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中国特色伦理学话语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6
1
作者 陈泽环 谢伏华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5,共5页
伦理学的发展与民族命运息息相关,当代中国特色伦理学的使命是建设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伦理秩序。为履行这一崇高使命,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 伦理学的发展与民族命运息息相关,当代中国特色伦理学的使命是建设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伦理秩序。为履行这一崇高使命,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融通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中华优秀传统伦理学和国外伦理学积极成果三种资源,以构建当代中国特色伦理学的话语体系。在为此并为充分提高其影响力和话语权而努力的过程中,当代中国伦理学工作者本身必须要有自觉和强烈的"文化自信"和"道德自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讲话 中国特色伦理学 话语体系构建 文化自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伦理学”的三种意义之辨析——兼论当代中国特色伦理学构建 被引量:6
2
作者 江畅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9-29,196,共12页
"中国伦理学"有三种不同的意义,重写或构建当代中国伦理学需要弄清楚是在哪种意义上进行构建。我们要构建的并不是在中国产生的伦理学,也不是仅仅适用于中国的伦理学,而是当代中国特色伦理学。构建当代中国特色伦理学才能体... "中国伦理学"有三种不同的意义,重写或构建当代中国伦理学需要弄清楚是在哪种意义上进行构建。我们要构建的并不是在中国产生的伦理学,也不是仅仅适用于中国的伦理学,而是当代中国特色伦理学。构建当代中国特色伦理学才能体现伦理学的学科性质,才能传承并创新中西伦理学的学术传统,才能为世界伦理学界提供中国道德主张,贡献中国道德智慧。更为重要的是,中国特色伦理学在中国历史上已经存在,而且对世界作出过重要贡献,产生了深远影响。构建当代中国特色伦理学需要继承传统中国特色伦理学的优良传统,传承中国传统伦理学的优秀基因并弘扬其中的合理元素,着力提炼和提升时代道德精神,坚守伦理学的学科性质,从而让当代中国特色伦理学走向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伦理学 中国特色伦理学 西方伦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复兴与中国特色伦理学的文化自信范式 被引量:3
3
作者 陈泽环 汤善峰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4-28,共5页
中国特色伦理学的使命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创造伦理和道德条件。为应对这一挑战,在进入新时期即将40年之际,伦理学界有必要合理地总结先前的成就和不足,进一步明确今后应该承担的使命,并在此基础上深入探寻履行这一使命的... 中国特色伦理学的使命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创造伦理和道德条件。为应对这一挑战,在进入新时期即将40年之际,伦理学界有必要合理地总结先前的成就和不足,进一步明确今后应该承担的使命,并在此基础上深入探寻履行这一使命的有效范式。从新视角、发展的新基点考察中国特色伦理学,当前阶段我国伦理学发展应该采取"文化自信"的新范式: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五位一体"的建设过程中,伦理学现在应该着重从文化这个社会子系统出发研究和推进其与经济、政治、生态之间的积极互动,特别强调文化建设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重要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复兴 中国特色伦理学 文化自信范式 社会子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伦理学的开拓——罗国杰教授的贡献和启示 被引量:3
4
作者 陈泽环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90-96,共7页
改革开放40年以来,中国伦理学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这一过程中,著名伦理学家罗国杰在坚持伦理学发展的正确导向、探索伦理学构建的合理路径、倡导知行合一的德性伦理学方面的努力和创新,展现了一位中国特色伦理学开拓者的杰出形象。中... 改革开放40年以来,中国伦理学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这一过程中,著名伦理学家罗国杰在坚持伦理学发展的正确导向、探索伦理学构建的合理路径、倡导知行合一的德性伦理学方面的努力和创新,展现了一位中国特色伦理学开拓者的杰出形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构建中国特色伦理学的任务也就更为重要和紧迫。为履行创造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伦理秩序的使命,新一代伦理学人不仅必须积极应对现实的挑战,而且应该善于吸取前人引领时代精神、融通多样资源、创新学科范式的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伦理学 罗国杰 杰出开拓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程阐发“中庸”的伦理学意义及其启示
5
作者 赵清文 《伦理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7-74,共8页
