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3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绿色新型举国体制:环境治理现代化的中国经验 被引量:1
1
作者 杨旭 赵远跃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37,共13页
为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党和政府提出实施“绿色新型举国体制”的宏大设想。“绿色新型举国体制”是对环境治理国家主义的形象描述,强调地方政府在环保工作中主要承接并传导来自不同方面的环保压力。在新的历史... 为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党和政府提出实施“绿色新型举国体制”的宏大设想。“绿色新型举国体制”是对环境治理国家主义的形象描述,强调地方政府在环保工作中主要承接并传导来自不同方面的环保压力。在新的历史时期,“绿色新型举国体制”巧妙借助“群众路线”“中央环保督察”与“达标锦标赛”,以其“润物无声”的感染性和“雁过留痕”的深刻性彰显了集体主义的强大合力。伴随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步入压力叠加的关键时期,环保任务的政治属性、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以及执政党的生态领导力则为“绿色新型举国体制”的规范化行动提供延绵不绝的合法性依据与契约性支持。“美丽中国”建设的实践表明,“政治系统对行政系统的纠偏”“任务型制度对规范性制度的调适”以及“集体主义文化对个人主义思潮的修正”有助于“绿色新型举国体制”突破“时间—任务”悖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 “美丽中国”建设 绿色新型举国体制 集体主义 党的生态领导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举国体制助推科技创新的实现机制:基于中国高铁发展的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陈水生 谢仪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7-96,共10页
如何通过新型举国体制促进科技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从而推动战略产业的发展与战略目标的实现,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命题之一。新型举国体制助推科技创新的实现机制主要包含战略统合机制、组织整合机制、科创融合机制和市场竞合机制... 如何通过新型举国体制促进科技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从而推动战略产业的发展与战略目标的实现,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命题之一。新型举国体制助推科技创新的实现机制主要包含战略统合机制、组织整合机制、科创融合机制和市场竞合机制。通过对中国高铁发展的案例研究发现,新型举国体制助推科技创新的关键在于战略、组织、技术和市场机制的有机整合与高效协同。为更好发挥新型举国体制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一方面要划定新型举国体制的适用领域与运行边界,实现政治逻辑、市场逻辑与科学逻辑的有机耦合,构建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相互协同的运行机制;另一方面要尊重科学规律、市场规律和人民智慧,实现政治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动态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举国体制 科技创新 战略统合 中国高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举国体制赋能中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诉求与实现方略 被引量:7
3
作者 彭国强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5-153,189,共10页
探析新型举国体制赋能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理论问题,对充分发挥传统举国体制优势与市场机制优势并实现两者互补具有重要意义。在系统梳理新型举国体制与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内涵基础上,结合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背景和建设体育... 探析新型举国体制赋能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理论问题,对充分发挥传统举国体制优势与市场机制优势并实现两者互补具有重要意义。在系统梳理新型举国体制与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内涵基础上,结合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背景和建设体育强国的战略需要,深入阐释新型举国体制赋能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诉求和实现方略。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依靠新型举国体制保障,主要体现在: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方式转变需要新型举国体制的支撑、竞技体育治理体系创新需要新型举国体制的保障、竞技体育功能价值提升需要新型举国体制的推动。经分析认为,要通过举国体制与市场机制的系统耦合和功能互补推动我国竞技体育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要依托新型举国体制提高竞技体育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综合治理能力,完善多元社会主体参与的奥运项目现代化备战新体系,增强竞技体育深度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内生动力,加快推动我国竞技体育实现集约化发展、开放式发展、科学化发展及融合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举国体制 中国竞技体育 高质量发展 体育强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进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战略:典型特征、动态测度与实践路径
4
作者 邹薇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25,共14页
新时代新征程,实现新型工业化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关键任务。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变、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的重大挑战,推进新型工业化是全球经济的大趋势。新型工业化的中国路径体现了既不同于早期发... 新时代新征程,实现新型工业化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关键任务。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变、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的重大挑战,推进新型工业化是全球经济的大趋势。新型工业化的中国路径体现了既不同于早期发达国家、也不同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典型特征。中国新型工业化指标体系包括规模、结构、创新、效能、低碳、开放六个维度,全国和省级层面的新型工业化发展水平都与经济发展正向相关,各地新型工业化发展水平具有明显差异,主要影响因素分为工业规模和盈利能力、技术发明与开放水平、高新产业与科技投入、实体经济与绿色发展四大类。推进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的实践路径是以新质生产力赋能新型工业化、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新型工业化应用场景和标准体系,以及因地制宜培育新型工业化的新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工业化 中国特色 动态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研究体系与进展
