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海相油气演化成藏特点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张抗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13-720,共8页
中国海相油气藏生成演化具有时代老、改造频(特别是受晚近时期构造活动影响)的特点,中国海相储集体具有极强的非均质性。碳酸盐岩储集体主要为岩溶形成或改造的孔缝洞,可按岩溶发育程度分为纳溪型、塔河型、任丘型和普光型4类。因有多... 中国海相油气藏生成演化具有时代老、改造频(特别是受晚近时期构造活动影响)的特点,中国海相储集体具有极强的非均质性。碳酸盐岩储集体主要为岩溶形成或改造的孔缝洞,可按岩溶发育程度分为纳溪型、塔河型、任丘型和普光型4类。因有多个不同层位、类型的烃源以及新构造运动的影响,油气的生成和成藏具多期性。源控论对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可以按油气藏与源岩的关系分为原生、准原生和次生3类。保存条件对油气的工业聚集有决定性意义,对海相油气勘探需注重石油地质基础研究,勘探工作的重点放在有保存条件的覆盖区,油气并举,更要重视对气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期成藏 多源性 油气藏的演化和改造 保存条件 中国海相油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