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81篇文章
< 1 2 10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建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治理制度的新型理论范式 被引量:8
1
作者 唐亚林 郝文强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14,共10页
坚持党的领导是解决国有企业“内部人控制”问题、抑制国有资产流失、建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发展壮大国有资本的重要法宝。既有研究成果对于中国特色现代企业治理制度创新这一重大问题,尚缺乏基于连续性实践创新的机制性阐释与理... 坚持党的领导是解决国有企业“内部人控制”问题、抑制国有资产流失、建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发展壮大国有资本的重要法宝。既有研究成果对于中国特色现代企业治理制度创新这一重大问题,尚缺乏基于连续性实践创新的机制性阐释与理论性建构。基于组织变革理论,通过深度案例研究,对党的领导嵌入国有集团公司治理架构与过程的创新实践及其绩效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在国有企业的发展性质与发展质量双重动力驱动下,党的领导以制度性嵌入、结构性嵌入、过程性嵌入与文化性嵌入的方式,以及党建入章与前置程序、完善领导体制与组织体系建设、融入生产经营管理过程、引领企业文化建设等途径,实现了国有企业经济绩效、政治绩效与社会绩效多元并举的目标。在案例分析基础上,立基动力、制度、结构、过程、文化与绩效六个方面,对中国特色现代企业治理制度的新型理论范式建构问题进行本土化理论创新,这对于摆脱西方现代企业治理理论的窠臼,推动国有企业治理现代化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领导 中国特色现代企业治理制度 新型理论范式 嵌入性 创新案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善同高水平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
2
作者 白永秀 赵兴花 黄宣童 《经济问题》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9,21,共10页
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演进内嵌于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过程。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紧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总方向,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大致经历了奠基、探索、建立、完善、深化五个阶段。这一过... 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演进内嵌于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过程。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紧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总方向,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大致经历了奠基、探索、建立、完善、深化五个阶段。这一过程,实际上就是寻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和市场经济资源配置优势结合的最优解的过程。建立与高水平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一般性规定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发挥“中国特色”的制度优势,建立既能够发挥市场经济规律优势,又具有统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企业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 高水平市场经济体制 中国特色制度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25届中国国有经济发展论坛“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与创新国企改革发展”学术研讨会征文启事
3
作者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F0003-F0003,共1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作出一系列重要阐述,丰富了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刻内涵。在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科学总结改革开放以来企业制度建设实践经验基础上,2025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作出一系列重要阐述,丰富了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刻内涵。在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科学总结改革开放以来企业制度建设实践经验基础上,2025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意见》,为我国高标准完成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工作,谋划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新行动指明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企业改革 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基本路径:制度、机制与能力 被引量:1
4
作者 邓大才 王国峰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1,共9页
中国式现代化既是实现人民福祉的基础,也体现着中国对人类文明发展的贡献。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基础,中国式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实现对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面对基层治理的现实情境与中国式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差距,推进中国式基层治理... 中国式现代化既是实现人民福祉的基础,也体现着中国对人类文明发展的贡献。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基础,中国式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实现对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面对基层治理的现实情境与中国式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差距,推进中国式基层治理现代化需要从制度、机制和能力三个维度加以考量。制度是现代国家运行和发展的规则和秩序基础,推进中国式基层治理制度现代化需要完善基础型制度、拓展框架型制度和强化规则型制度。制度的有效运转需要机制勾连衔接,即以机制激活、连接、协同和维持各项制度的运行。推进中国式基层治理现代化进程,需要优化程序机制、健全激励机制、深化协商机制。健全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需要基层组织和治理主体拥有强大的现代化治理能力,即提升多重面向的响应能力、服务能力、合作能力以及参与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 基层治理 现代 制度 机制 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治理文明视野下中国式警务现代化的制度演进、价值机理与实现路径
