鉴了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多年发展的实践经验,熔铸于党领导人民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和巨大成功,植根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伟大实践,是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问题的实践逻辑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的辩证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历史逻辑 理论逻辑 实践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毛泽东思想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16
作者 吴桂岩 《中国军转民》 2024年第12期167-169,共3页
围绕毛泽东思想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行研究,可以显示出毛泽东思想研究中的时代视野和政治担当,这将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中国特色的道路从何而来,到何而去,以及中国特色的“特”之所在。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剖析了毛泽东思想... 围绕毛泽东思想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行研究,可以显示出毛泽东思想研究中的时代视野和政治担当,这将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中国特色的道路从何而来,到何而去,以及中国特色的“特”之所在。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剖析了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内涵,进一步阐明了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间的关系,使我们明白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发展和创新。所以,可以得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进行了扩展和延伸,这对于我国的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思想 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道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状况的调查研究与分析思考——以江西省为例
17
作者 朱丽杰 《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 2024年第12期164-169,共6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而大学生是实现中国梦的有生力量,研究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状况意义重大。从基于江西省4所公办高等院校学生的问卷调查数据来看,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知度有待提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而大学生是实现中国梦的有生力量,研究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状况意义重大。从基于江西省4所公办高等院校学生的问卷调查数据来看,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知度有待提升。对此,本研究从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角度分析了实施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教育的制约因素,包括自身因素、课程因素、网络因素和现实因素四个方面,并从课程、实践、网络、环境四个维度提出了破解制约因素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 现实状况 制约因素 破解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的基本经验 被引量:1
18
作者 徐赟 《山东高等教育》 2015年第2期32-38,共7页
改革开放以来,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我国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的基本经验,不仅可以为未来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指导,还可以为世界其他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 改革开放以来,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我国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的基本经验,不仅可以为未来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指导,还可以为世界其他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启示。实践证明,坚持教育的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坚持以改革和创新为发展动力,坚持把教育公平作为基本的教育政策,坚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的生命线,坚持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关键,坚持以加大教育经费投入为保障,坚持教育国际化与本土化的统一,坚持以重点建设带动教育的整体发展,坚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试点先行、动态调整,坚持依法治教等是党和政府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的基本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教育发展道路 基本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中的制度创新问题探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闫辰 王海荣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 2013年第3期9-16,23,共9页
从发展政治学的话语背景来看,制度创新通过对公民政治意识和理念的更新、政治体系的结构完善、政治结构的功能优化等方面与政治发展相联结。制度创新不仅有助于化解政治发展中的各种危机,而且能通过在民主正当性和治理能力之间建立有效... 从发展政治学的话语背景来看,制度创新通过对公民政治意识和理念的更新、政治体系的结构完善、政治结构的功能优化等方面与政治发展相联结。制度创新不仅有助于化解政治发展中的各种危机,而且能通过在民主正当性和治理能力之间建立有效地转化机制,从而实现政治民主化与政治稳定的平衡。制度创新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基础工程。制度创新能够从增加政治参与机会、健全权力运行结构、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等方面推动中国政治发展。在当代中国政治发展进程中推进制度创新需要创新政治理论、革新政治观念;平衡制度供给和制度需求的关系,实现制度平衡;注重制度惯性的影响,保持制度变迁的连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创新 新制度主义政治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内生性与开放性
20
作者 余精华 杨晓旭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4期5-9,共5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中国共产党立足国情带领中国人民选择的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道路。在其产生与发展的过程中,呈现出内生性与开放性的特点。所谓内生性是指它的形成有着独特的历史逻辑,植根于中国国情的深厚土壤,有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中国共产党立足国情带领中国人民选择的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道路。在其产生与发展的过程中,呈现出内生性与开放性的特点。所谓内生性是指它的形成有着独特的历史逻辑,植根于中国国情的深厚土壤,有着独特的文化渊源;所谓开放性是指它的形成借鉴了人类政治文明有益成果,汲取了"苏联模式"的经验教训,参考了发展中国家的有益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内生性 开放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