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IV-1中国流行株gag与hIL-2在重组痘苗病毒中的共表达及其与核酸疫苗的实验免疫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王莉馨 金宁一 +5 位作者 王宏伟 秦云龙 罗坤 葛涛 江文正 金洪涛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297-300,共4页
目的:将HIV-1中国流行株B亚型gag基因、gag和hIL-2基因在天坛株痘苗病毒中进行共表达,以期获得重组痘苗病毒,观察细胞因子的佐剂作用,与核酸疫苗混合免疫,评价免疫效果,为新型艾滋病疫苗研制开发打下基础。方法:将HIV-1中国流行... 目的:将HIV-1中国流行株B亚型gag基因、gag和hIL-2基因在天坛株痘苗病毒中进行共表达,以期获得重组痘苗病毒,观察细胞因子的佐剂作用,与核酸疫苗混合免疫,评价免疫效果,为新型艾滋病疫苗研制开发打下基础。方法:将HIV-1中国流行株 gag基因、gag和hIL-2基因片段插入到 pJ38载体启动子下游,经同源重组和血凝素阴性空斑筛选重组痘苗病毒,SDS-PAGE、Western blot检测目的蛋白。以重组病毒和核酸疫苗免疫Balb/c小鼠,进行淋巴细胞转化实验、CTL、CD4+、CD8+ T细胞数目以及血清抗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指标检测。结果:获得了重组痘苗病毒 vJ38gag和 vJ38gag-IL-2。与 vJ38-gag相比,vJ38gag-IL-2,具有更好的免疫原性,重组痘苗病毒免疫3次的效果好于重组病毒免疫2次,以2rVV-DNA混合免疫效果最好。结论:重组痘苗病毒vJ38gag和vJ38gag-IL-2能够表达外源蛋白并诱导机体产生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细胞因子IL-2发挥了免疫佐剂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1 中国流行株gag基因 HIL-2 痘苗病毒 表达 DNA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流行株HIV及其与细胞因子基因共表达核酸疫苗质粒的构建及表达
2
作者 郭焱 郭巍 +4 位作者 顾红缨 李璐 于伟光 刘斌 罗晶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3年第1期78-80,共3页
以表达中国流行株HIV-1gp120基因的核酸疫苗质粒pGP及共表达中国流行株HIV-1gp120基因与IFN基因的核酸疫苗质粒pG-PIFN转染BHK-21细胞,以间接免疫荧光鉴定其表达产物。将上述两种质粒经胫前肌注射BALB/c鼠,检测gp120抗体的产生情况及Con... 以表达中国流行株HIV-1gp120基因的核酸疫苗质粒pGP及共表达中国流行株HIV-1gp120基因与IFN基因的核酸疫苗质粒pG-PIFN转染BHK-21细胞,以间接免疫荧光鉴定其表达产物。将上述两种质粒经胫前肌注射BALB/c鼠,检测gp120抗体的产生情况及ConA和Lps诱导的T细胞增殖能力。结果显示,荧光显微镜下pGPIFN转染细胞可见绿色荧光而pGP转染细胞未见绿色荧光。pGPIFN与pGP均可刺激小鼠产生抗gp120抗体,协同注射gp120和IFN基因的小鼠产生的抗体滴度明显高于单独注射gp120的小鼠。pGPIFN免疫鼠对ConA和Lps诱导的T细胞增殖能力明显高于单独注射gp120的小鼠。实验结果表明,协同应用IFN基因可明显加强HIV-1gp120基收稿日期:2002-07-19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977066);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39825119)作者简介:郭 焱(1963-),女,吉林省长春市人,长春中医学院基础医学部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分子病毒学研究工作。因的免疫反应,为中国流行株HIV-1核酸疫苗的可行性提供了重要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流行HIV 细胞因子 基因共表达核酸疫苗质粒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解析首例输入性寨卡病例病毒全基因组信息
3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79-79,共1页
据新华社2016年2月23日报道,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研究团队与江西省疾控中心合作,在确诊首例输入性病例后,克服了病人血清标本病毒载量极低的困难,釆用高通量序列分析技术,成功地从病人血清样本中直接获得... 据新华社2016年2月23日报道,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研究团队与江西省疾控中心合作,在确诊首例输入性病例后,克服了病人血清标本病毒载量极低的困难,釆用高通量序列分析技术,成功地从病人血清样本中直接获得了病毒全基因组序列并进行了分析,发现病毒基因全长10676个碱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基因 基因组序列 序列分析 输入性 江西省疾控中心 基因组信息 病毒载量 中国疾控中心 流行 病人血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科学家在H5N6禽流感病毒研究中取得突破
4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4,共1页
近日,中国科学院的科研团队在H5N6禽流感病毒起源和进化机制研究上取得了突破。科学家们发现H5N6有取代H5N1成为优势流行毒株的趋势,他们通过病毒基因遗传进化研究,进而阐明了H5N6病毒的基因起源和进化机制,确认鸭群在H5N6的产生和... 近日,中国科学院的科研团队在H5N6禽流感病毒起源和进化机制研究上取得了突破。科学家们发现H5N6有取代H5N1成为优势流行毒株的趋势,他们通过病毒基因遗传进化研究,进而阐明了H5N6病毒的基因起源和进化机制,确认鸭群在H5N6的产生和传播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流感病毒 科学家 进化机制 病毒基因 中国科学院 科研团队 流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在H5N6禽流感病毒研究中取得突破
5
作者 李大庆 《农业知识(科学养殖)》 2017年第2期37-37,共1页
近日,在中国科学院院士高福的带领下,我国的科研团队在H5N6禽流感病毒起源和进化机制研究上取得了突破。科学家们发现H5N6有取代H5N1成为优势流行毒株的趋势,他们通过病毒基因遗传进化研究,进而阐明了H5N6病毒的基因起源和进化机制,确... 近日,在中国科学院院士高福的带领下,我国的科研团队在H5N6禽流感病毒起源和进化机制研究上取得了突破。科学家们发现H5N6有取代H5N1成为优势流行毒株的趋势,他们通过病毒基因遗传进化研究,进而阐明了H5N6病毒的基因起源和进化机制,确认鸭群在H5N6的产生和传播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H5N6作为一种新型流感病毒,其基因起源、进化机制和流行趋势尚缺乏系统和深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流感病毒 中国科学院院士 进化机制 病毒基因 科研团队 流行 H5N1 遗传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