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16篇文章
< 1 2 1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坚定学术自信与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
1
作者 张艳国 《江汉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10,共6页
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发表“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1)重要讲话之后,关于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问题,成为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界的热点问题和专家的热门话题。从近年来已经发表... 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发表“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1)重要讲话之后,关于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问题,成为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界的热点问题和专家的热门话题。从近年来已经发表的论文来看,关于此问题的讨论,主要从“形而上”和“形而下”两个路径展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坚定学术自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国际传播研究——基于建构自主知识体系视角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黄江华 许志敏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0-143,共14页
促进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国际传播是中国式现代化国际话语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和国际话语权的应有之义。构建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既是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所需,也是向全球知识系统... 促进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国际传播是中国式现代化国际话语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和国际话语权的应有之义。构建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既是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所需,也是向全球知识系统贡献说得出、立得住、传得开的中国智慧和中国经验的理论所求。“三大体系”基础上的自主知识体系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国际传播的母体和本源。没有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就没有“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的基础,国际传播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自主性与嵌入性、价值关联与价值无涉的统一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国际传播应该具有的理论样态。但当前,对比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可以发现,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国际传播还存在较多问题:国际传播对象研究不够、国际传播媒介与渠道建设滞后、国际传播议程设置不足、国际传播资助与控制体系不完善等。自主知识体系这一国际传播底座建构任重道远。对此,从建构嵌入世界的中国特色自主知识体系,构建更适合传播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国际传播体系两个维度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学术国际传播平台 学术共同体 学术朋友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历史唯物主义审视
3
作者 韩美群 《江汉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14,共5页
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与改造世界的基本工具,是推进知识变革和人类文明进步的思想武器。习近平指出:“一个没有发达的自然科学的国家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一个没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国家也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①新时代推进构建... 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与改造世界的基本工具,是推进知识变革和人类文明进步的思想武器。习近平指出:“一个没有发达的自然科学的国家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一个没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国家也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①新时代推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构建“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②,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世界大局和中国全局,从人类文化知识进步与中国思想变革的实际出发,在深刻把握人类文明发展大势和文化发展规律基础上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历史唯物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方法论自觉——基于马克思恩格斯对形而上学理论的批判 被引量:3
4
作者 竭长光 倪海军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3-141,共9页
形而上学思维的重要特点是把事物当作一成不变的东西去研究,形而上学者的理论旨趣是构建超时空的永恒真理。马克思恩格斯之所以批判蒲鲁东、杜林、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以及费尔巴哈等人,是因为这些人的理论都具有形而上学性。蒲鲁东沉溺... 形而上学思维的重要特点是把事物当作一成不变的东西去研究,形而上学者的理论旨趣是构建超时空的永恒真理。马克思恩格斯之所以批判蒲鲁东、杜林、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以及费尔巴哈等人,是因为这些人的理论都具有形而上学性。蒲鲁东沉溺于追求经济学中的“不变规律”和“永恒原理”,杜林迷恋于制造“最后的终极的真理”,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热衷于建立“永恒正义的王国”,费尔巴哈执着于阐释适合于“一切时代、一切民族、一切情况”的道德准则。马克思恩格斯对这些形而上学理论的批判对于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不同于自然科学,其具有重要启示。为了构建具有现实性、具体性和历史性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不仅要在思想方法上破除“永恒原理”情结、“一般规律”情结以及“抽象范畴”情结,还要在研究方法上拒斥“先验主义”的方法、“还原”的方法以及从“抽象的人”出发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形而上学 方法论 永恒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习近平文化思想引领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构建——兼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指导思想 被引量:6
5
作者 韩云波 陈思思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27,共22页
