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6篇文章
< 1 2 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构建和完善中国特色国家治理体系——以中国共产党的社会治理理论为视角 被引量:15
1
作者 欧阳康 郭永珍 《行政管理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31-38,共8页
社会治理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直接关涉到党在十九届四中全会上提出的"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的实现。本文以"中国共产党的社会治理理论"为研究视角,宏... 社会治理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直接关涉到党在十九届四中全会上提出的"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的实现。本文以"中国共产党的社会治理理论"为研究视角,宏观论述了党不断创新社会治理理论的客观必要性。在此基础上,从社会治理理论所蕴含的治理理念、所倡导的治理方式及所追求的治理目标三个维度,探讨了党对社会治理理论的不断创新与升化,指出社会治理理论是党基于中国社会治理实践经验的智慧结晶,是新时代构建和完善中国特色国家治理体系的必然选择,是党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和社会治理理论的丰富和创新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国家治理体系 社会治理理论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话语体系:核心内容及其构建逻辑 被引量:2
2
作者 仇华飞 于利花 《社会主义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4-172,共9页
新时代中国在国家建设和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傲人的成绩,国际社会地位进一步提升,与之伴随的是在国际事务中的发言权和话语权分量的逐渐增加。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已经掌握了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国际秩序构建的主导权与决定权,西方强国塑... 新时代中国在国家建设和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傲人的成绩,国际社会地位进一步提升,与之伴随的是在国际事务中的发言权和话语权分量的逐渐增加。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已经掌握了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国际秩序构建的主导权与决定权,西方强国塑造的话语体系虽然初现“式微”趋势,但在国际议题设置、重大议程决定、行为准则制定等方面仍然具有垄断性优势。为了改变话语体系建设滞后于国家力量的现状,我们需要立足中国现实,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批判性借鉴西方话语体系,构建在本质上区别于西方国家的中国特色外交话语体系。考察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话语体系的构建逻辑,有利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其本质和价值内涵,提升外交话语感染力和引领力,进而提升外交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治理体系 国际秩序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中国特色外交话语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善中国特色宏观调控制度体系需要处理好若干重大关系 被引量:2
3
作者 赵峰 区铭彦 段雨晨 《人文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共7页
完善中国特色宏观调控制度体系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方面。在此过程中,需要正确认识并处理好六组重要关系:短期周期波动和长期经济增长的关系、宏观总量调控和经济结构优化的关系... 完善中国特色宏观调控制度体系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方面。在此过程中,需要正确认识并处理好六组重要关系:短期周期波动和长期经济增长的关系、宏观总量调控和经济结构优化的关系、“全国一盘棋”和区域协调发展的关系、发展新质生产力和实现共同富裕的关系、国内宏观调控和国际政策协调的关系、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关系。同时,要坚持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统一领导,建立和完善宏观政策统筹协调机制,不断提高中国特色宏观调控制度体系的科学性、前瞻性和有效性,进一步将中国特色宏观调控成效转化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宏观调控制度体系 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 高水平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治理现代化与中国式现代化的逻辑关联探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李戈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7-45,共9页
“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命题的深化探索丰富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内涵。两者在理论、历史和实践三个维度存在深刻关联。理论层面,国家治理现代化构成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伴随国家... “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命题的深化探索丰富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内涵。两者在理论、历史和实践三个维度存在深刻关联。理论层面,国家治理现代化构成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伴随国家治理理论的完善而走向成熟;历史层面,国家治理构成中国式现代化的一条鲜明线索,两者之间存在同频共振的紧密关系;实践层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接续发展要求通过国家治理现代化来固本赋能。对两者内在逻辑关联的探究有助于更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伟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中国式现代化 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的内涵与路径 被引量:4
5
作者 蒲蕊 沈胜林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9-45,共7页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新发展阶段,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被进一步提上日程,高等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必须彰显中国特色。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基本内涵表现在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秉持新发展理念、以人民为...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新发展阶段,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被进一步提上日程,高等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必须彰显中国特色。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基本内涵表现在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秉持新发展理念、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以立德树人为终极目标。推进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必须确保党在高等教育治理中的核心领导地位,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等教育治理新发展,确立以人民为中心的高等教育治理体系改革导向,优化高等教育治理的权责配置,以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创新高等教育治理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治理体系现代化 中国特色 高质量发展 内涵与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体育赛事体系重构议题的生成与治理探索 被引量:3