5
作者 苏红键 《区域经济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0-160,共11页
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是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驱动力。构建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研究的基本框架并梳理相关研究脉络和进展情况,能够为中国城镇化理论研究和发展实践提供参考。当前关于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研究主要包... 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是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驱动力。构建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研究的基本框架并梳理相关研究脉络和进展情况,能够为中国城镇化理论研究和发展实践提供参考。当前关于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研究主要包括三类八个方面的议题,即城镇化进程与战略、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城镇体系与城市发展、县域城镇化、城镇化改革等五个核心议题,城镇化与城乡发展的关系、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等两个系统议题,以及城镇化的国际比较研究。未来中国城镇化研究,要按照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要求,围绕城镇化进程中的重点难点,不断丰富完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研究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 县域城镇化 城镇体系 城乡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举国体制与世界数字经济强国的构建 被引量:4
6
作者 谢宜泽 胡鞍钢 《当代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20,共8页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其中,第一要务是做强。做强数字经济,必须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数字技术是数字经济的基石,数字经济的竞争本质上是数字技术的竞争。数字技术的研发面临技术和市场双重风险,发挥新...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其中,第一要务是做强。做强数字经济,必须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数字技术是数字经济的基石,数字经济的竞争本质上是数字技术的竞争。数字技术的研发面临技术和市场双重风险,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做强数字经济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攻克关键核心数字技术。为了打赢关键核心数字技术攻坚战,应牢牢抓住数字技术范式变革和数字经济动力转换的战略窗口期,强化党中央的集中领导与统筹协调;整合运用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六路大军”,系统构建政产学研用多元互动的数字技术创新格局;形成政府机制与市场机制双向嵌入、集中化与扁平化有机融合的数字技术创新模式,最终加速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数字经济强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举国体制 数字技术 数字经济 数字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新型举国体制推动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被引量:14
7
作者 张杰 金岳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38-151,共14页
当前,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短板问题已成为阻碍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模式加速形成的关键因素。显而易见的一个逻辑是,当前束缚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机制体制因素,制约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的全面突破问题,归根结底就在于对政府与市场关系的认... 当前,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短板问题已成为阻碍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模式加速形成的关键因素。显而易见的一个逻辑是,当前束缚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机制体制因素,制约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的全面突破问题,归根结底就在于对政府与市场关系的认知模糊和定位混乱。在科学认识和定义中国特色新型举国体制基本特征与实施途径的基础上,本文提出和归纳了当前在制定与实施中国特色新型举国体制过程中,如何解决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复杂平衡难题、如何发挥产业政策和公平竞争机制之间的协同关系、如何协调提高基础研究和强化技术创新研究之间的复杂关系、如何认识技术创新被封锁和谋求自主可控之间的权衡关系、如何把握深入对外开放和加快对内开放之间的共进关系等方面的重要关系。鉴于中国特色的新型举国体制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因此加快构建和实施中国特色的新型举国体制,就要从根本上兼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需求侧结构性改革这两个方面。据此,本文给出了供给侧和需求侧角度的相应改革突破口与具体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制造业 高质量发展 中国特色的新型举国体制 机制体制障碍 政府与市场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与创新型企业全生命周期融资需求相匹配的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
8
作者 张杰 任元明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9-130,共12页
打造全面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尤其是构建与创新型企业全生命周期融资需求相匹配的金融体系,是做好“五篇大文章”中的首要任务——科技金融的关键所在,也成为影响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条件。在充分认识到构... 打造全面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尤其是构建与创新型企业全生命周期融资需求相匹配的金融体系,是做好“五篇大文章”中的首要任务——科技金融的关键所在,也成为影响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条件。在充分认识到构建匹配创新型企业全生命周期融资需求的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重要价值的基础上,搭建相应的金融体系理论分析框架,详细剖析并提炼出当前中国创新型企业全生命周期融资需求与既有金融体系存在的一系列不相匹配的突出问题和矛盾困局,进而归纳出与中国创新型企业全生命周期融资需求相匹配的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的具体实施途径,并提出了符合中国现实国情的科技金融领域改革突破口及相应的具体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企业 全生命周期融资需求 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 改革突破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的现实审视与集群化建设--基于新型举国体制的视角 被引量:10
