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研究体系与进展
1
作者
苏红键
《区域经济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0-160,共11页
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是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驱动力。构建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研究的基本框架并梳理相关研究脉络和进展情况,能够为中国城镇化理论研究和发展实践提供参考。当前关于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研究主要包...
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是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驱动力。构建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研究的基本框架并梳理相关研究脉络和进展情况,能够为中国城镇化理论研究和发展实践提供参考。当前关于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研究主要包括三类八个方面的议题,即城镇化进程与战略、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城镇体系与城市发展、县域城镇化、城镇化改革等五个核心议题,城镇化与城乡发展的关系、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等两个系统议题,以及城镇化的国际比较研究。未来中国城镇化研究,要按照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要求,围绕城镇化进程中的重点难点,不断丰富完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研究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
县域
城镇
化
城镇
体系
城乡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以刘易斯拐点期为背景的理论、模式与政策研究
被引量:
9
2
作者
吴垠
《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8-29,共12页
传统城镇化理论以劳动力无限供给作为约束条件,以人口城镇化作为评价指标的研究方法不适用于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城镇化遭遇刘易斯拐点期的现实。中国的城镇化进程是以劳动力过剩供给转变为结构性短缺为约束条件,将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融入...
传统城镇化理论以劳动力无限供给作为约束条件,以人口城镇化作为评价指标的研究方法不适用于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城镇化遭遇刘易斯拐点期的现实。中国的城镇化进程是以劳动力过剩供给转变为结构性短缺为约束条件,将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融入城市的质量提升而非数量提升作为目标体系的过程。这种特殊性是相对于西方国家城镇化进程的特殊性,但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却具有一般性,可以将"城镇化理论的中国实践"视为对发展中经济体推动城镇化进程跨越刘易斯拐点期的重要理论与实践贡献,并借此丰富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的内涵。本文将超越古典或新古典假设对城镇化的框定,着力考察投资型城镇化、技术性失业现象以及城市非正规部门正规化发展对城镇化的影响,并寻求实现中国梦"城市篇章"的具体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
非正规劳动力市场
基础设施
城市管理
社会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体制机制建构
被引量:
11
3
作者
张秀娥
邢鸥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9-82,共4页
李克强总理指出,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必须有产业作为支撑,以产业发展带动人口集中。新型城镇化建设和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相互依存,城镇化建设能够培育创业者,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又能促进我国...
李克强总理指出,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必须有产业作为支撑,以产业发展带动人口集中。新型城镇化建设和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相互依存,城镇化建设能够培育创业者,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又能促进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通过加强政策引导、积极营造创业氛围、加大金融税收支持力度、完善商业环境和专业基础设施、开展创业教育与培训,来健全促进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体制,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
产业支撑
以人为核心
新生代农民工
返乡创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城镇化建设及其未来应然走向
被引量:
7
4
作者
许伟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3-20,共8页
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城镇化建设大体上历经了苏联式社会主义城镇化建设、中国特色城镇化建设、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建设三个阶段,表现出土地和人口双要素驱动、中央政府和市场及地方政府三方推进、城镇规模多样化发展、城镇化资源供给的...
