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5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完善中国特色宏观调控制度体系需要处理好若干重大关系 被引量:1
1
作者 赵峰 区铭彦 段雨晨 《人文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共7页
完善中国特色宏观调控制度体系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方面。在此过程中,需要正确认识并处理好六组重要关系:短期周期波动和长期经济增长的关系、宏观总量调控和经济结构优化的关系... 完善中国特色宏观调控制度体系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方面。在此过程中,需要正确认识并处理好六组重要关系:短期周期波动和长期经济增长的关系、宏观总量调控和经济结构优化的关系、“全国一盘棋”和区域协调发展的关系、发展新质生产力和实现共同富裕的关系、国内宏观调控和国际政策协调的关系、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关系。同时,要坚持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统一领导,建立和完善宏观政策统筹协调机制,不断提高中国特色宏观调控制度体系的科学性、前瞻性和有效性,进一步将中国特色宏观调控成效转化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宏观调控制度体系 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 高水平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话语体系建构的系统性论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吕晓琴 吴学琴 《社会主义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31,共7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具有鲜明优越性的先进制度,而建构一套制度优势话语体系是廓清制度认知误区,提升制度自信的内在要求;是推动话语与制度的良性互动,提高治理效能的题中之义;是消除“他者”制度偏见,增强制度话语权的客观需要。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具有鲜明优越性的先进制度,而建构一套制度优势话语体系是廓清制度认知误区,提升制度自信的内在要求;是推动话语与制度的良性互动,提高治理效能的题中之义;是消除“他者”制度偏见,增强制度话语权的客观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话语体系建构的主要内容包括:以结构阐释性话语呈现制度的层级构成优势;以价值衡量性话语展现制度的评价标准优势;以方向统领性话语突显制度的领导主体优势;以实然描述性话语彰显制度的运行效能优势;以应然规范性话语昭示制度的自我完善优势。进一步建构和完善我国制度优势话语体系,需聚焦体系化建构与学理性阐释,优化话语内容体系;注重标识性概念打造与创新性议题设置,优化话语表达体系;统筹纵向性分析与横向性对比,优化话语叙事体系;彰显民族性特色与世界性意义,优化话语传播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制度优势 话语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成熟定型的政党领导逻辑
3
作者 张等文 刘绍覃 《求实》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17,M0003,共15页
任何具有生命力的制度都必然经历从萌芽探索到成熟定型的发展过程。制度体系是否完备、制度优势能否充分彰显、治理效能能否有效释放,是衡量一项制度是否成熟定型的关键维度。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创建、... 任何具有生命力的制度都必然经历从萌芽探索到成熟定型的发展过程。制度体系是否完备、制度优势能否充分彰显、治理效能能否有效释放,是衡量一项制度是否成熟定型的关键维度。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创建、改革、完善与成型,始终遵循着政党领导的独特发展逻辑。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缔造者和引领者,既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日益健全和完善注入强大动力,也是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行稳致远的坚强领导核心。党的领导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从奠基到成熟定型的全过程,既是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政治前提,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政治保证。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理论优势等源源不断地转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持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朝着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方向稳步迈进,不断开拓“中国之治”的新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党的领导 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制度成熟定型 制度体系 制度优势 治理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形成及其历史意义 被引量:9
4
作者 秦正为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12,共5页
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建党90周年讲话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制度与体制,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制度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形成有着独特的条件,其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历史鉴戒是苏联的社会主义... 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建党90周年讲话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制度与体制,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制度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形成有着独特的条件,其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历史鉴戒是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实践基础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探索。这一制度体系的形成是个历史性的过程,新中国的建立使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得以确立,改革开放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最终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不仅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性质和本质,而且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制度体系 历史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探析 被引量:5
5
作者 侯远长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6,共6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制度体系"重要概念的提出,丰富并创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探索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逻辑结构包括"制度体系"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制度体系"重要概念的提出,丰富并创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探索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逻辑结构包括"制度体系"的灵魂、核心、目标和理论基础,其主要内容包括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具体制度和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重要的是深刻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和优势,全面把握制度优势和制度优越性的关系,积极创造制度优势转化为制度优越性的重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 制度体系 社会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善“中国之制”,推进“中国之治”--新时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建设的理路论析 被引量:2
6
作者 马丽雅 陈祥勤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2-31,共10页
新时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建设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必然要求。完善“中国之制”、推进“中国之治”,离不开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 新时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建设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必然要求。完善“中国之制”、推进“中国之治”,离不开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离不开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离不开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后半程的现实所需。完善“中国之制”和推进“中国之治”两者互为因果、密不可分,充分理解和把握两者关系是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国家治理体系 中国之制” 中国之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有效性 被引量:2