9
作者 张继明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3-21,53,共10页
我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要求探索中国式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体系,但实践中我国高等教育治理模式“中国元素”仍有不足。新型举国体制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内容和实践机制,为我国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的本土化创造提供了依循。基于新型举... 我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要求探索中国式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体系,但实践中我国高等教育治理模式“中国元素”仍有不足。新型举国体制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内容和实践机制,为我国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的本土化创造提供了依循。基于新型举国体制构建中国式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模式,需要在微观上为之提供合理的实践机制,而大学集群治理在价值导向、组织机制、治理主体、文化建构等各维度上集中反映了新型举国体制的内在逻辑,因此是落实新型举国体制的有效机制。这也意味着,探索实施大学集群治理是构建中国式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模式的重要向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新型举国体制 高等教育治理 大学集群治理 中国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中的新型举国体制:演进、内涵与优化 被引量:11
10
作者 黄寿峰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4-41,共8页
新型举国体制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支撑。新型举国体制构建和形成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和发展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创新和拓展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其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政治基石,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新型举国体制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支撑。新型举国体制构建和形成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和发展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创新和拓展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其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政治基石,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经济根基,以科技创新维护国家安全、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发展模式,将“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核心价值取向,以坚持对外开放为鲜明特征。在不断健全发展新型举国体制过程中,应不断优化和完善其适用边界、组建相关负责机构、保障其可持续性以及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举国体制 中国式现代化 演进历程 适用边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发展阶段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质量提升路径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杨君 张轩 王健 《智库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0-78,共9页
[目的/意义]新发展阶段,如何提升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质量,持续推动决策体系和决策过程的现代化,是智库更好地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课题。[方法/过程]本文立足于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时代背景,分析了新发展阶段中国特色新型智... [目的/意义]新发展阶段,如何提升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质量,持续推动决策体系和决策过程的现代化,是智库更好地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课题。[方法/过程]本文立足于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时代背景,分析了新发展阶段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定位,剖析了当前我国智库建设无法适应时代需求的制约因素,并从明确智库研究属性、提升智库研究能力、增强智库内生动力、凝聚各方智库力量、激发智库创新活力5个维度,提出了推进我国智库建设质量提升的现实路径。[结果/结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建设需要:坚持创新导向,提升研究能力;健全激励机制,增强内生动力;坚持合作理念,凝聚智库协同力量;优化评价体系,激发智库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新型智库 新发展阶段 决策咨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探析——以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为例 被引量:2
12
作者 赖丽华 刘鸿武 《智库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7-97,共11页