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城镇化建设大体上历经了苏联式社会主义城镇化建设、中国特色城镇化建设、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建设三个阶段,表现出土地和人口双要素驱动、中央政府和市场及地方政府三方推进、城镇规模多样化发展、城镇化资源供给的国内国际两重支撑等鲜明的中国特点,其未来的应然走向是:第一,城镇化建设的土地和人口要素驱动需要向创新和绿色驱动转变;第二,在中央政府、市场和地方政府三方推进城镇化建设的情况下,要注重防范权力扩张和资本扩张对人民利益的侵犯;第三,在城镇规模多样化发展的同时,要注重多种规模城市的协调化、体系化发展;第四,在城镇化资源供给的国内国际两重支撑方面,要更加重视整合国际资源开发国内市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
中国
成立70年
城镇
化
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
政府
市场
土地
人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研究体系与进展
1
作者
苏红键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出处
《区域经济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0-160,共11页
文摘
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是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驱动力。构建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研究的基本框架并梳理相关研究脉络和进展情况,能够为中国城镇化理论研究和发展实践提供参考。当前关于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研究主要包括三类八个方面的议题,即城镇化进程与战略、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城镇体系与城市发展、县域城镇化、城镇化改革等五个核心议题,城镇化与城乡发展的关系、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等两个系统议题,以及城镇化的国际比较研究。未来中国城镇化研究,要按照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要求,围绕城镇化进程中的重点难点,不断丰富完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研究体系。
关键词
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
县域
城镇
化
城镇
体系
城乡融合
Keywords
New Urbaniza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County Urbanization
Urban System
Urban-Rural Integration
分类号
F061.5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以刘易斯拐点期为背景的理论、模式与政策研究
被引量:
9
2
作者
吴垠
机构
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西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院
出处
《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8-29,共12页
基金
2014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我国新型城镇化道路的理论
模式与政策研究"(项目编号:14CJY023
+1 种基金
主持人:吴垠)
四川省教育厅2013年四川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四川特色的区域新型工业化城镇化道路"项目的阶段成果
文摘
传统城镇化理论以劳动力无限供给作为约束条件,以人口城镇化作为评价指标的研究方法不适用于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城镇化遭遇刘易斯拐点期的现实。中国的城镇化进程是以劳动力过剩供给转变为结构性短缺为约束条件,将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融入城市的质量提升而非数量提升作为目标体系的过程。这种特殊性是相对于西方国家城镇化进程的特殊性,但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却具有一般性,可以将"城镇化理论的中国实践"视为对发展中经济体推动城镇化进程跨越刘易斯拐点期的重要理论与实践贡献,并借此丰富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的内涵。本文将超越古典或新古典假设对城镇化的框定,着力考察投资型城镇化、技术性失业现象以及城市非正规部门正规化发展对城镇化的影响,并寻求实现中国梦"城市篇章"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
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
非正规劳动力市场
基础设施
城市管理
社会保障
分类号
F323.89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体制机制建构
被引量:
11
3
作者
张秀娥
邢鸥
机构
吉林大学商学院
出处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9-82,共4页
基金
吉林省社科基金项目"吉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与对策研究"(2014A9)
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城镇化进程中的吉林省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问题研究"(20130420067FG)阶段性成果
文摘
李克强总理指出,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必须有产业作为支撑,以产业发展带动人口集中。新型城镇化建设和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相互依存,城镇化建设能够培育创业者,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又能促进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通过加强政策引导、积极营造创业氛围、加大金融税收支持力度、完善商业环境和专业基础设施、开展创业教育与培训,来健全促进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体制,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关键词
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
产业支撑
以人为核心
新生代农民工
返乡创业
分类号
F241.22 [经济管理—劳动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城镇化建设及其未来应然走向
被引量:
7
4
作者
许伟
机构
陕西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3-20,共8页
基金
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8A15)
陕西省教育厅基金项目(17JK0122)
文摘
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城镇化建设大体上历经了苏联式社会主义城镇化建设、中国特色城镇化建设、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建设三个阶段,表现出土地和人口双要素驱动、中央政府和市场及地方政府三方推进、城镇规模多样化发展、城镇化资源供给的国内国际两重支撑等鲜明的中国特点,其未来的应然走向是:第一,城镇化建设的土地和人口要素驱动需要向创新和绿色驱动转变;第二,在中央政府、市场和地方政府三方推进城镇化建设的情况下,要注重防范权力扩张和资本扩张对人民利益的侵犯;第三,在城镇规模多样化发展的同时,要注重多种规模城市的协调化、体系化发展;第四,在城镇化资源供给的国内国际两重支撑方面,要更加重视整合国际资源开发国内市场。
关键词
新
中国
成立70年
城镇
化
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
政府
市场
土地
人口
Keywords
70 years since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urbanization
new urbaniza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government
market
land
population
分类号
D619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F299.21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研究体系与进展
苏红键
《区域经济评论》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以刘易斯拐点期为背景的理论、模式与政策研究
吴垠
《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体制机制建构
张秀娥
邢鸥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5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城镇化建设及其未来应然走向
许伟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