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长征巾帼”到“法治先驱”:长征女红军对新中国法治建设的重要贡献研究
1
作者 王若涓 王友平 《党政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9-80,126,共13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有许多参加过长征的女红军在政法战线上工作,她们继续发扬长征精神,秉公执法,刚正不阿,成就卓著。在法学教育、立法及司法审判、公安、检察等工作战线,都有不少当年驰骋沙场的女红军的身影。她们对新中国法治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有许多参加过长征的女红军在政法战线上工作,她们继续发扬长征精神,秉公执法,刚正不阿,成就卓著。在法学教育、立法及司法审判、公安、检察等工作战线,都有不少当年驰骋沙场的女红军的身影。她们对新中国法治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和历史借鉴,在中国法治建设史上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对当今法治中国建设具有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征女红军 中国法治建设 长征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后现代法学思潮的审视与反思——兼论对中国法治建设的意义 被引量:2
2
作者 吕宁 张宇坤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00-102,共3页
后现代法学是一个当代西方较为明确发展的法学流派,其质疑理性的法律主体和法律的自治性,否认法律的普遍性﹑确定性、和中立性,批判法学的一元本质论。后现代法学用怀疑、批判、否定的眼光看待现代法治,并对其理论和实践等问题进行再审... 后现代法学是一个当代西方较为明确发展的法学流派,其质疑理性的法律主体和法律的自治性,否认法律的普遍性﹑确定性、和中立性,批判法学的一元本质论。后现代法学用怀疑、批判、否定的眼光看待现代法治,并对其理论和实践等问题进行再审视,再反思、再建构,这对于中国法治建设具有建设性的启示意义。但是后现代法学在具有合理性的同时也存在许多缺陷,对于正处在转型时期的中国法治建设来说,沿着现代法学的道路发展更为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法学 中国法治建设 现代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孙中山法治思想与法治中国建设——两岸四地第四届孙中山法治思想研讨会述评 被引量:1
3
作者 欧阳白果 蒋先进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37-140,共4页
2014年11月13-14日,由北京大学近代法研究所、清华大学近代法研究中心、华中科技大学近代法研究所、中山大学法学院、广东省依法治省办、中山市委宣传部、中山市依法治市办、中山市孙中山研究会、广东省孙中山法治思想研究基地、电子科... 2014年11月13-14日,由北京大学近代法研究所、清华大学近代法研究中心、华中科技大学近代法研究所、中山大学法学院、广东省依法治省办、中山市委宣传部、中山市依法治市办、中山市孙中山研究会、广东省孙中山法治思想研究基地、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联合举办,中山市依法治市办与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承办的"孙中山法治思想与法治中国建设"——两岸四地第四届孙中山法治思想研讨会,在伟人故里广东省中山市隆重举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思想 法治中国 中山大学法学院 治市 近代法 研究中心 人文社会科学 伟人故里 范忠信 中国法治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治建设:转型中国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战略路径 被引量:27
4
作者 唐皇凤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2-17,共6页
法治作为人类社会所追求的基本政治价值,既是现代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基石,也是现代社会秩序的基础性保障力量。法治建设有利于社会规范体系的价值内化,降低社会治理的成本,提升社会治理的有效性与合法性,社会治理的法治化水平是决定其... 法治作为人类社会所追求的基本政治价值,既是现代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基石,也是现代社会秩序的基础性保障力量。法治建设有利于社会规范体系的价值内化,降低社会治理的成本,提升社会治理的有效性与合法性,社会治理的法治化水平是决定其现代化水平的关键变量。在中国当下的社会治理格局中,法治中国建设既是撬动社会治理创新最有力的杠杆,也是实现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愿景目标和战略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中国建设 法治秩序 社会治理现代化 路径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法治中国建设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被引量:3
5
作者 谈娅 代金平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9-44,共6页
法治是国家治理的基本方式。法治中国建设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同时国家治理现代化为法治中国建设提供坚实的土壤。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法治中国建设还面临着来自西方国家近现代治理模式、中国传统治理模式和当下中国治理问... 法治是国家治理的基本方式。法治中国建设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同时国家治理现代化为法治中国建设提供坚实的土壤。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法治中国建设还面临着来自西方国家近现代治理模式、中国传统治理模式和当下中国治理问题的挑战。针对这些挑战,需要把法治中国建设放到整个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视域下来思考,通过提高对中国法治建设规律性的认识、凝聚社会共识和培育公认的法治理念、有效制约与监督权力、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培养公民精神等五个方面来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治理现代化 法治中国建设 社会组织 公民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治中国建设与社会主义国家法治能力的提升 被引量:2
6
作者 马振清 孙留萍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13,共4页
依法治国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大力推进法治中国建设能够在依法治国的层面进一步提高国家治理能力,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中国改革发展的总体趋势,也是中国迈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 依法治国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大力推进法治中国建设能够在依法治国的层面进一步提高国家治理能力,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中国改革发展的总体趋势,也是中国迈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由之路。法治中国的发展历程体现了国家治理能力的逐步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紧紧围绕依法治国的方略进行。提升国家治理能力首先要把握依法治国这一根本目的,着重提高法治能力现代化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中国建设 法治 国家治理能力 现代化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治中国建设伟大实践中的人权与发展 被引量:2