7
作者 秦正为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2-16,共5页
任何社会制度都具有一定的体系性,即具有相应的配套制度;而新制度之所以能够取代旧制度,关键在于其比较优势,特别是制度体系的有效性。近年来,尽管仍然存在诸多不同的声音,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已为更多的人所认同。而中国特色... 任何社会制度都具有一定的体系性,即具有相应的配套制度;而新制度之所以能够取代旧制度,关键在于其比较优势,特别是制度体系的有效性。近年来,尽管仍然存在诸多不同的声音,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已为更多的人所认同。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恰恰在于其已经形成一个体系,并具有极强的有效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有效性,体现在能够有效保证人民民主权利,能够有效调节国家政治关系,能够有效促进现代化建设,能够有效维护国家主权安全。这不仅是历史的结论,也是比较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制度体系 优势 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 被引量:1
8
作者 刘润堂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1-63,共3页
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理论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构建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理论体系,必须要紧紧把握住逻辑起点这一最本质、最基本的要素。从逻辑起点的基本条件来考察,政党关系是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
关键词 中国特色政党制度 理论体系 逻辑起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之间的逻辑关系 被引量:1
9
作者 袁银传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3年第5期17-19,共3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总体性概念,它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统率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三位一体"的有机统一整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总体性概念,它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统率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三位一体"的有机统一整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是分别立足于政治、实践、理论、制度规范等领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作的整体诠释,就其功能而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路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旗帜 道路 理论体系 制度 逻辑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基——一面旗帜、一条道路、一个理论体系、一套制度
10
作者 齐卫平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3-19,共7页
先进的旗帜、正确的道路、科学的理论、鲜明的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基。改革开放过程始终伴随着思想斗争,围绕举什么旗帜、走什么道路的问题经历了4次重大的思想斗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每前进一步,解决好举什么旗帜、走... 先进的旗帜、正确的道路、科学的理论、鲜明的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基。改革开放过程始终伴随着思想斗争,围绕举什么旗帜、走什么道路的问题经历了4次重大的思想斗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每前进一步,解决好举什么旗帜、走什么道路问题的重要性就加深一层。从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到高高举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再到整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后形成旗帜、道路、理论体系、制度的完整概括,这一思想历程的延伸显示了党的理论成熟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功必须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只有树立高度的政治自觉和政治自信,才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越走越宽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改革开放 旗帜 道路 理论体系 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索中国特色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评李迎生著《为了亿万农民的生存安全——中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研究》
11
作者 刘艳霞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07-208,共2页
关键词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中国特色 安全 农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人民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度、政策与机制:中国特色社会治理体系的运转机理 被引量:12
12
作者 李浩 郝儒杰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8-44,共7页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国家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和重要制度的框架内对社会治理进行了卓越的探索,凸显出社会稳定、民生保障、风险化解、创新发展等治理效能,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治理体系。从制度、政策、机制三...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国家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和重要制度的框架内对社会治理进行了卓越的探索,凸显出社会稳定、民生保障、风险化解、创新发展等治理效能,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治理体系。从制度、政策、机制三个要素来分析中国特色社会治理体系运转的机理,能够发现该体系是由这三种要素各自的层级和网络所共同构成的一种"多重复合"的结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制度优势正是通过多重复合运转最终转化为治理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治理体系 制度优势 治理效能 运转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科学体系 被引量:2
13
作者 韩德强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93-97,共5页
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根植于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在自我完善和自我创新的基础上,已经成为一整套相互衔接、相互联系的科学体系。这个科学体系主要由司法规范系统、司法组织系统、司法职能系统和司法... 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根植于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在自我完善和自我创新的基础上,已经成为一整套相互衔接、相互联系的科学体系。这个科学体系主要由司法规范系统、司法组织系统、司法职能系统和司法人员管理系统组成。该制度体系的形成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本质属性,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 法律体系 科学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中学生全面发展标准 被引量:1
14
作者 邓多文 申艳婷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44-149,共6页
我国宪法第5条规定的"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基本原则。学生全面发展标准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命题,关涉明确回答"培养什么人"这... 我国宪法第5条规定的"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基本原则。学生全面发展标准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命题,关涉明确回答"培养什么人"这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首要问题。但一直以来,学生全面发展标准的有关规定,究竟是德智体全面发展、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还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同一制度文件内部、同一制度形式之间、不同制度形式之间并不一致,呈现冲突状态,与社会主义法制统一原则不符。因此,必须以中国共产党有关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主张转化为国家宪法规定为突破口,重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有关学生全面发展标准的具体规定,维护学生全面发展标准的制度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法制统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 学生全面发展标准 冲突 统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视阈下高校内部权力监督体系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左伟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00-204,共5页