5
作者 谭羚雁 张小兵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9-120,共12页
在“治国理政观”的话语体系构建中,“治理文明”概念范式以“制度—文化”的解释框架为中国式警务现代化提供了全新的研究视角。制度理论维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警务现代化历经安全保卫、专业化建设、社区化服务和系统性重塑的逻辑演进... 在“治国理政观”的话语体系构建中,“治理文明”概念范式以“制度—文化”的解释框架为中国式警务现代化提供了全新的研究视角。制度理论维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警务现代化历经安全保卫、专业化建设、社区化服务和系统性重塑的逻辑演进;文化理论维度,警务制度体系演进是对中华文化精髓的反映和固化,体现出政治统一性、人民民主性和基层基础性的价值机理内涵。新发展阶段,基于“技术—体制—机制—文化”四个进路的中国式警务现代化实现路径包括:良性规划警务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方案、以大数据牵引与法治化定规推进新警务管理体系建设、以“整体智治”理念优化一体化警务协作机制、以文化资源丰富“枫桥经验”新内涵并开创共建共治共享警务新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理文明 中国式警务现代 制度演进 价值机理 实现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成熟定型的政党领导逻辑
6
作者 张等文 刘绍覃 《求实》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17,M0003,共15页
任何具有生命力的制度都必然经历从萌芽探索到成熟定型的发展过程。制度体系是否完备、制度优势能否充分彰显、治理效能能否有效释放,是衡量一项制度是否成熟定型的关键维度。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创建、... 任何具有生命力的制度都必然经历从萌芽探索到成熟定型的发展过程。制度体系是否完备、制度优势能否充分彰显、治理效能能否有效释放,是衡量一项制度是否成熟定型的关键维度。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创建、改革、完善与成型,始终遵循着政党领导的独特发展逻辑。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缔造者和引领者,既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日益健全和完善注入强大动力,也是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行稳致远的坚强领导核心。党的领导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从奠基到成熟定型的全过程,既是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政治前提,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政治保证。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理论优势等源源不断地转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持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朝着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方向稳步迈进,不断开拓“中国之治”的新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党的领导 中国现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制度成熟定型 制度体系 制度优势 治理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三重向度
7
作者 唐世纲 《现代教育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1-70,共10页
作为现代大学的支持性力量和保护性力量,现代大学制度是一种包括价值理念、规则体系和运行机制在内的“价值-规则-运行”纵横交织逻辑序列的结构性存在。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是世界现代大学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有各国现代大学制度的... 作为现代大学的支持性力量和保护性力量,现代大学制度是一种包括价值理念、规则体系和运行机制在内的“价值-规则-运行”纵横交织逻辑序列的结构性存在。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是世界现代大学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有各国现代大学制度的共同特征,又有基于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基于此,新时代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可从结构性视角出发,对其进行问题反思和进路建构。具体而言,从价值向度来看,新时代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建设需要实现从外部论制度价值观向内部论制度价值观、从行政论制度价值观向专业论制度价值观、从管理论制度价值观向治理论制度价值观的“三维转换”;从规则向度来看,新时代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建设需要进一步强化外部规则体系建设、内部规则体系建设和“联通内外”的互动型规则体系建设;从运行向度来看,新时代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建设需要优化决策机制、执行机制和监督机制,进而保障制度的高效化运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 现代大学制度建设 价值向度 规则向度 运行向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的政治根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超越性特征和历史优势
8
作者 郑丽娟 何友鹏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25,共11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政治根基,造就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奇迹,没有这个前提和基础,就不会有中国式现代化。中国经济建设需要坚持在“守正”中“创新”,守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这个根基,不断巩固夯实中国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政治根基,造就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奇迹,没有这个前提和基础,就不会有中国式现代化。中国经济建设需要坚持在“守正”中“创新”,守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这个根基,不断巩固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根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经验和发展智慧的制度凝结,有着明确的问题导向性、整体的目标合理性、鲜明的人民主体性、切实的希望可得性、科学的系统自洽性等诸多层面的超越性特征。