6
作者 董传升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15-624,共10页
体育赛事是体育事业的重要构成,承担着推动体育发展的重要任务。为推动体育赛事高质量发展,分析了健康中国、体育强国等国家战略需求,指出重构中国特色体育赛事体系的5项议题,分别阐述体育赛事的国家使命、产品属性、社会治理、部门治... 体育赛事是体育事业的重要构成,承担着推动体育发展的重要任务。为推动体育赛事高质量发展,分析了健康中国、体育强国等国家战略需求,指出重构中国特色体育赛事体系的5项议题,分别阐述体育赛事的国家使命、产品属性、社会治理、部门治理和治理成效等议题的产生和基本内涵,论证了解决5项议题的基本思路。在此基础上,提出创新中国特色体育赛事发展方式、促进中国特色体育赛事均衡发展、打造中国特色体育赛事融合发展平台、加强中国特色体育赛事治理现代化和优化中国特色体育赛事体系机制等治理策略,旨在为探索中国体育赛事体系重构方案、路径与方法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 体育赛事体系 机制 议题 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体系 被引量:8
7
作者 杨立华 唐权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11-121,共11页
建立现代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体系已经成为研究的前沿,但学界缺乏对其建立的必然性、必要性、主要内容等方面的系统探讨。在此背景之下,文章根据国家治理的历史传统、现实国情与时代要求,分析建立现代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 建立现代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体系已经成为研究的前沿,但学界缺乏对其建立的必然性、必要性、主要内容等方面的系统探讨。在此背景之下,文章根据国家治理的历史传统、现实国情与时代要求,分析建立现代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理体系的必然性和必要性,界定治理体系的概念,探讨治理体系的主要内容,总结治理体系的基本特征,进而提出建立治理体系的主要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理能力 现代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治理体系 制度安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善“中国之制”,推进“中国之治”--新时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建设的理路论析 被引量:2
8
作者 马丽雅 陈祥勤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2-31,共10页
新时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建设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必然要求。完善“中国之制”、推进“中国之治”,离不开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 新时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建设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必然要求。完善“中国之制”、推进“中国之治”,离不开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离不开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离不开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后半程的现实所需。完善“中国之制”和推进“中国之治”两者互为因果、密不可分,充分理解和把握两者关系是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国家治理体系 中国之制” 中国之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国家治理的特色、要义和体系
9
作者 许耀桐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79-81,共3页
中国的国家治理,必须在中国特色的指引下,践行科学治理、民主治理、法治治理、善于治理等四个基本要义。同时,国家治理主要涵盖八大领域,它是一个系统化的结构,是一个宏大的治理体系。
关键词 国家治理 中国特色 与时俱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的时代特征与治理逻辑 被引量:15
10
作者 倪君 李瑞 梁正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10,共10页
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深化以及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的过程中逐步建立,并且在不同发展阶段呈现出不同的时代特征。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既遵循国家创新体系的基本运行规律,也充分发挥了中国特... 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深化以及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的过程中逐步建立,并且在不同发展阶段呈现出不同的时代特征。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既遵循国家创新体系的基本运行规律,也充分发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具有独特的制度特征、路径特征、主体特征和空间特征。新发展阶段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的治理逻辑基于创新生态系统观,涵盖多元主体共生关系治理、自演化系统整体效能提升以及开放式系统外部合作治理三方面基本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 时代特征 治理逻辑 生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成熟定型的政党领导逻辑
11
作者 张等文 刘绍覃 《求实》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17,M0003,共15页
任何具有生命力的制度都必然经历从萌芽探索到成熟定型的发展过程。制度体系是否完备、制度优势能否充分彰显、治理效能能否有效释放,是衡量一项制度是否成熟定型的关键维度。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创建、... 任何具有生命力的制度都必然经历从萌芽探索到成熟定型的发展过程。制度体系是否完备、制度优势能否充分彰显、治理效能能否有效释放,是衡量一项制度是否成熟定型的关键维度。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创建、改革、完善与成型,始终遵循着政党领导的独特发展逻辑。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缔造者和引领者,既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日益健全和完善注入强大动力,也是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行稳致远的坚强领导核心。党的领导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从奠基到成熟定型的全过程,既是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政治前提,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政治保证。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理论优势等源源不断地转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持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朝着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方向稳步迈进,不断开拓“中国之治”的新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党的领导 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制度成熟定型 制度体系 制度优势 治理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与国家治理体系的内在关系 被引量:3