7
作者 李龙 余一多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21-125,共5页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人权事业取得了有目共睹的巨大成就;然而,中国人口多,区域差异大,发展不平衡,人权事业仍需努力,发展大计任重道远。人权与发展已经成为时代两大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人权事业...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人权事业取得了有目共睹的巨大成就;然而,中国人口多,区域差异大,发展不平衡,人权事业仍需努力,发展大计任重道远。人权与发展已经成为时代两大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人权事业发展,把人权放在与经济社会发展同等重要的位置。人权与发展经历了"缘悭一面"、"暗通款曲"、"历史会晤"、"携手并肩"等四个历史阶段。坚定不移把人权作为发展的基本价值目标和重要抓手,把发展作为人权的强大动力支撑和坚实保障,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人权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共享发展成果作为发展权的基石和生命线,我们必将实现人权事业新发展、开拓历史发展新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权 发展 法治中国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大国治理新征程中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综述 被引量:11
8
作者 沈国明 《东方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17,共14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中系统提出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其中,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在这样一个大国治理中,应进一步加强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将其放在大国治理的伟大法治实践之中,深入社... 党的二十大报告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中系统提出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其中,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在这样一个大国治理中,应进一步加强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将其放在大国治理的伟大法治实践之中,深入社会实际,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坚持问题导向,服务实践。围绕习近平法治思想十一个要义,系统梳理和总结当前学界研究成果,结合党的二十大报告,从大国治理的高度,在制度层面应加强如何“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党和国家事业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如何进一步推动“全面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方面的研究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法治思想 中国式现代化 大国治理 法治中国建设 全面依法治 全过程人民民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法治中国建设理念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田玉敏 张雅光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3-28,40,共7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高度,强调重视法治中国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论断和新要求,形成了成熟、系统的法治中国建设思想理念。其中,在全社会树立尊法意识是法治中...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高度,强调重视法治中国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论断和新要求,形成了成熟、系统的法治中国建设思想理念。其中,在全社会树立尊法意识是法治中国建设的逻辑起点,坚定法治信仰是方向引领,培养法治思维是必要方法,坚持以民为本是核心理念,促进社会公正是首要价值追求,坚持法德并举是务本之策,坚持从青少年抓起是基础工程。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法治中国建设理念,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指导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习近平 全面依法治 法治中国建设 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治中国建设中司法公正思想的理论渊源 被引量:1
10
作者 冯炬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45-147,共3页
中华民族是一个兼容并蓄的民族,在法治中国建设中,我国的司法公正思想在深深扎根中国社会的同时,吸收、借鉴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以及西方先进国家治理中的好东西,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为法治中国建... 中华民族是一个兼容并蓄的民族,在法治中国建设中,我国的司法公正思想在深深扎根中国社会的同时,吸收、借鉴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以及西方先进国家治理中的好东西,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为法治中国建设中的司法公正思想提供了精神要义,指出:法律公正是司法公正的前提、司法公正包括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实现司法公正必须辅之以相应的制度;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法治中国建设中的司法公正思想提供了丰厚滋养,认为:司法官吏严格执法是实现司法公正的重要途径、社会效果是实现司法公正的重要内容、司法官吏会对实现司法公正产生巨大影响;西方先进文明为法治中国建设中的司法公正思想提供了深刻借鉴,提出:实现司法公正要注重司法改革与法律制度的创设、要将人民群众普遍参与司法制度化、要注重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中国建设 司法公正思想 理论渊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法治思想对推进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理论创新 被引量:10
11
作者 周佑勇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9,共9页