这种超越性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持续发挥巨大政治制度能量,越来越显示出其“全面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真正代表全体人民利益”“凝聚最大社会共识,推动社会和谐发展”“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集中力量办大事”“自我纠错的勇气和魄力,渐进改革的智慧和使命担当”“立足世界历史的格局,怀抱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想信念”的系统性力量和独特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使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呈现鲜明的样态异质性和道路差异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社会主义属性的政治保证,是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的历史之根、优势之源、制度之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政治制度 超越性特征 历史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特色的县域城乡融合发展——基于“制度-空间-治理”的分析范式
9
作者 罗必良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31,共18页
破解中国城乡二元结构难题,凸显了县域在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进程中的关键性作用。县域既是城乡要素互动的“最小完整单元”,也是社会矛盾交织的“集中承载区”,更是实现融合协调发展的“战略性支点”,从而对中国式现代化强国建设具有底层... 破解中国城乡二元结构难题,凸显了县域在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进程中的关键性作用。县域既是城乡要素互动的“最小完整单元”,也是社会矛盾交织的“集中承载区”,更是实现融合协调发展的“战略性支点”,从而对中国式现代化强国建设具有底层逻辑意义。本研究构建“制度-空间-治理”三位一体的分析范式,突破传统城乡二元理论的解释边界,有助于深化对中国制度语境下城乡互动连接机理的理解。基于对县域发展中制度性壁垒、空间极化效应与治理效能滞后等现实瓶颈的系统分析,提出“要素市场化配置—空间多层级协同—治理适应性创新”的融合推进机制,从而为破除县域资源错配与体制性梗阻,为统筹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发展目标,提供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向度的政策工具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 城乡融合发展 制度-空间-治理”分析范式 中国现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与创新型企业全生命周期融资需求相匹配的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
10
作者 张杰 任元明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9-130,共12页
打造全面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尤其是构建与创新型企业全生命周期融资需求相匹配的金融体系,是做好“五篇大文章”中的首要任务——科技金融的关键所在,也成为影响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条件。在充分认识到构... 打造全面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尤其是构建与创新型企业全生命周期融资需求相匹配的金融体系,是做好“五篇大文章”中的首要任务——科技金融的关键所在,也成为影响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条件。在充分认识到构建匹配创新型企业全生命周期融资需求的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重要价值的基础上,搭建相应的金融体系理论分析框架,详细剖析并提炼出当前中国创新型企业全生命周期融资需求与既有金融体系存在的一系列不相匹配的突出问题和矛盾困局,进而归纳出与中国创新型企业全生命周期融资需求相匹配的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的具体实施途径,并提出了符合中国现实国情的科技金融领域改革突破口及相应的具体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型企业 全生命周期融资需求 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 改革突破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善中国特色宏观调控制度体系需要处理好若干重大关系 被引量:1
11
作者 赵峰 区铭彦 段雨晨 《人文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共7页
完善中国特色宏观调控制度体系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方面。在此过程中,需要正确认识并处理好六组重要关系:短期周期波动和长期经济增长的关系、宏观总量调控和经济结构优化的关系... 完善中国特色宏观调控制度体系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方面。在此过程中,需要正确认识并处理好六组重要关系:短期周期波动和长期经济增长的关系、宏观总量调控和经济结构优化的关系、“全国一盘棋”和区域协调发展的关系、发展新质生产力和实现共同富裕的关系、国内宏观调控和国际政策协调的关系、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关系。同时,要坚持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统一领导,建立和完善宏观政策统筹协调机制,不断提高中国特色宏观调控制度体系的科学性、前瞻性和有效性,进一步将中国特色宏观调控成效转化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宏观调控制度体系 国家治理体系现代 高水平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健全现代预算制度的思考
12
作者 崔惠玉 徐颖 《甘肃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8-226,共9页
现代预算制度既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更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内容。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健全现代预算制度体现为“目标牵引—能力适配—职能转型”的递进式逻辑链条。在目标体系方面,现代预算制度既要适应现代化的一般特... 现代预算制度既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更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内容。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健全现代预算制度体现为“目标牵引—能力适配—职能转型”的递进式逻辑链条。在目标体系方面,现代预算制度既要适应现代化的一般特征,又要体现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在预算治理能力方面,预算收入能力、统筹能力、绩效管理能力、监督约束能力能够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构筑持续动力机制;在预算职能方面,预算应更加注重公共服务的均衡性与普惠性,推动实现共同富裕;深化绿色发展理念,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预算治理能力和预算职能相辅相成,共同构成现代预算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现代预算制度的健全与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 现代预算制度 预算治理能力 预算职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进式增能: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实践进路