[目的/意义]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迫切需要发挥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在公共外交和文化互鉴中的重要作用,助力讲好中国故事,积极引导国际舆论,提升我国的国际形象,增强我国的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和塑造力。[方法/过程]中国特色新型... [目的/意义]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迫切需要发挥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在公共外交和文化互鉴中的重要作用,助力讲好中国故事,积极引导国际舆论,提升我国的国际形象,增强我国的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和塑造力。[方法/过程]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是我国国家软实力的重要载体,在传播中国好声音、展现中国好形象等方面责无旁贷。本文以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梳理该院对非话语创新与战略传播的探索实践,分析总结其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路径与策略。[结果/结论]本文从建构话语体系、传播平台、人才队伍、传播路径等四方面,就新时期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如何加强我国国际传播效能、改进国际舆论引导、提升国际话语权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新型智库 国际舆论引导 国际传播 国际话语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举国体制推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内聚力优势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殷倩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77-81,共5页
新型举国体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背景下,国家治理的理念变革和制度安排,充分体现了与时俱进的创新性,显示出更为鲜明的政治优势。作为一种治理方式,新型举国体制以科学统筹、集中力量、优化机制、协同攻关为基本方针,凸显了... 新型举国体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背景下,国家治理的理念变革和制度安排,充分体现了与时俱进的创新性,显示出更为鲜明的政治优势。作为一种治理方式,新型举国体制以科学统筹、集中力量、优化机制、协同攻关为基本方针,凸显了强大的组织能力、动员能力和执行能力。作为一种制度安排,新型举国体制充分发挥了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巨大优势,成为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制度保障。新型举国体制的发展与完善,形成了经济发展、共同富裕、国家治理等方面的制度合力,集中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制度属性和独特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举国体制 中国式现代化 共同富裕模式 国家治理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全新型举国体制的逻辑思考与实践启示 被引量:7
14
作者 丁明磊 黄琪轩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0-81,共12页
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拓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需要从大国技术博弈的历史逻辑、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逻辑、宏观环境体系的演化逻辑来理解,有效发挥举国体制的优势,同时要提出新思路、采用新办法、创造新环境来避免传统举国体制的弊端,突破并... 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拓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需要从大国技术博弈的历史逻辑、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逻辑、宏观环境体系的演化逻辑来理解,有效发挥举国体制的优势,同时要提出新思路、采用新办法、创造新环境来避免传统举国体制的弊端,突破并超越西方现代化以资本为中心的根本逻辑,走出一条由科技创新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发展道路。健全新型举国体制要以国家战略需求和问题为导向,将“集中力量办大事”与“激发全社会创新创造活力”有机结合,以长期主义和“超越竞争”促进各类创新要素的新组合和合理流动等。健全新型举国体制要以改革驱动创新、以创新驱动发展,改善创新制度供给,加强创新政策整体设计和协调配合,推动政策向创新链条一体化整体设计转变,构建有利于创新的生态环境。通过政策引导,充分调动各类创新主体和全社会的创新积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举国体制 中国式现代化 科技强国 自立自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时代责任与使命担当——“2023第九届新型智库建设学术研讨会”内容要点解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朱鑫汝 唐果媛 吕青 《智库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6-105,共10页
[目的/意义]本文旨在深入解析“2023第九届新型智库建设学术研讨会”的核心议题和专家观点,探讨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在新时代背景下所承担的时代责任与使命。[方法/过程]本文对《智库理论与实践》编辑部组织举办的“2023第九届新型智库建... [目的/意义]本文旨在深入解析“2023第九届新型智库建设学术研讨会”的核心议题和专家观点,探讨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在新时代背景下所承担的时代责任与使命。[方法/过程]本文对《智库理论与实践》编辑部组织举办的“2023第九届新型智库建设学术研讨会”专家报告和圆桌论坛的专家观点内容进行解读和分析,对其中重要的观点从时代责任、使命担当、实践路径3个层面进行总结、提炼和推荐。[结果/结论]中国智库建设的时代责任包括:服务国家战略,赋能中国式现代化;聚焦关键问题,促进科技创新;传播中国声音,促进国际形象;智力服务支撑,提升决策质量;支撑社会治理,促进文明进步。新时代下中国新型智库建设的使命需要做到五点创新,即智库国际化发展创新、智库理论方法创新、智库运行机制创新、智库治理能力创新以及智库信息化建设创新。新时代中国特色智库建设的实践路径则包括:制定顶层设计与战略规划;立足理论创新与方法论研究;构建高素质多层次的人才队伍;推动智库国际化与全球合作;实施智库信息化与数字化建设以及创新运行机制与优化结构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新型智库 智库建设 《智库理论与实践》 决策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新型“举国体制”的形成 被引量:21
16
作者 郝勤 《体育文化导刊》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8-11,共4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体育“举国体制”的基本特征是:建立既能保持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又能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体育“举国体制”及其运行机制;在“小政府,大社会”的原则下,建立政...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体育“举国体制”的基本特征是:建立既能保持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又能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体育“举国体制”及其运行机制;在“小政府,大社会”的原则下,建立政府、社会、市场三位一体的多元体育结构;通过政府“有形的手”与市场“无形的手”的相互作用来引导、调控、整合政府与社会的体育资源;建立多元化的竞技体制,形成专业竞技、职业竞技、业余竞技多元互补的竞技体育运行机制;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坚持财政与市场双轮驱动的原则。其运行机制的主要特征是:以市场机制来调动与整合全国的体育资源;事权分离,管办分离,在政府的主导下实现真正的体育社会化;改变从中央到地方的线性训练竞赛体制,逐步建立以大城市为中心的非线性体育体制;改变以往单一的专业竞技体制,代之以专业体育、职业体育、业余体育多元并存的训练比赛模式和运行机制;引进国际通行的市场招标方式,运用市场化机制对政府体育投入实施管理;建立国内赛事与国际赛事并重互补的竞赛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举国体制 运行机制 社会主义制度 市场经济条件 体育资源 竞技体制 体育社会化 市场化机制 基本特征 中国特色 体育结构 三位一体 相互作用 竞技体育 多元互补 历史时期 市场机制 主要特征 管办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工业化赋能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7