中国式法治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在法治领域的集中体现,其实质就是建构中国的现代法治,实现法治中国的现代化转型。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始终紧贴法治中国建设的伟大实践,深刻揭示了推进中国式法... 中国式法治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在法治领域的集中体现,其实质就是建构中国的现代法治,实现法治中国的现代化转型。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始终紧贴法治中国建设的伟大实践,深刻揭示了推进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内在逻辑,明确提出了推进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发展道路,科学指明了推进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立场观点方法,深入推动了中国式法治现代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传承创新,实现了对推进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重大理论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法治思想 中国法治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 法治中国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被引量:1
12
作者 朱祥全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11,共7页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中国共产党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党对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行了长期不懈的探索。在理论上,创造性地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在实践上,探索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中国共产党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党对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行了长期不懈的探索。在理论上,创造性地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在实践上,探索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道路,法治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始终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指导,坚持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坚持法治的普遍原则与中国具体国情创造性结合的建设路径,是这条道路显著的中国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理论 毛泽东 邓小平 江泽民 胡锦涛 法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加强大学生法治教育对推动法治中国建设的价值意蕴 被引量:3
13
作者 邹易材 刘伟琦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42-44,共3页
大学生是法治中国建设的重要力量。加强大学生法治教育,有助于大学生成长为政治素质过硬、专业素质精湛、人文素养优良的科学立法参与者,成长为坚持为民执法、规范执法、“三个效果”统一执法的严格执法促进者,成长为以事实为根据、以... 大学生是法治中国建设的重要力量。加强大学生法治教育,有助于大学生成长为政治素质过硬、专业素质精湛、人文素养优良的科学立法参与者,成长为坚持为民执法、规范执法、“三个效果”统一执法的严格执法促进者,成长为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兼顾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的公正司法捍卫者,成长为弘扬法治精神、坚守法治信仰、善用法治思维的全民守法引领者,进而为法治中国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高校 法治教育 法治中国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法治思想中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以《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年)》为切入 被引量:12
14
作者 谭波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5-33,共9页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也是法治中国建设指导思想的具体体现。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年)》是对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具体践行,是对《中共中...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也是法治中国建设指导思想的具体体现。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年)》是对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具体践行,是对《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深入推进,是中国共产党对法治国家建设的持续接力和总体擘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建设在其中承接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建设,应从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实现良法善治入手,通过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实现执法、司法与守法联动,以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为依托实现全方位监督,建设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作为法治中国建设的坚实后盾,并以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促进长期全面依规治党,在保证政治方向正确的基础上,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总体奋斗目标提供持续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法治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年)》 法治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治中国建设动员主体的权威与内在建构 被引量:1
15
作者 赵子尧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19年第5期63-70,共8页
法治中国建设的根本保证在于加强党的领导权威,这反映出党的领导权威内在结构中具有法治建设事业所需要的动员力量。这其中包括领导法治建设的思想权威、确保法治建设高效展开的制度体系以及实现国家治理体系法治化的权力结构。其中,意... 法治中国建设的根本保证在于加强党的领导权威,这反映出党的领导权威内在结构中具有法治建设事业所需要的动员力量。这其中包括领导法治建设的思想权威、确保法治建设高效展开的制度体系以及实现国家治理体系法治化的权力结构。其中,意识形态是维持政治动员主体内在凝聚力和外在思想影响力的精神要素;组织体系是维持其集体结构政治规矩的形式要素;权力结构是维持其外在实施效果的效果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中国建设 动员主体 思想权威 制度体系 权力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档案法治体系优化探讨 被引量:1