为了将“天理”与人类现实生活在理论上沟通起来,二程突出了“中庸”在其思想中的地位。他们认为,“中庸”所强调的,是与“理”或“道”相符合的“中”所具有的不可变易性。同“天理”相比,“中庸”是一个侧重实践论方面的概念,它的重... 为了将“天理”与人类现实生活在理论上沟通起来,二程突出了“中庸”在其思想中的地位。他们认为,“中庸”所强调的,是与“理”或“道”相符合的“中”所具有的不可变易性。同“天理”相比,“中庸”是一个侧重实践论方面的概念,它的重点是为人们提供一个对行为的正当性进行判断的原则或标准。恪守中庸,就是在生活实践中坚定地“遵道而行”,同时,还要求主体兼顾“道”或“理”的普遍性与具体生活情境的特殊性。通过对“中庸”之义的阐发,二程的理学伦理思想成为一个既具有坚实的理论根据,又关注日常道德实践的完整理论体系。这对于今天伦理学体系建构的启发意义是,必须将伦理学理论建立在生活实践的基础之上,兼顾道德准则的普遍性与道德主体的能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程 中庸 天理 中国特色伦理学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中国伦理学的理论特质、历史地位和未来展望
6
作者 王泽应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5-42,共8页
新中国伦理学既是五千年中华伦理文明和近代以来伦理学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人类伦理文明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批判继承古今中西伦理文化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形成并发展起了一种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并以社会主义为基本价值追求... 新中国伦理学既是五千年中华伦理文明和近代以来伦理学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人类伦理文明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批判继承古今中西伦理文化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形成并发展起了一种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并以社会主义为基本价值追求的伦理学,形成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伦理学的理论形态和学科体系,成为人类伦理学发展史上引领潮流并呈现出蓬勃发展生机与活力的伦理学类型。新中国未来伦理学的繁荣发展要求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朝着与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相鸣应、与人类文明新形态相契合、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相一致、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新型国际关系相衔接的方向迈进,致力于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伦理学理论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和传承传播体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伦理学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伦理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伦理学 中华伦理文明新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道德语言的民族特色及其解析维度 被引量:1
7
作者 向玉乔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9-26,共8页
中国道德语言是中华道德文化的直接现实和重要内容。在现代化过程中实现中华传统道德文化的创新性转化和创造性发展,须借助中国道德语言的力量;在国际化过程中不断增强中华道德文化的影响力、吸引力和感召力,亦需要借助中国道德语言的... 中国道德语言是中华道德文化的直接现实和重要内容。在现代化过程中实现中华传统道德文化的创新性转化和创造性发展,须借助中国道德语言的力量;在国际化过程中不断增强中华道德文化的影响力、吸引力和感召力,亦需要借助中国道德语言的力量。在中国道德语言体系中,汉语道德语言占据主导地位。中国道德语言主要通过汉语道德语言的历史变迁、构成要素、伦理表意功能、伦理叙事模式等彰显其民族特色,对这些重要内容的理论研究则构成解析中国道德语言的主要维度。研究中国道德语言有助于增强中华儿女对汉语道德语言的认知和价值认同,有利于增强中华儿女对中华道德文化的认知和价值认同,还能为实施文化强国、提升文化软实力等重大战略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道德语言 伦理表意 伦理叙事 中国特色伦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公益慈善伦理研究的梳理、反思与展望 被引量:1
8
作者 彭柏林 易璐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5-52,共8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益慈善伦理研究兴起于改革开放之后,并获得长足发展,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不过,目前我国公益慈善伦理研究仍存在诸多不足,难以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迫切需要以习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益慈善伦理研究兴起于改革开放之后,并获得长足发展,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不过,目前我国公益慈善伦理研究仍存在诸多不足,难以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迫切需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益慈善伦理学,这既是新时代我国公益慈善伦理研究应当努力的方向,也是我国公益慈善伦理研究的根本任务和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我国公益慈善伦理研究现状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益慈善伦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