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是新征程上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路径,也是当前实现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瓶颈突围的有效途径。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华民族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百年奋斗历程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哲学社会科学... 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是新征程上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路径,也是当前实现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瓶颈突围的有效途径。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华民族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百年奋斗历程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实现了夯实意识形态根基、推进体系化建构、全面凸显“中国特色”的三次历史性飞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把握文化建设发展规律,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成为新时代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任务书和路线图,其引领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突出强调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属性,主要从指导思想、研究内容、研究队伍三个层面来把握;二是着重强调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以我国实际为研究起点,要求树立问题导向、强调理论创新、开展调查研究;三是明确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目标旨归,即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最终指向人类文明新形态。新征程上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坚持“两个结合”,以问题议程四步骤为具体方法,围绕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实践全面展开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在解决中国问题的过程中打破“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传开叫不响”的现实困境,加快打造与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意识形态 中国式现代化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建设暨《河北学刊》第六届编辑委员会学术论坛”在石家庄召开
6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F0002-F0002,共1页
2024年4月13日至14日,河北学刊杂志社主办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建设暨《河北学刊》第六届编辑委员会学术论坛”在石家庄召开。河北省社科院党组书记、院长,省委讲师团主任,省社科联第一副主席吕新斌致辞,并代表《河北... 2024年4月13日至14日,河北学刊杂志社主办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建设暨《河北学刊》第六届编辑委员会学术论坛”在石家庄召开。河北省社科院党组书记、院长,省委讲师团主任,省社科联第一副主席吕新斌致辞,并代表《河北学刊》编辑委员会为第六届编委会委员代表颁发聘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孟庆凯主持开幕式并致闭幕辞。省委宣传部出版处处长刘钢虎宣读《河北学刊》“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建设研究”栏目入选中宣部首批哲学社会科学期刊重点专栏建设名单的通知。河北学刊杂志社社长兼总编把增强汇报期刊工作及重点专栏建设情况。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吕雪松出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期刊工作 学术论坛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编委会委员 河北学刊 专栏建设 三大体系 《河北学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建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评价体系 被引量:21
7
作者 殷忠勇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3-40,I0002,I0003,共10页
建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评价体系,是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逻辑必然。当前,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评价在评价理念、评价标准和评价实施上仍没有走出悖谬的困境,因而,建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评价体系,其任务是:营造有利... 建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评价体系,是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逻辑必然。当前,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评价在评价理念、评价标准和评价实施上仍没有走出悖谬的困境,因而,建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评价体系,其任务是:营造有利于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潜心治学和安心学术的学术环境、创制客观公正地反映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质量的指标要素体系、打造若干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评价的权威机构和知名品牌、推动建立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报告制度及其资源传播服务体系;其特征是:政治性与学术性的统一、世界性与本土性的统一、群众性和专业性的统一、价值性和工具性的统一。在具体建构策略上应做到:在评价范围上坚持综评与单评相结合、在评价内容上坚持学术和学科相结合、在评价对象上坚持评文与评刊相结合、在评价方法上坚持技评与人评相结合、在评价主体上坚持自评与他评相结合,最终建构一个以中国实际为前提、以中国特色为关键,兼顾政府评价和社会评价的结构丰富、形式多元、内涵包容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评价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学术评价体系 “四个自信” 新文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历史科学”到“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科学概念的演绎程序 被引量:3
8
作者 胡海波 张章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2年第6期43-50,共8页
在马克思主义文献中,哲学社会科学概念的生成发展经历了一个从马克思恩格斯的“历史科学”,至列宁“社会科学”与毛泽东“哲学”“社会科学”并用,再从“哲学社会科学”至新时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演绎历程。这些概念的提出和... 在马克思主义文献中,哲学社会科学概念的生成发展经历了一个从马克思恩格斯的“历史科学”,至列宁“社会科学”与毛泽东“哲学”“社会科学”并用,再从“哲学社会科学”至新时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演绎历程。这些概念的提出和使用并非偶然和无序,而是马克思恩格斯“历史科学”概念在时间向度和空间向度上的逻辑展开,是以一定的程序方式呈现出来的概念谱系。“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概念与经典作家的“历史科学”“社会科学”等概念既一脉相承,又是这些概念在当代中国的创新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科学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概念谱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恩格斯“历史科学”叙事与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构建 被引量:2
9
作者 胡海波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15,I0002,共9页
“历史科学”是马克思、恩格斯经典文本中出现频次比较高的重要范畴。从“历史科学”叙事中的“历史”“科学”等概念以及文本总体的考察来看,它主要指涉的应当是与“意识形态”相对的、带有实证性的、描述人们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 “历史科学”是马克思、恩格斯经典文本中出现频次比较高的重要范畴。从“历史科学”叙事中的“历史”“科学”等概念以及文本总体的考察来看,它主要指涉的应当是与“意识形态”相对的、带有实证性的、描述人们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的“真正的知识”。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以《资本论》为代表的社会历史领域的各项研究工作和解放全人类的价值旨归,三者及其相关命题相互制约、相互作用,依次展开,共同构成了“历史科学”叙事的学科建构逻辑。马克思、恩格斯“历史科学”概念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概念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源头,马克思、恩格斯的“历史科学”叙事对当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构建在指导思想、构建原则、价值旨归等方面具有战略性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科学 历史唯物主义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意义、要求及范式 被引量:2
10
作者 谢青松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5,共5页