13
作者 刘奕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8-109,共12页
制度体系建设是生态治理的运转基石,亦是衡量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维度。以“共进式增能”为切入点,通过构建制度协同性、主体共生性和效能转化性三维架构,打破传统治理边界,形成权责清晰、协同高效的多元主体互动机制,探索以制度创新和... 制度体系建设是生态治理的运转基石,亦是衡量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维度。以“共进式增能”为切入点,通过构建制度协同性、主体共生性和效能转化性三维架构,打破传统治理边界,形成权责清晰、协同高效的多元主体互动机制,探索以制度创新和多元主体协同提升生态治理效能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研究发现,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已取得显著成效,但治理体系嵌套不足与政策效能递减、主体失衡与制度协同困境、能力短板与跨区域体制缺位等问题仍制约着生态治理改革深化,亟须通过制度创新推动治理体系从“高位推动”向“共进式增能”转型。这一转型突破了单一主体发力的局限,为破解生态治理深层矛盾提供了新的分析视角,以制度增能促进“有效制度”与“有为政府”的动态适配、以主体共治强化“善制”与“善治”的有机联动、以范式跃进实现“机械管控”向“有机协同”的韧性建构。实现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共进式增能,应树立生态治理现代化理念、激活制度潜力、优化制度衔接、确保执行有力,具体路径包括理念重塑以锚定生态治理现代化方向、供给改革以激活基础性制度生产力、制度衔接以提升协调性制度适配性、执行有力以释放根本性制度整体效能,以期切实提高协同增长能力和制度协同运行效率,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态环境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 共进式增能 生态文明 生态治理 制度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的内涵与路径 被引量:4
14
作者 蒲蕊 沈胜林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9-45,共7页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新发展阶段,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被进一步提上日程,高等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必须彰显中国特色。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基本内涵表现在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秉持新发展理念、以人民为...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新发展阶段,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被进一步提上日程,高等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必须彰显中国特色。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基本内涵表现在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秉持新发展理念、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以立德树人为终极目标。推进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必须确保党在高等教育治理中的核心领导地位,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等教育治理新发展,确立以人民为中心的高等教育治理体系改革导向,优化高等教育治理的权责配置,以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创新高等教育治理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治理体系现代 中国特色 高质量发展 内涵与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党组织参与国有企业公司治理探索——评《党组织在国有企业公司治理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罗荣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F0003-F0003,共1页
国有企业作为承担着国计民生基础保障的重要经济组织,事关我国社会主义国家的国体运行和国势昌盛,其稳健发展无疑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坚力量。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国有企业公司治理中的积极作用,促进国有企业党建与公司治理有机结合,实... 国有企业作为承担着国计民生基础保障的重要经济组织,事关我国社会主义国家的国体运行和国势昌盛,其稳健发展无疑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坚力量。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国有企业公司治理中的积极作用,促进国有企业党建与公司治理有机结合,实现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对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企业 稳健发展 中国现代 治理中的作用 中坚力量 良性互动 有机结合 党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式现代化的制度建设逻辑
16
作者 张固宁 《社会主义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24,共9页
制度文明是现代文明的重要内容,制度现代化是世界现代化的共同特征与内在规定,任何成功的现代化往往都内在要求建立起一套稳定成熟、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它建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制度文明是现代文明的重要内容,制度现代化是世界现代化的共同特征与内在规定,任何成功的现代化往往都内在要求建立起一套稳定成熟、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它建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基础之上,制度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方面,其实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在制度建设上具有与西方国家不同的历史逻辑,既遵循现代化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统一的理论逻辑,又坚持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实践逻辑,通过在全面深化改革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实现强国建设、中华民族复兴伟业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实践,打破了西方国家对现代化的一元化制度定义和话语垄断,证明了资本主义并非走向现代化的唯一道路,为谋求全人类现代化事业发展提供了全新的制度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 制度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现代 全面深化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制度需要与路径选择 被引量:6