16
作者 田野 《档案管理》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1-72,76,共3页
本文旨在探讨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中档案法治体系的优化。在简述法治中国建设、档案法治体系、档案法律体系及其相互关系基础上,概述了档案法治体系建设所取得的三大成果和档案法治体系优化在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中的地位、作用和重要性。以... 本文旨在探讨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中档案法治体系的优化。在简述法治中国建设、档案法治体系、档案法律体系及其相互关系基础上,概述了档案法治体系建设所取得的三大成果和档案法治体系优化在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中的地位、作用和重要性。以依法治档为核心,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四个环节,探讨了档案法治体系优化的“长计划”“短安排”。特别是“短安排”中理论层面“三大目标”和实践层面“多项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中国建设 档案法治体系 法治 立法 执法 司法 守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成就、规律及实践意义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娟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3-20,共8页
十八大以来的5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依法治国与依规治党统筹推进的新局面,深刻折射出人类社会一般意义上的法治道路、法治理论、法治制度、法治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 十八大以来的5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依法治国与依规治党统筹推进的新局面,深刻折射出人类社会一般意义上的法治道路、法治理论、法治制度、法治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特殊场域下所遵循的特殊性规律。本质观之,这些特殊性规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在全面依法治国工程中的自我展现和自我实现。历史观之,5年来的成就以及所展现出来的规律性特征不仅对新时代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提供了良性的法治指引、增强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贡献了创新性的法治思维,而且为世界各国法治道路建设和人类社会法治文明发展贡献了中国法治经验和法治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治中国建设的认同聚合
18
作者 赵子尧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16-222,共7页
作为新时代政治社会化的一个重要实践,法治中国建设借助权力结构、组织网络与意识形态加以建构的过程,同时也是社会各主体对法治产生认同聚合的过程。换言之,法治中国建设不是纯粹“自生自发秩序”的结果,而必须在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进... 作为新时代政治社会化的一个重要实践,法治中国建设借助权力结构、组织网络与意识形态加以建构的过程,同时也是社会各主体对法治产生认同聚合的过程。换言之,法治中国建设不是纯粹“自生自发秩序”的结果,而必须在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进程中以强有力的政治智慧与领导核心加以推动,并由全社会在“公度性聚合”过程中产生全面的认同,通过法治中国建设建构法治的意识形态,以日趋进步的法治文化与法治思维来增强全社会的规则认同感。作为法治共识建构与政治认同聚合的契合点,法治中国建设本身也是意识形态建构的一部分。从权力结构、组织网络与意识形态三个方面出发,深刻认知、准确把握法治中国建设与政治认同的相互关系,有助于促进从公共管理到公共治理转换所需要的内在意识变革。总之,法治中国建设的认同建构是全面依法治国背景下扩大政治/法治“公度性聚合”的必由进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中国建设 法理 治理体系 认同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媒体时代农学院校大学生法治教育的现状、困境与对策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继峰 李丹 《河南农业》 2025年第1期86-88,共3页
滁州城市职业学院 李丹“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的综合素养与国家的前途和未来息息相关。法治观念是青年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备受党和国家的重视。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 滁州城市职业学院 李丹“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的综合素养与国家的前途和未来息息相关。法治观念是青年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备受党和国家的重视。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将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2021年,中共中央印发《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年)》中提到:“加强青少年宪法法律教育,增强青少年的规则意识、法治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推进依法治 法治中国建设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 国民教育体系 法治观念 法治教育 新媒体时代 困境与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中的应用——评《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研究》
20
作者 李石松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I0007-I0007,共1页
在充分认识国家与社会发展现状及历史趋势的基础上,我国结合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的核心与精髓,创造性地构建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由宋秉武、赵菁和杨栋编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研究》一书,通过对马... 在充分认识国家与社会发展现状及历史趋势的基础上,我国结合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的核心与精髓,创造性地构建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由宋秉武、赵菁和杨栋编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研究》一书,通过对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形成过程的系统研究,深入阐述了其历史意义与时代价值,强调了受其引领产生的列宁与斯大林法律思想对前苏联国家制度建设与社会运行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前苏联国家 社会发展现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斯大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