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礼刑时代:中国法律传统肇始之基 |
龙大轩
梁健
|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3
|
|
2
|
以道观法——《道与中国法律传统》读后 |
徐爽
|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1
|
|
3
|
传统“无讼”观与移植法律在当代中国的碰撞与融合 |
李显冬
姜涛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5
|
|
4
|
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合理性的反思 |
钟桂荣
|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4
|
|
5
|
论中国传统法律中的佛教影响 |
周东平
|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3
|
|
6
|
传统法律文化与中国法制的现代化 |
夏利民
|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9 |
14
|
|
7
|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与义务本位 |
公丕祥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1991 |
13
|
|
8
|
中国传统法律的公法文化属性 |
张中秋
|
《华东政法学院学报》
CSSCI
|
2005 |
7
|
|
9
|
中国传统法律的形象——“皋陶作士”的文化解读 |
高旭晨
|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2
|
|
10
|
中国传统法律“脸谱化”叙事反思——基于“法律东方主义”的考察 |
蒋海松
|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2
|
|
11
|
中国传统法律之特权保护的政治批评 |
张维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7 |
1
|
|
12
|
“直文化”与“隐文化”——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两大基因 |
武树臣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1993 |
2
|
|
13
|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社会成因 |
武树臣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1992 |
7
|
|
14
|
中国传统法律的宗教性特征 |
杨国庆
|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1
|
|
15
|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总评判 |
武树臣
|
《学习与探索》
|
1988 |
3
|
|
16
|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研究的力作——评武树臣等著《中国传统法律文化》 |
何勤华
|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
1996 |
1
|
|
17
|
宗法思想与中国传统伦理化法律 |
张文胜
|
《江淮论坛》
CSSCI
|
2004 |
1
|
|
18
|
横看成岭侧成峰——梁启超以来的中国传统法律样式研究 |
陈灵海
|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0 |
|
19
|
论中国传统法律刑名等轻重的反复变调——探寻中华法文化特质 |
李鼎楚
|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0 |
|
20
|
论中国传统法律的伦理特色 |
崔静
|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
2013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