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有助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有助于增强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与学术自信,有助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在国际上的话语权。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总体要求是体现继承性、民族性、原... 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有助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有助于增强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与学术自信,有助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在国际上的话语权。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总体要求是体现继承性、民族性、原创性、时代性、系统性和专业性。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基本范式是,在精神原则、理论立场和根本方法上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核心资源、问题意识和话语体系上凸显中国主体性地位,在学术资源和研究方法上注重对"他山之石"的积极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马克思主义 文化自信 基本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治理视野下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国际影响力提升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莫凡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11,共7页
全球治理效果与哲学社会科学的国际影响力存在内在关联,全球治理的"实效"会促进哲学社会科学国际影响力的勃兴,而全球治理的"失效"则会加速哲学社会科学国际影响力的衰落。从实践来看,当代资本主义哲学社会科学在... 全球治理效果与哲学社会科学的国际影响力存在内在关联,全球治理的"实效"会促进哲学社会科学国际影响力的勃兴,而全球治理的"失效"则会加速哲学社会科学国际影响力的衰落。从实践来看,当代资本主义哲学社会科学在全球治理中面临"失效"境地,比如新自由主义、"普世价值论"在全球治理中的"失效"趋势。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全球治理中逐步发挥出"实效",比如当代中国经济理论、"和谐世界"理论、中华传统文化在全球治理中的"实效"。因此,要进一步提升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国际影响力,必须推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全球视野转向",运用其更好地参与全球治理实践,并促进它的全球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治理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国际影响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特”在何处
12
作者 颜晓峰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49-51,共3页
从准确确定中国问题,到科学回答中国问题,再到正确解决中国问题,这一系列的演变构成了发展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基本路径和鲜明特色。从各个学科、领域、层面、方法回答和解决如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问题,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 从准确确定中国问题,到科学回答中国问题,再到正确解决中国问题,这一系列的演变构成了发展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基本路径和鲜明特色。从各个学科、领域、层面、方法回答和解决如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问题,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基本途径和有效机制。我们要立足中国立场解读中国问题,运用中国智慧解答中国问题,坚持中国价值解决中国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民族复兴 问题导向 中国立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挥学术期刊重要功能 推动中国特色话语体系建设--“学术期刊与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构”研讨会综述 被引量:12
13
作者 《江苏社会科学》编辑部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18,共11页
为推动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积极发挥学术期刊重要功能,2018年9月,江苏省社科联、江苏社会科学杂志社在南京举办"学术期刊与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构"研讨会。来自《中国社会科学》《新华文摘》《... 为推动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积极发挥学术期刊重要功能,2018年9月,江苏省社科联、江苏社会科学杂志社在南京举办"学术期刊与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构"研讨会。来自《中国社会科学》《新华文摘》《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学海》《东南大学学报》《中华读书报》以及江苏省社科联、南京大学、东南大学、苏州大学、南京审计大学等期刊界和学术界的20多位专家学者聚焦新时代学术期刊发展和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构的背景、内涵、目标、路径等展开研讨。现将本次研讨会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期刊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 中国学术 国际话语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的思考 被引量:11
14
作者 齐卫平 姜裕富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6-42,共7页
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权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表现。话语权的争夺,实质是意识形态领导权的争夺。西方国家总是凭借其在话语权中的优势地位,极力宣扬渗透西方国家价值观思想的"普世价值",并以此来评价他国事务,干涉他国内政。构... 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权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表现。话语权的争夺,实质是意识形态领导权的争夺。西方国家总是凭借其在话语权中的优势地位,极力宣扬渗透西方国家价值观思想的"普世价值",并以此来评价他国事务,干涉他国内政。构建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的中国特色,必须尊重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规律,善于研究中国现象、总结中国经验、提炼中国学术话语,用中国实践中发展起来的中国理论讲好中国故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社会科学 学术话语 中国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构建中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期刊建设 被引量:5
15
作者 赵畅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6-89,共4页
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及宣传阵地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期刊建设成绩斐然。但要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期刊在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中的引领作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期刊要克服的问题仍然不少,主要表现在:部分马克... 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及宣传阵地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期刊建设成绩斐然。但要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期刊在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中的引领作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期刊要克服的问题仍然不少,主要表现在:部分马克思主义理论期刊以政治宣传代替学术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期刊在哲学社会科学中影响力普遍偏低,马克思主义理论期刊数字化、国际化普遍不足。马克思主义理论期刊必须迎难而上,加强期刊内容建设,解读中国实践,建构中国理论;加强统筹,优化布局,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术共同体建设;相关管理部门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期刊资助,既要提升其整体水平,又要提升其数字化、国际化水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马克思主义理论期刊 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牢记历史嘱托 增强文化自信 奋力书写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山大篇章——山东大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重要回信精神 被引量:2