健全和完善高校内部权力监督体系,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加强高校廉政建设的必然要求。在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视阈下,当前的高校内部权力监督形式主要包括党内监督、行政监督和群众监督。在监督权力运行过程中,存在着党内监督工... 健全和完善高校内部权力监督体系,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加强高校廉政建设的必然要求。在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视阈下,当前的高校内部权力监督形式主要包括党内监督、行政监督和群众监督。在监督权力运行过程中,存在着党内监督工作机制缺乏、行政监督执纪缺位、群众监督意识缺失等诸多问题,致使各种监督形式发挥的功能和作用不充分。为改善这种局面,有必要完善高校内部权力监督体系的原则:党委统一领导、监督全面覆盖、监督全员参与、监督权威高效;有必要提出具体完善对策:健全党内监督工作机制,强化行政监督职能,提升群众监督实效,建立多维联动的监督和制约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 高校 权力监督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宏观调控重要论述的科学体系及原创性贡献 被引量:5
16
作者 庞明川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2-23,共12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的宏观调控出现了从自发的实践探索上升为自觉的理论形成与制度体系构建的重大转折,其根本原因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科学指导。自2017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的宏观调控出现了从自发的实践探索上升为自觉的理论形成与制度体系构建的重大转折,其根本原因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科学指导。自2017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以来,学术界从多种维度进行了解读与归纳总结,但缺乏对其中蕴含的宏观管理与宏观调控理念的阐释。本文结合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治国理政过程中发表的有关重要论述,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中蕴含的宏观调控理念系统地概括为“八论”,即有机结合论、协调机制论、健全体系论、相机抉择论、主线方向论、统筹兼顾论、基本方法论和根本保障论。可以看出,“八论”既包括认识论,也包含方法论,是关于宏观调控的系统化思维和科学体系。在此基础上,本文从拓展宏观调控理论与政策、实现宏观调控方式转化、确立宏观调控主线与方向、构建宏观调控方法论体系以及明确宏观调控根本保障五个方面总结了习近平宏观调控重要论述的原创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 宏观调控 科学体系 原创性贡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话语体系的建构 被引量:7
17
作者 陈金龙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2-18,共7页
制度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形式,也是社会发展程度和发展状况的显著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是什么?如何概括和表达这种优势?这是国内民众和国际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也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不可回避的问题。中... 制度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形式,也是社会发展程度和发展状况的显著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是什么?如何概括和表达这种优势?这是国内民众和国际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也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不可回避的问题。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治国理政的实践中,对国家制度优势多次进行阐释,集中回答了国家制度优势是什么、为什么,如何推进国家制度完善和发展等问题,建构了国家制度优势话语体系,产生了多方面的积极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发展程度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积极效应 话语体系 国内民众 讲好中国故事 完善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与国家治理体系的内在关系 被引量:3
18
作者 姜亚平 贾绘泽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7-42,共6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与国家治理体系具有紧密的内在联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科学制度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与国家治理体系具有紧密的内在联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科学制度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具体运行系统,是制度体系的集中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与国家治理体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持续有效地保障和推进中国的进步和发展。分析和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与国家治理体系之间的内在关系,对深刻理解和把握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 国家治理体系 内在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基本特征新探 被引量:3
19
作者 阎树群 张帆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3-24,共12页
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梳理概括为由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构成的系统完备、逻辑严密、结构合理的制度体系,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以来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基础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而获得的关于... 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梳理概括为由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构成的系统完备、逻辑严密、结构合理的制度体系,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以来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基础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而获得的关于制度建设的重大成果,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所蕴含的三个层面的制度体系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衔接,各自发挥着不同的功能。制度体系作为一个系统,必然具有层次性、整体性和协同性的显著特征。只有从系统和要素、结构和功能、静态和动态的结合中完整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逻辑结构及其内在联系,才能彰显新时代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的总体特点,从而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实践中全面推进我国制度建设提供理论基础和学理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 逻辑结构 层次性 整体性 协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体系与治理效能 被引量:11
20
作者 刘伟 李昊霖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6-43,共8页
全过程人民民主作为人类政治文明新形态和中国式现代化重要方面,需要在运行过程中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探讨全过程人民民主治理效能需关注其制度体系,在过程导向视角下观察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体系可以发现,各项制度安排不再孤立... 全过程人民民主作为人类政治文明新形态和中国式现代化重要方面,需要在运行过程中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探讨全过程人民民主治理效能需关注其制度体系,在过程导向视角下观察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体系可以发现,各项制度安排不再孤立或仅在民主过程的某一环节发挥作用,而是在民主选举到民主监督各个环节均实现了全过程协同运作。统一战线和民主集中制则作为制度体系整合机制推动制度体系更加协调高效运转。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体系为全过程人民民主治理效能的实现提供了重要支撑,并在政府回应性、社会资本、政治信任和人民获得感等方面释放了治理效能,但全过程人民民主治理效能释放仍具备提升空间。将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需要遵循顶层设计与高位推动、引导创新与地方探索、协商民主和多元参与以及资源保障与信息沟通等路径选择,进而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相衔接,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持续深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式现代化 国家治理现代化 全过程人民民主 制度体系 治理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