12
作者 姜亚平 贾绘泽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7-42,共6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与国家治理体系具有紧密的内在联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科学制度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与国家治理体系具有紧密的内在联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科学制度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具体运行系统,是制度体系的集中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与国家治理体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持续有效地保障和推进中国的进步和发展。分析和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与国家治理体系之间的内在关系,对深刻理解和把握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 国家治理体系 内在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13
作者 谷成 《地方财政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共1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将“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并作出“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战略部署。现代国家治理体现了包括政府、社会组织和居民个人等在内的多...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将“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并作出“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战略部署。现代国家治理体现了包括政府、社会组织和居民个人等在内的多元参与主体,通过正式或非正式制度执行公共事务、解决社会问题的过程。当前世界各国的实践表明,国家治理能力的高低至少与以下两个因素密切相关:一是政府对社会成员需求的回应程度,即政府在多大程度上具有满足社会成员需求的倾向;二是政府对社会成员的负责程度,也就是政府能否通过制度化安排回答社会成员提出的有关政府对国家权力的使用问题并使社会成员通过扩大或削减这些权力对政府进行奖励或处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治理能力 财税体制改革 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 非正式制度 全面深化改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战略部署 现代国家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宏观环境研究——评《中国高等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研究》
14
作者 孙伟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3期F0003-F0003,共1页
任何治理活动都会不同程度受到外部环境的制约和影响,高等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就是一项受外部政治、经济、文化、技术、法律、伦理等多种因素约束的系统化改革工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 任何治理活动都会不同程度受到外部环境的制约和影响,高等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就是一项受外部政治、经济、文化、技术、法律、伦理等多种因素约束的系统化改革工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命题,这为构建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高等教育体系提供了总纲和行动指南。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的十大战略任务之一,闫智勇老师主编的《中国高等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研究》(重庆大学出版社)一书,运用PESTLE模式对高等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宏观环境进行了深入分析,首次提出了高等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的环境创新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教育现代化 高等教育体系 高等教育治理体系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 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 外部环境 制约和影响 系统化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城市规划的挑战和改革——探索国家规划体系下的地方特色之路 被引量:28
15
作者 周岚 何流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9-14,共6页
在中国城市快速发展、急剧变化的背景下,中国的城市规划需要进行多方面的积极探索,针对中国地域广大、城市发展进程不同、各地规划架构不一的情况,应鼓励在国家规划体系架构下的地方多元化实践。文章分析了当前中国规划面临的困惑与挑... 在中国城市快速发展、急剧变化的背景下,中国的城市规划需要进行多方面的积极探索,针对中国地域广大、城市发展进程不同、各地规划架构不一的情况,应鼓励在国家规划体系架构下的地方多元化实践。文章分析了当前中国规划面临的困惑与挑战、规划人的理想和现实的冲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变革的思考,并较为系统地介绍了南京在探索国家规划体系下的地方特色之路所作的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城市 国家规划 挑战 改革 体系 城市发展 地方特色 文章分析 鼓励 多元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现代化的一个全新维度——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被引量:96
16
作者 杜飞进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7-53,共17页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两句话作为一个整体,构成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仅是目标和要求,还是我国推进全面现代化...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两句话作为一个整体,构成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仅是目标和要求,还是我国推进全面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路径,因而其提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更多是从上层建筑方面来提出的现代化,突出的是通过上层建筑对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适应性调整,来进一步激发社会活力,加快生产力发展步伐。由此可以说,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中国现代化的一个全新维度。我国现行的国家治理体系,是在我国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经过历史和实践检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不仅独具特色,而且有着巨大的优越性。