17
作者 马德坤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5-55,共11页
中国式社会治理现代化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长期的治理实践中形成的,符合中国式现代化事业发展要求的社会治理新道路。新时代以来,我国的现代化社会治理格局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创了公民、社会、政府各美其美、良性互动的中国之... 中国式社会治理现代化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长期的治理实践中形成的,符合中国式现代化事业发展要求的社会治理新道路。新时代以来,我国的现代化社会治理格局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创了公民、社会、政府各美其美、良性互动的中国之治的美好图景。然而,受制于新的社会矛盾、治理风险的增大等直接和潜在因素影响,中国式社会治理现代化亟需进一步加快制度化、体系化建构。为此,必须通过不断创新治理理念、完善治理机制、变革治理方式等打造面向未来、行之有效的中国式社会治理现代化新道路,进而更好地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事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社会治理现代 制度需要 路径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法律表达 被引量:19
18
作者 陈甦 《法治研究》 CSSCI 2023年第3期3-17,共15页
《公司法(修订草案)》第1条明确将“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作为立法宗旨,开启了构建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法治新征程。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是现代企业制度在中国实践场域的丰富与升华,是现代企业制度的一般结构要素与体现中国... 《公司法(修订草案)》第1条明确将“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作为立法宗旨,开启了构建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法治新征程。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是现代企业制度在中国实践场域的丰富与升华,是现代企业制度的一般结构要素与体现中国特色本质属性的特殊结构要素的有机统一体。要以法律形式规范及实施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就必须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提炼与归纳现代企业制度中可以用法律表达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在法治范畴内的中国特色主要体现在演进机制、产权结构、治理结构与功能类型上。公司法修改应重点处理好中国特色与一般规则的关系,既不能迁就一般规则而束缚体现中国特色的法律规范创新,也不能罔顾一般规则的普适效力而造成过犹不及的立法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企业制度 中国特色 公司法 法人治理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前国企改革的方向:建立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 被引量:27
19
作者 程承坪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5-13,共9页
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是对现代企业制度的扬弃,它有助于解决当前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的法人治理结构不规范、党建工作薄弱、国有资产监管水平不高等较为突出的问题。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由国有企业党的领导制度、中国特色国有资... 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是对现代企业制度的扬弃,它有助于解决当前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的法人治理结构不规范、党建工作薄弱、国有资产监管水平不高等较为突出的问题。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由国有企业党的领导制度、中国特色国有资产监管制度、中国特色国有企业公司治理制度和中国特色国有企业管理制度等四个部分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企业 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 现代企业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进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建设 完善高校治理结构——在第三届高校管理者论坛上的致辞 被引量:2
20
作者 郑树山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1-43,共3页
正值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发表重要讲话之际,围绕“完善高校治理结构,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主题,我们在宜宾学院召开第三届高校管理者论坛。构建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推进我国高校治理结构的变革,是... 正值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发表重要讲话之际,围绕“完善高校治理结构,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主题,我们在宜宾学院召开第三届高校管理者论坛。构建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推进我国高校治理结构的变革,是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深化改革创新、促进科学发展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要更好地认识和推动解决这一问题,应把握好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形势背景、功能定位和基本原则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大学制度 高校管理者 中国特色 治理结构 制度建设 论坛 致辞 胡锦涛总书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