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特色现代性”历史生成的逻辑进路探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徐梦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8-63,186,共7页
"中国特色现代性"作为解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范式,其历史生成遵循一定的逻辑进路。现代性自我发展的矛盾运动表明了资本主义现代性只是现代性的实现形式之一,并早已在历史中显现出衰微的趋势。种种迹象证明一种更... "中国特色现代性"作为解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范式,其历史生成遵循一定的逻辑进路。现代性自我发展的矛盾运动表明了资本主义现代性只是现代性的实现形式之一,并早已在历史中显现出衰微的趋势。种种迹象证明一种更高的现代性,即"中国特色现代性"已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性 中国特色现代性 历史生成 现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现代性建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重要视角 被引量:1
2
作者 赵园园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9-15,105,共8页
要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内在规律,就必须要寻求到这一理论活动的逻辑主线。从实践视角来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逻辑主线就是中国现代化建设。从理论层面上看,中国现代性建构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题。因此,现代性建构是马... 要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内在规律,就必须要寻求到这一理论活动的逻辑主线。从实践视角来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逻辑主线就是中国现代化建设。从理论层面上看,中国现代性建构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题。因此,现代性建构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重要视角。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不同历史时期提供了不同的现代化方案。革命时期创立的新民主主义理论,是一种革命式的现代化方案。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形成了传统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方案。改革开放以来,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逐渐构建出超越传统社会主义现代性和西方现代性的中国特色现代性。作为一个开放的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现代性构建还在生成中。当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迫切主题就是着眼于中国道路,从各个维度尤其是价值维度,建构独特的现代性话语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性建构 中国特色现代性 马克思主义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现代化模式建构原则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1
3
作者 孔凡芳 郭学军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8-40,48,共4页
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到来,世界各国都在追赶着"现代化"的浪潮,"中国现代化模式"、"中国特色新型现代性"吸引了世界关注的目光。中国现代化道路走到今天,经验和教训并存。其中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所遵循的原则... 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到来,世界各国都在追赶着"现代化"的浪潮,"中国现代化模式"、"中国特色新型现代性"吸引了世界关注的目光。中国现代化道路走到今天,经验和教训并存。其中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所遵循的原则和指导思想,以及中国特色现代性所包含的普遍性和特殊性都应该是我们关注重要的理论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 现代性 中国特色现代化模式 中国特色现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与“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相匹配的学术体系——基于“现代性”问题研究的学术史梳理 被引量:10
4
作者 王海锋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2022年第1期18-29,共12页
一部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就是一部中国人探索现代化道路并力求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历史,是一部开创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和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历史。中国特色现代性理论研究与开创中国式... 一部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就是一部中国人探索现代化道路并力求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历史,是一部开创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和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历史。中国特色现代性理论研究与开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相伴随,在现实逻辑与历史逻辑的交织中谱写了现实变革与理论创新的伟大历史。在学术史视野中审视这一历史进程,我们会发现,为满足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的现实需求,中国学者在理论与现实的辩证互动中,从基于现实变革的“现代性”理论资源“多维”探寻转向基于理论创新的“现代性”理论资源“一元”整合,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和现代性构建提供了内涵丰富的思想理论和具有指导意义的思想武器。在这一理论满足现实需求并实现自我创新的历史进程中,马克思哲学、国外马克思主义以及各类哲学理论中的“现代性”思想被激活并在回答现实问题中焕发了生机活力,一种富有主体性、原创性的中国特色现代性理论正式登场。在新发展阶段,要早日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我们就必须在既有学术积累和思想积累的基础上,构建与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和人类文明新形态相匹配的主体性的、原创性的中国特色现代性理论的学术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现代性批判 中国现代化新道路 中国特色现代性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唯物史观视域下中国现代性的创造与超越 被引量:8
5
作者 田鹏颖 陈孟 《哲学分析》 CSSCI 2020年第5期111-123,197,198,共15页
现代性是涉及现代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态整体性社会问题的总概念。在马克思唯物史观的视野中,现代性之所以能跃出地平线是资本逻辑使然,现代性之所以在世界范围内迅速拓展是资本逻辑所致,现代性之所以危机丛生是资本逻辑作祟;马克... 现代性是涉及现代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态整体性社会问题的总概念。在马克思唯物史观的视野中,现代性之所以能跃出地平线是资本逻辑使然,现代性之所以在世界范围内迅速拓展是资本逻辑所致,现代性之所以危机丛生是资本逻辑作祟;马克思对资本现代性批判的深刻启示在于,现代性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统一,现代性是统一性和多样性的辩证统一,现代性是必然性和选择性的辩证统一;中国人民正是遵循马克思资本现代性批判的逻辑理路,在革命、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的伟大觉醒中探索并创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性,实现了从“修昔底德陷阱”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超越,从“以资为本”到“以人为本”的超越,从理论解释到制度创新的超越,为现代世界贡献了人类制度文明史上一种崭新制度文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唯物史观 资本现代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性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发展理念对自由主义现代性模式的超越 被引量:2
6
作者 刘洋 《理论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78-83,共6页
新发展理念对传统发展观的变革,究其本质乃是中国特色现代性发展模式对自由主义现代性模式的超越。具体而言,在现代性发展的道路上,新发展理念打破自由主义道路的"我向性"思维,彰显中国特色现代性道路的"共生性"原... 新发展理念对传统发展观的变革,究其本质乃是中国特色现代性发展模式对自由主义现代性模式的超越。具体而言,在现代性发展的道路上,新发展理念打破自由主义道路的"我向性"思维,彰显中国特色现代性道路的"共生性"原则、"生机性"实践与"可鉴性"品质;在现代性发展的理论上,新发展理念推动中国特色现代性的理论创新,破解"历史终结论""单一经济论"与"中国威胁论";在现代性的发展制度上,新发展理念完善发展制度的"人民性"与"人类性",超越自由主义制度带来的发展限制、极权主义;在现代性发展的价值取向上,新发展理念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避免世界发展陷入自由主义现代性全球化引发的全球治理危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发展理念 中国特色现代性 发展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性批判:一种比较叙事 被引量:4
7
作者 沈江平 胡秀灵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1-38,共8页
近现代性及其问题附身于资本主义的形成、发展,现代性批判也随之产生。现代性问题的审视,离不开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两股思潮的梳理。基于主体性思维、理性至上主义、理论归宿三个维度解读两者对现代性批判的异同。事实上,无... 近现代性及其问题附身于资本主义的形成、发展,现代性批判也随之产生。现代性问题的审视,离不开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两股思潮的梳理。基于主体性思维、理性至上主义、理论归宿三个维度解读两者对现代性批判的异同。事实上,无论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现代性“救赎”还是后现代主义对现代性的基本否定,要么重新落入传统哲学的窠臼,要么走向一种虚无,都没能从现代性问题中抽身出来,割裂现代性问题与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联系,也就无法真正拯救现代性。回到马克思的现代性批判就成为理论和实践的必然结果。遵循马克思深刻的实践观的哲学批判、资本逻辑的批判路径以及辩证的态度,科学诠释了现代性问题。由此衍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性构建与践行坚持与社会主义制度相向而行,破解“传统—中国/现代—西方”的二元对立的局限认知,遵循现代性规律的普遍性和中国经验特殊性相契合的路径,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性的构建和演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性批判 西方马克思主义 现代主义 资本逻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