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以习近平文化思想引领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构建——兼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指导思想 |
韩云波
陈思思
|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6
|
|
|
2
|
坚持问题导向,推动改革创新,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 |
任佳
|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0 |
|
|
3
|
科学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 |
徐明
|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2
|
|
|
4
|
坚定学术自信与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 |
张艳国
|
《江汉论坛》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5
|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国际传播研究——基于建构自主知识体系视角分析 |
黄江华
许志敏
|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4
|
|
|
6
|
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与文化话语权提升 |
章瀚丹
|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3
|
|
|
7
|
哲学社会科学之“中国特色”:基本内涵、发展历程与未来展望 |
杜宏巍
|
《湖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8
|
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历史唯物主义审视 |
韩美群
|
《江汉论坛》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9
|
以译为媒:国际传播视域下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的构建——以“新质生产力”及其外译为例 |
胡筱颖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0
|
“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方法论自觉——基于马克思恩格斯对形而上学理论的批判 |
竭长光
倪海军
|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3
|
|
|
11
|
哲学社会科学叙事方式的历史变革与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构建 |
韩喜平
刘峻宗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5
|
|
|
12
|
习近平文化思想视域下坚守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之“魂脉”——关于哲学社会科学与中国特色意识形态问题探讨 |
韩云波
陈思思
|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4
|
|
|
13
|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建设暨《河北学刊》第六届编辑委员会学术论坛”在石家庄召开 |
|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
14
|
论建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评价体系 |
殷忠勇
|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21
|
|
|
15
|
习近平推动哲学社会科学体系构建的“中国特色” |
刘同舫
|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
2021 |
14
|
|
|
16
|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的长期性 |
任远
|
《党政研究》
|
2017 |
2
|
|
|
17
|
立足伟大实践 着力理论创新 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 |
冯颜利
|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0 |
|
|
18
|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5年重点选题方向 |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辑部
|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9
|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构想 |
江应中
|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7
|
|
|
20
|
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构建 |
宋希艳
|
《理论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