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技术吸收能力差异:中国汽车企业实证研究
被引量:
2
1
作者
孟东晖
李显君
徐可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81-86,共6页
技术吸收能力是后发国家企业创新和提高竞争力的关键,现有文献对不同企业技术吸收能力的研究较少。以中国汽车产业为例,选取13家典型自主品牌乘用车企业,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企业技术吸收能力差异进行了比较,并分析了导致差异的主要原因...
技术吸收能力是后发国家企业创新和提高竞争力的关键,现有文献对不同企业技术吸收能力的研究较少。以中国汽车产业为例,选取13家典型自主品牌乘用车企业,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企业技术吸收能力差异进行了比较,并分析了导致差异的主要原因。结果表明,企业技术吸收能力存在差异,传统企业平均水平明显低于新兴企业;新兴企业技术吸收能力强于传统企业且两者差异较大;传统企业潜在技术吸收能力强于新兴企业,但是两者差距不大。拥有雄厚先在知识基础的传统汽车企业技术吸收能力低于新兴企业的主要原因在于,前者在消化和转化环节,投入和努力程度不足。这一论断对Kim的吸收能力模型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汽车企业
技术吸收能力
比较分析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后合资时代中国汽车内资企业战略分析与对策
被引量:
2
2
作者
邹昭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11,共7页
在"以市场换技术"为特征的合资时代,中国汽车内资企业依托国内庞大的市场,通过中外合资企业的技术扩散和溢出效应,在中国市场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打造自主品牌的角色,日益成为中国"以市场换技术"的真正主体。中国...
在"以市场换技术"为特征的合资时代,中国汽车内资企业依托国内庞大的市场,通过中外合资企业的技术扩散和溢出效应,在中国市场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打造自主品牌的角色,日益成为中国"以市场换技术"的真正主体。中国汽车产业后合资时代显现出与"合资时代"显著不同的新特征,如政府政策转向支持自主创新、内资企业与合资企业从"错位经营"转向正面竞争、企业战略重点从国内市场转向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企业创新路径从"以市场换技术"转向融入全球创新体系等。面对中国汽车内资企业内外部环境诸多新的机遇与挑战,本文提出中国汽车内资企业在后合资时代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合资时代
中国
汽车
内资
企业
战略分析与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中日汽车企业制度比较看我国企业制度的改革
被引量:
1
3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94-101,共8页
从中日汽车企业制度比较看我国企业制度的改革山东大学《中日企业制度比较研究》课题组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作为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标志着我国企业改革已开始由政策性调整阶段步入企业制度创新阶段。“建立现代企业...
从中日汽车企业制度比较看我国企业制度的改革山东大学《中日企业制度比较研究》课题组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作为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标志着我国企业改革已开始由政策性调整阶段步入企业制度创新阶段。“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汽车企业
建立现代
企业
制度
经营者
制度比较
产权结构
汽车
产业
社会化大生产
分配制度
中国
汽车
工业
产权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技术吸收能力差异:中国汽车企业实证研究
被引量:
2
1
作者
孟东晖
李显君
徐可
机构
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
清华大学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81-86,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71172007)
文摘
技术吸收能力是后发国家企业创新和提高竞争力的关键,现有文献对不同企业技术吸收能力的研究较少。以中国汽车产业为例,选取13家典型自主品牌乘用车企业,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企业技术吸收能力差异进行了比较,并分析了导致差异的主要原因。结果表明,企业技术吸收能力存在差异,传统企业平均水平明显低于新兴企业;新兴企业技术吸收能力强于传统企业且两者差异较大;传统企业潜在技术吸收能力强于新兴企业,但是两者差距不大。拥有雄厚先在知识基础的传统汽车企业技术吸收能力低于新兴企业的主要原因在于,前者在消化和转化环节,投入和努力程度不足。这一论断对Kim的吸收能力模型进行了验证。
关键词
中国汽车企业
技术吸收能力
比较分析
主成分分析
Keywords
Chinese Automobile Companies
Absorptive Capacity
Comparative Study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分类号
F426.47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后合资时代中国汽车内资企业战略分析与对策
被引量:
2
2
作者
邹昭
机构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出处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11,共7页
文摘
在"以市场换技术"为特征的合资时代,中国汽车内资企业依托国内庞大的市场,通过中外合资企业的技术扩散和溢出效应,在中国市场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打造自主品牌的角色,日益成为中国"以市场换技术"的真正主体。中国汽车产业后合资时代显现出与"合资时代"显著不同的新特征,如政府政策转向支持自主创新、内资企业与合资企业从"错位经营"转向正面竞争、企业战略重点从国内市场转向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企业创新路径从"以市场换技术"转向融入全球创新体系等。面对中国汽车内资企业内外部环境诸多新的机遇与挑战,本文提出中国汽车内资企业在后合资时代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后合资时代
中国
汽车
内资
企业
战略分析与对策
Keywords
post joint venture era
Chinese domestic automobile enterprises
strategic analysis
分类号
F426.47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中日汽车企业制度比较看我国企业制度的改革
被引量:
1
3
机构
山东大学<中日企业制度比较研究>课题组
出处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94-101,共8页
文摘
从中日汽车企业制度比较看我国企业制度的改革山东大学《中日企业制度比较研究》课题组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作为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标志着我国企业改革已开始由政策性调整阶段步入企业制度创新阶段。“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
关键词
中国汽车企业
建立现代
企业
制度
经营者
制度比较
产权结构
汽车
产业
社会化大生产
分配制度
中国
汽车
工业
产权制度
分类号
F279.21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技术吸收能力差异:中国汽车企业实证研究
孟东晖
李显君
徐可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后合资时代中国汽车内资企业战略分析与对策
邹昭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从中日汽车企业制度比较看我国企业制度的改革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