16
作者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10,共3页
在《文史哲》杂志创刊70周年、山东大学即将迎来120周年校庆的特殊时刻,习近平总书记给山东大学《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回信,体现了总书记对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山东大学的亲切关怀。山东大学党委把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 在《文史哲》杂志创刊70周年、山东大学即将迎来120周年校庆的特殊时刻,习近平总书记给山东大学《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回信,体现了总书记对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山东大学的亲切关怀。山东大学党委把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坚持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努力回答好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重大课题,奋力书写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山大篇章,不断开创担当中华民族复兴大任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新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史哲》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世界一流大学建设 全体编辑人员 山东大学 中华民族复兴 增强文化自信 杂志创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达全集》与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构建——《李达全集》主编汪信砚教授访谈 被引量:5
17
作者 汪信砚 陈金清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5-12,共8页
汪信砚,男,1961年生,哲学博士,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主编,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中华文化发展湖北... 汪信砚,男,1961年生,哲学博士,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主编,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中华文化发展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首席专家,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哲学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规划评审组专家、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哲学学部副秘书长、中国价值哲学研究会副会长、全国应用哲学研究会副会长、湖北省哲学学会会长等职。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等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0多项,在海内外出版著作和教材20多部,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250篇,获中国图书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教育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省部级以上教学科研奖励40多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社会科学 中国特色 汪信砚 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武汉大学学报》 主编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 被引量:2
18
作者 徐明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69-72,共4页
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加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构建起一个覆盖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是响应时代号召的一项重大任务,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加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构建起一个覆盖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是响应时代号召的一项重大任务,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旗帜鲜明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加快完善学科体系,加强统筹全局步伐,扎根中国实际做学问,坚定文化自信,形成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充分发挥智库中各个学科和人才的潜力,回应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时代逻辑 问题 实现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构建的创新路径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士勇 黄晓利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2期107-109,共3页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是在中国社会发展实践中形成的,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随着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以及世界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日益频繁,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可能面临主流思想空泛化、理论创新力...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是在中国社会发展实践中形成的,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随着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以及世界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日益频繁,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可能面临主流思想空泛化、理论创新力度不足、专业人才相对匮乏、管理制度不完善等诸多难题。对此,需要理清新媒体发展与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之间的逻辑关系、互动机制,从多维度、全方位、多学科交叉的视角探索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的优化路径,以期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新媒体 话语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行动纲领--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20
作者 中共中央党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张学森 《湖湘论坛》 CSSCI 2016年第4期10-12,共3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系统回答了"什么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如何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大问题。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方向最为根本的就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系统回答了"什么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如何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大问题。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方向最为根本的就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坚持以人民为研究中心的导向,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必须克服教条主义和实用主义两种错误倾向。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加强和改善党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领导,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人民导向 问题导向 党的领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