17
作者 陈健 张颖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2-103,共12页
工业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根本,对国民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战略作用,工业化是现代化的物质技术基础,中国共产党领导工业现代化的历程经历了艰辛探索、快速推进和跨越式发展3个阶段,探索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这条道路... 工业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根本,对国民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战略作用,工业化是现代化的物质技术基础,中国共产党领导工业现代化的历程经历了艰辛探索、快速推进和跨越式发展3个阶段,探索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这条道路对于走深走好中国式现代化意义重大,基于此,必须以新型工业化赋能中国式现代化,如此才能彰显新型工业化赋能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在科技创新引领发展中凸显正义性、坚持推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同时,以新型工业化赋能中国式现代化,应在推进新型工业化中推动新型工业实体化高质量发展,在推进新型工业化中提高科技自立自强能力,在推进新型工业化中筑牢绿色底色,在推进新型工业化中提升我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工业化 中国式现代化 新质生产力 高质量发展 中国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党对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的全面领导 被引量:5
18
作者 何宛玲 王周谊 《智库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20,共10页
[目的/意义]高校智库建设日益成为新时代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而加强党的领导是高校智库建设的必然要求和根本保障。[方法/过程]本文通过文献梳理、比较研究、实地调研以及深度访谈等方式,对四大关键领域进行了... [目的/意义]高校智库建设日益成为新时代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而加强党的领导是高校智库建设的必然要求和根本保障。[方法/过程]本文通过文献梳理、比较研究、实地调研以及深度访谈等方式,对四大关键领域进行了重点研究。[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在高校智库组织领导方面,应加强高校党委统一领导、统筹规划,成立专门的校级智库管理协调部门,在党的领导下统筹全校智库建设工作;第二,在高校智库基层党建方面,高校各智库和相关院系应根据机构性质、机构规模、机构定位等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党的基层组织架构;第三,在高校智库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应加强党对智库人才引进的政治把关,改革高校智库人才评价与激励机制;第四,在高校智库咨政渠道方面,可与党政部门通过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建基地、委托研究、专项培训、定期会议以及稿件直报等方式,建立机制化的智库咨政渠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 党的领导 智库党建 智库人才 咨政渠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智库研究的“两种知识”——兼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研究的概念框架 被引量:2
19
作者 姜馨伦 《智库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0-67,共8页
[目的/意义]立足现代智库研究学理需求,反思现代智库研究,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形成具有本土特征的概念框架,探索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的新路径。[方法/过程]通过区分不同层次的研究,提出现代智库研究的“两种知识”,用以... [目的/意义]立足现代智库研究学理需求,反思现代智库研究,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形成具有本土特征的概念框架,探索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的新路径。[方法/过程]通过区分不同层次的研究,提出现代智库研究的“两种知识”,用以分析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本质的研究困境与功能发挥的研究现状,找到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研究的概念框架切入点。第1种知识的探究运用经验性、解释性与评判性并存的研究思路,第2种知识的探究运用“结构—行动”的研究思路,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研究的概念框架。[结果/结论]本研究通过概念框架区分不同层次的研究,“两种知识”组成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研究概念框架的构成要素。第1种知识回答了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组织本质、功能、特点和背景知识等相关问题,第2种知识回答了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功能发挥过程之中涉及到的、如何在一般性预先假设下互动、如何在互动中更好地发挥功效,以及行动如何改变一般性预先假设的问题,即关于行动者与结构化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智库 中国特色新型智库 智库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意愿·目标·能力:论新型举国体制的实践前提 被引量:4
20
作者 谢宜泽 胡鞍钢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11,共7页
新型举国体制是“国之利器”,是新时代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显著优势的重要体现。党的二十大明确要求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健全新型举国体制首当其冲的是正确把握它的隐含前提,即笃定的共同意愿、合理的目标体系和强大的国家能力。这三... 新型举国体制是“国之利器”,是新时代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显著优势的重要体现。党的二十大明确要求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健全新型举国体制首当其冲的是正确把握它的隐含前提,即笃定的共同意愿、合理的目标体系和强大的国家能力。这三者是新型举国体制实践合力效应、乘数效应和杠杆效应的产生源泉。它们分别表现为党的主张、人民意愿、国家意志的统一,总体性目标与部门性目标、阶段性目标的统一,以及一般性国家能力与特殊性国家能力的统一。脱贫攻坚是新型举国体制实践的生动写照,它的巨大成功充分印证了意愿、目标与能力三大前提之于新型举国体制实践的不可或缺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举国体制 政治意愿 国家能力 脱贫攻坚战 中国式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