一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既要符合人类社会现代化发展规律,也要体现本国特色,与本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产关系相适应。就我国来说,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为目标取向的,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因此,其标准必须既体现现代社会对国家治理的一般要求,又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特殊要求相适应,其构成要素必须充分反映我国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和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作为国家现代化总进程的重要组成,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应当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基本实现,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全面达到。现阶段,应当从四个方面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一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用核心价值观引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二是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国家治理体系;三是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重点,全面推进治理主体的治理能力现代化;四是以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为抓手,加快建设法治中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治理体系 国家治理能力 中国 现代化 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邓小平对中国特色国家治理道路的历史性贡献 被引量:4
17
作者 梁东兴 马博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6-103,共8页
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带领人民经过不懈努力走出了一条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国家治理道路。作为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确立了探索中国特色国家治理道路的方法论原则,奠定了坚持中国特色国家... 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带领人民经过不懈努力走出了一条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国家治理道路。作为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确立了探索中国特色国家治理道路的方法论原则,奠定了坚持中国特色国家治理道路的本土化模式,提出了推进中国特色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大要求,推动了重塑中国特色国家治理体系的探索性改革,为中国特色国家治理道路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 中国特色国家治理道路 治理现代化 中国特色国家治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治理体系构建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汪桥红 周丽 刘嘉伟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7-121,共5页
构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治理体系,是新型智库建设的关键环节,也是推进智库建设、发挥决策咨询作用的前提。本文阐述了新型智库治理体系的内涵,以及构建新型智库治理体系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分析了当前我国智库治理体系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提... 构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治理体系,是新型智库建设的关键环节,也是推进智库建设、发挥决策咨询作用的前提。本文阐述了新型智库治理体系的内涵,以及构建新型智库治理体系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分析了当前我国智库治理体系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了改善智库治理体系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新型智库 智库治理 体系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核心要素及其表征——基于“价值多维性—主体层次性—方法复合性”的分析 被引量:10
19
作者 王彩波 陈亮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13-120,共8页
中国的国家治理现代化之所以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是因为它具有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核心要素。价值、主体以及方法是理解中国特色国家治理现代化核心要素的重点所在。通过展现中国特色国家治理现代化在价值系统上多维性、主... 中国的国家治理现代化之所以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是因为它具有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核心要素。价值、主体以及方法是理解中国特色国家治理现代化核心要素的重点所在。通过展现中国特色国家治理现代化在价值系统上多维性、主体结构上层次性以及方法体系上复合性的特点,就能够勾勒出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核心要素的深层特征,为深入理解中国特色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较为系统的视角与科学的认知,进而助益于国家治理现代化事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治理现代化 价值多维性 主体层次性 方法复合性 要素 中国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大学内部治理体系的协调与建构--基于完善内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的视角 被引量:12
20
作者 常亮 李成恩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38-44,共7页
建设中国特色大学内部治理体系,是中国高等教育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为破解我国大学内部治理体系面临的"权力困境",建立以高校内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为支撑的权力协调机制,将是推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 建设中国特色大学内部治理体系,是中国高等教育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为破解我国大学内部治理体系面临的"权力困境",建立以高校内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为支撑的权力协调机制,将是推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有效途径。为此,以大学中党委权力、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等权力要素为核心,重构我国大学内部治理结构、优化权力运行的制度安排,并选择以"大学事务流"为串联和牵引,进而从认知、结构、机制和文化四个维度,构建以"三权三层三制约"为框架的中国特色大学内部治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大学内部治理体系 高校内部权力 协调机制 权力运行制约与监督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